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你吗?”上校问。
张贤不好意思的点了点头。
“嗯!不错不错!”上校道,同时问着王江:“你的成绩呢?”
王江也有些不好意思地道:“我的成绩没有他好,就是射击这一项差了一点,其它的科目都还不错。”
“哦!看来你的射击一定不错!”上校问着张贤:“你是神枪手吗?”
“不是!”张贤谦虚地道:“就是打得比他们稍微准一点。”
“呵呵,打得比他们都准,这还不行吗?你小子会吹牛呀。”上校说着,忽然叫着司机:“小李子,停车!”
吉普车停了下来,后面的两辆军车也停了下了,上面的司机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跳下车跑过来问着:“小李子,怎么停车了?”
不等小李子回答,车中的上校先推门走下了车来,笑着道:“没什么,是我让停的,我想让大家见识一下打枪打得比别人准一点的小子。”说着,对着车里的张贤道:“张贤,你下来,我要看一看你的枪法。”
张贤愣了一下,没有想到这个长官还真要试他的枪法,当下只得走下车来,因为胸有成竹,所以并不在意,倒是王江,生怕他有个闪失而丢了面子,手里捏了一把汗。
后面的军车上过来了好几个兵士,大家都围过来,想要看一看这个在长官面前吹牛的家伙到底有什么本事。
“你喜欢用什么枪?”上校问着张贤。
“学校里练得最多的是汉式七九步枪。”张贤老实地告诉他。
“好!”上校道,对着过来的一个军官模样的人喊道:“张连长,去找一把汉阳造的七九步枪来。”
“是!”那个张连长答应着,飞跑到后面的卡车中,取过一把步枪来,又跑回来,双手递给了这个上校。
上校把枪交给了张贤,问道:“你是打移动靶还是不动靶?”
张贤接过来,在手中熟练地摆弄着,随口道:“随便。”
上校看着他冷若冰霜的样子,点了点头,道:“好吧,看你这么镇定,想来手上一定有些家伙,给你一个难的吧,打移动靶。”说着对张连长道:“你去五十米外,拣石头往天上丢,我倒要看看他能打中几个。”
张贤一笑,问道:“是五十米吗?”
“怎么,太远了吗?”
“不!太近了,一百米吧!”张贤告诉他。
他愣了愣,有些不相信地告诉张贤:“小子,你别吹牛,十一师近万人中,还没有人敢说这样的话。”
“长官,他真得很能打的。”王江在边上帮着腔道:“在学校里,他从来就没有失过靶,靶靶中准心,最远的时候是两百米。”
上校没有理会,对着张贤道:“我让张连长丢十次,你要是能打中五次,就算你赢。”
张贤点了点头。
张连长小跑着到了百米之外,示意了一下,向空中丢起了石头。
开始的时候,张连长丢得还是比较大的石头,有一个大人的拳头大小,那石头飞快地奔向苍穹,又迅即地落下,不容人有眨眼之功,可是就是在这么短暂的时间里,张贤飞快地端起了枪,瞄都未瞄就是一枪,嘣地一声,只见那块飞起的石头冒起一阵白烟,已然碎成无数块,飞散而下。“好!”所有的人都齐声欢呼,张贤却不为所动,在欢呼声中从容地拉动枪栓,退出了刚才打出的弹壳。
又一块石头飞上了天,枪声再起,这块石头要比刚才那一块小了许多,所以飞得更高了,但同样是变成一道白烟,消散在半空中。
“好!”欢呼声再起,这个上校也喝出采来,对他来说,许久没有见到这样准的神枪手了。
后面的枪声依然清脆,呼喝声也依然高昂,十枪转眼间就打了过去,而张连长所抛出的十块石头,从大到小,最小的只有乒乓球大,都被张贤准确无误的击中,竟无一枪虚发。
“枪王!这真是一个枪王呀!”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然后大家都齐声呼喝着:“枪王!枪王!枪王!”
张贤把抢交还给了上校,上校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接过了枪,由衷地跟着大家叫着:“枪王!你真是一个枪王!”
张贤笑了笑,淡淡地告诉他:“其实我不是枪王,我只是手和眼比较谐调,比别人准一点。嘿嘿,其实只要努力,谁都可以做得到。”
“你是怎么努力的?”他问着。
张贤没有回答,王江却替他回答了:“他是一个痴子,为了练瞄准,他可以趴在地上一动不动地呆上二十个小时,水米不进,连蚊子咬苍蝇叮都没有感觉。”
上校看着他,一双深沉眸子在闪动着,长叹了一声,道:“你的这种努力不是平常人可以做得到的,既然你做到了,你就无愧于枪王的这个称号,所以你就应该习惯被别人这么叫。”
“报告师长!十发全部命中!”张连长喘着气跑了过来,向这个上校敬礼报告。
“师长?”张贤和王江都惊讶地看着面前的这位长官,难道他就是十一师的师长方青吗?
“是呀,他是我们的师长!昨天刚刚升任了少将。”张连长笑着告诉他们,此时,他对面前的这个学员兵也佩服到了极点。
“方师长!”张贤和王江同时向他立正敬礼,他们也没有想到,搭的竟然会是师长的车。
“免了免了!”方师长摆了摆手,示意大家别拘束。
“我们……我们不知道您就是师长!”王江说起话来有些胆怯了,毕竟他们的职位太低,还没有见过大官。
“行了,师长也是一个普通人!”方青笑着道:“走吧,我们接着上路。小鬼,你们还是跟我坐一辆车吧!”
“是!”两人齐声答应。
第一章 枪王(三)
经过八九个小时的长途跋涉,张贤与王江终于来到了万县。
万县是川东门户,位于长江西北岸,三峡西口,为长江上的十大港口之一,扼川江的咽喉,水路上距陪都重庆三百二十七公里,下距宜昌三百二十一公里,历来是江汉入川的必经之地,也是兵家必争之地。抗战爆发以来,国都从南京迁至重庆,于是万县更成了军事要塞,政府在这里部置了重兵,国军主力之一的十一师如今就奉命驻守此地。而让张贤记忆犹新的还是两年前的那次万县空战,援助中国的苏联空军大队长库里申科就是在这里,驾机与日军长空搏杀,在一对三的情况下还能击落敌人一架飞机,然后迫降长江中,保住了飞机和他的战友,而他却被奔腾的江水卷走了。当时,张贤还在成都就读陆军军官学校,报纸上通篇都在报道,也就是在那一刻起,让张贤记下了万县这个英雄之城。
十一师的师部就在万县的市中心,是原来的宪兵司令部所在地。
车队刚到师部门口,就已经有人在这里迎接了,当然,迎接的并不是张贤与王江,而是师长方青。
张贤和王江提着自己的东西,也就是一个简单的包裹在车子的后面远远望着方师长与迎接他的人寒暄着,不知道自己会被安排到哪里。
那个带队的张连长走了过来,他拍了拍张贤的肩膀,问着张贤:“枪王,到我们连来,好不好?”
张贤愣了愣,道:“我听从长官的安排!”
张连长笑了,道:“好,我这就去与师长说去,让他把你放在我们连。”说着,快步跟了上去。
王江羡慕地看着张贤,道:“枪王!哎,我真后悔当初为什么我没有练成枪王,看他们这么喜欢你,你小子肯定前程似锦了。”
张贤却皱了下眉头,不快地道:“我当兵来一直想着去打鬼子,从没有想过要当官。你要是有这种想法,我劝你还是回重庆吧,别到部队来。”
王江的脸一会儿红一会儿白,好在他与张贤同学三年,已经习惯了被他抢白,不以为然地笑了笑,道:“你就是一个呆子,我来当然也是为了打仗,如果又能打仗,又能带兵,呵呵,那不是更好吗?你难道甘心一辈子给别人当炮灰呀!”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张贤当然知道这句名言,但另外他也知道,如果有丝毫功利之思,那这个兵不当也罢。
那边的张连长显然是与方师长说了些什么,方师长对着他们招着手,喊道:“小鬼,你们过来。”
张贤与王江连忙整了整军衣与军帽,以标准的跑姿跑到了方师长的面前,向着他和他边上的几个领导敬礼。
方直的旁边有一个三十四五岁的上校军官,此人个头并不太高,但是精神抖擞,面貌虽不及方师长长得端正,却也棱角分明,最让人一见就忘不掉的是他的那一对眉毛,并不浓厚,却并行一字,连一些弯度都没有,让人一见就觉得他应该是有城府的人。而在以后的日子里,也正如张贤所想的一样,这人确实有些谋略,而且他没有料到的是,这个人将成为他这一生中成败的关键。这个人就是十一师现任的副师长胡从俊。
“这就是你所说的枪王?”胡从俊问着那个张连长。
“是!”张连长点着头。
“哦,那我倒想见识一下。”胡从俊道。
方师长笑着阻道:“算了吧,老胡,我已经见识过了,你要见识就以后再说吧,我们都跑了一天了,也累了。”
胡从俊这才尴尬地笑了笑,道:“对,我都忘记,属下已经为师长备下了接风的酒席,一来是为了迎接师长的回归,二来也是为了庆祝您晋升为少将。”
“呵呵,酒席等儿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