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重生后,同学妈妈每天都在扮乖

作者:芹黄鱼丝 | 分类:都市 | 字数:3.4万字

第10章

书名:重生后,同学妈妈每天都在扮乖 作者:芹黄鱼丝 字数:3.5千字 更新时间:12-13 18:03

在这之前的7月4日,也是美国的独立日,美国的网站受到黑客攻击,访问速度缓慢,并且会间断地出现阻塞现象。遭受攻击的网站,包括白宫、国土安全局、国家安全局、联邦贸易委员会、联邦航空管理局、财政部和国防部等,还包括约证券交易所、纳斯达克股票市场公司和美国银行,以及亚马逊和雅虎等。互联网安全专家很快判断出有隐藏的敌人发动了针对美国的攻击事件。

7月10日18时,韩国遭受DDOS第二次攻击,攻击对象扩大到防病毒软件公司和部分银行,但强度不断衰减。遭受这次攻击的韩国网站大约有25家,在攻击接近尾声时,受病毒软件感染的“肉鸡”(被黑客控制的电脑),从10日零时开始自行格式化硬盘,自动删除所有痕迹。

韩国是世界上网络用户比例最高的国家之一,几乎有2/3的人每天都上网。对于来势汹汹的攻击,号称宽带普及率最高的韩国只能建议用户暂时不上网。

在这次网络攻击中,全球共有76个国家的万台电脑成为黑客的“肉鸡”,其中有万台“肉鸡”电脑在韩国,恶意代码具有将“肉鸡”电脑内部文件目录传送至59个国家的416个服务器的功能。韩国国家情报院在7月10日仅分析出19个国家的92个IP地址,这些发出攻击的IP来自奥地利、格鲁吉亚、德国、韩国、美国、中国、日本和俄罗斯等,没有一个来自朝鲜。

韩国一直猜测实施攻击的幕后黑手,起初怀疑是中国和朝鲜,后来又认为美国有嫌疑,最后认定“朝鲜的可能是100%”。韩国情报机构国情院从一开始就认为这次黑客攻击系“朝鲜或朝鲜同情者”支持,是朝鲜军方网络战争机构“110号研究所”的黑客工作小组所为。理由是,从7月4日开始,美国政府的网络也被攻击过两天,而且韩国国防部目前正在筹备应对朝鲜半岛网络战争的策略。韩国军方认为,朝鲜黑客平时将恶性代码悄悄植入“肉鸡”电脑中,待时机成熟就向韩国政府主要网络发送大堆恶性文件致其瘫痪。

韩国《中央日报》还言之凿凿地说,中国边境城市丹东的星海酒店四层就是朝鲜网络战的一个据点,后证实纯属无稽之谈。不久,韩国爆出了新说法,称朝鲜网络战是模仿中国的“点穴战术”。所谓“点穴战术”,即在正规军力无法对抗敌方的情况下,通过攻击由大规模精锐战力构成的敌军穴位致其瘫痪后,逆转战争形势。

事后,韩国政府亡羊补牢,筹集200亿韩元(约合1574万美元)紧急预算,帮助国家核心机构和主要公共机构抵御DDOS攻击。

蜂拥而至的网络“颜色革命”

互联网有着一个非常典型的特征,“可以载舟,可以覆舟”。2002年,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报告就指出:“在印尼,苏哈托专制政府没有有效控制住互联网,*派利用互联网进行协调和组织,推翻了专制政府。”在乌克兰、格鲁吉亚和吉尔吉斯斯坦等国的“颜色革命”中,由一些组织和个人操纵的网上信息发布和舆论制造,在串联闹事、鼓动民众走向街头推翻政府中起到重要作用。里根在1989年宣称,“芯片将会摧毁极权主义”。克林顿就任总统后称,对互联网的控制是把果冻钉在墙上——白费工夫。1999年,布什说:“一旦互联网占据了中国,想象自由将会如何飞翔。”

美国著名“非暴力革命”专家马克帕玛对“颜色革命”的定义是:“提起政变,很多人的脑海中都会浮现这样的画面:示威者占领议会大厦,从大厦的窗子里飘出充满硝烟味的滚滚浓烟。可是这些画面也许要永远停留在想象中了。因为,事实上,如今占领议会大厦和取得整个国家完全可以不费一枪一弹,这就是非暴力政权更迭。”美国“冷战之父”乔治凯南曾说,只能像园丁培育种子一样以温和的、顺应发展逻辑的手段为苏联内部的变化创造一个比较良好的环境。从“冷战”结束到现在,美国“和平演变”的方式也几度“升级”。在全球化的今天,跨国公司、网络技术、股票基金等都成了美国推行“颜色革命”的工具。

美国在线透露,美国情报机构为了配合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非暴力政权更迭”策划的机构——“爱因斯坦研究所”的活动,针对年轻人利用互联网、手机的偏好,专门开发各种最新通信工具。美国兰德公司把这种战术称之为“蜂拥而至”,意指年轻人通过发送短信或互联网互相联系,蜂拥聚集在一起,听从更迭政权的命令。

劳伦斯利弗摩尔国家实验室一直以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研究著称,他们认为随着互联网、手机短信的兴起,蜂拥而至的“愤怒青年”变得更为有利可图,完全可在数字空间中创造出政治*效应。格鲁吉亚、乌克兰、吉尔吉斯斯坦等先后爆发的“颜色革命”,互联网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利用互联网对中国、中亚、伊朗、越南、古巴、委内瑞拉、缅甸等亚洲和拉美国家“改朝换代”,是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战略意图。几年前,中情局曾拿古巴做试验,以研究互联网对一个国家民众的影响力。“尽管古巴尚未向全民开放互联网,但当互联网上有人在卡斯特罗病情和‘兄弟接班’问题上大做文章之后,古巴政府很快发现民众人心浮动。”古巴安全机构事后分析得出结论,在那段时间里,经常在网上发表“敏感文章”的人背景“不简单”,他们受雇于美国情报机构,专门在网上张贴攻击古巴体制的文章和有关领导人情况的假消息。

近年来,随着社交网络出现,互联网在俄罗斯、中亚、中国、埃及、伊朗、白俄罗斯、缅甸等国家和地区,正成为组织和动员抗议者的重要力量。极端组织和民族分裂组织把论坛、博客、维基百科、视频分享网站等作为教室,把Twitter、Facebook、YouTube作为活动的指挥中心。例如,乌克兰年轻的政治活动分子利用Facebook组织大规模抗议*。

近年来,不少发生政治动荡的国家,都不约而同地指责来自敌对势力的网络威胁,认为这是造成动荡局势的重要根源。2008年以来,互联网在一系列大型和突发政治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摩尔多瓦议会选举引发的政权更迭,到伊朗大选后抗议活动引发的暴力骚乱,互联网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以Twitter为代表的社会网络新媒体。伊朗大选骚乱发生后,美国一前情报官员说:“中情局突然发觉,通过互联网输送美国的价值观,远比派特工到目标国家或培养认同美国价值观的当地代理人更容易。”互联网上,美国的意识形态优势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几乎每一次都使发展中国家陷于被动。

但也有例外。2006年3月,白俄罗斯总统大选,反对派指责政府操纵大选,呼吁国际社会不承认选举结果,号召民众在选举结束后上街抗议。白俄罗斯政府吸取格鲁吉亚和乌克兰“颜色革命”教训,对反对派的街头“颜色革命”企图十分敏感。白俄罗斯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Velcom的几乎所有用户都在3月18日早晨收到了一条没有显示发送者的文字信息。这条消息称:“故意破坏分子正准备于周日晚间在十月广场挑起流血事件。珍惜自己的生命和健康!”反对派和西方国家认为,这是白俄罗斯政府威胁和警告民众不要参加抗议的伎俩。

网络审查挡不住第二次“郁金香革命”

2010年4月7日,中国的邻国吉尔吉斯斯坦发生大规模骚乱,反对派示威者迅速占领议会大楼和总统府,宣布组建以前外长奥通巴耶娃为首的“人民信任”临时政府。总理乌谢诺夫辞职;总统巴基耶夫乘飞机前往南方家乡,不久宣布辞职。时过5年,历史重演,吉尔吉斯斯坦再次发生“郁金香革命”。这次是反对派要求现任总统巴基耶夫下台,而他曾经通过同样方式赶走前总统阿卡耶夫。

吉尔吉斯斯坦地处中亚腹地,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是国际博弈的中心之一。2005年3月24日,吉尔吉斯斯坦爆发第一次“郁金香革命”。大批示威民众高呼口号冲进总统府。时任总统阿卡耶夫出走俄罗斯,时任总理塔纳耶夫宣布辞职。反对派领导人、前总理巴基耶夫出任总理并代行总统职务。

阿卡耶夫最严重的错误在于,允许在比什凯克开办“独立出版中心”(印刷厂),开办者是一个非政府组织——“支持大众传媒中心”,由美国“自由之家”资助成立。美国国务院通过“自由之家”向“支持大众传媒中心”基金提供80万美元,用于购买设备、生产和设计印刷品。在选举运动最激烈时,政府曾对印刷厂停止供电,阻止在那里举行反对派领导人的聚会。马纳斯美军基地立刻紧急调运柴油发电机组,帮助发电。正是由于有印刷厂,从2002年12月起,所有的反对派报纸和传单都被印了出来。

就在议会选举第一轮投票前一个月,反对派报纸捏造并披露黑暗内幕。特别是通过匿名网站公布了伪造的政府例会速记记录,其中有塔纳耶夫总理明确要求政府从肉体上消灭反对派代表的内容。这份伪造的文件被竭力散布在反对派网站及各种网站上,然后再被刊登在反对派报纸上。《MSN报》在选举前夜公布了耸人听闻的材料,把在建的官方迎宾大厦说成是总统夫人的新宫殿;随后又公布了所谓总统家族财产清单,对反对派冲击选举行动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