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国家阴谋4:维也纳死亡事件

作者:丹尼尔·席尔瓦 | 分类:奇幻 | 字数:6.5万字

第13章

书名:国家阴谋4:维也纳死亡事件 作者:丹尼尔·席尔瓦 字数:3.3千字 更新时间:12-13 17:30

他涂掉了一些前额上的抬头纹,将下颚的线条拉紧了些,将鼻翼两侧直至两侧嘴角的深槽去掉。

这下满意了,他将新画的素描摆在第一张的一侧。加百列又开始画第三张了,这一次他画了一件高领紧身制服,再配上一顶党卫军的帽子。这张图完成之后,他定睛看去,只觉得脖子热辣犹如灼烧。

他打开了雷娜特·霍夫曼之前给他的卷宗,读到了沃格尔别墅所在地的村镇的名字。他在抽屉里找出旅游地图,找到了这个村的位置,接着拨通了一家租车公司的号码,为次日早晨预订了一辆车。

加百列带着素描上了床。他斜倚着枕头,盯视着三个版本的沃格尔。最后,穿着党卫军制服的沃格尔看起来有些面熟了。他隐约感到自己曾经在哪里见过此人。一个小时过后,他坐起来,带着素描进了浴室。站在水池前,他依次将三张画烧掉:维也纳体面绅士沃格尔、五十年前的青年沃格尔、党卫军杀人狂沃格尔……

09 维也纳

次日早晨加百列去卡恩特纳大街采购。天空如一座蓝色的穹顶,点缀着大理石纹路般的云彩。穿过斯蒂芬广场的时候,他几乎被风吹倒。挪威的峡湾和冰川令北极风变得冰冷,波兰的雪原使它越发劲疾,此刻它已叩开了维也纳的大门,犹如大举犯境的蛮族部落。

他走进一家百货商店,看了看指示牌,然后乘自动扶梯上楼,来到了专卖大衣的楼层。他在那里选了一件蓝色雪地夹克,一件羊毛套头衫,一双厚手套,还有一双防水徒步靴。他付了钱,又回到街上,沿着卡恩特纳大街漫步,一手拎着一只塑料袋,仍不忘留心有没有跟踪的“尾巴”。

租车公司距离他的酒店只有几条街远。一辆银色的欧宝面包车正等着他。他把塑料袋装上车,在租车合同上签了字,然后坐进驾驶座疾驶而去。他兜了半个小时圈子,查看有没有遭人监控,之后才驶入了A1高速路的入口,向西而去。

云层渐渐浓密起来,朝阳消失无踪了。他抵达林茨的时候,雪下得正酣。他在一处加油站停下,换上之前在维也纳买的衣服,继续开上A1,向萨尔茨堡驶去。

他抵达的时候午后时光已过去一半。他把欧宝停在一处停车场。在午后余下的时光里,他徜徉在大街小巷和旧城的一座座广场之间,扮演着游客的角色。他沿着石雕台阶爬上蒙彻斯山,站在教堂尖塔上欣赏着萨尔茨堡的景色。接下来又来到大学广场,观赏巴罗克时代的大师菲舍尔·冯·埃拉的传世杰作。天色暗下来的时候他回到老城区,吃了一顿提洛尔小方饺。那是一家古意盎然的餐厅,深色嵌板的墙龛里摆满了狩猎比赛的奖杯。

八点钟,他再次坐在欧宝车的驾驶位上,向西驶出萨尔茨堡,进入萨尔茨卡默古特地区的腹地。雪落得更大了,高速路也一路攀升,引向山地。他经过福斯尔湖南岸一座名叫霍夫的小村。接着又走了几英里,来到了沃尔夫冈湖。因湖而得名的小镇一一沃尔夫冈镇就坐落在湖对岸。阴影遮蔽之中,还能隐约分辨出朝圣教堂的尖顶。他记得,教堂里保有全奥地利最精美的圣坛壁画。

在沉睡中的小镇泽兴巴赫,他向右转弯,进入一条窄路,陡然爬上一道山坡,把小镇甩在了身后。沿路是一座座村舍,白雪盖顶,壁炉的烟曲曲弯弯地从烟囱里冒出来。加百列经过的时候,恰好有一条狗吠叫着从房里跑出来。

他驶过一座单行道的桥,然后缓缓停下来。道路好像经过了长途跋涉后也累坏了,缩成了一条拥挤狭窄的小道,只能通过一辆车。小道向前延伸,通向一片桦树林。再向前大约三十米,有一道大门。他熄灭了引擎。林中的静寂太深沉了,令人压抑。

他从车内隔层里取出手电筒,下了车。大门是原木纹式样的,只有齐肩的高度。标牌上写着“私人产业,严禁擅入,违者必罚”的警告语。加百列一脚踩上一条木杠,一跃而入,落在了门内的雪垫子上。

他扭开手电,照亮了小径。这是一条陡坡路,蜿蜒向上,消失在一堵桦木墙的后面。地上看不见脚印,也没有车辙。加百列熄灭手电,驻足犹豫片刻,等待着瞳孔适应了黑暗,这才再次迈开脚步。

五分钟后,他来到了一大片空地前。在空地的一端,大约一百米以外,有一座传统的山间木屋。房子很大,斜屋顶,屋檐远远地盖住了建筑物的外墙。他驻足片刻,倾听着自己的靠近有没有被人察觉。彻底放心之后,他贴着树篱绕着空地走了一周。房里一片黑暗,一盏灯也没亮,室外也无灯火。四周也没有任何车辆。

他又站定了一会儿,思量着要不要在奧地利的土地上涉险犯法,破门而入。无人居住的木屋也许能打开一扇窗,使人由此窥见沃格尔的生活情状。这样的机会也肯定不会再出现第二次了。他想起了一个反复做过的梦。梦中提香有意同加百列一道讨论一张画的修复问题,而加百列一直推却,因为他的日程排得太紧,没法安排时间面谈。提香受了严重的冒犯,大怒之下收回了意向。加百列独自面对着一张无边的画布,失去了可供咨问的大师,寂寞无助地工作着。

他开始迈步穿过空地,同时回头一瞥:不错,他必定会在身后留下明显的足迹——从树脚下一直到房子的后门。除非很快再下场大雪,否则足迹会留在原处,人人可见。“继续前进吧,‘提香’在等着呢。”

他来到木屋的后部。贴着外墙堆满了木柴,柴垛子尽头是一扇门。加百列伸手一试,不用问,门锁着。他摘下手套,取出他一贯藏在钱夹里的金属棒。他耐心地摆弄着钥匙孔,直到门锁败下阵来为止。接着他旋开门闩,进入室内。

他打开手电,发现自己站在一间放脏衣物的储物室里。贴着墙端正地摆着三双威灵顿雨靴。一件罗登呢外套挂在一枚挂钩上。加百列朝外套兜里一摸:零钱、一条揉成团的手绢,其中还裹着老头子干硬后的浓痰。

他走过一道门廊,来到一段楼梯前。他轻捷地拾级而上,手里捏着电筒,一直来到另一座门前。这道门没上锁。加百列缓缓开门。干涩的铰链发出呻吟声,在巨大空荡的房舍里回响不绝。

他发现自己来到了一间餐具室,室内的情形倒像是遭了散兵游勇的劫掠:架子上几乎空了,落了一层细细的灰尘。与之相连的厨房是传统与现代的混合:德国制造的电器,不锈钢的外壳,铸铁的锅子挂在一座开放式灶台的上方。他打开冰箱:一瓶喝了一半的奥地利白葡萄酒,一块长了绿毛的芝士,几瓶陈年的调味料。

他穿过餐厅进入一间大厅。他用手电照着各处查看,最后在一张古董写字桌前停下来。桌子有一个抽屉,酷寒的天气使它变了形,紧紧地卡住了打不开。加百列用力地将它拉开,几乎将把手也拽下来了。他用手电一照,有圆珠笔和铅笔,生锈的纸夹子,一堆多瑙河谷贸易和投资集团的信笺纸,个人抬头的信笺——路德维格·沃格尔案头之物……

加百列合上抽屉,用手电照向桌面。在一个纸匣里有一摞信件。他一页页翻看,有几封私人信函,还有生意上的文件。有些文件里还附有备忘录,都是用细长的笔迹写成的。他抓起一叠,对折后放进了夹克前胸的口袋里。

电话是数字显示的,还带有自动留言功能。时钟上的时间是错的。加百列打开机座上的磁带盖子,里面装着两盒迷你卡带。根据他的经验,留言里的录音从来不会完全洗干净,许多重要信息往往会留在里面,只要有一名技师,使用适当的设备,就能轻易听到这些声音。他取出磁带,将它们滑入了自己的口袋。接着他盖好盖子,又按下了“重拨”的按钮。一阵拨号音嘟嘟响起,一串数字闪现在窗口上:5124124。是个维也纳的号码。加百列把它记在了心里。

奥地利的标准铃声响起,一声接着一声,不等铃响到第三声,那头一个男人接起了电话:“喂……喂……哪位?路德维格,是你吗?哪位啊?”

加百列一伸手,掐断了电话。

他爬上了正面的主楼梯。在电话那头的男人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之前,他还有多少时间?他能不能调动自己的能力,尽快发起反击?加百列分明听见了倒计时的钟声。

在楼梯尽头是一间壁凹似的小厅,布置成了休息室的格局。椅子旁边有一摞书,书堆上放着一只小酒杯。在小厅两侧分别有一条小走廊通向一间卧室。加百列走进了右边的那一间。

天花板是个尖顶,反衬出屋顶的形状。四壁空空,只有一座耶稣受难像俯视着没有整理过的床铺。床头柜上的数字闹钟闪烁着12:00……12:00……12:00……一串黑色的念珠盘曲在闹钟前面。床前的电视柜上放着一台电视机。加百列用戴着手套的手指尖划过屏幕,在一层灰尘上留下了一条黑线。

没有衣帽间,只有一个爱德华风格的大衣橱。加百列打开门,用手电向里面照着:几叠折叠整齐的汗衫,挂在衣钩上的夹克、衬衫、裤子。他拉开一只抽屉,里面有一格毛毡垫的首饰盒,里面是几颗污旧的袖扣,几枚印章戒指,一块古董手表,黑色的皮表带已经破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