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大智大勇:周恩来在1946年

作者:肖振才 | 分类:奇幻 | 字数:6.6万字

第19章

书名:大智大勇:周恩来在1946年 作者:肖振才 字数:3.3千字 更新时间:12-13 18:18

蒋介石断言,“东北不是中国革命的策源地,而是中国革命的归宿地。经过本党这30年来不断的奋斗,我们中国的革命已经快得到归宿了。”在参政会上,他狂妄地说:“东北九省在主权接收没有完成之前,没有什 么内政问题可言……军事的调处,只能在不影响政府接收主权,行施国家行政权力的前提之下进行。”

马歇尔直截了当地提出了对东北问题的看法:“八路军、新四军的主力已从苏联人手接过不少城市,承认东北的现实是明智的,不要再坚持收复已失去的那些城市。”

蒋介石坚持说:“必须待军事上收复长春,然后才有和平之可言。届时政府始可考虑接受中共所提出的其他若干要求。”

马歇尔说:“我已会晤周恩来,他一改往日的协商口吻,以强硬口气对我说‘如不能无条件停战,则中共亦不能接受政府方面之意见’!而我认为,通过谈判解决东北问题才是明智的,防止苏俄斯大林的干涉。”

蒋介石心想,帮助我运输的是你们,要我不打仗又是你们,不打仗运兵干嘛!但他没有说出来。马歇尔顾忌苏联的言论使他也有所清醒,过了一会儿,他说:“能否请阁下根据今日谈话要点,提出协议之草案。”他盘算一下又说:“共 产党的主力大部分开到东北,为了党国和盟友的利益,还要请美国海军将新6军廖耀湘部队等运至东北,以加强国军在东北的力量,使中共能在东北停战协议中让步。”

马歇尔认为,蒋介石要求自己提出协议,并把东北划为停战谈判的范围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而增强国民党在华北的兵力也是符合美国利益的,就没有多说什么。

蒋介石夫妇热情地留下马氏夫妇在他的官邸用餐。席间,蒋介石捧出了老家奉化送来的陈年老窖请马歇尔品尝,而他自己却因皈依基督而滴酒不沾。

下午,冷清许久的蒋经国在家里突然接到苏联大使馆的电话,-电话中说罗申武官要来拜访。

“好,好,请来吧。”蒋经国用俄语回答道。

蒋经国是蒋介石长子,是蒋介石的原配毛福梅所生,1925年曾参加上海五卅爱国反帝运动。经鲍罗廷保举前往苏联学习,与邓小平、廖承志、乌兰夫等同学,先后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和中国共产党01935年和苏联姑娘费娜结婚,12月生下 长子蒋孝文01937年3月,在中共代表团帮助下回国。回国后,一改过去反父初衷,和蒋介石恢复了父子关系。抗战胜利后,他作为蒋介石的私人代表和宋子文一起去莫斯科,签订了《中苏友好条约》,以加强对中共的政治压力。从莫斯 科回国后,被蒋介石任命为东北外交专员,最近一直在家赋闲。

罗申提出突然会见,他感到必有要事会谈。因为此时苏军除大连、旅顺没有撤出外,在东北其他各地的苏军已全部撤退完毕。

罗申武官面见蒋经国后,非常客气地说:“经国先生,我奉斯大林大元帅之命来见您。斯大林大元帅再度邀请蒋委员长访问苏联。”他是笔直地站着,以军人的姿容表达这番盛情的。

蒋经国也站着听完罗申武官转达的口头邀请,很礼貌地说:“谢谢武官。对于斯大林大元帅邀请蒋委员长访苏一事,我表示感谢。但是这属重大事情,我将很快禀报委员长,请他定夺,然后转告。”寒暄几句后,他把罗申武官送出宅邸 。蒋经国当即赶到父亲官邸,马歇尔特使刚刚离开。蒋经国把苏联大使馆武官罗申拜访,邀请委员长访莫斯科的事情复述一遍。

蒋介石听着沉思片刻说:“美国对东北之政策与对俄、对中共态度,必须重加考虑,且须从速决定。因为这是美国对东亚整个问题之关键。”说到这里他看着儿子,想听听他的见解。

蒋经国最近虽然在家赋闲,却成了他父亲的高参,尤其有关东北问题,父亲多找他磋商。可他不时收到熊式辉的亲笔信,约他仍然赴东北当他的东北外交专员,杜聿明也希望他能回去一起创造东北大业。而他自己却不想再陷到里边去了 。他深知父亲的性格,作为东北外交特派员,既然苏军已经撤出东北,他也就完成了使命。听了父亲对美苏的高论,他说:目前的情况美苏之间很微妙,进退都应更策略一些才是。”

蒋介石听儿子在附合他讲的意思,又高谈阔论起来:“此言极是。余之建议马歇尔,就美国而言:消极退出、抑或积极参加与领导,应有所抉择也。切不可再蹈九一八时代覆辙,以致酿成第二次世界大战之祸患。如果当时美、英对日能 用压力,表示积极行动,则日本不致如此猖獗,战祸自可消除矣。”他感到论断到了高潮,从座位上站起来踱步。

蒋经国对父亲这些论断并不生疏,赞赏地说:“时代的覆辙是不能再蹈,可是眼前的进退,也到该认真思考的时候了。”

蒋介石转身面向儿子说:“对共产党既非空言所能制止,盟国政府惟有准备兵力、积极行动并明示其决心,则俄、中共皆将慑服。否则,美国在东亚领导之声望决难维持,而第三次大战亦必以此为起因矣。”说完凝视着窗外,好像听到 炮声隆隆,第三次世界大战已经爆发了。

蒋经国怕打扰了父亲,小声地说:“马歇尔未必为你所说服。”他知道,当时东北、中原战场对国民党都有利,父亲才对马歇尔吐露出自己的心声,希望美国不要害怕苏联,不需要在亚洲搞太多的斡旋。

“马歇尔是执行杜鲁门主义的,杜是把欧洲视为对付俄国的重点的。”

“太平洋中的日本、中国都与美国的全球利益相关,对俄国的争夺,美国也不会放弃。”

“斯大林在欧洲不是和美国较量上军事实力了吗?我看谁胜谁负还得斗上几年。”

“美国会不会放弃亚洲?”【贺氏藏书·刘大海精校】

“美国人野心勃勃,哪里也不会放弃的。”

“噢!是呀,我想美国对中国之政策上,若以马歇尔最近对余之态度而言,诚令人绝望。”他摇着头叹口气说。

“可我们不能疏远美国。从抗战到今天他给我们的援助是难能可贵的。”蒋经国说:“如今,美国为了稳住欧洲,对亚洲的周旋政策也是可以理解的。”

“嗯!对斯大林的邀请要慎重,要婉言相拒。”“访俄会刺激美国。”

“且徒增马歇尔之疑窦。”蒋介石拍案而起:“你立刻婉拒就是了。”

蒋经国没有立刻站起身来就走,他说:“我们对于马歇尔,不能看其现象,要看其实质,斯大林邀请一事,会向他表明我们对美国的态度。”

蒋介石看着儿子深深地点着头说:“马大帅想让政府军在东北停战,我看就给他一些方便,让他们调处吧。我们就说地方指挥官对中央的命令并不完全照办,山高皇帝远嘛。”

蒋经国赞成他父亲的老谋深算,但也感到这种方法太旧了。于是说:“您把意见摊开,要马歇尔高兴找周恩来去会谈吧。只要徐永昌在与周恩来谈判时制造一些扯皮就够了。”在新官邸中,蒋家父子第一次商谈得十分和谐。

从蒋介石官邸出来,蒋经国驱车到苏联大使馆,向罗申武官抱歉地说:“实在对不起,委员长因还都、谒陵连日操劳过度,健康欠安,谢谢斯大林大元帅的盛情邀请。”

蒋介石深夜向上帝祈祷后,在他的当日反省录中记下了:“斯大林邀余访俄,此乃离间中、美关系的最大阴谋。斯大林惯于玩弄他人,而余则不受其欺诈也。惟此事婉拒后,彼将以所谋不遂,恼羞成怒,盖可断言。”

回到公馆,马歇尔按照蒋介石的要求,起草了一份关于东北停战问题的国共双方军事协定草案。完稿后,他嘱咐助手,还是以备忘录的形式送给国民党政府和蒋介石。

在这份备忘录中,马歇尔认为现在虽不能断定苏联政府对东北时局的态度,但共产党在东北地区的实力也不可小视,明确提出:在军事上,国民政府军应集中在南满,主要集中在沈阳地区和葫芦岛。并建议军调部在长春设立前进指挥 所以监督停火,在谈判期间控制该城市。满洲成立的自治政府,应有共产党、民主同盟参加。马歇尔提醒蒋介石,共产党控制着长春以北几乎所有的满洲地方,且在东北拥有战略上的优势,政府对这个问题必须予以正视。备忘录中,还 流露出马歇尔对东北局势的担忧。他说,国民党攻占长春将会给谈判带来妨碍,会成为麻烦的根源。备忘录坦率地指出,除非国民党军在东北把共产党消灭,才能扫除这一麻烦。而这种行动不是国民政府能力办到的。

第二天,马歇尔通过国民党谈判代表、交通部长俞大维,把他的意图转告给委员长。

蒋介石把马歇尔的长篇备忘录看一遍,轻轻地往桌上一放,头不抬眼不大睁地说:“不要再多说了,余一再坚持,共产党要撤离长春,交由国民政府占领,不然决不能签署或同意任何解决办法,除非国民政府完全掌握满洲的主权,余决 不接受任何条件。”他轻轻拍了下桌子,是要俞大维把话捎给马歇尔将军。

当俞大维要离开时,蒋介石突然想起昨天他与儿子蒋经国的谈话,连忙叫住俞大维说:“这份材料让我再看两天,为了大局,余还是再想想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