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大智大勇:周恩来在1946年

作者:肖振才 | 分类:奇幻 | 字数:6.6万字

第11章

书名:大智大勇:周恩来在1946年 作者:肖振才 字数:3.3千字 更新时间:12-13 18:18

“是呀,现在对他有利。”马歇尔的回答没有敲中杜鲁门的点子。于是又补充说:“共产党的威逼力量没有完全解除,蒋介石还不敢轻举妄动。”

杜鲁门深知,在时间上,蒋介石比共产党更需要拖延。因此,他看着马歇尔说:“将军,看来你对蒋介石比对共产党有把握,那就好办了。不知道将军你要何时返回中国?”

“两三个月内,中国不会有大变化。”马歇尔很有把握地说,他见杜鲁门脸上气色始终很平稳,接着又说,“关于对中国贷款问题,我觉得这是关系到蒋介石政府能否稳定的问题。”争取国务院批准给中国的贷款,增强国民党军的实力 ,在扶持国民党政府的同时,加大自己在蒋介石面前说话的力度,这是马歇尔回国述职的主要原因。在他回华盛顿的第三天,就在美国国务院举行的大型记者招待会上,大谈了他在中国3个月调处的进展和成绩,并阐述了“只有靠中国的 复兴和经济情况的一般改善,中国的政治的和军事的统一才能巩固。”同时,他还认为,支持蒋介石政府是美国既定政策,只有美国增加对中国的援助力度,在调处中才能迫使蒋介石按自己的意图行事。【贺氏藏书·刘大海精校】

“我们的大使馆说,蒋介石的政府是无官不贪。”

“这种现象在抗日战争时期很普遍,有人发了战争财。”

“是不是蒋宋孔陈四家子?”

“战后蒋介石有所察觉。尤其要他的儿子蒋经国在这方面治理一下。”

“蒋经国不是在满洲吗?”

“他离开了满洲,蒋介石要他儿子去满洲,不外是想调节俄国在满洲驻军问题。现在看来,俄军在国际舆论压力之下,退出像沈阳那样的大城市没有难度了。但俄国认为我们在帮助蒋介石,关于旅顺、大连一时是不会撤的。我们在天津 、青岛、上海有军舰和陆战队,他们就有疑心。”

“嗯,关于贷款给中国问题,将军和政府官员商谈吧。储存在中国的剩余物资可以交给中国。我将责令财政部在各方面都和将军合作。”

“总统阁下,这就是说,可以给予中国五亿美元贷款?”“是的。”

“这些消息传给蒋介石,我看,我再耽搁一年,中国也不会发生大问题。”

“国共双方只是草签了建议书,还没有正式签定协议?”

“我想签字用的金笔和装潢考究的签名簿均已准备停当了。”马歇尔满怀信心地说,“我的使命到国共签字就完成了。到那时,我还是回里斯堡庄园去养老。”他说到这里满脸皱纹都舒展开了。

马歇尔离开白宫,心情很激动,感到这次在中国,自己还是把赫尔利扔下的乱摊子收拾起来了。他相信,如果再次回中国,控制住双方军事冲突,再有半年完全有可能在中国奇迹般地出现和平。这样在削弱亚洲共产党势力和俄国共产主 义的伸延,都会取得相应的成功。马歇尔又马不停蹄与政府的官员商谈给中国贷款问题,并找到蒋介石驻华盛顿的大使,办理有关手续。

这天,马歇尔刚从财政部回到里斯堡庄园。

他刚和妻子凯瑟琳坐下身来,突然接到杜鲁门总统的电话。凯瑟琳高兴地说:“会不会催你速回中国?”

马歇尔摇着头说:“夫人,不会的,中国目前会很稳定的。”杜鲁门在电话里告诉他:中国发生了变化。蒋介石在他们白宫谈话的同一天,发表了要向共产党诉诸武力一个演说。大使馆反映说中国内战已经开始了。

马歇尔听着,半晌才说:“总统,我这就赶到白宫去。”他手里还在拿着电话听筒半天没有放下。

马歇尔在白宫得知,在他离开重庆的当天,蒋介石就已下令向满洲共产党军队进攻了。军调部要求去满洲观察,蒋介石给军调部执行小组很多刁难。他们到了沈阳,国民党军事当局不但不向执行小组汇报情况,而且不准他们接触老百姓 。结果他们除游山玩水,只是看见沈阳城像蚂蚁似的爬进大批国民党军,在乡村可以看见为数不少的东北民主联军,有时也难分是老百姓还是共军。这些情况使美国国会认为中国不能实现政治解决,那么给予贷款就不符合美国的政策了 ……

马歇尔赶到五角大楼,在那里人们正在为准备解散中国战区争论不休。

陆军将军们根据魏德迈过去的提议,提出尽快解散中国战区,留下的工作由美国军事顾问团、北平军调执行部和海军分担。海军将军们极力反对减少驻华美军,认为不能撤退太急促。

库克海军上将对马歇尔这位离职的总参谋长吼着说:“解散美国的中国战区总部将损害美国在华利益。”

马歇尔说:“及早撤离美军会增加对俄国人的压力,迫使他们撤出满洲。”

马歇尔全力顶住国防部鹰派将军们的冲击,连忙给吉伦中将发电,催促吉伦安排停战小组进入满洲。试图在他回到中国之后,扭转满洲的混乱局面。

马歇尔知道吉伦是极力支持蒋介石的人,如果战争对蒋介石有利,吉伦是不会执行他的电报命令的。他干脆急电催吉伦立刻前往满洲,再拖延会使停战垮台。并要他立刻和蒋介石会谈,向蒋透露,已和总统、国务卿、进出口银行总裁以 及其它重要官员已讨论了中国的经济问题,不久中国就会得到更多的经济援助。要用这有力的手段去打动对方。否则,满洲的战斗会发展得更严重,并且会向南向西甚至扩展到热河那里。

吉伦虽然回电说执行小组先去沈阳不合适,但是,他还是去找了蒋介石,转告马歇尔的意见,吁求委员长采取克制态度与共军和解。

马歇尔在临上飞机返回中国的前几天,还继续为中国经济争取援助,他认为只要给这位委员长援助,委员长就会软下来的。他逐一拜访有关部门,筹措款项,还出席参众两院的有关委员会,召开记者招待会。在动身前一小时,又对刚刚 回国的魏德迈说:“我能为中国做的,我都做了。”

机舱门重重地关上了。那位激动万分的凯瑟琳夫人,要马歇尔按着画报,给她介绍中国迷人的风景。马歇尔虽然顺从地讲着,但他却是心猿意马,在中国能看见的不是迷人的风景,而是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穷困和痛苦。他想到中国 此刻发生的事情,可能是使蒋介石得利了,不然蒋介石不会那么嚣张。但作为一个军事家,他明白蒋介石不让停战小组进入满洲,这是军事上的短见,如果不能在东北、华北站住脚跟,蒋的政府不会安定下来,甚至会全部垮台。

飞机徐徐下降了,降落在北方最大的城市——北平。

马歇尔在飞机起飞时没有给国民党政府拍电报,而只给北平军事调停总部拍了电报。机场迎接马歇尔和夫人的只有美国军方的吉伦中将和工作人员。吉伦和马歇尔拥抱时,小声对他说:“将军阁下,在您飞机着陆前两小时,中共军队进 入长春了。”

想到这里,马歇尔毫不犹豫地拿起电话,接通了徐永昌的电话。在电话里,马歇尔明确要求他立即转告蒋介石,必须派出军事三人小组前往宣化店,制止对中共中原解放区的进攻,否则美国将退出国共调停。

●三、驱车宣化店

5月5日上午,周恩来在梅园新村中共代表团驻地接到徐永昌同意和三人小组一道去武汉的电话,他毫不犹豫地在电话里立即提出:马上动身。

他一边布置副官李金德准备行装,通知宋平等一道随行,一边对邓颖超说:“看来,中央确定的‘逼美压蒋’的策略现在还能有效。”

邓颖超说:“马歇尔现在还不愿意承认调停失败,还希望国共双方都围着他的指挥棒转。”

“是的,当最终涉及到他们的根本利益时,就要发生变化了。”周恩来答道。

希望东北由国民党控制,使东北成为同苏联对抗的基地,是马歇尔与蒋介石的基本的立场和一致愿望,但实现的手段却有些差别。在关内,马歇尔和蒋介石立场差别更大,马歇尔最不愿意看到关内战争的爆发,这样会使他的调停工作彻 底失败。在中国建立起依附于美国像美国那样的“民主政府”,实行分区而治,和平过渡,是马歇尔的坚定主张。因此,他主张一定要制止中原内战的爆发。

坐在飞往武汉的飞机上,周恩来还在想:去中原军区一趟的目的是达到了,但是如何使中原李先念的部队尽快摆脱困境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看着和自己同一个机舱里年过60岁身着将军服,不苟言笑的徐永昌,周恩来心想:这一次,蒋介石让他来的目的是什么呢?既然自己此行是为了解围,那么他会不会为了合围呢——

对徐永昌的两面性,周恩来是比较了解的。徐永昌是北京陆军大学毕业生,早年冯玉祥的部下,冯玉祥下野后,他和他的同乡续桐溪联合倒阎锡山,从石家庄分兵三路进击山西。暗中,他又将续桐溪的计划透露给阎锡山,致使续的行动 告吹。徐永昌投到阎锡山麾下之后,表面上亲亲热热,往来频繁,暗地里却与蒋介石打通关系。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他给蒋介石出谋划策,组织“参谋团”,入陕北指挥“围剿”红军。国共联合抗日之初,八路军南京办事处刚成立时, 还没有自己的电台,周恩来通过他的关系,用阎锡山第二战区驻南京办事处的电台与延安建立联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