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科技还不太发达的年代,研究天象的就介于半人半神之间,遇到什么重大问题,他们都想掺和一下,这一次也不例外。
这个叫做袁崇的太史令(相当于天文台长)对杨坚说:“我夜观天象,皇太子应该废除!”杨坚一听,心里有了底,“原来我们杨家这点事不仅地球人知道了,连全宇宙都知道了啊!”
其实宇宙知不知道并没有关系,关键在于这次天文报告坚定了杨坚废除太子的决心。自此杨勇二十年的储君生涯就这样被一次天文研究报告给毁了,所以说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
尽管袁崇的天文报告有投机的成分,但杨勇的废立还真跟天文有一点联系。《隋书•高祖本纪》上说,那些天,“太白昼见”,说明当时确实有不寻常的天文现象发生,倒霉的杨勇,前世是不是跟太白金星有仇呢?
事情到了这个程度,废除太子正式进入了议事日程,再也没有人能够阻挡杨坚废除太子的脚步。
公元600年九月二十七日,杨坚主持召开朝会,废除太子杨勇进入司法程序。首先杨坚痛陈了自己的不安全感,“每次从仁寿宫回大兴,都像进入敌国,都得戒备森严”,“晚上闹肚子本来想就近住在后殿方便上厕所,怕不安全还得住在前殿”,总之核心就是皇帝感觉很不安全。
既然皇上开始控诉,做下属的也别闲着,杨素和无间道工作者姬威分别就自己掌握的证据开始控诉。
“太子经常抱怨皇上对他不好。”
“太子经常说谁规劝他,他就杀谁,杀一百来个这个世界就安静了。”
“太子还请人占卜算卦,据说推算出公元598年皇帝驾崩。”
总之这是一场控诉大会、审判大会,在场的大臣在这一场控诉中完全扭转了以前对太子的良好印象。其实一切很简单,“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一切的指证都是或许事出有因,但查无实据,这些已经都不重要了,只要杨坚相信就足够了。
在杨坚的主持下,太子杨勇迅速地从“省优、部优、国优”变成了“假冒伪劣”,崩塌速度之快,有如现代企业的崩塌,如同“康泰克”遇上“PPA”,“三鹿奶粉”遇上“三聚氰胺”。
当什么也别当废太子
如果说废品还有回收利用的价值,那么废太子还有什么价值呢?
杨勇做太子的时候他是国之重器,是奢侈品,是非卖品,而当杨坚给他打上“声明作废”的质检章之后,杨勇的结局还不如盖了黑章的注水肉。从此国之储君名至实归了,储着吧,压根就没有用你的那一天。
公元600年十月九日,杨坚召见杨勇。
杨勇见到传召的使节,第一反应是:“不会是要杀我吧?”
还好,杨坚现在注销的是他的太子之位,而不是他的命。杨坚全副武装地坐在武德殿上,全副武装下面掩盖不住的是他忐忑不安的心,对于他而言,废太子何尝不是一次冒险。
文武百官站在东边,皇室亲属站在右边,杨勇和他的家属站在中间,现在他们是这个帝国最孤立的人,他们最亲近的人正全副武装地坐在上面,他们之间的距离如此之近,却又如此之远。
这是一个哀伤的场景,二十年的储君被声明作废,杨勇的儿子和女儿也被免除了“亲王”和“公主”的名号,在这场朝会前他们还是贵不可言的金枝玉叶,而在这场朝会之后,他们就变成了一群高级政治犯。在那个年代,废太子还不如废品,废太子就是高级政治犯的代名词,至于能够活多久不取决于他们自身的生命力,而取决于外方的意愿。
此时的杨勇已经身心俱疲,自始至终他都知道这是一个阴谋,一个足以毁灭他的旋涡,然而他却无能为力。他徒劳地想反抗,他拼命想解释,最终的结果是他陷入了别人精心制造的流沙之中,越挣扎越沉陷,最后只能是欲罢不能。
虽然都是一母所生,杨勇和杨广完全是两路人。杨勇活得真实,他不会委屈自己去适应别人的标准,而杨广恰恰相反,他可以为了适应别人的标准委屈自己,这就是兄弟俩的差距。也可以说杨勇适合平淡的生活,而杨广更适合政治生活,他比他的哥哥更能读懂游戏规则。
对比唐太宗的太子李承乾,杨勇的表现太温顺了,最后他甚至放弃了为自己辩护的机会。李承乾则不然,在被废之后他使出一个狠招,耿耿于怀地对李世民说了一句话:“我并不想如此荒唐,都是老四李泰给逼的!”这句话尽管没有最终挽救李承乾,却直接把李泰拉下了水,结果李承乾和李泰斗了多年白斗了,生生让李治捡了个大便宜。这个做法可以媲美于毒丸计划,近几年一些上市公司曾经采用。毒丸计划说白了就是我死你别想好活,通常的做法是打压所在公司的股价,让所有人的股票缩水,这样恶意收购的人无利可图,自然退出,这就是所谓的毒丸计划。
毒丸计划说穿了,就是要死大家一起死!
历史从来不允许假设,我们不知道,如果杨勇使出如李承乾一样的毒丸计划,隋朝的历史是否会改写,杨广还有没有机会成为隋炀帝,这一切只能存在于假设之中了。
当狼爱上羊
杨勇被废了,杨广在这一场兄弟之争中终于笑到了最后,不过赢的也很辛苦。
公元600年十一月三日,杨坚立杨广为皇太子,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天全国地震了。(其夜,烈风大雪,地震山崩,民舍多坏,压死者百余口。)
不过没有杨坚授意,谁也不敢把皇太子和地震联系到一起,所以说地震也是可以有政治意义的。如果处于废太子期间,这可以说是连大地都发怒了,可是如果处于立新太子期间,这也可以这样解释:大地都开心地笑了。
什么是政治,这就是政治。
杨广得到了他梦寐以求的太子之位,马上就用更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主动要求从此太子宫车马用度再减一等,大臣晋见太子不能称“臣”等。这几条标准算是提到杨坚的心窝里去了:“看,还是老二懂事啊!”
看着杨广如此懂事,杨坚也投桃报李,把看押废太子杨勇的任务就交给了杨广,这其实就是交心的姿态:“你就踏踏实实做太子吧,这天下迟早是你的!”杨坚此举其实就是让狼去看羊,让黄鼠狼去给养鸡场当管理员,在杨广的手上,杨勇再也没有翻身机会了,想要翻身,除非狼爱上了羊,可能吗?这种可能只存在于网络歌曲《狼爱上了羊》之中,在杨广的字典里,他和杨勇不是兄弟,而是天敌。
被拘押起来的杨勇反思了自己的前半生,展望了自己的后半生,反思了半天也没有发现自己足以被废黜的理由,最终的结论是自己不应该被废,只可惜没有人再听他的解释。
杨勇不断上书给杨坚,然而杨坚连半个字也没有看到,有杨广这样的碎纸机挡在前面,是不可能让那么扎眼的东西呈现到父亲面前的。
上书不行,杨勇采用了最原始的方法,上树。
上树不是为了逃跑,而是为了呼喊。从此杨勇经常在树上呼喊,期待着用这种原始的方法让杨坚听到,而一旁看守的人像看疯子一样看着他,谁都知道杨勇又不会千里传音,想用这样的方法传递消息?太土了吧!
或许是父子之间有特殊的心灵感应,不久之后杨坚果真过问了杨勇的现状,颇有接见的意愿。然而此时杨坚的面前,多数人已经成了杨广的死党,吃了杨广无数黑钱的杨素更是彻底铁了心了。他知道一旦杨勇活过来了,他就得死,所以为了自己能活,就不能让杨勇见到皇上,回头皇帝心一软复立太子,那自己的身家性命就算是报销了。
杨素很平静地回复杨坚:“杨勇已经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了!”
“什么意思?那他是几个人?”
“他已经神经错乱了,可能是灵魂附体了,太医说没希望了。”
杨坚听了默然,心想,可能是这个儿子亏心事做多了吧。
其实这个帝国中,做亏心事最多的肯定不是杨勇,那会是谁呢?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顺便说一下,杨坚先生认可的皇族祖谱中,他认的先祖正是东汉名臣杨震,就是这个杨震缔造了“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典故。历史就是这样开玩笑,杨震的后人们确实在不断地做着“天知,地知”的事,比如杨坚,比如杨广。
第四章
迷案,永远没有答案!
这个孩子将来会死的
有一个经典的笑话叫做“这个孩子将来会死的”,说的是一个不会说话的人去参加一个新生儿的满月酒席,别人都恭维年轻的父母说“这个孩子将来会成为将军”,“这个孩子将来会成为音乐家”,恭维的话就是圣诞老人手里的气球,不值钱但让人很受用。这个不会说话的人憋得两脸通红,端着酒杯就说了一句:“我这人不会说什么好听的,就一句话,这个孩子将来会死的!”话是实话,可你不说话没人当你是哑巴。
从寿命而言,杨坚先生建立的隋朝也是个孩子,然而现在也有人看出这个孩子将来会死的,当然这话不能说给杨坚先生听。
早在隋朝平陈的时候,隋朝的监察御史房彦谦就曾经对自己的亲信说:“人人都说将要天下太平,我看未必。皇上嫉妒刻薄,太子地位卑微,亲王手握兵权,天下恐怕大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