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毛泽东与中国作家

作者:武在平 | 分类:奇幻 | 字数:6.8万字

第11章

书名:毛泽东与中国作家 作者:武在平 字数:3.5千字 更新时间:12-13 18:13

该书主要选自晋人作的《列异传》,晋朝裴启的《语林》、刘来时刘义厌的《幽明录》、唐朝戴孚的《广异记》、牛僧孺的《玄怪录》、裴铏的《传奇》、段成式的《西阳杂俎》、五代孙光宪的《北梦琐言》、宋朝张师正的《括异志》、郭象的《暌车续志》、上官融的《友会丛谈》、洪迈的《夷坚志》、明朝即英的《七修类稿》、钱希言的《狯园》、朱国祯的《涌幢小品》、王同轨的《耳谈》、清朝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袁枚的《子不语》,钱泳的《履园丛话》、黄钧宰的《金壶七墨》、许秋诧的《闻见异辞》,等等。所选篇目,短则几十字,多也不过千字,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各种各样的人不怕鬼并且有智有勇战胜鬼的故事。何其芳把这个基本编成的小册子呈送给毛泽东,毛泽东是看了的。在一次中央工作会议上,他还选了其中的一部分故事,印发给与会者。不久,1959年夏季的庐山会议,出现了毛泽东未预料到的事情,《不怕鬼的故事)的定稿工作中断了。【贺氏藏书·刘大海精校】

1960年,毛泽东指示何其芳,把已经编好的《不怕鬼的故事》的初稿,再加以精选、充实。遂成70篇,共6万多字,因是文言,每篇又相应做了不少注释。全书定稿后,何其芳请毛泽东为这本书写个序言,以说明在这个时候编选出版这本书的用意,引导读者结合现实更好地阅读,毛泽东让何其芳先起草一个,再给他看。这样,何其芳几易其稿,写了一篇近万字的序言。“序言”说:“我们编这个小册子,目的不在于借这些不怕鬼的故事来说明我国古代的唯物主义思想,我们主要是想把这些故事当作寓言、当作讽谕性的故事来介绍给读者们。如果心存怯懦,思想了解放,那未人们对于并不存在的鬼神也会害怕。如果觉悟提高,迷信破除,思想解放,那末不但鬼神不可怕,而且帝国主义,反动派,修正主义,一切实际存在的天灾人祸,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来说,都是不可怕的,都是可以战胜的,都是可以克服的。”此外,”序言”还认为,“世界上又确实存在着许多类似鬼的东西”,大到帝、修、反,严重的天灾,小到一般工作中的困难、挫折等等,“都可以说是类似鬼的东西”。因此,“彻底扫除这种落后的‘怕鬼’思想,对于每个革命者来说,是严重的斗争任务。”

何其芳把这篇序言呈送给毛泽东。毛泽东看后,于1961年1月4日上午11时左右,在中南海颐年堂约见了何其芳,谈话中,毛泽东讲到:“除了战略上藐视,还要讲战术上重视。对于具体的鬼,对一个一个的鬼,要具体分析,要讲究战术,要重视。不然,就打不败它,你们编的书上,就有这样的例子。《聊斋志异》的那篇《妖术》,如果那个于公战术上下重视,就可能被妖木谋害死了。还有《宋定伯捉鬼》,鬼背他过河,发现他身体重。他就欺骗它,说他是新鬼。‘新鬼大,旧鬼小’,所以他重嘛。他后来又从鬼那里知道鬼怕什么东西,就用那个东西治它,就把鬼治住了。你可以再写几百字,写战术上重视。”谈话结束时,毛泽东还向何其芳谈到自己最近写的两首近体诗,说:现在不能发表,将来是要发表的。这两首诗都是批判修正主义的,何其芳后来读到了。这是两首什么诗呢?毛泽东是诗人,面对中苏论战和国际共运的分歧,他自然要借诗言志。但并非每首诗都真正把它当诗来写。50年代未60年代初,他写过不少“读报诗”。所谓“读报诗”,就是读了一些报纸新闻后的随兴偶感之作。仅1959年11月至12月,毛泽东便写了4首“读报诗”,都是七律,属近体诗。内容都是批判“修正主义”的,其中一首便有这样的句子:反苏忆昔闹群蛙,今日欣看大反华。恶煞腐心兴鼓吹,凶神张口吐烟霞。神州岂止千重恶,赤县原藏万种邪。……这是地地道道的“打鬼”之作。毛泽东给何其芳等说的,当是这几首“读报诗”中的两首。何其芳说后来他读过的,也是传抄件。

何其芳回去后,根据毛泽东的意见对序言做了修改。1月16日,他将修改的序言又寄给毛泽东,并附上一信,说“《不怕鬼的故事》的序文,按照您的指示,作了修改,送上请审阅、批改。”又说:“自己觉得增加的部分”写得不甚满意,“缺乏警策之处,自己又没有能力改得较好一些,只有请您审阅后加以删改。”何其芳在这个修改槁上增写的部分,大概是后来发表稿中的这样一段“这些故事都说明了这样的道理:总的说来。鬼并没有什么可怕。人是完全能够打败它、制服它的。但对于每一个具体的鬼。对于每一个同鬼相周旋的具体的场合,人又必须采取谨慎态度。心须有智谋,然后才能最后取得胜利。这个道理是含有深刻的意义的虽说世界上并没有鬼,我们占代的传说和迷信既然把鬼描写成为一种能够害人的东西,这些故事的作者就会根据人在实际生活中的经验,根据人同有害的事物作斗争的经验,这样去虚构他们的故事,并从而表现出这样的道理来。当然,如果没有毛泽东同志的高度的理论上的概括,如果没有他的思想的指引,我们读这些故事是不容易看出这样的意义和教训的。”毛泽东收到这个修改稿时,正在北京主持召开中共中央八届九中全会。在1月18日的会议讲话中,他向与会者谈到了这本书,说:“我也60多岁了,我就是下伯鬼。我们很快要出版一本不怕鬼的书。”

与此同时,毛泽东读了何其芳的这个序言修改稿后,又亲自执笔在结尾处以何其芳的口吻增写了这样一大段:“这本书从1959年春季全世界帝国主义、各国反动派、修正主义组织反华大合唱的时候,就由中国科学院文学所着手编辑,到这年夏季即已基本上编成。那时正是国内修正主义起来响应国际修正主义、向着党的领导举行猖狂进攻的时候,我们决定将本书初稿加以精选充实,并决定由我写一篇序,1960年底,国际情况起了很大变化,81个共产党和工人党在莫斯科举行了代表会议,发表了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反动派、反对修正主义的声明。这个‘不怕鬼’的声明使全世界革命人民的声势为之大振,妖魔鬼怪感到沮丧,反华大合唱基本上摧垮,但是读者应当明白,世界上妖魔鬼怪还多得很,要消灭它们还需要一定时间;国内的困难也还很大,中国型的魔鬼残余还在作怪,社会主义伟大建设的道路上还有许多障碍需要克服,本书出世就显得很有必要。当着党的八届九中全会于1961年1月作出了拥护莫斯科会议声明的决议和对国内政治、经济,思想各方面制定了今后的政策,目前条件下的革命斗争的战略战术又已经为更多的人所了解的时候,我们出这本《不怕鬼的故事》,可能不会那么惊世骇俗了。”此外,毛泽东还有几处修改,其中重要的修改有两处。一是在序言:“难道它们有气,我们反而没有气吗?难道按照实际情况,不是它们怕我们,反而应该是我们怕它们吗?”一段话后毛泽东加写道:“难道我们越怕‘鬼’,‘鬼’就越喜爱我们,发出慈悲心,不害我们,而我们的事业就会忽然变得顺利起来,一切光昌流丽,春暖花开了吗?”何其芳很喜欢毛泽东加的这段话,认为这是使文字生动活泼起来的传神之笔。另一处是在序言谈到一切革命工作中的困难和挫折“都是可以克服,可以扭转的”时候,毛泽东加写了一句话:“事物总是在一定条件下向着它的对方变换位置,向着它的对方转化的。”何其芳认为这是有深刻唯物辩证法思想的警句。

1月23日下午,毛泽东又约何其芳。见面后,他对何其芳说:“你写的序文我加了一段,和现在的形势联系起来了。”他把上面那段话念给何其芳和在座的其他同志听,像是征求意见,然后又传给大家看,大家传阅后,毛泽东又对何其芳说:“你这篇文章原来政治性就很强,我给你再加强一些。我是把不怕鬼的故事作为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的工具。”他让何其芳再增加几句,讲半人半鬼的问题,并说,半人半鬼,不是走到人,就是走到鬼,走到鬼。经过改造,又会走到人。何其芳临走时,毛泽东又嘱咐把改的稿子誊清打印后,再给他看看。回去后,何其芳连夜根据毛泽东对序言的意见进行修改誊清并嘱人打印出来。1月24日一早,他让通讯员把稿子送到中南海转交毛泽东,并附上一信:“主席:《不怕鬼的故事》序根据您修改的稿子誊清打印出来了。只有一二处……作了一点文字上的变动,对‘半人半鬼’的人也提到几句,不知合适否?送上请您再审阅。1月24日晨。”信中说的对“半人半鬼”的人所“提到的几句”,在发表稿里是这样的几句:“还有一种‘半人半鬼’的人,他们不是被改造为完全的人,就会走到成为完全的‘鬼’。当着他们还是‘半人半鬼’的时候,他们的反动的一面也会同其他‘鬼类’一样总要为祟,总要捣乱。”

1月24日当天,毛泽东便审完了这份稿子,并在何其芳的信上批了一段话:何其芳同志:

此件看过,就照这样付印,付印前,请送清样给刘、周、邓、周扬、郭沫苦五同志一阅,询问他们是否辽有修改的意见。出书的时候,可将序文在《红旗》和《人民日报》上登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