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振和一面收拾铺盖,一面笑着问道.这一年,在"女先生"面前,他不再是只低头等着她询查,也敢抬起头大胆打量她,端详她那过去总让自己觉得模糊绰约的身形,还敢笑着向她反问.
"那边也有账要算.再说,端端器械盘、递个碘酒瓶什么的,你总还能学得会吧?我记得还没人说你笨到那种程度!"她笑着回答.这两天,她不再冷淡他,又跟从前似的,对他多方关照.但过去的那种"关照",实质上近似管束,甚至更像严母对宠儿的管束.现在,这"关照"里,似乎添进了许多体贴、爱护.
他觉察到了.心里一阵阵异样的激奋.
即便在这些方面,他也一点不笨.
他愿意跟她去上堂河斜街.在那小小的诊所里,只有他们两人.这一年多,在商校里,他常常想起她.在以往,他像感激一个师长.大姐姐似的感激、敬佩她.但这一向,他常常会这样惊喜地想,她真的会是我将来的内室?她的清俊潇洒富有男子气质的面容,在他的记忆里越来越清晰.同寝室的那些家伙,总是挑逗他,逼迫他讲跟他这位"女相公"的罗曼史.当然,他跟她从没有过一点"罗曼",他总只是从命,听命.同寝室的那些家伙跟他吵过闹过,纷纷呼呼睡去以后,留给他的却常常是辗转难眠.他开始一次又一次地回想他的这位"女相公",把过去记忆中关于她的那些"断片""零部件",艰难而又饶有兴味地连接成一个"整体".她终于在他的记忆中,渐渐变得可以"触摸",他终于能听到她的喘息.他终于发现,她一颦一笑之间同样具有女子的微妙,甚至想到她那男式长衫下竟然也有同样隆凸的胸部……以至于有几次,他敢去想象有一天把她搂到怀里,躺到床上的种种情景.这使他不敢再往下想,使他久久地喘不过气.这也使他越发地用功读书.为了将来有一天,能有资格跟她匹配.
当然,每每想起他这位风度翩翩的"女先生",他仍不自禁地会生出一种莫名的自卑,这又使他时时地畏怯.
上堂河斜街是一条青石板铺的老街.单开间的门面里总是散发着霉烂的木屑味和陈旧的油烟气.幽暗潮湿的过道,也总有一些猫一般大的老鼠在巡视领地.局促的楼梯板被脚底经年累月地踏出凹幽.床帏子和墙纸上,除了褪色褪到一片混沌,那攒花图案的底色上更多的是历史累加的臭虫血迹.一摊摊变得厚重、棕黑.只有苏可开的这一间诊室,门面全用寰球牌白油漆刷过,反而显得扎眼.墙壁也常用石灰水消毒.门后的筒道里,放着两条长板凳,这就是候诊的场所.因为不收费,诊室里常年只雇请一个十八九岁的小护士帮忙.后来苏可的妹妹苏丛也常喜欢来帮姐姐做这善举.苏丛喜欢这一身白净的护士服,特别喜欢那顶白色的护士帽.它像修女们戴的帽子.苏丛喜欢它的文静、别致.有时放了学,大姐又不在,苏丛一个人在诊室里,也会穿戴了它们,关起门,来回在简道里走动,看天井上边那一小方被四周陈旧低矮的房檐限死的天空,看天井里那一缸发黄的雨水.天井里还养着几盆从来没开过花的菊花,总是那么一副瘦瘦高高、矜持莫测而又病病歪歪的模样.
苏可让振和把行李铺盖放到紧靠天井的东厢房里,歇着;她自己到前边诊室里去照顾那些早就等候在长条板凳上的病人了.
那天下雨,苏可就没回老宅.到晚边响,镇里三味鲜菜馆的跑堂撑着棕红色油纸伞,脚蹬油壳高展钉鞋,手提黄竹篱双屉笼,送来四碗四碟一汤的一桌子菜.显然是苏可事先订好的.那天的大气即便不那么闷热,到最后没捂出那么样一场黄暴雨,苏可也没打算回老宅.跑堂的按苏可的吩咐,去堂屋的八仙桌上,上齐了菜,烫热了酒,摆好两副餐具,拿随身带着的布巾擦净桌子,顺手又把桌里档和凳面抹一个过,问清什么时间来收家伙,便知趣地带上门走了,把满院的清静和雨的滴答,留给了这一男一女两位年轻人.
苏可陪振和喝.振和的酒量不敌苏可.苏可允许振和慢慢抿.苏可对他讲自己一个人留在这憋屈的五源城里的全部寂寞.她解开领扣,除掉长衫.她说她头晕了.这时,雨哗哗地封了门.漏了天.满世界的确只剩了他跟她两个人.她让他扶她去西厢房躺下.那原本是她的一间卧室.他从没觉得她身子有这般酥软温热,半边身子依偎在他臂弯里,他竟一点没觉着沉重.柔细的头发轻轻蹭着他过分长大的下巴.后来,他耐不住一人在她床边枯坐,又回到堂屋里、独自急急地喝了几口,吃了几筷.听到她又在叫他,他在她门口犹豫,因为她从来没有用这种口气叫过他.这是一种使他不知所措的口气,使他心发软的口气.他听见了自己的心跳.他觉得喝下去的两碗黄酒,已经把自己周身每一处细微末节上的微血管都浸个净透.她斜躺在床上.她叫他在床沿边坐下.他没敢那样靠近她,只局促地在床头的夜壶箱上,就着那凉生生硬邦邦的箱面坐下.屋里没有点灯,他也找不到火柴.天光早就黄浊,房檐因此也低矮下来.在他独自又去喝酒吃菜的那会儿,她已经用过水,洗了脚,但不知为什么,却又穿上了她那双杏黄缎子面的绣花软底鞋.鞋底是那样的干净,仿佛从没沾过地似的.宽大的淡青色竹布睡裤,裤口上好看地绣上了一条墨绿色的云寿纹花边,并且露出了一截藕段似白嫩的脚踝.
他记不得她还问了他一些什么,又说了一些什么.也许有怨艾,也许有倾诉,也许有笑嗔,也许有探询……也许什么也没有.他只是那么尴尬地呆坐着.他真怕有人来敲门.
……再后来,他听到,她要他帮她把鞋脱了.他满脸涨得通红.很短的一瞬间,他甚至感到受了屈辱.他不知道此刻应该允忍这种"下贱"的差使,还是应该愤然离去.但直觉又告诉他,"女先生"此刻真没半点羞辱他的意思.相反,她是羞怯地在请求.他不明白了.糊涂了.他没经历过.后来,他觉着她动弹了一下,把脚轻轻搁在了他腿面上.他就像挨了电击,一动都不敢动.但她却扭过脸去,把整个脸都羞怯地埋在了松软的枕头里.他突然有些明白她到底在想个啥了.他激奋,甚至害怕,他的手沉重得抬不起来.他一遍又一遍地对自己说,不要自卑.去把握住她.既然你喜欢这位"女先生",那就大胆去喜欢吧.他终于伸出手,握住了她的脚.她痉挛般地轻轻哼出声,全身都抽搐了一下.脸面上顿时一点血色都没有了,仿佛要窒息.足足有一秒钟的工夫,长长的无尽止的空白.雨水成匹地从门和窗的媚檐上泻落.他终于鼓起勇气掀掉她宽松的鞋壳,猛地俯下身去,把脸紧紧地贴到了她哆嗦着的腿面上……
暑假剩下一个半月.这段时间过得特别平静顺畅.平静到使他忐忑不安,顺畅得让他预感要出什么大事.在他终于得到苏可至亲的疼爱之后不到一个星期,苏可便把上堂河的这间诊室正式改名为"振和诊所".由她执掌的店铺里,所有员工,都一律改称振和为"宋先生".苏可让宋振和正式接管两家中药店账房间的钥匙.让他用在商校所学的西式簿记的方法,把这些店铺的账目重新清理造册.于是他有了直贡呢礼帽.有了从上海步云皮鞋店买回的尖头镂空白皮鞋.有了从天津洋车行订购的专用黄包车.黄铜的灯座和白细布的椅套,再加上锃光明亮的克罗米(Chromium)轮圈和始终散发着桐油气息的车篷.经常有大红烫金的鹅黄水印梅竹笺的或锦缎盒封折子式的各种请帖送到.他还是住在上堂河那间东厢房里.老式的雕花木床,那挂蚊帐的框架同样是用沉香木雕就的.他学会了简易的手术,比如穿刺个脓包,清理个创面,缝合个伤口,拔除个指甲.苏可要他学.他也很愿意学.他愿意看到苏可的笑容.愿意苏可走近他.虽然在经历了那一个心尖发颤的夜晚之后,苏可再没允许他那样亲近她,再没给他这样的机会,但他无法不叫自己期盼.
他几乎断绝了跟五源城外的一切联络.他几乎觉察不出这点变化.以至到又一场黄暴雨到来的时候,他才觉到自己期盼得太久太久.去翻看久已不翻的日历,才发现暑假已经结束十来天了.他才开始惊惊.惊惊苏可不派人来接替他管账.不向他提返校的事.而在从前,总是她催他返校,怕他假期太长,舒适惯了,怠惰了性子.他觉得蹊跷.怪异.也才发觉,这一个多月来,竟然一封信都收不到.他去邮局查问,才知道,所有寄给他的信,全让苏可取走了.他这才去找苏可.苏可明确告诉他,他不能再去商校了,她肚子里已经有了他的孩子,她已经派人去商校替他办了退学的手续,婚礼就定在下个月的阴历初七.
他蒙了.
他本来是决意要成为商校有史以来最杰出的一个毕业生的,他本来还想去法国蒙高特商学院深造的.只剩下最后一年时间.只剩下最后一步要跨.一扇门.一块石头.一片树叶.这是商校的英文教员给他们曾念过的一句话.是汤玛斯.伍尔夫书里的一句话.伍尔夫说,他要写尽那扇门里各种各样的人.现在,他却被死死地堵在了这扇门里.他可以对苏可说,他仍要去州府城.校友联谊会肯定能帮他恢复学籍.毫不夸张地说,凭他这几年里所建立的种种关系,他也能借到最后这一学年的学杂费.况且这几年里,他已经暗自节省出一笔钱,完全够一年的膳食花销了.
苏可对他将无可奈何.
但是,她肚子里的孩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