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断言,“东北不是中国革命的策源地,而是中国革命的归宿地。经过本党这30年来不断的奋斗,我们中国的革命已经快得到归宿了。”在参政会上,他狂妄地说:“东北九省在主权接收没有完成之前,没有什 么内政问题可言……军事的调处,只能在不影响政府接收主权,行施国家行政权力的前提之下进行。”
马歇尔直截了当地提出了对东北问题的看法:“八路军、新四军的主力已从苏联人手接过不少城市,承认东北的现实是明智的,不要再坚持收复已失去的那些城市。”
蒋介石坚持说:“必须待军事上收复长春,然后才有和平之可言。届时政府始可考虑接受中共所提出的其他若干要求。”
马歇尔说:“我已会晤周恩来,他一改往日的协商口吻,以强硬口气对我说‘如不能无条件停战,则中共亦不能接受政府方面之意见’!而我认为,通过谈判解决东北问题才是明智的,防止苏俄斯大林的干涉。”
蒋介石心想,帮助我运输的是你们,要我不打仗又是你们,不打仗运兵干嘛!但他没有说出来。马歇尔顾忌苏联的言论使他也有所清醒,过了一会儿,他说:“能否请阁下根据今日谈话要点,提出协议之草案。”他盘算一下又说:“共 产党的主力大部分开到东北,为了党国和盟友的利益,还要请美国海军将新6军廖耀湘部队等运至东北,以加强国军在东北的力量,使中共能在东北停战协议中让步。”
马歇尔认为,蒋介石要求自己提出协议,并把东北划为停战谈判的范围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而增强国民党在华北的兵力也是符合美国利益的,就没有多说什么。
蒋介石夫妇热情地留下马氏夫妇在他的官邸用餐。席间,蒋介石捧出了老家奉化送来的陈年老窖请马歇尔品尝,而他自己却因皈依基督而滴酒不沾。
下午,冷清许久的蒋经国在家里突然接到苏联大使馆的电话,-电话中说罗申武官要来拜访。
“好,好,请来吧。”蒋经国用俄语回答道。
蒋经国是蒋介石长子,是蒋介石的原配毛福梅所生,1925年曾参加上海五卅爱国反帝运动。经鲍罗廷保举前往苏联学习,与邓小平、廖承志、乌兰夫等同学,先后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和中国共产党01935年和苏联姑娘费娜结婚,12月生下 长子蒋孝文01937年3月,在中共代表团帮助下回国。回国后,一改过去反父初衷,和蒋介石恢复了父子关系。抗战胜利后,他作为蒋介石的私人代表和宋子文一起去莫斯科,签订了《中苏友好条约》,以加强对中共的政治压力。从莫斯 科回国后,被蒋介石任命为东北外交专员,最近一直在家赋闲。
罗申提出突然会见,他感到必有要事会谈。因为此时苏军除大连、旅顺没有撤出外,在东北其他各地的苏军已全部撤退完毕。
罗申武官面见蒋经国后,非常客气地说:“经国先生,我奉斯大林大元帅之命来见您。斯大林大元帅再度邀请蒋委员长访问苏联。”他是笔直地站着,以军人的姿容表达这番盛情的。
蒋经国也站着听完罗申武官转达的口头邀请,很礼貌地说:“谢谢武官。对于斯大林大元帅邀请蒋委员长访苏一事,我表示感谢。但是这属重大事情,我将很快禀报委员长,请他定夺,然后转告。”寒暄几句后,他把罗申武官送出宅邸 。蒋经国当即赶到父亲官邸,马歇尔特使刚刚离开。蒋经国把苏联大使馆武官罗申拜访,邀请委员长访莫斯科的事情复述一遍。
蒋介石听着沉思片刻说:“美国对东北之政策与对俄、对中共态度,必须重加考虑,且须从速决定。因为这是美国对东亚整个问题之关键。”说到这里他看着儿子,想听听他的见解。
蒋经国最近虽然在家赋闲,却成了他父亲的高参,尤其有关东北问题,父亲多找他磋商。可他不时收到熊式辉的亲笔信,约他仍然赴东北当他的东北外交专员,杜聿明也希望他能回去一起创造东北大业。而他自己却不想再陷到里边去了 。他深知父亲的性格,作为东北外交特派员,既然苏军已经撤出东北,他也就完成了使命。听了父亲对美苏的高论,他说:目前的情况美苏之间很微妙,进退都应更策略一些才是。”
蒋介石听儿子在附合他讲的意思,又高谈阔论起来:“此言极是。余之建议马歇尔,就美国而言:消极退出、抑或积极参加与领导,应有所抉择也。切不可再蹈九一八时代覆辙,以致酿成第二次世界大战之祸患。如果当时美、英对日能 用压力,表示积极行动,则日本不致如此猖獗,战祸自可消除矣。”他感到论断到了高潮,从座位上站起来踱步。
蒋经国对父亲这些论断并不生疏,赞赏地说:“时代的覆辙是不能再蹈,可是眼前的进退,也到该认真思考的时候了。”
蒋介石转身面向儿子说:“对共产党既非空言所能制止,盟国政府惟有准备兵力、积极行动并明示其决心,则俄、中共皆将慑服。否则,美国在东亚领导之声望决难维持,而第三次大战亦必以此为起因矣。”说完凝视着窗外,好像听到 炮声隆隆,第三次世界大战已经爆发了。
蒋经国怕打扰了父亲,小声地说:“马歇尔未必为你所说服。”他知道,当时东北、中原战场对国民党都有利,父亲才对马歇尔吐露出自己的心声,希望美国不要害怕苏联,不需要在亚洲搞太多的斡旋。
“马歇尔是执行杜鲁门主义的,杜是把欧洲视为对付俄国的重点的。”
“太平洋中的日本、中国都与美国的全球利益相关,对俄国的争夺,美国也不会放弃。”
“斯大林在欧洲不是和美国较量上军事实力了吗?我看谁胜谁负还得斗上几年。”
“美国会不会放弃亚洲?”【贺氏藏书·刘大海精校】
“美国人野心勃勃,哪里也不会放弃的。”
“噢!是呀,我想美国对中国之政策上,若以马歇尔最近对余之态度而言,诚令人绝望。”他摇着头叹口气说。
“可我们不能疏远美国。从抗战到今天他给我们的援助是难能可贵的。”蒋经国说:“如今,美国为了稳住欧洲,对亚洲的周旋政策也是可以理解的。”
“嗯!对斯大林的邀请要慎重,要婉言相拒。”“访俄会刺激美国。”
“且徒增马歇尔之疑窦。”蒋介石拍案而起:“你立刻婉拒就是了。”
蒋经国没有立刻站起身来就走,他说:“我们对于马歇尔,不能看其现象,要看其实质,斯大林邀请一事,会向他表明我们对美国的态度。”
蒋介石看着儿子深深地点着头说:“马大帅想让政府军在东北停战,我看就给他一些方便,让他们调处吧。我们就说地方指挥官对中央的命令并不完全照办,山高皇帝远嘛。”
蒋经国赞成他父亲的老谋深算,但也感到这种方法太旧了。于是说:“您把意见摊开,要马歇尔高兴找周恩来去会谈吧。只要徐永昌在与周恩来谈判时制造一些扯皮就够了。”在新官邸中,蒋家父子第一次商谈得十分和谐。
从蒋介石官邸出来,蒋经国驱车到苏联大使馆,向罗申武官抱歉地说:“实在对不起,委员长因还都、谒陵连日操劳过度,健康欠安,谢谢斯大林大元帅的盛情邀请。”
蒋介石深夜向上帝祈祷后,在他的当日反省录中记下了:“斯大林邀余访俄,此乃离间中、美关系的最大阴谋。斯大林惯于玩弄他人,而余则不受其欺诈也。惟此事婉拒后,彼将以所谋不遂,恼羞成怒,盖可断言。”
回到公馆,马歇尔按照蒋介石的要求,起草了一份关于东北停战问题的国共双方军事协定草案。完稿后,他嘱咐助手,还是以备忘录的形式送给国民党政府和蒋介石。
在这份备忘录中,马歇尔认为现在虽不能断定苏联政府对东北时局的态度,但共产党在东北地区的实力也不可小视,明确提出:在军事上,国民政府军应集中在南满,主要集中在沈阳地区和葫芦岛。并建议军调部在长春设立前进指挥 所以监督停火,在谈判期间控制该城市。满洲成立的自治政府,应有共产党、民主同盟参加。马歇尔提醒蒋介石,共产党控制着长春以北几乎所有的满洲地方,且在东北拥有战略上的优势,政府对这个问题必须予以正视。备忘录中,还 流露出马歇尔对东北局势的担忧。他说,国民党攻占长春将会给谈判带来妨碍,会成为麻烦的根源。备忘录坦率地指出,除非国民党军在东北把共产党消灭,才能扫除这一麻烦。而这种行动不是国民政府能力办到的。
第二天,马歇尔通过国民党谈判代表、交通部长俞大维,把他的意图转告给委员长。
蒋介石把马歇尔的长篇备忘录看一遍,轻轻地往桌上一放,头不抬眼不大睁地说:“不要再多说了,余一再坚持,共产党要撤离长春,交由国民政府占领,不然决不能签署或同意任何解决办法,除非国民政府完全掌握满洲的主权,余决 不接受任何条件。”他轻轻拍了下桌子,是要俞大维把话捎给马歇尔将军。
当俞大维要离开时,蒋介石突然想起昨天他与儿子蒋经国的谈话,连忙叫住俞大维说:“这份材料让我再看两天,为了大局,余还是再想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