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如死灰后,家人开始后悔了》是由一起拿耗子所著的一部都市职业,转载网络,本站提供的心如死灰后,家人开始后悔了txt全集仅供预览及交流学习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和出版社所有,请在下载后的24小时之内删除,如果喜欢。请支持正版! 【姐姐】+【追弟火葬场】+【后悔】+【日常】
前世的祁天在十五岁时被亲生父母带回陈家。
在这个家,他每日活的小心翼翼,换来的确实五个姐姐的冷嘲热讽。
那个被陈家收养的继子却是百般受宠,更是要处心积虑的想让自己消失。
上一世,一场简单的车祸就终结了他的命运,陈家所有人甚至没有人为他掉过一滴眼泪。
家人?
呵呵!
这一世,他再也不会了......
第1章
声明:本书由零五电子书(txt.02405.com)网友分享,仅供预览,请在下载后的24小时内删除,版权归原作者和出版社所有,如果喜欢,请支持正版。
《大智大勇:周恩来在1946年》作者:[中]肖振才
内容简介: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在重庆签订了“双十协定”,形成了和平建国的基本共识。此后,又在美国特使马歇尔的“调处”和国內各党派、各阶层人民的支持下,双方签订了停战协定并召开了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关于政 府组成、和平建国、宪法草案等项决议和协议。但是,坚持独裁、内战立场的国民党政府不断撕毁协议,连续不断地调集重兵向解放区进攻。
1946年5月,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随国民党政府还都来到南京,继续与国民党政府进行谈判。旨在维护国共会谈记要、停战协议、政协协议等,焦点是停战问题,与此相关的还有黄河堵口复堤、救灾物资分配等问题。南京谈判最终虽 然破裂了,但在事关中国两个命运,两种前途的斗争中,周恩来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政治家、外交家、战略家的胆略智慧,顶住了马歇尔为代表的美国政府的巨大压力,与顽固坚持独裁、內战立场的蒋介石政府进行有理、有利、有节 的斗争,最大限度地推迟了全面內战的爆发,使美蒋假和平、真內战,假民主、真独裁的阴谋暴露无遗。同时,在各种矛盾的交织中,克服重重艰险,广泛地领导和发展了爱国民主统一战线,争取了朋友,教育了人民,推动了国统区反 美倒蒋“第二条战线”的形成,加速了解放战争的进程。
《大智大勇:周恩来在1946》集政治性、史料性、艺术性为一体,再现了毛泽东、周恩来、董必武、邓颖超、李维汉等党的老一代领导人的迷人风范,情节生动,富有特色,既具有可读性,又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
作者简介:肖振才,男,曾用名正才,江苏南京人,1952年生,中央党校本科毕业,南京周恩来研究会理事、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会理事,中共南京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刊物处正处级调研员。先后在南京湖山煤矿、南京建材设备厂 、南京工商银行等单位从事党务和管理工作。1987年参加《中共中央南京局》的史料征集和编写。近年来,曾参加《南京金融志》、《南京抗美援朝运动》等多部史志书籍的编写,主要编著有《当代股市探秘》、《智慧·技巧·财富》 等,先后在省市以上报刊上发表理论和专题文章30余篇。
-------------------------------------
书名:大智大勇:周恩来在1946年
作者:[中]肖振才
出版:中央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年01月01日
ISBN:9787507320114
页数:539
字数:400千字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纸张:胶版纸
定价:¥29.00
校对:刘大海(2016年02月)
-------------------------------------
目录
楔子
第01章 中原告急:宣化店调停
第02章 集思广益:建立巩固的舆论阵地
第03章 力挽狂澜:东北休战之争
第04章 危急关头:为和平而呼号
第05章 六二三事件:和平民主运动的高涨
第06章 战略性建议:不再让步
第07章 铁骨柔肠:情系黄、淮灾区人民
第08章 风云变幻:坚持逼蒋和平、民主的斗争
第09章 大智大勇:抨击美国援蒋内战
第10章 内战升级:逼迫马歇尔退出和谈
第11章 以退为进:十里洋场的斗争
第12章 “国大”召开:和舟共济砥恶流
第13章 运筹帷幄:造就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尾声
后记
楔子
●一、全面内战一触即发
1945年10月10日,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的举国欢庆抗日战争胜利的日子里,又迎来了举世瞩目的大喜事。
这天下午,国共两党代表经过长达43天的谈判,达成和平建国的协议。
签字仪式在重庆桂圆的客厅举行。
中共代表周恩来、王若飞同国民党代表王世杰、邵力子、张治中准时出现在长条桌前。
霎那间,闪动的镁光灯把客厅照得五光十色。
“陪都”的中外记者几乎都来到了现场,希望记录下这一中国近代史上的大事件。
当协定签署完全时,门外,又传来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和锣鼓声。
《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史称“双十协定”。
在协定中,国民党表示统一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迅速结束国民党的“训政”,实现政治民族化;承认各党派和人民的某些民主权利;最重要的是,双方确定将召集各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共商建国大计。【贺氏藏书·刘大海精校】
这个协定对人民是有益的。尽管国民党承认和平团结是口头的,但它如果发动内战,就在全国和全世界面前输了理,在政治上陷入被动。
《新华日报》为此发表社论:这次会商的结果对于保障和平,推动民主,加强团结,促进统一有积极的作用。
晚上,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在周恩来、王若飞的陪同下来到林园,向国民党委员长蒋介石辞行,并就政治会议和国民大会问题进行商谈。
蒋介石俨然以领导自居,他对毛泽东说:“这次协定的签订,我还是满意的。在解放区和军队问题上,政府决不会再让步。中共管辖地区和另的军队必须统一归属中央政府的领导,决不能像过去的军阀那样,搞地方割据。”
毛泽东幽默地答道:这十几年来,我是一直被蒋主席挤在陕北那个不毛之地动弹不得,哪里去割据呦?至于现在的地方扩大了一些,那都是人民用鲜血和生活从日本侵略者手中夺回来的。我们怎么能情溢地又失去呢!
“这怎么能说失去呢,中央政府就是人民政府,交给中央政府不就是交给人民管理么。”蒋介石反问道。
“蒋主席说的固然对,不过,解放区由人民自己管理,中央又有什么不放心的呢?解放区的政府都是民选它已经在按照人民的意志办事了,中央为什么非得插一杠子呢?”
“不管你怎么说,如果中央不罢军队交出来,就是对和平缺乏诚意,就是想打内战。”蒋介石提高了嗓门道。
毛泽东从座位上站起来,严肃地说:“我可以保证决不向中央军开一枪,也不抢占中央军驻扎的每一村土地。但是如果中央军向解放区发动进攻,我的军队还是要还击的。”
蒋介石甩手道:“好,好,你今天不就回延安去了吗?明天就带军队来打吧。”说罢站起身。
毛泽东哈哈一笑:“主人下了逐客令,那我们就回去吧。不过,我们不会带军队来打的。”
次日晨,毛泽东同蒋介石作最后的会谈,并表示:为求国共两党问题的政治解决,实现国内和平,他返回延安之后,周恩来、王若飞将继续留在重庆同国民党代表会谈。
上午9时,毛泽东在陈诚、张治中陪同下乘车到达九龙坡机场,重庆各界人士和八路军办事处等数百人赶到机场热烈欢送。
毛泽东在机场对外过记者发表简短谈话:中国的问题是可以乐观的。困难是有的,不过困难都可以克服。
双十协定虽然签字了,但还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其中重要的是进兵国民党方面坚持他们的军队可以开赴一切敌占区受降,而不准中共领导的军队受降;中共方面希望,中共领导的武装部队已解放或包围的敌占区,在受降问题解决以前 ,双手军队都暂驻原地。
国民党虽然同共产党谈判和平,但它的主要打算还是通过战争来消灭人们的力量。协定签订不久,蒋介石就扩大了进攻解放区的规模。10月19日,蒋介石密令各战区蒋军指挥官遵照他在1933年编写的《剿匪手本》,“督励所属,努力进 剿,迅速达成任务”。在蒋介石密令下,国民党军队以“恢复交通”为借口,分路向解放区域展开大举进攻。
在绥线,早在8月18日,傅作义部就勾结敌伪突袭正迫使归绥敌军投降的人民军队侧背。8月底9月初,傅部又接连侵占丰镇、集宁等地,并大举进攻早为人民军队解放了的张家口。
在中原地区,蒋介石调集3个战区的20多个师的兵力,由刘峙指挥,沿陇海、平汉两线分路进攻鄂豫两省的解放区。自郑州、新乡沿平汉线北犯的一路,10月下旬进以至磁县、邯郸地区。
在进津浦线,李品仙及李延年、陈大庆部进攻苏皖和山东。
在山西,阎锡山先后调动十几个师3万多人进攻上党地区,妄图分割晋察鲁豫解放区的太行太岳两区,控制平汉、同蒲交通线,占领华北,切断华北与东北的陆上联系进而抢占东北。
在东北,至10月中旬,进攻解放区的蒋军(保卫陕甘宁边区的除外)达80万人以上,侵占解放区人民从敌伪手中解放的城市31座。
同类作品推荐
作品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