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御兽巡使

作者:书荒被迫写书 | 分类:游戏 | 字数:3.4万字

第1章

书名:御兽巡使 作者:书荒被迫写书 字数:3.3千字 更新时间:12-13 20:48

声明:本书由来奇网电子书(www.laiqi.net)网友分享,仅供预览,请在下载后的24小时内删除,版权归原作者和出版社所有,如果喜欢,请支持正版。

【全本精校】《这个历史挺靠谱》作者:袁腾飞

内容简介:

《这个历史挺靠谱》为“史上最牛历史老师”袁腾飞的最新著作。

在本书中,百家讲坛最红主讲人袁腾飞感情滚烫,以一口生脆而凶猛的京片子,俏皮生动地讲述了中国史和世界史。给千万读者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历史大普及。在袁腾飞个性独特的讲述背后,是对于这段历史温和而善意的情怀。全书配以60幅戏谑风格的精美插图,百分百再现了袁Sir可乐、生脆的讲史风格。

《这个历史挺靠谱》系列为袁腾飞根据自己超级畅销书《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系列修订升级而成,《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系列被媒体誉为近年来最受欢迎的中国古代史和世界史,开启了一代读史新风。《这个历史挺靠谱》系列订正了原书中的史实和编校错误,务求“去芜取精、去伪存真,以答谢各位朋友的厚爱。”

自序

各位读者朋友,呈现在你们面前的这套书,是由我在精华学校的网络课程授课视频整理而成。以前曾被命名为《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由别的出版公司出版过。由于这套书是由讲稿辑录,因此应该把口语书面语化,以使之符合大众的阅读习惯。当时出版公司的编辑和我讲,我只需改正书中的史实错误,口语变书面语的工作,则由他们完成。我当然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乐得省事。而且,书中的小标题,包括书名,都是编辑代劳的。

《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1》面世后,我顿时誉谤满身。有很多读者对书的内容提出了质疑。有些史实错误,确实是由本人才疏学浅,讲课时记忆不清,加之审稿时只求速度、忽视质量造成的。但也有很多地方是出版方没和我沟通,擅自改动的结果。比如把宋真宗时的殿帅高琼写成宋徽宗时的高俅;把方孝孺写成是明成祖的谋士;为了方便编标题,竟想当然地把渤海国叫成北诏国……而这些,虽不是我的失误,但确有失察之过。另外,出版方力图保留我“原汁原味”的讲课风格,并没把口语变成书面语。以至于在不明白当时语境的情况下,很多句子让读者不知所云。

在修订《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2》时,我吸取了《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1》的教训,认真修订,谬误之处减少了许多。很快,我跟出版方发生了纠纷,他们没经过我的同意,自行出版了《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3》和《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4》。这两本书都没经过我审定,编辑又不具备自己勘订的能力。比如我讲课时提到袁世凯说“民主就是无主,共和就是不和”,结果这句话竟然被编辑断成“民主就是无主共和,就是不和”,实在是匪夷所思!

这样,对于《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系列的四本书,除了《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2》我认真审阅过之外,其他三本都让我感到惭愧(《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3》和《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4》毕竟也是以我的名义出版的),很想有一个澄清的机会。在此特别感谢精华学校的廖中扬、李峰学两位老总,他们不以拙作鄙陋,为我联系到了新的出版机构,让其重见天日;非常感谢新出版方的项目策划人一草、李吉军为拙作所做的大量工作;非常感谢精华学校的杨海伦老师和拙作的特约策划徐杭先生;还要感谢许多为拙作出版提供了帮助的朋友们。

这套书其实是我依据《中学历史教学大纲》的知识点给学生们授课的讲稿。当然,我不是照本宣科,我还补充了大量的课外知识。在这次出版过程中,我认真修订。尤其是“中国古代史”和“世界史”部分,去芜取精、去伪存真,答谢各位朋友的厚爱。

本来我想把这套书命名为《课本中的中国史》和《课本中的世界史》,但编辑觉得书中的内容,已远远超出了课本的范畴,最后定名为《这个历史很靠谱》。当然,靠不靠谱,我们说了不算,但愿读者朋友们也觉得靠谱。

2012-5-11

★☆《这个历史挺靠谱1:袁腾飞讲中国史(上)》☆★

【第一章 从远古走来的牛人们(先秦)】

第1节 禅让制终,夏朝立

禅让制,靠的就是自觉性

咱们中国人一说到古圣先王,就是尧、舜、禹、汤、文、武这六位。其实尧舜禹也谈不上什么国王,就是部落联盟酋长,只不过特别文明,不穿孔不吃人肉,统治者之间也和平共处,大公无私,采用禅让的方式交接权力。在形式上,禅让是在位领导自愿进行的,通过综合考评,谁有能力就选择谁带领全国人民奔小康,现任者和继任者之间往往没有血缘关系,尧跟舜之间就这样。

尧看中的是舜在处理家庭矛盾方面的本事——舜暴戾的父亲(顽父)、酷虐的后妈(嚚母)和用心歹毒的弟弟(象傲)联合起来,想通过纵火焚屋、掘井填埋这些方式害死他,而舜屡屡逃脱了这些陷害,这证明了舜智商突出;舜既往不咎,仿佛事情没发生过一样,孝悌两全,这证明了他情商超卓。再加上他政务功绩斐然,名声很好,尧觉得他是块好料,就提拔了他。于是,唐尧和虞舜便成了禅让制的第一实践者。

其后的虞舜跟夏禹也是这样,当舜年老的时候,就将一把手的位置让给了治水有功、众望所归的禹。

夏启:我的王位我做主

不过,这种友好的制度并没有维持多久,因为当时禹正处在由部落联盟首长向国君过渡这么一个阶段。

禹本想继续禅让,把位子传给皋陶的儿子伯益,但伯益是个有自知之明的人——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于是他主动放弃了,建议由禹的儿子启来继承。再加上启也是个强势的人,特别想当老大,禹就借坡下驴,顺水推舟把王位传给了启。

约公元前2070年,启在老爸的基业上建立了夏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朝,部落联盟首领也正式升级成了君王。启上位之后,当领导当上瘾了,爱岗敬业,以家为天下,以天下为家,等到该他禅让王位的时候,他一想我这王位是我爸爸传给我的,我凭什么传给外人?于是就不传了,禅让制到了他这一代就没有继续下去,从此演变成了王位世袭制。

后来的列祖列宗们思想觉悟和启差不多,所以这个制度在中国就一直延续了四千多年,直到1912年2月12日,宣统皇帝下诏退位,王位世袭制才算终结,可见“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觉悟是有悠久历史的。

这个王位世袭制的特点,简单说来就是家天下,具体来说就是王位更替采用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的方式,前者比如朝鲜,后者比如古巴,这两个国家都很明显地体现出了王位世袭制的特点。

夏朝建立之后,传说中都城在阳城,离今天河南登封少林寺不远。它的疆域就是晋南豫西——山西南部、河南西部,其实还是部落,巴掌大的一块地方。

为什么叫传说中呢?因为夏朝还没进入信史时代,只有以前留下的史籍上有记载,没有出土文物能够证实。我们了解历史有两个途径:一种是通过文字了解,比如历史典籍;一种是通过文物,也就是考古发现来印证。相比之下,考古发现更有说服力,因为口说无凭。

怎么能证明夏朝存在呢?有没有出土文物来证明?像商朝,我们挖出了甲骨文,周朝也有不少文物可以鉴定,唯独夏朝在考古学上至今没有找到确凿证据。所以中国香港、台湾的历史书,一般写中国历史都从商朝开始写,不写夏朝,因为夏朝还没有最后被确定真正存在,在严谨的学术领域只能是个传说,和大西洲亚特兰蒂斯差不多。

第2节 殷商毁于纣王手

商汤的名字挺奇怪

据记载,夏朝最后一个王叫桀,是传说中的着名暴君,荒淫无度,暴虐无道,估计比萨达姆、卡扎菲有过之而无不及,老百姓们被折腾得死去活来,于是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起兵,把桀给了结了,传说中历时五百年的夏王朝宣告灭亡。

商朝随后建立,开国君主叫汤,商汤。不知道他这名字是怎么起的,因为商朝国君的名字,一般都跟天干有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都用这个起名,比如戊丁、中丁之类。所以商朝的这个开国君主,名字起得比较奇怪。周朝作谥法,其中有一条“除残去虐曰汤”,看商汤的作为,倒是符合,不知是不是谥号?

这个朝代爱迁都

商朝取代夏朝成为新的中原王朝,它以河南北部、河北南部、山东西部为统治中心,起初以亳为都城。商朝中期的时候盘庚把都城迁到了殷,就是今天的河南安阳,因此商朝又叫殷朝。好端端的干嘛要迁都呢?有一种说法是躲避水患。当时黄河经常泛滥,黄河不是咱们的母亲河嘛,但咱们的母亲脾气不太好,老放水淹孩儿们。当时咱们驾驭母亲河的能力又很低,所以她老发大小姐脾气,都城老得避让迁徙。这种说法现在看来比较牵强。如果母亲河老泛滥的话,你为什么迁到那里它就不泛滥了?两百年都没发过大水?显然这种从客观上找原因、避重就轻的说法,不是特别可靠。

比较靠谱的一种说法,迁都的真正原因是因为商朝的王位争夺比较厉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