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大智大勇:周恩来在1946年

作者:肖振才 | 分类:奇幻 | 字数:6.6万字

第9章

书名:大智大勇:周恩来在1946年 作者:肖振才 字数:3.3千字 更新时间:12-13 12:18

如何能拖,又如何忍拖!

当晚的记者招待会,他本打算只讲中原问题的,可看到前来的记者不少没有参加重庆的记者招待会,便把东北的问题也讲了。

最后周恩来强调指出:中原形势紧急,内战一触即发。我们认为,在南京重开谈判之际,应首先停止中原内战,维护和执行1月停战协定,以免牵一发而动全身,发展为全国内战。记者招待会结束后,还有一些记者围着周恩来问这问那。

夜色笼罩着梅园新村。

微凉的轻风吹过,送来野花的香味。

周恩来在房间里快速走了两圈,然后在窗前停住了脚步。由于厚厚窗帘的遮挡,他看不到外面的夜色,他想撩起窗帘,手刚刚伸出去又迅速收了回来。这里和重庆的红岩一样,也是一个险恶的地方,自己是“免从虎穴暂栖身”呀!

灯光照过来,剪影了他脸上不易察觉的笑容。刚才的记者招待会开得不错,他很满意。想到这里,周恩来转过身子,离开了窗前,走到写字台前。这是一张老式的写字台,上面已摆好了笔砚和铜墨盒、信笺,还有一本分省地图。

周恩来想到,陆定一和章汉夫明天一早要到上海与国民党上海市长钱大钧商谈《新华日报》在沪出版和设立中共代表团驻沪办事处事宜。连忙铺好信笺,拿起毛笔,略为思考一会,便奋笔疾书起来。

国民党政府准备还都南京后,上海作为经济、文化中心地位越来越重要。早在1946年2月,周恩来就从重庆致函上海市长钱大钧,陈请《新华日报》和《群众》周刊在上海出版事宜。由于国民党上海当局的阻挠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写好信函,周恩来又约来陆定一、章汉夫商量明天去上海的任务和斗争策略。

周恩来说:国民党独裁、内战的方针是确定无疑的,我们现在的任务是千方百计地要在全国人民和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面前,揭穿他的阴谋,迫使他走和平、民主、联合政府的道路。要利用他还不敢公开宣布全面内战的时机,抓紧和平 、民主的宣传,揭穿蒋介石独裁、内战的阴谋。争取《新华日报》在上海公开出版,如果不行,可以先把《群众》杂志办起来,还可以以其它方式出版我们的刊物,同时争取在上海成立我们的办事处。

送走了陆定一、章汉夫,周恩来又给马歇尔写备忘录。

在备忘录里,周恩来首先强调指出,蒋介石拒绝中共关于对东北停战的各项建议是决心要扩大东北内战,接着列举了国民党军队在东北的调动和中原地区挑起冲突的事实。随后指出,美国帮助蒋介石调兵对东北的严重局势起了决定性的 作用,要求美国立即停止这种行动。

写完之后,他又看了一遍,感觉到备忘录虽说明了国民党政府扩大东北内战的事实,婉转的“赞扬”了马歇尔在调处中的态度,但好像这封备忘录还欠些火候。他略一沉思,又提笔在末尾加上了一段话:“鉴于杜鲁门总统曾声明美国对 中国的帮助将不影响中国的内争的过程,且美国曾签了字的莫斯科三国公告说,中国内争必须立即停止。我相信,你会愿意对这一建议做充分地考虑,以决定怎样才能更有效地实行上二项声明。”

他又重新看了一遍,交给悄悄走进来的副官何谦:“小鬼,辛苦了,快送给章文晋,让他立即翻译成英文,用电报发给马歇尔”。

以备忘录形式揭露国民党政府破坏政协决议,制造事端,挑起冲突,发动内战阴谋,是周恩来运用外交手段于国共谈判的一个创造。虽然,备忘录不同于纪要、协定,但它可以不拘时间、地点,明确无误地阐述中共的主张、要求,借以 明确谈判中的责任。在重庆时,周恩来就先后给美、蒋方发出多份备忘录,阐述我党“关于美国继续(帮助国民党)运兵到东北,将表明美国对华政策已有改变”的立场。

夜已经深了,邓颖超走进来说:“时间可是不早了,从离开重庆到现在,你还没歇过呢。”

“我们是在与国民党抢时间啊,”周恩来抬头看着妻子,歉意地笑笑,“刚起草了给马歇尔的备忘录,还得给中央发一封电报。”

“还要给延安发电?”邓颖超问。

周恩来说:“是的,最近上海、南京、重庆等地都接到不少反映苏北土地改革的信件,众口一词提到过火的问题,建议中央在苏北的斗争方式应选择比较温和的办法,以便争取上层中产阶级。”

邓颖超问:“那信上说的准确吗?”

“来信的多是对我方有好感的第三方面人士!”

周恩来说的第三方面人士,指的是在重庆时随着民主、宪政运动的兴起,抗战后期崛起独立于国、共两党之外的政治力量。这种力量以中国民主同盟为主,一些民主人士、社会团体负责人、无党派人士也纷纷以第三方面自居。

当时,国民党军队打着“受降”、“接收主权”的旗号,正向苏北解放区进攻。在苏北的国民党军队,常常以所谓的地方武装“还乡团”打头阵,这些人中有许多是在土改中被斗跑的,对苏北的民主政权怀有刻骨仇恨。而解放区土改中 也确实有过一些过火行为,影响到第三方面人士对中国共产党的看法。周恩来觉得有必要向中央反映这一情况,以消除一些朋友的思想疑虑,使他们增强对中共的信任,形成凝聚力,团结更多的朋友,共同对付敌人。在给中共中央的电 报中,周恩来说:最近接到上海、南京、重庆等地许多封关于苏北清算斗争的信件,来信者多与我方原有好感,故不能一律以斗争初期不可避免的判断答之。建议:在苏北之斗争方式择较温和办法,以便争取上层中产阶级。【贺氏藏书·刘大海精校】

电报发出的第二天,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简称“五四指示”),要求各级党委必须明确认识,解决解放区的土地问题是我党目前最基本的历史任务,是目前一切工作的最基本环节。明确规定,不可侵犯 中农土地,要对富农和地主、地主中的大中小、恶霸非恶霸应有所区别,保护工商业,对开明绅士等应适当照顾等政策。

邓颖超无可奈何地摇摇头:“那你就写吧,不过斗争还长着呢。正像你对那位记者说的,中国人民已经起来,在我们一生中还可以把艰苦途程走完,而达到胜利。不过走最后一段路是会更艰巨更困难。”

周恩来知道邓颖超指的是重庆时他与记者的谈话,他头也未抬的说: “人是应该有理想的,没有理想的生活会变成盲目。”

“好了,不占用你的时间了。”邓颖超说着走了出去。

当这封电报稿写好时,秘书轻手轻脚地走进来,对周恩来说:“周副主席,您给马歇尔的备忘录发出去了。”

“现在什么时间了?”周恩来问。

秘书说:“新的一天已经开始了——”

●二、马歇尔一锤定音

1946年5月4日晚,南京宁海路5号,马歇尔公馆。

这是一幢具有苏州古典园林风格的住宅。1935年建成,原为金城银行所建的私人别墅。建筑外观采用江南园林建筑的卷棚歇山式屋顶,轻巧灵活。围墙上开有漏窗,隐约可见内部的翠竹青松,内院草地、树木的布置富有园林特色。与传 统的江南园林建筑相比,建筑的墙面与门窗采用现代构图形式,其外观没有苏州园林建筑内常见的小桥流水,室内的设计也没有象征主人风格的文物字画和红木家具等。但陈设却相当舒适和现代化,整个设计别开生面,造型活泼,可能 是建筑大师探讨西方现代手法与中国传统风格相结合的一种尝试。

接到周恩来的电话后,身材削瘦,人高马大,略有秃顶的马歇尔将军守候在公馆的门厅前,等候着数日不见的周恩来。马歇尔是上月下旬离开华盛顿返华的。本来,他想在美国轻松地多呆一阵子,但越演越烈的中国内战之火迫使他迅速 返华了。返华后,他立刻被来各个方面的问题所包围,被越来越深的国共矛盾紧紧地缠绕。

为实现美国的“安全”需要,保持美国在华的优势或独霸,支持在中国建立起一个有共产党参加的联合政府,马歇尔拿出浑身解数,在参预国共两党谈判的早期,采取了“不偏不倚”的姿态。因而,受到了国共双方的欢迎,迈出了他认 为可喜的一步。在他的调解下,国共之间很快签署了停战令,召开了政治协商会议,签订了《关于军队整编及统编中共军队为国军之基本方案》。但随着谈判的逐步深入,蒋介石坚持内战、独裁的立场,与中共的矛盾也逐步显现出来, 迫使马歇尔的调处立场逐步由中立而偏向国民党政府。

在谈判桌上,与周恩来的关系也由友好变成斗争,其焦点首先是东北问题。出于战略考虑,马歇尔一直疑虑中国共产党与苏联的关系,从遏止苏联势力出发,期望蒋介石集团能够在东北处于优势地位,以美国政府“有义务帮助国民党政 府接收东北主权”为借口,动用美军运输机和军舰帮助国民党军队占领东北。这样,蒋介石在东北地区也就大打出手。

这次离开重庆前,他与周恩来再次会谈东北问题时,面对周恩来义正词严的话语,马歇尔仍然采取了偏袒国民党政府的做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