首页 奇幻空幻 善意恶行
善意恶行
完结
7万  字
101  人气
20  章
0  评论
免费阅读 加入书架 下载
APP阅读
作品简介 目录(20章) 作品评论区

本书作者

凯特·阿特金森
作品数 1
粉丝数 0
收藏数 0

《善意恶行》是由凯特·阿特金森所著的一部科幻恐怖,转载网络,本站提供的善意恶行txt全集仅供预览及交流学习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和出版社所有,请在下载后的24小时之内删除,如果喜欢。请支持正版!
 小说开始于高速公路上一起交通—暴力事件,杀手雷欲暴力相向格雷厄姆——一家地产公司的经理,被路过的罪案小说家马丁·坎宁施手相助,于此同时,恰巧休假中的杰克森也目睹了这起事件。而在同一天,杰克森在爱丁堡郊区克拉蒙德的海边,发现了一具年轻女子的尸体,经过他跟路易斯·门罗的调查,发现了女孩供职于一家名叫“费我思”的家政服务公司。随着杰克森和路易斯的进一步调查,向俄罗斯套娃般的各种谜团逐一浮出水:费我思公司实则是一家卖淫团伙组织,而应召女郎均是从俄罗斯偷渡过来的年轻女子。费我思公司又与格雷厄姆的地产公司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最新章节
第20章 2024-12-13
第19章 2024-12-13
第18章 2024-12-13
第17章 2024-12-13
第16章 2024-12-13
第15章 2024-12-13
查看全部章节

第1章

 书名:善意恶行
 作者:[英]凯特·阿特金森 顾佳译
 声明:本书由零五电子书(txt.02405.com)网友分享,仅供预览,请在下载后的24小时内删除,版权归原作者和出版社所有,如果喜欢,请支持正版。
 内容简介:小说开始于高速公路上一起交通—暴力事件,杀手雷欲暴力相向格雷厄姆——一家地产公司的经理,被路过的罪案小说家马丁·坎宁施手相助,于此同时,恰巧休假中的杰克森也目睹了这起事件。而在同一天,杰克森在爱丁堡郊区克拉蒙德的海边,发现了一具年轻女子的尸体,经过他跟路易斯·门罗的调查,发现了女孩供职于一家名叫“费我思”的家政服务公司。随着杰克森和路易斯的进一步调查,向俄罗斯套娃般的各种谜团逐一浮出水:费我思公司实则是一家卖淫团伙组织,而应召女郎均是从俄罗斯偷渡过来的年轻女子。费我思公司又与格雷厄姆的地产公司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作者简介:凯特·阿特金森(Kate Atkinson),出生于美国纽约,目前居住在英国爱丁堡。1974年取得英国文学硕士学位后,出版的第一本小说《Behind the Scenes at the Museum》,即荣获惠布瑞特首作小说奖。而她的短篇小说更是获奖无数,包含布里德波特短篇小说奖、伊恩·圣詹姆斯奖、E.M.福斯特奖,还入围英国书籍奖年度作家、法国里拉年度图书奖、苏格兰圣安德鲁十字学会文学奖等。
 -------------------------------------------------------------------
 书名:善意恶行
 原作名:One Good Turn
 作者:[英]凯特·阿特金森
 译者:顾佳
 扫描/排版:石头
 OCR/校对:说了也白说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纪文睿
 出版日期:2014-01-01
 页数:456
 字数:330千
 定价:35元
 开本:890×1240,1/32
 印张:14.25
 插页:1
 装帧:平装
 版次:2014年1月第l版2014年1月第1次印刷
 丛书:凯特·阿特金森罪案悬疑系列
 ISBN:9787208119055
 -------------------------------------------------------------------
 目录
 致谢辞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致谢辞
 致黛比、格莉妮丝、朱迪丝、琳恩、彭妮、希拉和特莎致曾经的我们,致现在的我们
 感谢马丁·奥尔德、马尔科姆·R.狄克逊(苏格兰警察队副督察)、拉塞尔·伊奎、迈克尔·基奇少校、司法长官安德鲁·洛西恩、道格·莱尔博士和安东尼·托夫特博士,我所不知晓的全赖他们相告,我欠他们的恩情。若我理解有误,或者偶有歪曲滥用之处,但请谅解。
 感谢《苏格兰人》的戴维·罗宾逊和唐纳德·罗斯,感谢里根·阿瑟、金·威瑟斯庞和彼得·斯特劳斯,感谢美国的利特尔布朗出版社和英国的特兰斯沃尔德出版社。
 还要感谢戴维·林格伦多方为我解释公司法的条文,虽说他的努力换来的总是一场空,更重要的是,感谢他身为律师却能常常与我辈共进午餐。
 还要谢谢艾伦·斯托克和斯蒂芬·科顿,他们总是在我艰难的时刻施以援手。
 最后要说的是,感谢作家雷·艾伦,出于他的慷慨,我才得以盗用他的人生故事。
 Male parta,male dilabuntur.(得之以耻,必失之以耻。)
 ——西塞罗,《腓力比克》,第二篇,27页
 星期二
 01
 他不知道该怎么办。通常情况下,他总能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他可是那种会制定计划然后有效地将之付诸实践的人。可是这一次,他碰上的所有事情都在跟他对着干,他觉得自己根本无法预料到这种情况。他在A1高速上堵了两个小时,弄得自己昏昏欲睡,等他开到爱丁堡的时候,大半个早上已经过去了。接着他的车在单行道交通圈里发生了故障,之后因为自来水管道爆裂而导致的封路又使他行程受阻。在往北行驶的过程中,雨一直不依不饶地下着,直到车子驶入市郊,雨势才初见缓和。可是尽管下着雨,人们成群结队集合起来的兴致却丝毫未减——他不会想到这是因为爱丁堡正在举办着“艺术节”,狂欢的人群节日期间会在街上围成圈子乱转,就好像这世界刚刚宣布战争结束一样。唯一能够赋予当时的他有关爱丁堡国际艺术节些微印象的是一次《晚间评论》的电视节目,他之前无意间翻到过,只见一伙中产阶级的坏胚在那里讨论某些矫揉造作的先锋话剧。
 他最后来到了这城市肮脏的中心区。这条街道不知怎么就是比周围的其他地方地势要低,像一条嵌在城区当中的黑黢黢的峡谷。雨后的石路光溜滑腻,他把车开得非常小心,街上全是人,不是毫无征兆地穿来穿去,就是三五成群地站立在马路中央,就好像从没有人告诉过他们,马路是用来给车子行驶的,行人应该呆在人行道上。
 有一条曲曲弯弯的队伍排得跟街道一样长——那些人正等着进入一个看起来像是墙上的炸弹孔的地方,那地方还有自己的名字,写在门外的大幅广告牌上,叫做“先锋会场164号”。
 他的驾驶证就放在钱夹里,上面的名字是保罗·布拉德利。
 “保罗·布拉德利”正是那种惯为人所遗忘的名字。他如今与他的真名已经有些隔膜了,似乎不再有曾经使用过它的感觉。不工作的时候,他经常(也并不总是)称自己为“雷”,这是简单到让人安心的名字。雷(ray)是一道光线,来自光明或是黑暗,来自白昼或是夜晚。他喜欢在不同的身份间游走,这就像是在缝隙中穿行。他所驾驶的这辆租来的标致汽车跟他想给人留下的印象很对路,这不是一辆花里胡哨的肌肉车,这就是一辆普通人会开的车,一辆像保罗·布拉德利那样的普通人会开的车。不管是谁,假若问他以何为生,也就是保罗·布拉德利以何为生,他会说:“没劲透顶。我就是个坐办公室的,在公司的客户部里摆弄些档案材料。”
 正当他一边开车,一边试图从他那本令人费解的爱丁堡道路图册中找出逃离这条该死的街道的方法时,有人跑到了他车子的正前方。这是他所厌恶的那类人——一个深色头发的年轻人,架着一副度数很深的黑框眼镜,留着两天未刮的胡子茬,嘴里叼着一根香烟。像这样的人在伦敦简直成百上千,都努力想让自己看上去像是六十年代法国的存在主义者。
 他敢说他们中间没有一个真正翻开过一本关于哲学的书。这样的书他倒是读过不少,柏拉图、康德、黑格尔,他还想着哪一天去弄个学位呢。他大力踩刹车,那个戴眼镜的家伙像斗牛士避开斗牛那样以小步跳开了,总算没有撞上。那家伙怒火冲天,将他的香烟夹在手中挥舞着,指着他一通狂吼乱叫。既无魅力,又乏风度,他的父母难道能够以这样的教育成果为傲吗?他讨厌别人抽烟,这种嗜好令人作呕,他讨厌某些人指着他尖声叫喊“给我滚”,然后唾沫星子从那家伙肮脏的、被尼古丁染黄了的嘴里喷出来。
 他感觉到车子被什么撞上了,就好像深夜开车撞到一只獾或是一只狐狸那样的冲击,只是这次的撞击发生在车子后部,他被这种力量推向前。
 幸好那个戴眼镜的家伙又表演了一次斗牛士舞,要是他还挡在前面,一准被压成肉饼了。他从后视镜里观察后面的情况。那是一辆蓝色的本田思域,开车人已经下了车。一个粗壮的汉子,身上堆着举重运动员那样成块的肌肉,这种人只能在健身房里称雄,要想在极限条件下生存,他还嫩了点。他绝不可能像雷那样在丛林或者荒漠中活过三个月。他连一天也活不了。他戴着驾驶手套,那种指节上开着洞的丑陋的黑色皮革手套。他那辆车的后座上有条狗,一条结实的罗威纳犬,这种家伙就该有这样一条狗。这家伙就是某种典型形象的活生生的例子。那条狗在后座上抽风,口水喷得车窗上都是,爪子拼命扒弄着玻璃。他可不怎么担心那条狗。他知道如何杀掉一条狗。
 雷从车里下来,绕到后保险杠处查看损毁情况。本田车驾驶者开始对他叫嚷:“你这愚蠢的、该死的笨蛋,看看你都干了些什么!”说的是英语。
 雷想要找些不具对抗性的话来说,让这家伙平静下来,要知道,他就像只快要鸣叫起来的压力锅,他简直迫不及待地要鸣叫,双腿弹跳着,像个状态不佳的重量级拳击运动员。雷是既不攻亦不守,脸上的表情既无怒亦无喜,然而他听到人们因为惊恐齐声地轻呼“啊”,他发现那家伙不知从哪里突然操出了一根棒球球棒,然后他想着,妈的。 

同类作品推荐

作品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