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我就很放松,一旦放松,威力就出来了。讲了五道题,扯了一个淡,讲得非常好,一秒都不差,时间掌握得刚刚好,就30分钟,因为在家里已经试过几十次了,怎么可能出差错呢?之前完全是因为心理素质差。一旦放松,就表现得非常好,虎虎有生气,又是这种感觉。然后把调查问卷拿上来一看,几乎全都是满分,4.8、4.9、5分这样。然后评语说:啊?这哪里是新教师,分明是什么什么。(笑声)然后我拿着这个去见俞老板,他一看也很高兴,就安排我上岗了。就在2001年的春天,3月份开始上岗教书,一直到2006年的6月离开这个教书岗位,我一共教了5年零3个月。在这个GRE培训领域里,在中国,我从来都是公认的一哥,从来没有当过二哥。(掌声)
有的时候,你会觉得生活很滑稽,因为很多年以后,我的录音在互联网上传开,导致很多媒体或者是合作单位到新东方来,找这些高层领导,包括我的前老板的时候,会问起你们有个叫罗永浩的老师,挺牛的,怎么样怎么样。我就好几次听到他跟人家说:“当年这个年轻人走进我的办公室,我一眼就看出他是一个可造之材!”(大笑、鼓掌)所以呢,有时候生活就是很有意思。
这就是我这辈子第一个长期地、认真地投入心血去做的一个职业,教了5年零3个月的书。我现在回顾这5年的教书生涯的话,感觉最大的收获有两个:第一个是传说中的百万年薪。实际上并没有那么高,做到最优秀、最出色的一线教师也不过五六十万,而且还是税前。但这个收入在中国已经很可观了,而且并不累。除了寒暑假两个高峰,平时周一到周五,我就忙得一点时间都没有。忙着干什么呢?出去吃饭、打牌、看电影、看小说、喝茶、听戏、出去旅游、骑马。忙死了,一点时间都没有,电话都不接。到了周六有一节课,到了周日还有一节课,然后下一周开始,又不接电话,(笑声)忙死了,非常舒服。只有寒暑假60天是真正的地狱般的忙碌,每天要用10个小时讲课,纯讲课时间10个小时,所以40天的暑假班,讲到最后有时候都得输液。但是一年365天,只有这60天是真正忙碌,剩下300来天都很悠闲,然后年薪有五六十万,基本上在中国是个很梦幻的工作。所以我对这个收入还是很满意的,尽管没有传说中的百万。另外一个收获就是,由于我有一个恶劣的臭毛病,就是我很喜欢吹牛,你也看得出来,是吧。很多事情我做得很好,比大多数人做得都好,比如很多事情我都做到九点五成,但由于吹牛的愚蠢冲动,我很小就得了一种可怕的绝症,就是不吹牛会死掉,(笑声)为了生存,我不断地去吹。吹的结果就是,很多事情本来我做得很好,但是由于愚蠢的冲动,我会在课上忍不住吹到了十成。听明白了吗?你做到了九点五成,但吹到了十成。所以你回去不免有点心里不安,晚上睡觉前想了会儿:妈的,我怎么又没搂住?(笑声)本来做到九点五成,已经超过这世上百分之九十五的人,为什么上课的时候要跟年轻的学生吹牛吹到十成呢?所以,就很不安,那么一旦出现这种局面,能扭转的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下次吹牛的时候搂着点儿,做到九点五成就吹到九点五成,及时搂住,这是一种可能。但是试了一下,发现不灵,搂不住,一定要吹到底。(笑声)那么第二种可能就是,做到九点五成,吹到十成,接下来就怎么样?再去补救一下,真做到十成就可以了。这是我离职多年以后反省这段的时候发现的。当时没有理出这么一个清晰的脉络,只是下意识凭着本能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所以你就知道,有的时候作为一个人民教师,走上讲台对学生是要假装道德高尚的,装着装着,心里不安了,于是你就会高尚起来,因为你按着自己吹过的真去做了。所以这5年对我来说另外一个收获就是,在人格的完善这方面取得了一个巨大的进步。5年期间,你这样下意识的努力,5年之后,你回首时就发现,自己取得了人生的一个巨大的进步。所以这也是我对这个职业感到非常幸运的一个地方。
那么,这算是我这辈子第一个长期地、认真地、投入心血、非常热情地去做的一份工作。实际上我在新东方待了3年左右以后,我的很多理念就跟新东方经常发生冲突。因为它早期是非常理想主义的创业,做得非常好,让老师、老板和消费者都非常满意;但后来要上市,所以一切完全往商业化的方向去扭转,这样导致的结果是经常和我产生理念上的冲突。这一点我也要承认:由于我的没出息,第三年我就应该走了,但是为了养家糊口,又忍了两年。到2006年的6月,实在忍不住了,再加上当时还有一点不愉快不舒服的事情,所以我就辞职了。
辞职之后我在同年的8月1号办了一个网站,叫“牛博网”。后来我们做过一些小规模的统计,发现在中国,基本上文化界、思想界、知识界、媒体精英以及有思想的大学生都看这个网站。我这里就顺便问一下,咱们学校以前经常看牛博网的同学请举一下手,我看看有多少。(下面很多学生举手)好,这个数字还可以,说明有思想的同学在咱们学校还很多。(笑声)那些没思想的同学也不要太难过了,你们想要有思想,其实很容易,马上去看牛博网就可以了。(笑声)我跟我的合伙人黄斌一块儿做的这个网站,2006年8月1号开张,这时候,有一些在我的事业上,其实不是事业上,是整个人生过程中不断听到的东西。我相信你们或多或少也经历过,那就是,我们年轻时坚持一些自己认为是正确的东西的时候,总有些长辈,完全是出于善意好心,过来提醒你,告诉你这个社会不像你想的那样,如果你要想怎么样,就必须怎么怎么样。这种话你是不是听过很多次啊?我长大的过程中也不断地听到这种话,我从来都不听,我就一直坚持我年轻时认为是正确的东西。我教书的时候就有一个很好玩的事情,我上岗正式开始讲课以后,大概连讲了一期两期,学生给我打分的情况都非常不理想,因为我面对三五十人非常放松的时候,把他们搞定了;但是面对一个三五百人的班,正式上课的时候,走进教室,由于愚蠢的本能,又再次浑身冷汗、舌头发硬、腿脚发软,表现得非常糟糕。我一直克服不了这个心理障碍,所以第一第二个班表现得很差,但是后来我跟学校的那些老教师老同事相处,人缘还不错,相处得很好。于是有个老前辈就约我出来吃饭,就说:“小罗,(那时候我还叫小罗)我找几个老哥哥出来跟你吃吃饭,跟你商量商量看怎么改进一下你的教学质量。我们都觉得你人不错,学识也可以,为什么讲课分数就上不来呢?这会影响到你的前途。所以咱们出来一块儿吃个饭,我把一些老同志叫来给你指点指点。”我说好啊,就很感激,就在学校附近的一个饭馆里订了一个包间,把这些老教师们都请来,向他们学习请教。酒足饭饱之后,有个王老师,人称“王哥”,跟我说:“我给你讲讲我的成功经验吧。”然后就讲了他自己真实的经历,我当时听了之后就毛骨悚然。大家知道吗?在中国,民营培训界的老板,判断自己聘请的老师是否优秀、是否合格的唯一标准是什么吗?基本上就是消费者的评分评语。老板雇一些老师给自己的学员讲课,讲得好不好,师德人品怎么样,绝大多数老板都是不关心的,根本不管,也没时间管。他们只关心一件事,那就是消费者是否满意。消费者是否满意怎么知道的呢?一个老师讲10次课,到了第九次的时候,学校会派工作人员过去,发调查问卷给学生,让学生给这个老师写评语。如果学生对这个老师评分很高,那么老板就认为他是一个好老师,多给钱多发奖金;如果学生评语差,他就少给钱少给奖金。貌似很公平很合理,但实际上你不知道的就是,他(老板)对这个过程,老师使用了什么手段方式从来不关心,只看分数,所以结果就是给很多流氓教师留下了施展才华的广阔平台。那王哥给我讲他的所谓成功经历是什么呢?他会在他的班上第八次课的时候,给学生讲一个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讲他跟一个坐轮椅的姑娘谈了12年的恋爱,这个姑娘对他像对畜生一样,性格也像魔鬼一样;但是他不嫌她残疾,痴心不改,一往情深,然后终于感动了魔鬼,终于修成正果,现在过得很幸福。基本上就是一个琼瑶电视剧。把人世间所有可能的苦难砸到一个白白净净无辜的少年身上,然后让人看得心里无限酸楚。最后他终于修成正果,得到一个大团圆的结局。就是这么一个故事。王哥讲完了之后,捻着胡子得意地说:“每次我讲完这个故事,你不信问他们,教室里没有一张桌子是干的,全班都给讲哭了。”所以你就知道,作为一个学员,在不了解这些背景的情况下去听课,这些学员普遍都是非常单纯、非常善良的,而且很感性,听了这个老师的课,听到第八次,觉得讲得一般,不会很差,也不会很好。正常的话,你会给这个老师打一个4.2的评分。结果,到了第八次课的时候,你听了这么一个故事,很激动。到了第九次,你那个感动的劲儿还没过去,学校来了一个人发调查问卷,你写的时候发现那个老师的名字,心里就一阵温暖,然后(调查问卷)问这个老师怎么样,你鼻子一酸,写了一个“还用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