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香港教父

作者:钟连城 | 分类:奇幻 | 字数:6.6万字

第4章

书名:香港教父 作者:钟连城 字数:3.3千字 更新时间:12-13 11:59

说毕,率众扬长而去。

文贵老婆过来给何南夫妇松绑,取了口里塞物,仨人一起追赶。

此时彭昆已经远去,追了一阵,狗叫声渐远,最后文贵老婆提议回去想办法。

三人返回,适逢陈余祥、陈百威在屋里,寻找他们。

陈余祥一来香港就惹上麻烦,后悔不该鲁莽行事。

何南安慰道:“你们不要自责,这麻烦迟早会有的,现在救人要紧,就怕香珠被畜牲糟踏了。”

何南这般说南婶就急得哭了,扯着陈余祥的手:“祥仔,你从小就和香珠要好,你一定要救她。威仔,你也帮帮忙。”

陈百威皱眉道:“阿珠在家和我是最要好的,哪怕赴汤蹈火我也要去救她。”

陈余祥捏紧拳头:“谁敢动香珠一根汗毛,我非宰了他不可,大不了仍回大陆。南叔,事不宜迟,快领我们过去!”

何南不再多言,吩咐南婶几句就走。陈余祥、陈百威带上菜刀、砍刀紧随其后。

彭昆的租房在上环和中环的交界处,地名叫水坑口,过去何南为一些债务上的事去过两次。

上了年纪的香港人都知道水坑口是个什么地方。早在1903年前那里十分繁荣,是香港有名的红灯区,大小妓寨林立,带动了其他各行业的发展,一场大火之后,成千上万的妓女没有了安身处,于是向香港政府提出要求,希望身有居所。

1904年,第十三任香港总督弥敦到任,恰好石塘咀地区的填海工程已经结束,正准备大量移民,于是下令水坑口的妓寨迁至石塘咀。

水坑口曾为繁华一时的烟花地,茶楼酒家林立,一派歌舞升平,当地人一听说要搬到上环以西的石塘咀去,一般的平民百姓无所谓,铺盖一卷,搬去就行,但做生意的店家损失惨重,于是酒家、店主纷纷请愿抗议,举行了香港开埠以来的第一次群众示威游行。

此时的水坑口虽然繁华不再,但通过二十多年的改造已初具规模,大多数业主以出租房屋为业。

彭昆租居的地方是一栋三层楼的一楼,一室一厅,室内住人,厅里堆放杂物。

陈余祥到达后,在彭宅周围查看一番,确认只有一道前门,才小声问何南:“彭昆这小子有什么喜好?”

南叔不解其意,如实回道:“这号烂仔还能有啥爱好,除了赌就是喜欢女人。”

陈余祥干咳两声,清清嗓子,敲门高叫:“喂,阿昆,附近新来了红牌阿姑,靓得很呀,快出来啊!”

里头悉悉索索很久才有人回话:“昆哥不在,你到别处找他吧。”

陈余祥道:“你是阿枫吧,我们在一起玩过骰子的,阿昆去了那里,告诉我?”

里头不耐烦的声音:“他去哪里我不知道,你明天来找他吧。”

除余样本是信口瞎猜,没想正是苏小枫,又道:“阿枫,我有要紧事找你,能不能放我进来?”

苏小枫警惕的口气:“你是谁?我怎么听不出声音来?”

陈余祥:“你八成是认识的女人太多把老朋友给忘了,我不告诉你,偏要你猜。”

这一招吊足了苏小枫的胃口,他哪里还肯去猜,立马就开了门。陈百威一个箭步冲了上去,一记勾拳打得苏小枫眼冒金花,不等他回过神来,脖子亦已被手肘锁住。一傍的苏小飞看清是何南领来的人,急着要逃,却被阿威堵住见没了去的地方,扑嗵跪在地上求饶:“南叔,饶了我,这事都是阿昆干的!”

陈余祥软硬兼施:“别害怕,我们只是救人,交出阿珠、文贵就没你们的事。”

阿枫、阿飞双双被按在地上,何南一进来就急着寻找香珠,房内不见人,这时厅堂的鱼筐堆里有人在“嗯嗯”哼着,翻出来却是捆成一团、嘴里塞了毛巾的文贵。

陈百威质问阿飞:“快说,香珠在哪里?!”

这时文贵嘴里的毛巾已经扯去,接过话说道:“香珠被彭昆带走……”阿飞忙道:“我知道昆哥在哪里,可是我一说他会告密!”

陈余祥把苏小枫的手向上反剪阿飞手指苏小枫:“好,我偏要让你说出来!”

苏小枫痛得尖叫:“我说,我说。”

原来彭昆准备用香珠、文贵换取陈余祥、陈百威。回到租房,想起南叔知道他的住处他,便把文贵交给苏氏兄弟,自己香珠带到同乡梁再堂家藏匿。

陈余祥问清楚梁再堂的住址将苏氏兄弟捆个结实,嘴里塞了毛巾装进鱼筐里临行不忘记警告道:“好好呆着,如果找不到香珠,回来再收拾你们!”

何南、文贵,阿祥、阿威离开彭昆的租房寻到一处独立的院子。据苏小枫说,这就是梁再堂家。

梁再堂是广州猎德人,世代靠种植荔枝、香蕉为生,早年他的祖宗来到水坑口做水果生意,借着这块风月宝地很快发达起来,到了他这一辈便改行做赌局。1903年一场大火,他的房子幸免于难,在这里算是殷实人家,到了塘西风月盛起之时,他又在石塘咀开了一间“旺发”赌馆,生意也非常火红。本来全家应迁居塘西,但梁再堂和所有旧辈广州人一样迷信守旧,认为梁家之所以财源滚滚,全得益于水坑口这块风水室地。一年四季地在塘西与水坑口两地跑动。

梁再堂六十有二,虽家存万贯,却,仍有一样遗憾:年轻时风流成性,落得个不育之病,但他又不服气,非要自己的亲骨肉不可,曾有几房姨太为得家财在外借种而孕,都被他发觉后赶出家门。有好几个八字先生都说他命中有儿,要到六十岁后才“铁树开花”。到现在,他仍抱定自己终将有子的信念,一边吃药,一边拜佛。

彭昆和他本是八杆子也没打着的远房亲戚,顺腾摸瓜投到梁再堂门下,先在赌馆“旺发”谋得一个看门的差事,但又不好好干,三日打鱼、两日晒网,梁再堂是位精明的生意人,当然不愿白养人,将他辞退了。

彭昆是位很能缠的家伙,明明被梁再堂炒了鱿鱼,却在外头吹嘘说是他表叔见他年青、社会经验不足,让他去“摸爬滚打”,再予以重任。几年过去了,人们仍不见梁再堂重用彭昆,渐渐发现他们之间并无太深关系,自然不那么“尊重”了。彭昆本好事,天天与人争地盘、抢主顾,开口就骂娘,闭嘴就手,他力气不大,十次有十一次吃亏,他就以梁再堂侄儿自居骗得苏小枫、苏小飞为伍,仨人狼狈为奸,欺行霸市。尝到了甜头,彭昆又用同样的方式欺骗其他广州籍的同乡,说表叔梁再堂委托他筹办“同乡会”,居然也纠集了三、五十个人。

恰在此时,塘西地区又增加了几间赌馆,对梁再堂的“旺发”构成了威协,彭昆在他面前一番吹嘘,说手下有五、六十人,随时可拉出来打架,一次有人来“旺发”,彭昆果然叫了一帮人将对方的气势压了下去。从此梁再堂不再小觑彭昆,准许他自由出入梁府。彭昆更加神气,提出让梁再堂出任同乡会会长,梁再堂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一口答应,并慷慨地用梁府做为“会总部”。

陈余祥一行来到梁府,此时彭昆将正在厅里对梁再堂及同乡鼓舌摇唇,说这是东莞人蓄谋已久的大阴谋,其用意不是针对他彭昆,而是向整个广州的在港同胞挑战,广州人想要不让人欺侮,这次一定要齐心协力打出威风来,否则日后任何一个小地方的人都敢蔑视广州同胞。

彭昆的话很具鼓动性,连梁再堂都认为这一次不能轻易让步,广州同乡会连东莞仔都怕,往后有人来“旺发”撒野怎么办?说到此处,外面的狼狗汪汪大叫,接着门铃响起,梁再堂起身:“大家静一静,我出去看看。”

按门铃的是陈余祥和阿威,他们站在铁门外,四周是铁栅栏,栏内是梁府深院大宅,仅从外观气派就可看出这户家人的富有。

大狼狗足有小牛大,脖子上挂着一串铃铛,跃起吠叫摇得叮铛响。

按了一阵,仍无动静,陈余祥忍不住叫道:“这里是梁再堂先生家吗?”传来了脚步声:“我就是,谁找我?”门口处,探出一位六十岁上下年纪的男人头,他身着印花黑绸马褂,园脸,不大的眼睛下吊着很大的眼袋,没有胡子,一看就知道是个精明角色。

陈余祥放心了,知道苏氏兄弟没有说谎,于是心平气和对老人说:“没什么,我的一位表妹被人押在贵府,我来接她回家去。”

梁再堂喝住狼狗,对陈余祥说:“你等一等,有人和你说,这事与我无关。”

梁再堂进去不久,突然大门内灯光四射,原来里面还有一个四合天井,一伙持刀执杖的人在天井中一字儿排开。

彭昆抱着胸:“先通报姓名,好认识一下。”

“大丈夫坐下改名、行不改姓,陈余祥就是我,身边这位是我的族弟陈百威。”

彭昆:“陈余祥,我等你多时了,香珠在我手里,不过不能白让你带走!”陈余祥:“爽快点,有什么条件请讲!”

彭昆:“好,我就不客气了,我的条件不太苛刻,只要两位留在这里就放人!”

陈余祥:“此话当真?!”

彭昆:“大爷我从不食言!”

陈余祥转对何南:“南叔、贵叔,你俩领香珠回去,我和阿威就留在这里。”

南叔:“祥仔,他们很凶的,你——”

陈余祥:“不怕,麻烦是我们惹的,不能连累你们。”转身对彭昆“开门吧!”

彭昆道:“不行!你得把身上的凶器全部卸下,我没那么笨!”

陈余祥把菜刀从铁棚栏扔了进去,陈百威也解下了砍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