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唐史并不如烟(5部)

作者:曲昌春 | 分类:奇幻 | 字数:6.6万字

第3章

书名:唐史并不如烟(5部) 作者:曲昌春 字数:3.3千字 更新时间:12-13 12:56

用今天的眼光来看,李虎其实是李渊祖上艰难闯天下的第一代,他出身的李氏是极为普通的河北赵郡李氏,而不是红极几百年的陇西望族李氏。李虎靠的不是出身,而是自己一刀一枪建立的战功。他一直追随的老板是宇文泰,后来他与宇文泰等八人并称为北周的八柱国,李渊一家的发迹,实际是从李虎成为八柱国之一开始的。

八柱国和十二将军是宇文泰为“府兵制”设立的,而宇文泰则是“府兵制”的创始人。“府兵制”简单地说就是平时为民,战时为兵,农闲时集中训练,这样农业生产和行军打仗两不误。

为了管理府兵,宇文泰设立了八柱国和十二将军,对应垂直管理。宇文泰和元氏皇族并列为最高元首,宇文泰实权在握,元氏皇族负责以皇族的身份带头鼓掌,说穿了是个摆设。

其他六个柱国则是实打实的虎将。六柱国下面对应十二个将军,每一个柱国管理两个将军,而每个将军下面再管理两个府,这样就实现了对府兵的垂直管理,而这在无形间也创造了北周、隋、唐三朝的贵族政治。

翻看一下这些柱国和将军的名单,会发现这个世界太小了。

八柱国和十二将军中对三朝政治有巨大影响的总共有五人,柱国:宇文泰(儿子宇文觉建立北周)、李虎(孙子李渊建立唐朝)、李弼(曾孙李密起兵反隋)、独孤信(三个女儿,三朝皇后)、将军杨忠(儿子杨坚建立隋朝)。所以从这个贵族组成结构来看,北周、隋、唐,所谓朝代更替,实际就是一场贵族后裔击鼓传花的游戏。

说完这些显赫的贵族,该说说他们的出处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居然都来自一个地方——武川镇,今内蒙古呼和浩特的武川县。

从武川这个地方先后走出了北周皇族、隋朝皇族、唐朝皇族,别的地方的特产不是吃的就是喝的,而武川的特产很特别——皇帝。或许武川的旅游管理部门可以作一个概念旅游,在武川的高速公路旁竖起一个硕大的广告牌:“欢迎来到皇帝的高产良田!”

说起来也是,别的地方出皇帝论个,这个地方出皇帝论窝,同样是黄土地,差距怎么这么大呢?

难道这里的黄土特别养人?

第二章

成功?我才刚上路!

在杨家的屋檐下

说起唐朝,谁都像一下进入那风云际会的三百年,反而翻看史料却会发现,要说唐朝,却始终绕不过隋朝。不把隋朝交代清楚,唐朝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想要说清楚唐朝的开创,就不得不跟随李渊从隋朝说起!

几乎每个朝代都是自己滋生了自己的掘墓人,而隋朝同样如此,李渊就是沐浴着隋朝的阳光,开创了属于自己的天堂,然而从一开始,李渊其实是含着黄连开始自己的人生路的!

尽管有着唐国公的爵位,李渊还是感受到了世态炎凉。父亲尚在时,家里高朋满座,父亲故去后,家里有的只是凄凉。以前别的孩子看他的目光是羡慕,而现在看他的目光则变成了同情。

不过李渊也不是完全无依无靠,至少他的姨妈还是很关照他的生活的,他的姨妈不是别人,就是杨广的老妈独孤皇后。

独孤姨妈恐怕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一直庇护的外甥有朝一日会造自己家的反。从这个角度而言,独孤皇后就是隋朝的隐形杀手,一是帮杨广获得了帝位,成为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二是培养了颠覆自家王朝的外甥李渊。人始终无法走到时间的前头,如果知道后来的结果,独孤皇后是否还会有当初的行为?

流传到现在的《旧唐书》和《新唐书》都继续着为帝王粉饰的传统,在帝王本纪里都把李渊说得英明神武,从小胸怀大志,实际上这不是真实的李渊,真实的李渊并不是这个样子。

总的来说,李渊的前半生非常乏善可陈,总结下来就是几句话:一个姨妈,一个爱妻,一个表弟,三个儿子。

一个姨妈是独孤皇后,一个爱妻是他的妻子窦皇后,一个表弟是隋炀帝杨广,三个儿子是建成、世民、元吉。

值得一提的是,这三个儿子是他与窦皇后精耕细作的产品,而后面的那些儿子则是他与众多美女在工业化流水线上生产的,有些儿子甚至一生都没有跟他说上几句话。所以说皇子并非天底下最幸福的人,一辈子跟皇上爹爹都说不上几句话,这样的儿子幸福吗?

回过头还是来说李渊的前半生。李渊的前半生就是寄居在杨家的屋檐下,过的就是姨妈家的日子。姨妈的发家过程,他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只是那个时候连他自己都不会想到,在将来的某一天他会照着姨父的方子抓药。

在他刚记事的时候,他家日子是比姨妈家日子好的,因为他的爷爷是柱国级别的,而杨广的爷爷级别是将军级别。两个老爷子行政上差着级别,用现在的军事编制换算,柱国相当于大军区司令员,将军相当于集团军军长,两个老爷子级别之差非常明显,以此推算,集团军军长的孙子杨广见了大军区司令的孙子李渊应该立正敬礼!

不过好景不长,随着老爹去世,李渊家的日子就开始走下坡路,而与此同时杨家的日子却蒸蒸日上,表弟杨广的头抬得也越来越高。又过了几年,杨家的日子更加美好,杨广的姐姐被立为北周的皇后,那一年李渊十二岁,杨广九岁,从此以后李渊就需要仰视杨广了,因为人家是皇帝的小舅子。又过了三年,形势又发生了巨变,李渊的姨父杨坚居然篡夺了北周的皇位,自己当了皇帝,这下李渊就只能趴在地上仰视杨广了,因为人家是货真价实的皇子了。

有时候想想,生活也很有意思,北周与隋的皇权变更,折射的竟然是李杨两家生活质量的变迁。小时候杨广需要对他行礼,而现在他需要向人家行大礼了,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吧!

据说在建立隋朝的时候,原来封号为随国公的杨坚好几个晚上没有睡好觉。因为他想把国号定为“随”,可又嫌这个“随”字有个“走之”旁,他心里忌讳,生怕自己这个朝代长着腿跑了。愁白了无数根头发之后,他想到了一个办法,把腿去了不就完了吗?因此“随”就变成“隋”了,这就是历史上隋朝的由来。

老奸巨猾的杨坚不会想到,尽管他的“隋”朝不会长腿跑了,但是这个王朝却无法抵御民变流沙的侵袭,而为这个王朝盖上棺材板,拍上最后一铁锹的居然是他一直重点提拔的外甥李渊,玩了一辈子鹰,最后被苍蝇蹬瞎了眼。

小渊啊,你不是我外甥,跟你比,我是你外甥。

我的偶像姨父杨坚

有的人一出生随他的父亲,有的人一出生随他的母亲,而李渊随得非常奇怪,从他的一生来看,他随的是他的姨父——杨坚!

巧合的是,李渊的成长期正好是杨坚的奋斗期,而从隋唐两代的历史来看,李渊和姨父杨坚有很多地方非常相似。

李渊的父亲去世很早,留给李渊的记忆也是模糊的,而李渊对于姨父杨坚的印象却是深刻的,因为他见证了姨父的步步为营,一步一个台阶。从成为皇帝的奋斗过程而言,他与他的姨父居然有着惊人的类似。

都说每一个人从小就要有远大理想,其实也不尽然。远大理想是要靠不断修正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杨坚,比如李渊,他们小的时候,未必就有当皇帝的梦想。因为他们不是皇族,想当皇帝只能靠造现任皇族的反,世上有从小就以造反为远大理想的吗?恐怕没有,如果有,那就是太有才了。

杨坚和李渊一样,他们原本也是凡人,他们的生活方式也是随波逐流,能在现任皇族的屋檐下混碗饭吃就足够了,至于当皇帝,想都别想,那可是灭族的罪。然而造化就是这样捉弄人,两个人都是在四十以后看到了当皇帝的希望,杨坚登基时已经四十一岁,而李渊登基时已经五十二岁,杨坚已经不惑,而李渊则是知天命的年龄。

两个人同样都是从一个短命王朝手中夺得皇位,杨坚抢劫的是北周,李渊抢劫的是隋,北周立国二十五年,隋朝立国三十七年。

两个人抢劫的都是小皇帝。杨坚抢的小皇帝是北周静帝宇文阐,时年九岁;李渊抢的是隋朝恭帝杨侑,时年十四岁。一个是小学生,一个是初中生,总体来看,两个大人都挺不要脸。

两个人的相似还没有结束,他们还有其他的相似。杨坚抢的小皇帝从辈分上算,是小皇帝的姥爷(不是血亲,女婿宇文赟的儿子,不是杨皇后所生);李渊抢的小皇帝从辈分上论,是小皇帝的姨姥爷(表弟杨广的孙子)。

结果两个相似的人,做出了两件相似的事,总结陈词:不是不要脸,是相当不要脸。

公元581年,对于李渊和杨坚都是特殊的一年,这一年,杨坚夺取了外孙家的江山自己称帝,也是在这一年,李渊明白了一个道理:“在皇位面前,没有道德可言。”

有一学一,有样学样,李渊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默默地在心中念叨:“姨父,你是我的好榜样!”

榜样的眼泪

都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可谁又知道榜样的内心有多苦,别人都看到了杨坚吃肉,可谁又看到他挨揍呢?

杨坚夺取皇位的过程看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其实非常难。杨坚的女儿嫁给了北周宣帝宇文赟,这个宇文皇帝实在不是个省心的主,跟后来的隋炀帝杨广相比,宇文赟更像一个标准的暴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