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我的奋斗

作者:罗永浩 | 分类:奇幻 | 字数:6.9万字

第18章

书名:我的奋斗 作者:罗永浩 字数:3.4千字 更新时间:12-13 17:59

他好像什么都好,除了不喜欢我。当然,他不喜欢我很正常,我一直都不肯好好学英语,成绩差,而且上课从不听讲,总是低头看课外书。有一次他在整个年级搞英语书法比赛,我也写了一份交上去,他看了很怀疑,就让我当面写一次给他。他看完没了话,怔了一会儿,又“哼”了一声,就严肃地走了,转天板着脸给了我一个一等奖,然后又不理我了。如果他知道多年以后,我竟然成了中国第二著名的英语教师,想必也会严肃地再“哼”一声吧。

初中期间我暗恋过一个女老师,她二十多岁,白白净净,清汤挂面的垂顺长发,有时候也会扎成一条马尾巴,无论扎上去还是放下来,都清秀得让我有些呼吸不畅。每次上她的课,我都会放下课外书很专心地捣乱,她被惹得真生了气,就会提高嗓门瞪着我喊一声“罗永浩!”然后就说不出话了。这样的时候我会低头趴在桌子上老实一会儿,但心里有一个声音在大喊:“她又叫你的名字啦!”

有一次我分寸掌握得不好,把她气得哽咽住了,就丢下我们冲出了教室。同学们顿时高高兴兴地嬉笑打闹起来。我不放心,就一个人跟出去看,发现她在走廊里站着,扶着墙边的暖气片,肩膀一耸一耸地在哭,从后面看过去,雪白的脖子上,几缕细细的绒毛让我心惊肉跳。我呆呆看了半晌,想伸手拉一下她的胳膊以示安慰,但终究不敢唐突,就低头走开了。这之后一直到毕业,她再也没跟我说过一句话。如果我再在课上捣乱,她就放下书本,停下来看天花板或是窗外,直到我讪讪地说不出话来,她才又接着讲课。

后来发现亦舒有一个中篇小说《我这样爱她》,讲述一个中学男生暗恋女教师的故事,我胸口酸痛地看到这个跟我一样苦命的孩子说:“每一年至少有两千多个男学生爱上了女教师,虽然我尽力与自己说我没有那两千个庸俗,但是,心里还是知道好不了多少……”

又过了很多年,看了些探讨青少年心理的文章之后,我才能较为完整地梳理我的行为动机和心理。当年她只不过20岁出头,在我今天看来当时她也是个孩子,希望她在后来的日子里,能明白那个讨厌的坏学生其实对她没有任何恶意。这是一段永远不可能被表白的绝望爱情,只是一个傻小子笨拙固执地希望引起他仰慕的人的注意而已。

我在演讲里批评中国的制式教育并回顾我的成长经历时,经常提及的,都是那些摧残学生的恶劣教师。但在教过我的老师中,其实也有些很好的老师是让我心里时常感念的,比如六中的语文老师李老太,物理老师李伟明,和初中最后一个班主任彭老大,他们都曾经给予我信任,并对我付出过足够的耐心,但是因为我那时烂泥扶不上墙,着实辜负了他们,回想起来,不是不愧疚的。

高中时让我印象深刻的只有一位教语文的刘灵老师。她很年轻,也是二十多岁,目光清澈,面容清秀,短发清爽,声音清亮,走路也很轻盈,有轻微的跳跃感。无论课上课下,她说话总是情绪很饱满,富有感染力,在普遍无趣又严肃的中小学教师群体当中,她甚至还拥有难得的幽默感。在她的课上,我很少看课外书,也从不睡觉。

高中入学后不久,有一次留作文作业,标题大概是“记一次有意义的劳动”。我就写了一篇集体劳动的真实记录交上去,文中除了描述我对劳动的真实感受,也有很多对这类作文的八股式谎言(比如“我们擦着辛勤的汗水,都觉得这真是有意义的一天啊”)的冷嘲热讽,风格应该是比较阴损。结果“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篇作文被刘老师在第二天的课上当众宣读并大加赞扬。我小时候很喜欢被老师当众表扬,但遗憾的是那一次刘老师当众夸我的时候,我没有在场。那天早晨我迟到了近二十分钟,后来一路小跑冲进了教室,看到我突然冒出来,刚刚听了我的作文的全班同学顿时哄堂大笑。我不明就里,站在门口发呆。刘老师山清水秀地站在讲台上笑吟吟地看着我,直到同学们的笑声渐渐平息了,才温言示意我坐到座位上去。这场景在后来的许多年里,被我无耻无厌的回忆一次次地添油加醋,以至于现在想起来已经完全不真实了,美好得像是顾长卫拍摄的一个电影画面。

后来我的作文总是写得格外用心,每次看到她字体娟秀(嗯,她的字体好像其实是比较凌乱的,我不管了!^_^)、充满激励的红笔评语,都觉得很幸福。我起初只是喜欢刘老师的样子,后来觉得她又是如此地识货,就索性爱上她了。我不擅掩饰,所以很多同学都看出了我的心事。我辍学后,同班同学李堃有一次吃饭时还骗我说:“其实她也挺喜欢你的,我听人说的。”我知道这绝无可能,但还是轻易地劝自己信了。

和这个国家大多数有点想法的孩子一样,在我十来年的校园生涯里,几乎每一次尝试表达真情实感的时候,都会被那些智力、知识、思想和道德水平都明显有问题的教师们打击,通常的评语都是些“阴阳怪气”、“思想复杂”、“哗众取宠”、“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满脑子谬论和歪理”。对于这样伤害感情的学校,我心中并没有存下多少值得回味的记忆,但刘老师对我的赏识和鼓励,却是一个弥足珍贵的例外,让我终生难忘。最终长大走进社会之后,我也是类似的遭遇和感受:尽管会碰到无穷无尽的混蛋和笨蛋,但总会有一些人,让你感觉到生命的温暖和满足,让你感慨生命的“不虚此行”。

有一次,刘老师在我的作文本上写道,“希望你将来成为一个真正的作家”。我30岁之前就知道我在文字创作上永远都达不到我希望达到的高度了,但还是很想把稍后出版的一本杂文集献给我的刘灵老师。

在暗恋女教师之余,我也忽明忽暗地恋过一些女同学。我对女同学的暗恋开始得比较早,所以到底哪一个算初恋已经没法追溯了。如果从初中时算起,那我的初恋就是六中同班的一个女生。她总是剪一头短发,性格也有点像假小子,很少有男生喜欢她。虽然我通常偏爱的是长发且斯文的女孩子,但不知道为什么,竟一意孤行地迷恋她。我们只做了一年同学,她就随父母搬家离开延吉了。有幸和她同学的那一年里,我经常痴痴地盯着她看,有时候她发现了,就会腼腆地对我笑一下。我觉得自己的目光很深情,但后来交往过的女朋友们都说,当我对着喜欢的女孩子深情凝视的时候,从别人的眼中看来,刚好是我最猥琐的时候,这样看来,当年还真是难为她了。

……那好吧,那时候我经常不得不猥琐地凝视她,时间一长,她的两个闺蜜就发现了,以后我再看她,她们就会看着我微笑,虽然年纪相仿,但我总觉得她们笑的时候很慈祥,就像MSN表情里的“书呆子”(尽管她俩都不戴眼镜)一样慈祥。到了她家快搬离延吉市的时候,也是这两个善良的女同学提前透露给我的。从知道消息的那一天起,我的每一刻都是在焦虑和无力感中度过的,那时候我行事畏手畏脚,竟然一直到了最后也没敢表白,如果可能,我真想穿越时空到当年的我的背后推上一把,或是踹上一脚。终于到了她搬家的那天,我骑了自行车到她家门口附近去看,她出门看见了我,没有显得诧异,仿佛是意料中的。我没敢说话,远远地站着看她,她犹豫了一下,回头看了看父母,又看了看我,没有跟我打招呼,低头上了车。两辆载满杂物的汽车在胡同里艰难地向外开动,我骑自行车在汽车前面远远地蹬着,好像带路一样。我用双手交替扶着车把,笨拙地左拐右扭我的胖腰,不停回头张望,中间拐到几处接近直角的地方,我就停下来等一下,看到她的脸隔着挡风玻璃重新出现,才又紧蹬几下。应该是一条很长的胡同,一眨眼就到头了。出了胡同口,我下车站在路边,看着汽车从我边上缓缓开过,车窗里,她扭过头来,用没有表情的眼神盯着我看,最后她终于抬起了雪白的手,朝一边挥动了一下,但还没来得及挥动回来,就永远消失了。生命残酷无比,尤其是对孩子,为数不多的安慰之一是,它总算还有些美感,至少在记忆里。

另一个没有正式追求过的女朋友,是初二时从外省转校过来的一个女孩子。她长得很漂亮,瘦瘦高高,经常穿一件暖色的高领毛衣,总是笑得很温婉。因为说家乡话会被同学笑话,说东北话又不会,所以说的是一口刻意的、略显笨拙的普通话,在我们这些塞外的浑小子听来,美好得一塌糊涂。起初是跟我比较熟的一个男同学先看上了她,他为了追她,就安排了一个外校的小兄弟在公共汽车上调戏她,然后他从后排突然冒出来英雄救美,把他事先付过费的小兄弟拉下车暴打了一顿。演出倒是没有穿帮,但显然火候掌握得有问题,事后她跟很多同学说,她虽然感谢他,但觉得他打人时看起来实在是太心狠手辣了,她喜欢善良一些的。

那之后她就不大坐公车了,于是几个跟她一样住在郊区的男同学就争先恐后地要求用自行车放学时送她回家,我刚好就是善良系的,又住在她回家的半路上,所以偶尔也会送上半程,再把她当成接力棒交给住在郊区的其他同学。每次她坐在车上拉着我的衣服出发的时候,我都会打起精神给她讲我猜想她会喜欢听的东西,送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每次中途交接力棒的时候,她都显得很幽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