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觉得,我们父辈
们那一代的优秀大师——文学界的戈特弗里德·凯勒①、戏剧界的易卜生、音
乐界的约翰内斯·勃拉姆斯、绘画界的莱勃尔②、哲学界的爱德华·冯·哈特
曼③——同那个太平世界一样,深思熟虑和慢慢悠悠,尽管他们在艺术性和思想性方面都十分卓越,但已不再使我们感兴趣。我们凭直觉感到他们那种冷静、中庸的节奏和我们好动的气质是不协调的,也是和时代已经加快了的速度不合拍的。而恰恰是在维也纳,住着那位德意志青年一代中最机警的天才——赫尔曼。巴尔④,他作为一个思想界的闯将,为正在转变和到来的一切披荆斩棘。凭借他的帮助,在维也纳开创了“直线派”⑤,这一分离派为了震惊旧的学派,展览了来自巴黎的印象派和点画派⑥画家的作品,展览了挪威的蒙克⑦、比利时的罗普斯①、以及一切想到的激迸画家的作品,从而也为他们不①保尔·瓦莱里(Paul Val(ry,一八七一——一九四五),法国诗人,早期诗歌创作深受象征派诗人兰波和马拉梅的影响。
②斯特几纳·马拉梅(St(phane Mallarm(,一八四二——一八九八),法国著名诗人。
①戈特弗里德·凯勒(Gottfried Keller,一八一九——一八九○),十九世纪瑞士德语文学中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有自传体长篇小说《绿衣亨利》。
②威廉,莱勃尔(Wilhelm Leibl,一八四四——一九○○),德国画家,画风写实,形象质朴,代表作有《读报》等。
③爱德华·冯·哈特曼(Eduard von Hartmann,一八四二——一九○六),德国哲学家,以其第一部著作:《无意讽的哲学》而成名。
④赫尔曼·巴尔(Hermann Bahr,一八六三———九三四),奥地利诗人、剧作家、导演、文学批评家,具有非凡的应变能力,在文学上历经自然主义、新浪漫派,到印象主义和表现主义。
⑤直线派(Sezession),十九世纪末德国的一个艺术流派,又称脱离派。
⑥点画派(Poiotillisten),亦称点彩派,兴起于印象派之后,故又称斩印象派,亦即分色主义。
⑦爱德华·蒙克(Edvard Munch,一八六三——一九四四),挪威表现主义画家。
①费利西安·罗普斯(F(licien Rop5,一八三三——一八九八),比利时版画家和画家,所描绘的女性裸体特具肉感。
受人重视的先驱格吕内瓦尔德②、格列柯③和戈雅④开辟了道路。人们突然见识到一种新的视野。同时,在音乐方面由穆索尔斯基⑤、德彪西⑥、施特劳斯、勋柏格带来了新的节奏和音色。在文学方面由左拉、斯特林堡、霍普特曼开创了现实主义。陀思妥耶夫斯基带来了斯拉夫的魔力。魏尔伦、兰波⑦、马拉梅赋予行情诗的语言艺术以前所未有的纯粹和精炼。尼采使哲学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一种更大胆、更自由的建筑艺术摈弃了装饰繁缛的古典主义风格,提倡毫无装饰的实用建筑。舒舒服服的旧秩序突然之间遭到了破坏。向迄今为止对这种秩序来说不可缺少的“美学上的美”的规范提出了疑问。我们资产阶级“正统”报纸的官方批评家们对那种常常是大胆冒失的实验感到吃惊,并且试图用“颓废堕落”或“无法无天”这样的罪名来遏止那种不可阻挡的潮流。而我们年轻人则热烈地投身到这股潮流的汹涌激流之中。我们觉得,
一个为我们而开创、青年人最终将在其中获得自己权利的时代——我们自己
的时代开始了。于是,我们那种不安地四处寻找和摸索的狂热,一下子获得了意义:我们这些念中学的年轻人,能够在那些为了新艺术市进行的激烈和常常是粗暴的战斗中助上一臂之力。凡是进行实验的地方,例如,一场魏德金德①戏剧的演出,一次新抒情诗的朗诵会,我们必定到场,我们不仅全神贯注,而且双手也使尽力气;有一次,首演阿诺尔德·勋柏格青年时代的一部十二音体系②的作品,当一位绅士使劲地吹口哨和发出嘘声时,我亲眼目睛我
的朋友布施贝克同样使劲地打了他一记耳光;我们是每一种新艺术的突击
队,到处为它当开路先锋,只因为它是新的,只因为它要为我们改变那个世界——现在该轮到我们过我们自己的生活了。因为我们觉得那“是和我们有关的事”。
不过,我们之所以对那种新艺术如痴若狂,其中还有一点另外的原因,那就是它们几乎毫无例外地是年轻人创造的艺术。在我们父辈们那个时代,一位诗人、一名音乐家,只有当他“经过磨炼”和适应了资产阶级社会的那②马蒂亚斯·格吕内瓦尔德(Matthias Gr(newald,一四五五——一五二八),德国画家,创作清动处在德国宗教改革运动时期,他的不少宗教画是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时期德国祭坛画中的突出作品,主要代表作有《依萨汉姆祭坛画》。
③艾尔·格列柯(El Greco),西班牙画家。原籍希腊。受威足斯画派和风格主义影响。所作多宗教题材,人物形象瘦削修长,色调阴冷,表现超现实的气氛,为反对宗教改革服务。作品有《奥尔加斯伯爵的葬仪》、《尼诺·德·盖瓦拉肖像》、《托列多风景》等。
④弗朗西斯科·何塞·戈雅(Francisco Jos( GoYa,一七四六——一八二八),西班牙杰出画家,笔致豪放,构图大胆,后期画风由色彩明朗鲜艳转为深沉浑厚,其画风对欧洲十九世纪绘画有深刻影响。拿破仑入侵西班牙时,他创作了法国士兵枪杀西班牙起义者为题材的《战争的灾难》铜版组画。
⑤莫台斯特·穆索尔斯基(modest Mussorgski,一八三九——一八八一)俄罗斯作曲家,作品富于民族特色,其音调反映了俄罗斯语言和俄罗斯民歌的特点。
⑥德彪西(Claude Debussy,一八六一——一九一八),法国作曲家,和法国象征主义派诗人马拉梅等过从甚密,后来对爪哇等地的东方音乐很感兴趣,从此开创了音乐上的印象派。
⑦阿尔图尔·兰波(Arthur Rimband),十九世纪法国象征主义诗派的主将之一。
①弗兰克·魏德金德(Frank Wedekind),德国剧作家,一八八九年开始写作,因反对自然主义,常把霍普特曼当作讽刺对象。一八九一年发表的《青春觉醒》,打破传统戏剧的规范,采用象征手法,写青年人的生理要求同成年人狭隘的道德观念之间的矛盾。
②十二音体系(atonal)是和tonal相对的,即是不成调的,亦称无调性音乐。
种四平八稳、循规蹈矩的艺术趣味之后,才能获得声誉。而人们教我们应该去尊敬的那些男士们,他们的举止风度,又个个装得十分尊严。他们穿着丝绒上衣,留着灰白的漂亮胡须。例如,维尔布兰特①、埃贝斯②、达恩③、保尔·海泽④、伦巴赫⑤——这些人物今天早已销声匿迹,但却是那个时代的宠儿。他们拍照时总是带着沉思的目光,摆出一副“尊贵的”、“诗人”的恣态。他们举手投足,俨若枢密顾问和红衣主教,而且还要象这些人似的佩戴着勋章。
而年轻一代的诗人、画家、音乐家,至多被看作是“有希望的人才”罢了,要想得到首肯的承认,暂时还得凉一会儿。在那个小心谨慎的年代,人们不喜欢在一个人尚未表明自己有多年的“卓著”成就以前就予以认可。可是新涌现出来的诗人、音乐家、画家,又都那么年轻。默默无闻的盖哈尔特·霍普特曼突然崭露头角,三十岁时就统治了德语戏剧的舞台。斯蒂芬·格奥尔格、莱纳·马利亚·里尔克二十三岁时,也就是说比奥地利的法定成人年龄还要早,就已有了文学声誉和狂热的追随者。在我们自己这座城市,一夜之
间出现了一个由阿图尔·施尼茨勒、赫尔曼·巴尔、里夏德·贝尔一霍夫曼、
彼得·阿尔滕贝格等人组成的“青年维也纳”派。他们通过对各种艺术手段的精心加工,使独特的奥地利文化第一次在欧洲范围内发生影响。不过,使我们迷醉和不胜崇拜的,主要还是胡戈·冯·霍夫曼斯塔尔这个非同凡响的人物。我们青年人不仅在他身上看到了自己所抱的崇高志向,而且也在这个几乎是同龄人的身上看见了一个完美的诗人。
年轻的霍夫曼斯塔尔的出现、作为早熟的伟大奇迹之一,今天和以后将始终为人们所称道。在世界文学中,除了济慈和兰波以外,我不知道还有别的像他这样了不起的天才,这么轻的年纪就能驾驭如此完美无瑕的语言,想象力如此丰富,即便是极为偶然写成的一行诗,也都充满诗意。他在十六七岁时就已写下了不朽的诗篇和一种至今尚未有人能够企及的散文,从而使他载入德语发展的史册。他突然出现,并且从一开始就表现出完全的成熟,这种不寻常的现象在一代人的时间内是绝无仅有的。因而,他的出现,简直是一件超乎自然、不可思议的事,使所有那些最早知道他的人无不为之惊叹。
赫尔曼·巴尔常常向我讲述他当时是怎样的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