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国家阴谋4:维也纳死亡事件

作者:丹尼尔·席尔瓦 | 分类:奇幻 | 字数:6.5万字

第1章

书名:国家阴谋4:维也纳死亡事件 作者:丹尼尔·席尔瓦 字数:3.1千字 更新时间:12-13 11:54

19 罗马

13 维也纳

出版时间:2014-01-01

09 维也纳

这是一间很难找的办公室一一其设计意图也正是如此。在维也纳,它所在的街区因为夜生活而闻名,于是,其悲剧的过去就显得不为人知了。在一条曲曲弯弯的小巷尽头,它的入口处仅有一块小小的铜质标牌——“战争索赔及调查”。它的保安系统森严而醒目,是由一家位于特拉维夫的隐晦而神秘的公司负责安装的。一个虎视眈眈的摄像头就设在大门的上方。来访者必须事先预约,而且要出具介绍信,访客还必须通过一道精密电磁计量仪。那里有两位女孩,一个叫蕾芙卡,一个叫萨拉,其中一位负责检查客人的手袋和公文包。她们的美艳令人如沐春风,作风却又不苟言笑、公事公办。

作者:[美]丹尼尔·席尔瓦 王臻译

07 维也纳

拉冯会见客人并无固定程式。他允许客人自己决定流程。如果有人问及他的个人问题,他也不反感,如果被追问得太紧,他就会给人家解释,自己身为以色列最具天才的青年考古学家,为何会选择追查大屠杀所遗留的未了之事,而没有留在饱经祸乱的祖国。不过,他对自己的过去也只会讲这么多,再也不愿意深入了。他不会告诉客人,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前期,他曾短暂地为恶名昭彰的以色列情报机构服务过;他也不会对他们说,他至今仍被认为是机构中有史以来最优秀的街巷监控大师;而且,每年两次回以色列探望老母的时候,他都会去特拉维夫以北的一处高度隐秘的场所,向后辈特工人员传授经验。在情报部门内部,他至今仍被称为“幽灵”。而他的导师,也就是那位名叫阿里·沙姆龙的男人总是说,伊莱·拉冯这个人可以一边和你握着手一边消失无踪。这种说法并不算夸张。

28 弗吉尼亚,普莱恩斯

笔下主角加百列·艾隆是当代美国最受欢迎的人物。

38 波兰,特雷布林卡

版次:1

36 维也纳

用纸:胶版纸

装帧:平装

声明:本书由零五电子书(txt.02405.com)网友分享,仅供预览,请在下载后的24小时内删除,版权归原作者和出版社所有,如果喜欢,请支持正版。

32 慕尼黑

印刷时间:2014-01-01

正文语种:中文

01 维也纳

01 维也纳

29 耶路撒冷

在这里坐镇的,是一名不修边幅又很不起眼的男士。这也正是他的特殊天赋所在。如果你走进房间,有时会看到他站在图书馆的梯子顶端,正找寻着某一本书籍。通常情况下他会坐在书桌后,在香烟的笼罩下瞥望着成堆的文件和卷宗。访客到来之际,他会抽空写完一句话,或是在文件的空白处草草做一段笔记,然后站起身,伸出他的小手,用敏捷的眼光迅速地打量着你,“在下伊莱·拉冯。”他一边谦恭地说着,一边和你握手。不过在维也纳,不消介绍,人人也都知道“战争索赔及调查”的主持者是何许人也。

进屋后,访客要走过一条幽深恐怖的过道,穿过夹道的青灰色文件箱,然后会走进一间典型维也纳格调的房间。屋内铺着淡色地板,头顶是高高的天花板,一座座书架被数不尽的书籍、文件夹压弯了隔板。凌乱之中散发着学究气,倒也引人入胜。不过有些人却会在这里心生恐惧,因为暗绿色的防弹玻璃俯临着忧郁的庭院。

第二章 人名堂

15 耶路撒冷

20 罗马

第四章 阿布·卡比尔的囚徒

他会请你坐上舒适的沙发。他会请姑娘们替他应付来电,然后将食指和拇指捏在一起,朝自己嘴唇比划着说道:“上咖啡,麻烦你。”耳边会隐隐传来姑娘们的争吵声,推诿着这次该轮到谁了。蕾芙卡是来自海法的以色列人,橄榄色皮肤,黑色眼睛,性情固执而暴躁。萨拉来自富裕的美国犹太家庭,是波士顿大学一个犹太人大屠杀研究项目的研究生。比起蕾芙卡,她更加知性一些,所以也更富有耐心。她认为琐碎的细务不合她的身份,于是不惜耍诈甚至径直撒谎来逃避值日。蕾芙卡是个耿直的姑娘,并总是因此吃亏,所以,往往是她端着银质的托盘,不情愿地把咖啡送到桌上,然后闹着情绪退下来。

25 布宜诺斯艾利斯-罗马-维也纳

作者简介:丹尼尔·席尔瓦(Daniel Silva):当代最伟大的间谍小说家,自1997年出版第一本小说以来,他的每一本小说都登上过《纽约时报》排行榜。每年他的新书发布会,都是全美5000万粉丝翘首以盼的狂欢盛会。

12 耶路撒冷

33 维也纳-慕尼黑

如果不是拉冯的声名素著,单看他的外表,或许并不怎么受欢迎——衬衫的前襟长年沾着烟灰,外套是一件破旧的酒红色羊毛开衫,手肘上打着补丁,下摆也破了。有人怀疑他经济拮据,还有人猜想他是个禁欲主义者,甚至还有点疯癫。有位妇女曾来此求助,希望要回瑞士银行的存款,依据她观察得来的结论,拉冯一定是为了感情而伤透了心。若非如此,他从未结婚成家又该作何解释呢?在他自以为没有人注意的时候,又为何会露出一脸惨淡、如丧考妣呢?不管访客们作何猜想,结果往往都是一样的。大多数人都会黏着他,生怕会失去他。

04 维也纳

定价:36

字数:250000

开本:32开

译者:王臻

如果他接下了你的案子,会收取一小笔钱,用于起步阶段的调查工作。他索取费用的时候显然会有些扭扭捏捏,如果你付不起,他就会干脆给你免单。他的大部分运作经费来自捐赠,不过“战争索赔及调查”实在不是家盈利的企业,所以拉冯长期以来都囊中羞涩。在维也纳的某些圈子里,他的经费来源成了一个颇有争议的话题,在那些人口中,拉冯被斥为好生事端的不速之客,而且还拿着国际犹太社区的经费,到处探头探脑多管闲事。

书名;国家阴谋4-维也纳死亡事件

34 苏黎世

06 维也纳

03 威尼斯

37 东部波兰

正在调查二战遗留问题的好友遭遇神秘爆炸袭击,命悬一线;母亲生前的亲笔见证录被揭开,犹太人在纳粹集中营里遭遇的奴役、凌虐与谎言一幕幕呈现在眼前;六十年前在奥斯威辛犯下血案的纳粹军官,至今依然悠闲地坐在维也纳的咖啡馆里,等待着儿子成为新一任的国家元首……以色列特工加百列·艾隆,再一次踏上了惊险的追凶之旅。

“把这段话背出来,犹太人,不然我就扣下扳机。就说你们被转移去了东线,有吃有喝还有工作。毒气室是编造出来的!”纳粹大队长吼道。

出版社:同心出版社

连续13年占据《纽约时报》畅销榜,4次夺得《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全球第一!

30 维也纳

05 维也纳

-------------------------------------------------------

16 艾琳·艾隆见证录:1957年3月19日

35 维也纳

21 罗马

ISBN:9787547711033

18 罗马

奥斯威辛解放前夕,纳粹留下最后一批犹太活口,逼迫他们掩盖集中营的真相。

作者:[美]丹尼尔·席尔瓦

原作名:A Death in Vienna

22 罗马

10 维也纳

02 威尼斯

23 罗马

27 阿根廷,波尔图-布列斯特

40 以色列,雅法

书名:维也纳死亡事件

26 阿根廷,巴里洛切

41 威尼斯·维也纳

作者手记

24 布宜诺斯艾利斯

14 耶路撒冷

17 以色列·太巴列

“我做不到。”

页数:320

11 维也纳

他在客人面前很安静,就好像为沙姆龙执行监视任务的时候,他也是同样的安静。他平常烟不离手,不过客人如果不喜欢,他就能克制得住。他通晓多种语言,不管你喜欢用哪一种语言谈话,他都乐意倾听奉陪。虽说他的眼底有时也会滑过迷惑不解,但他的目光却坚定而饱含同情。他习惯于把所有的问题先藏在心里,直到客人将案情从头至尾讲完为止。他的时间是宝贵的,而他的决策也是迅速的。他清楚在什么情况下自己能帮得上忙,也清楚在哪些情况下不应该去招惹那些陈年旧事。

印次:1

08 维也纳

内容简介:“我无法讲出我所看到的全部。我不能。那是对死者的亏欠。”——《国家阴谋4:维也纳死亡事件》

第三章 灰烬之河

39 以色列,雅法

第一章 中央咖啡馆的男人

第一章 中央咖啡馆的男人

-------------------------------------------------------

31 苏黎世

目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