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甘为人下[樊歆2015]

作者:樊歆2015 | 分类:奇幻 | 字数:6.6万字

第8章

书名:甘为人下[樊歆2015] 作者:樊歆2015 字数:3.2千字 更新时间:12-13 13:46

听到“车太医”三个字,李成玉微微皱眉,旋即拱手:“如此,就多谢刘太医和车太医了。”

“好说。神医诸事繁忙,大约明日才有少许空闲。”

“那我就在府中等候他大驾。”

次日,李成玉告病,没有上朝。约莫午时前后,下人来报说有个郎中带着弟子在门外求见,他忙说:“带他们到内堂来。你们都下去。我医治时谁也不许靠近。”

那一老一少的两人进得屋来,躬身作揖,老者说道:“我乃江湖郎中,能得朝廷大员垂见,不甚惶恐。”

李成玉细看之下,发觉他须发皆白,却身姿挺拔,颇有点仙风道骨的味道,且以“我”自称,不用谦辞,立刻明白他恐怕大有来头,忙伸手去扶:“先生不必多礼。敢问先生贵姓?”

“我姓云。这位是我徒弟,元深。”

“好,好。云先生请坐。”

“多谢大人”,他说着施施然坐下,啜了几口茶,才慢悠悠地开口:“大人无病,只是有心疾。”

“啊?!”李成玉大惊,“先生,这……您未曾诊脉就说我……”

“诊脉是普通大夫的做法”,元深不屑地答他:“我家先生可用不着费那番功夫。”

“不愧是神医”,李成玉笑问:“不知能否请云先生说说,我的心疾是什么?”

“你还不相信我家先生么?!”元深愤愤。

“不得无礼”,郎中摆手制止他,“大人既然让我说,我便说了——大人可知道,两虎相争,最坐立难安的是谁?”

“谁?”

“同住在林子里的狐狸。因为它不能作壁上观,必须得选一边站队。选对了,以后顿顿有肉吃,而选错了么,最好的结果是被赶出树林,最坏的,则是被两口咬死。连同自己的妻小,一个也跑不掉。”

李成玉闻言汗流浃背,一拱手:“依云先生所见,这狐狸该如何选?”

“既然是两虎相争,你死我活,当然要选能取胜的那只。”

“可怎么才知道谁会取胜呢?”

“这就不好说了。不过如果那狐狸听过韩信的故事,心中便自会有计较。”

“云先生这是何意?”

“哎,我说你这老头,笨也笨死了!”元深骂道:“我家先生说得这样直白,你竟还是不懂!我来问你,当初韩信为何会选刘邦而不选项羽?”

“大胆!你这小徒,竟对大人出言不逊,还不快快道歉?!”郎中呵斥。

“无妨,无妨……这韩信”,李成玉喃喃几句,恍然大悟:“雪中送炭与锦上添花……”但他转眼又忧虑道:“韩信的下场可不怎么好啊……”

“大人”,郎中放下茶碗,“我只说狐狸做抉择时可仿照韩信先例,又没说其他。再说了,韩信选项羽就能善终么?大人难道忘了范增?若是硬要作比,我倒觉得眼下这两只老虎,较为得势的那只比项羽气量更小,且颇为歹毒,反观暂时势弱的那只,似乎还很有些仁德的美名。势的强弱变化,大有玄机,这其中的种种,大人比我更清楚”,他说着起身:“其实现在两虎还远没到亮出爪牙、短兵相接的地步,因此狐狸大可静观其变,不必急着做决定。况且这狐狸本来就病着,不是么?”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李成玉作了一揖:“多谢云先生指点,李某人受益匪浅!”

“我们这便告辞了”,郎中和弟子回礼道:“大人好自为之。”

“谨遵先生教诲。来人,送先生出去!”

“是!”

这郎中不消说,就是云智易容的。他同元深回了客栈,卸下伪装,大笑:“这李成玉比车离好唬弄!”

“但他胆小怕事,脑子也不太灵光,怕帮不上我们什么忙吧。”元深撇嘴。

“本来也没指望他,只要他保住岑云仁的妻儿就够了。尤其是那儿子。”

“你又来了!那是你大哥,别再对他直呼其名了,万一今后见了面改不了口,我看你怎么办。”

“见了面我自然不会喊错。我就是要趁着还没见面多喊喊他名字——我本来自己过得挺好的,突然间多出个爹,还多出两个哥哥,真是不舒坦。”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啊。”

“我知道。算算日子,皇帝下的圣旨差不多该到阳城了,不知我那几个父兄看到这噩耗作何感想。”

“反正不可能像你一样,一点都不伤心。”

“呿,又说我……”

☆、噩耗

 第十一章

大齐军队在阳城驻扎动辄数月、半年,真正打仗的日子却不到三分之一,而军中又不许携带家眷,因此军士多有寂寞之感。尽管有军令,但将领们仍不时会去城里的风月场所找找乐子,这算是心照不宣的秘密,只要不影响正事,便没人会过多干涉。岑德举身为大军统帅,自然不会做这类事,云仁一向自律甚严,也从不如此。只是云义偶尔会带手下到阳城最大、姑娘最多的鸣翠院去消遣一番,因为不算太出格,且多少也是收买人心之举,所以他父兄对此是睁只眼闭只眼。

鸣翠院的老鸨深知云义是大人物,对他照顾得格外周到。前阵子院里来了一批新人,老鸨特地选出其中尚未破瓜,也未用药的,请了云义来挑。云义一眼便相中了一个叫柔芙的姑娘,几次下来,很是动心,老鸨不敢怠慢,在鸣翠院辟出个独立的小院,将她养起来,既不接客也不与其他姑娘接触,倒像是个待字闺中、等着出阁的小姐了。

这天云义又去见了柔芙,他的确有意将她娶回岑府,只是以柔芙的出身,要说服父亲和祖母怕是得费一番功夫。云义一边啜着茶一边琢磨此事,忽然军士来报,说朝中来了圣旨,要他赶紧回营接旨。

云义回去时见父兄已在等候,岑德举瞪了他一眼,倒没多说什么,父子三人齐齐跪下听旨。

“三月十一深夜,岑府遭山贼侵袭,阖家一百四十五口,无一幸免。家中财物被洗劫一空,宅邸亦被大火焚毁。岑氏父子身为朝廷重臣,当以国事为先。然家人忽逢惨祸,尔等归家奔丧,也实乃人之常情。且近日边关宁定,寻常军务他人可代为处置。故此,朕特许岑德举、岑云仁、岑云义速回长安,料理后事。钦此。”

这三人听得五雷轰顶,连领旨谢恩都顾不上了。传旨的官员有车骖授意,不耐地催促道:“大将军,皇上天恩浩荡,你们这就着手准备,尽快启程吧。”

云仁一听,强压下悲痛,道:“军中事务繁多,需要时间统筹交接,请大人先去歇息,我们这就商议、安排。”

那人还想强辩,却见云义抬起头,一双血红的眼睛死盯着他,当下便打了个寒战,匆匆告辞后被领往后营。

云仁、云义扶着半昏迷的德举坐下,一时都说不出话。德举缓了半晌,喃喃道:“怎会这样……怎会这样……”

“岑家的家丁护院,哪个不习武?!我不信小小山贼有那般本事!这事没那么简单!”云义赤红着眼吼道。

“我也觉得其中还有隐情”,云仁咬紧牙关,“出了这么大的事,朝中不会没人给我们传信,爹,孩儿这就派人去营门外候着,一有人到,马上接来见您。”

“好,好……”德举有气无力地嘱咐道:“此事先别外传。”

父子三人都呆坐在帐中,一言不发,各怀心事。到三更时分,云仁的亲兵带来个风尘仆仆的壮汉,一进来倒头便拜,嚎哭不止,德举忙令旁人退下,不得靠近大帐百步以内。

来人正是樵大。他抹着泪,按岑老太吩咐说出事情始末,德举仰天悲叹,云仁垂首不语,唯有云义跳起来拔刀,嚷嚷着要报仇,却被父兄出声喝止。樵大最后说:“我兄弟樵二跟我一同出发,他去的钟山,这会儿应该早已经接到四少爷了。他们也要来阳城,我还以为……难道……”

云仁、云义愣了愣,才想起“四少爷”是谁,连德举,对那十几年没见的小儿子也无甚印象。显然在众多感情甚笃的亲人被杀害后,这么个所谓的“四少爷”对他们丝毫安慰也没有。

天快亮时,德举缓慢地抬头,两眼通红,面色憔悴,像一夜间老了十几岁,哪里有一丁点镇夷大将军的意气风发。他撑着桌角,低声说:“云仁、云义,你们各回各的帐子吧。若外人看到你们一直在我这里,还以为出了什么棘手的事,到时军心不稳,就更不妥了。”

“爹!我们……”

“回去吧”,德举摆摆手,“都回去吧。”

见父亲双手颤抖,兄弟俩不忍再说,劝了父亲早些休息,保重身体后,各自退下。

但德举还不能休息,他在等一个人。他不知这人会是谁,却知道他由谁所派。直等到未时末,那人才出现。年纪轻轻,一身文士打扮,举止从容。见了德举,他行礼道:“拜见大将军。在下受车太医所托,带几句话给将军。”

德举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有了着落,急急问道:“车太医怎么说?”

“他要我告诉大将军,无论如何,千万不要交出兵权,也别回去奔丧。”

“他是要我抗旨?!”

“这个么……”那人眼珠一转:“车太医可没这样说。”

“那是何意?拖着?”

“拖着当然也不是办法,况且皇帝让你们速返,你们拖拖拉拉,与抗旨有何区别?”

见他说话不疾不徐,德举一皱眉,旋即拱手:“车太医究竟有何指教,请先生明示!”

“一介山野村夫,何德何能被称为先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