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大智大勇:周恩来在1946年

作者:肖振才 | 分类:奇幻 | 字数:6.6万字

第3章

书名:大智大勇:周恩来在1946年 作者:肖振才 字数:3.3千字 更新时间:12-13 12:18

斯大林说:“苏联政府与蒋介石政府订有一个这样的条约。”

贝尔纳斯知道斯大林在这里说到的“条约”之而恩的是1945年8月,苏联与国民政府签署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在这个条约中,国民政府承认了外蒙古独立、东北长春铁路由苏联个条约中,国民政府承认了外蒙古独立、东北长春铁路由 苏联政府和中国政府共同经营,大连为自由港,旅顺口由两国共同使用;苏联政府承诺,保证国民政府在东北领土、主权及行政权的完整,承诺“今后不再支持中共与新疆‘匪乱’,并认为中国政府要求军令、政令统一级为允当,今后 援助中国的一切武装及物资均以国民政府为惟一对象。

贝尔纳斯对斯大林的表态极为高兴。他乘胜追击,想要斯大林亲自表示支持马歇尔正在执行的美国对话政策。

贝尔纳斯把美国政府派遣马歇尔使华的任务和美国对华政府需要的东西。

斯大林问贝尔纳斯:“美国为什么不希望把它的军队调离华北?”

听贝尔纳斯解释后,斯大林又说:“如果美国希望留下它的军队,苏联政府将不反对,只是希望即时告知这一情况。”

12月27日,三国外长会议结束,发表了公报。公报在谈到中国问题时指出:

“三国外长曾就中国局势交换意见。他们一致认为:必须在国民政府之下建立一个团结而民主的中国,必须由民主分子广泛参加国民政府的所有一切部门;并且必须停止内争。他们重新确认:他们对于不干涉中国内政的政策信守不渝。 ”“(美苏)两国外长完全一致,愿望苏军都在可以实行的最早的时机,就从中国撤退。”

却说马歇尔在12月20日飞抵上海后,第二天又飞抵南京。

当时国民党政府尚在陪都重庆,马歇尔准备在南京稍事停就将飞往重庆。

抵沪的当天,马歇尔接到通知,蒋介石和他的夫人特地赶来南京,晚上将与他会面。

抗战期间,蒋介石与负责中缅印战区参谋长史迪威存有较深的芥蒂,而马歇尔作为史迪威的老上司兼后台,蒋介石对马歇尔便疑虑重重,在得知马歇尔将作为美国总统特使来华后,蒋介石一再向魏德迈询问马来华的真实意图。但蒋介石 始终疑虑难释。

寒喧后,马歇尔非常谈率地向蒋介石说明了美国政府对中国局势的担心,以及杜鲁门派他来华的使命。他说:“美国政府希望看到中国早日实现统一与和平。”

军队国家化是蒋介石特别关心的话题,马歇尔说:一“在任何国家,如果有两支独立的军队,就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国家。”

马歇尔的这番讲话正中蒋的下怀,他不住的点头:“请不吝赐教。”

马歇尔接着说:“解决的办法可能涉及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他们不会让步到放弃独立自主。共产党领导人在考虑总统声明之后是否会作出真诚努力,这还要看一看。如果他们对让步或解决问题并没有作出任何贡献,那么,他们在美国所 享有的那一点点同情就将失去。

这对蒋介石是十分悦耳的。

会谈中,蒋委员长对于杜鲁门总统对华政策声明大加赞许,并强调了国民政府寻求以和平方面解决内部问题的决心。

马歇尔知道,蒋介石乐于要中共交出军队,但要蒋介石停止内战,放弃“独裁统治”等,那就是说难上加难了。他说:“美国人民强烈反对自己的政府卷入别国内部争论的任何行动,美国人民首要的利益再生世界和平,虽然他们对中国 人民坏有伟大的友谊,除非他们看到确实的证据,证明目前进行的获致和平解决中国内部争论的努力取得成功,否则,他们将不允许总统保持对中国的军事援助和对中国提供经济援助。”

蒋介石知道没苏矛盾正在逐步尖锐,只有把苏联与中共拴在一起才能打动马歇尔。因而,他抓住机会大谈起所谓苏联与中共的联系。他说:“苏联的目的是在满洲建立一个中共控制下的傀儡政权,苏军在满洲的司令官有意拖延从满洲撤 出。”并强调:“苏联已在满洲武器援助中共。”

对于蒋介石把中共在满洲接收日本关东军投降缴出的武器,说成苏联在东北用武器援助在东北用武器援中共,马歇尔没有加以附和。

首次会谈在十分融洽的气氛中进行,马歇尔和蒋介石都感到十分满意。

美国总统杜鲁门政策生命以及马歇尔特使的道理,再加上莫斯科三国外长会议的召开,使中共中央明显感觉到内战有可能暂时停止,国共和平谈判有可能进入一个新阶段。针对这种趋势,周恩来在沿岸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指出:“蒋 介石企图有利于他的条件下停战,成立请客式的联合政府。我们的任务是,为了配合军事自卫,开展政治攻势,也准备寻求可以接受的妥协协商会议。”周恩来的发言,得到了与会领导的赞成。会议批准了中国共产党出席政治协商会议 的代表名单,还通过了周恩来的提议,将原来设在重庆的中共中央南方局改为中共中央重庆局,以周恩来为书记。第二天,即12月16日,中共出席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表周恩来、吴玉章、叶剑英、陆定一、邓颖超飞抵重庆。

12月22日,马歇尔飞抵重庆,周恩来前往机场迎接,对他作为特使来华表示欢迎。次日,周恩来偕董必武、叶剑英等来到牛角坨怡园拜访马歇尔。

马歇尔以极大的热情迎接了周恩来一行的到访。因为他知道,没有中共的理解和支持,要向实现他的使命是不可能的,他也早已知道,周恩来不仅出生书香门第,曾留学法国,还是中共军队的缔造这之一,现任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共中 央书记处书记,是中共领导层中的重量级人物。

马歇尔首先向周恩来表示,他对中国的情况知道得很少,但非常乐于学习,十分愿意倾听中共方面的意见。他说:“作为美国总统的特使,我不禁要与政府方面会谈,而且要与多方面人士会谈。美国政府愿意努力促进中国和平,因为这 不仅符合美国的愿望,也是实现世界和平所必须的条件。”

周恩来对马歇尔热情接待表示谢意,他说:马歇尔特使能来华促进中国的和平,我们非常高兴。特使刚才所说的精神很好,我们共产党在抗战时和战后都是以这种精神来谋求中国的和平与团结的。中国人民抗战8年,如果从九一八算起已 经14年了,目前又出现战争状态,这是十分不幸的。当前,我们主张立即停止冲突,用民主的方法解决国内的一切问题。我们所要求的民主与美国式的民主颇为相似,但要加以若干的中国化。美国友许多东西可供我们学习,这包括华盛 顿时期的民族独立精神,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和罗斯福主张的四大自由。此外,还有美国的农业改革和国家工业化。

周恩来谈率地说明了我党的和平诚意,并提出了通过政治协商会议草拟宪法,改组政府筹备国民大会,实现宪政国家的意见。为大小美国的顾虑,周恩来反复阐明了中国不仅可以与美国建立睦邻友好关系,而且可以成为缓和美苏关系桥 梁的理由。

周恩来表示:中共方面接受美国的调解,而美国应以不干涉中国内政为前提。他又说:如何才能做到二者兼顾,不致顾此失彼,极为困难。

马歇尔表示完全统一周恩来的顾虑,承认这是一个“十分微妙”而且是“颇难做到”的事情,但他愿意尽力而为。

马歇尔从蒋介石和周恩来的谈话中听出了两当主张的巨大差距。蒋介石强调杜鲁门总统生命中提高的取消中国自治性军队,职责中共没有和平建国的诚意;周恩来强调总统生命中关于停战和建立联合政府的提议,但不相信国民政府会有 诚意,要求政府中发言权得到保证前,不能交出军队。

经与国共双方及民盟等几方面的会谈,马歇尔感到他使命的开端是蛮不错的,因为每一个人中国人都赞成统一。问题是没有一个人能以切实可行的话来回答如何才能实现统一。马歇尔认为,这正是他这个调处人的任务。

12月27日,莫斯科三国外长会议结束的当天,国共开启了马歇尔来华后的第一次正式会谈。

经马歇尔的紧张斡旋,国共双方唇枪舌战,展开了多伦会谈,终于达成了停战协定草案。

1月10日下午3时,政府代表张群、中共代表周恩来和马歇尔在重庆马歇尔公馆举行了签字仪式。

慢慢的三被红葡萄酒碰在一起,叮叮当当的响声总,留下一道鲜艳的光环。

《国共双方关于停止冲突、恢复交通的命令声明》,简称“停战协定”。全文如下:

中华民国国军及共产党领导下之一切部队,不论正规部队、民团、民兵、非正规部队或游击队,应即实行下列命令:一、一切战斗行动,立即停止。二、除另有规定者外,所有中国境内军事调动一律停止,惟对于复员、换防、给养、行 政及地方安全必要之军事调动,乃属例外。三、破坏与阻碍一切交通线之行动必须停止,所有阻碍该项交通线之障碍物,应即拆除。四、为实行停战协议,应即在北京设一军事调处执行部,该以执行部由委员三人组成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