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巽离络

作者:喻斑斓 | 分类:奇幻 | 字数:8.9万字

第八章 初识

书名:巽离络 作者:喻斑斓 字数:3.9千字 更新时间:12-13 13:26

韩子巽四年前袭了二等侯,因新皇体恤韩公含冤被斩,除了放还家产外,另赐了与韩府旧宅相连的五百亩地,又在京城郊外开了一大片良地为韩公建了墓园,算是告慰其在天之灵。子巽去年入了枢密院,从此政务越发繁忙,往往几天几夜不回家。除了西南战事堪忧,海疆那边又报瘟疫泛滥,他更是焦头烂额,只差没把行宫当家了。

这日黄昏容素笑道:“你们兄弟俩倒有意思,一个天天往我这儿跑,一个三催四请他也不肯来。”子巽笑道:“大约他看到我在这里,他就不来了。”容素一拍手,道:“我老觉得他怕你比怕我更甚,前天我得了坛好酒,与他吃吃喝喝正高兴,谁知他听说你要来,掉头就走了,一点儿面子都不给。”子巽苦笑:“他这两天正生我的气呢,在家里见了也不理,和他说话他就气冲冲地哼哈两句,我只好躲到皇上这儿来了。”容素会意,道:“怎么说我都是始作俑者,也该负点责任。”又嘻嘻笑:“朕放你十天假让你做新郎官,你回去好好和你家那棵愣头草相处相处。”子巽合上折子,微笑道:“臣领旨。”

络之头生得小,一戴上那个八宝凤冠便左摇右晃,她昨晚一宿没合眼,早上起来只觉头重脚轻,沉甸甸的凤冠压得她只想吐。她从镜子里看见母亲一双红肿的眼,越发心烦意乱,口中却道:“我又不是去赴刑场,你别哭了。”梅氏只好收了泪,她也不知从哪儿听来的消息,心境就像一个铜板翻了个面,成天以泪洗面。琉璃端着胭脂盒子,却笑道:“夫人这是舍不得咱们呢,那年二姑娘嫁到外藩的时候,大夫人哭得还凶呢。”络之转头对琉璃道:“你可想好了,要跟我过去?”琉璃笑道:“想好了,留在这儿也没前程,谁都知道我是您的狗腿。”梅氏接了胭脂盒,帮着琉璃给络之上妆。

络之盖上了红头盖,脑子就越发混沌了。她被喜娘扶出大门的时候,只听见周围的人都在笑,突然间一阵炮仗声,又把她吓了一跳。只听喜娘道:“新娘子莫要怕,这炮仗越响亮,这福气就越大。”说着就把络之塞进了轿子。这一路抬过去当真是热闹非凡,韩、白二府在当朝都位高权重,如今一起结亲办喜事,轰动了大半个京城。络之坐在轿子里,只觉得街上像过节似的,喧嚣鼎沸不绝于耳。她突然记起儿时学的一句话:尘缘相误,无计花间往。不知为何心里反反复复默念着这两句,好似参禅般。不知过了多久轿子一顿,才发现落了轿,她又由喜娘搀出来,炮仗声再次响起,她在一片道喜声中跨过了一个高高的门槛。

那喜娘是个老练的,络之下首由琉璃搀着,照着喜娘的吩咐转来转去磕了好几个头,直到头晕目眩才听到一声:“礼成。”她松了一口气,由人带着出了大厅,又七拐八弯地走了好久才进了一间房。来人把她安置好了就出去了,剩下她一人坐在床沿。她十分紧张,双手相绞,指关节泛白,就这样坐了一个时辰也没人进来。她此时已疲倦异常,只想躺上床睡觉,却想起临行前母亲千叮咛万嘱咐自己要恪守礼法,只好继续坐着不动。大约又坐了半个时辰,还是没人进来,空荡荡的屋子寂静无声,同刚刚的鼓喧锣鸣大相径庭,她忍不住自己掀了盖头,一抬眼看见对面的两只大红蜡烛燃燃地烧着。她四下一瞧,只见一间很朴素的暖阁,除了自己和那对蜡烛是红的,没什么迹象表明这是间新房。她并不在意,反倒安心,打了个哈欠,合衣倒下。

第二日早上她是被琉璃推醒的,恍惚间还以为自己在家,一时缓过神来,连忙问什么时辰了。琉璃急道:“辰时都过了,小姐您快些起来,没的叫人头一天就指摘您的不是。”络之也急急地起身,换下礼服,便要水洗脸。琉璃道:“没有水。”络之奇道:“那你用什么洗的?”琉璃笑笑:“谁说我洗过了。”络之便出了屋子,院子里一个人也没有,她转回屋子,找到了扇门通向后院,后院十分冷落,铺着满地的枯叶,踩上去沙沙作响。琉璃叫了声:“妈呀,咱们这是到了冷宫了。”络之指着一边道:“那不是口井吗,去看看。”琉璃走过去,转着那个积灰的轱辘,络之看她吃力,便帮着去转,口中笑道:“别转出个水怪来。”二人合力提了桶水上来,琉璃舒了口气道:“还好,这水能用。”

二人梳洗好了,琉璃又问:“咱们的行李不知抬到哪儿去了?”她东找西摸,络之不耐烦,道:“去外头屋里看看。”琉璃跑到外间,果见角落里堆着几个沉木箱子,络之骂道:“你也真够笨的,才刚进来没瞧见吗?”琉璃道:“我一早被个老婆子叫醒赶到这里来,心里七上八下的,一进门又只顾着您,谁去在意这角落里的坑坑洼洼。”说着开了箱子,问络之穿哪件,络之便拿了件家常穿的嫩黄的。琉璃道:“穿件红的吧,应应景。”络之笑道:“何苦去丢人现眼。”琉璃便服侍她穿戴好,自己又理了理头发,二人就出门了。

络之问:“你还记得怎么走吗?”琉璃摇摇头。二人放眼望去,四下雾蒙蒙的,因太阳还未出来,这雾气便十分浓重。眼前是一个大湖泊,四周依稀看到些庭台楼阁,花木茏葱。二人围着湖走了一会儿,倒似在蓬莱仙游,琉璃道:“这里比咱们家还大呢,我原本以为老爷是最讲场面的,看来姑爷也不差。”络之白了她一眼,忽看见远处有个轮廓走进,琉璃叫道:“那不是带我来的婆子吗?”那婆子渐渐走近,对着络之福了福,还算恭敬,口中道:“二少奶奶早。”络之呆了呆,便嗯了一声。那婆子抬头微微打量了下她,就道:“老夫人在前面呢,请二少奶奶过去请安。”络之笑道:“我正要过去呢,谁知迷了路。”说着便由那婆子引路走了。那婆子引着她俩个到了抄手游廊,又是七拐八绕地穿过两扇内仪门,方到了正房大院,三人沿着一条大路进了堂屋,抬头就看见一个赤金大匾,上面写着:颂义堂,再往后到了内室,里面坐了些男男女女正说说笑笑,忽一个婆子道:“二少奶奶来了。”所有的人便齐刷刷地看向她。

络之有些怯场,但此刻也只能硬着头皮上前。琉璃看这情形,早缩到一旁去了。于是络之便一人走到屋子中央,看见正面塌上坐了个妇人,面容看起来还不到五旬,两鬓却已斑白,透着风霜之色。络之料想这是韩母,便走上前恭恭敬敬地跪下请安。当下也无人来铺软垫,她只好跪在硬地上;也无人来搀扶,她也不好起来;也无人答话,她就只能一动不动地跪着。也不知跪了多久,那妇人方嗯了一声。不一会儿就有个嬷嬷端来一杯茶,络之知道这是要敬茶,于是接了,口中道:“儿媳给婆婆敬茶。”她双手已伸了出去,谁知韩母却不接。她这个姿势却比刚才更吃力,心中暗暗叫苦。她直跪到双膝生疼,双手发麻,那韩母方慢慢地接过茶,却不喝,只搁在一旁,口中道:“搀二少奶奶起来吧。”这才有个嬷嬷过来扶起了她。她的腿已跪麻了,一下子站起来难免一个踉跄,亏得自己站稳了。这时韩母道:“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你既做了我们家的媳妇,就得守我们家的规矩。我们两家的事想必你也知道一些,但只要你安守本分,断没有故意刁难你的道理。”络之答是。韩母又道:“每日的晨昏定省必不可废,为妻之道你要恪守,这就是我的话了,不知你可愿意?”络之笑道:“应该的。”韩母便道:“你去见见众人吧。”

左手边坐着一个少妇,二十五岁上下,面色苍白,一身素服。一旁的嬷嬷道:“这是大少奶奶。”那少妇微微点头,神情冷漠。一旁有个小姑娘却跑了过来,容貌和那少妇很像,只是面色红润。嬷嬷道:“这是大小姐。”那小姑娘有些困惑地看着络之,少妇却道:“芳儿,怎么不叫人?”小姑娘却看着对面,络之回头过去,看见一男子坐在右手上方也正打量她。芳儿跑过去依在那男子身上,道:“二叔,我叫她什么?”络之方知道他是韩子巽。她未见韩子巽前,总把他想成洪水猛兽,如今见他斯斯文文地坐在那里,怀里又抱了个小女孩,悬着老高的心算是放下了不少。子巽拉着芳儿的辫子,笑道:“你娘怎么教你的,你就怎么叫。”芳儿这才转头对着络之,轻轻地叫了声:“二婶。”

络之还未及回应,就听见“哐”的一声。子巽对旁边一男子道:“你做什么?”那男子翘着一条腿,拿起桌上的一块茶杯碎片漫不经心地晃来晃去,口中道:“我可受不了,这认亲的戏什么时候结束啊?”子巽道:“你砸它做什么?”子离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睥睨了络之一眼,又对子巽道:“哥,你该不会让我叫她嫂子吧?”子巽皱皱眉,口中道:“有什么不好?”子离“哼”了一声,甩了手中的碎片,一个箭步走到络之面前,抬起她的下巴,低下头对她细细地瞧。他肤色较黑,此时又眼露凶光,络之心里微微害怕。子离这时却笑了,道:“这么快就怕了,那以后怎么办?”他手劲很大,络之被他卡得生疼。她拿手去掰他的手,哪里掰得动,谁知他突然放了她的下巴,却一把掐住她脖子。她此时害怕异常,却看见一旁的韩子巽正笑着在替芳儿剥橘子,对这边的事恍若未闻。她不禁手心出汗,只怕韩子离一个用力掐死了她。这时韩母咳了一声,子离嘻嘻一笑,这才放了手。络之不觉摸着脖子,直觉地退开他两步。韩母道:“你胡闹什么!”子离不以为然:“我可不会对这黄毛丫头做戏,你们最好别让我看见她,不然难保哪天我一个不小心弄死了她。”说完便对络之龇牙咧嘴啐了一口,扬长而去。

络之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她本来最怕的是韩子巽,哪里承望跑出这么个弟弟来。这时韩母身旁走出个美妇,对她微微笑道:“姐姐莫怕,三爷就是这副脾气。”她虽叫她姐姐,年纪却比络之大,络之等她走近了,才看见她肚子微微隆起,一旁的嬷嬷道:“这是文姨太。”络之便知她是韩子巽的侧室。那美妇由两个丫头搀着,对她微微点头,道:“姐姐唤我文抒便可。”她一身淡紫衣袍,端庄闲雅,由于初为人母,神情越发温柔可亲;不比络之落魄地站在那里,神情戒备。原本她既嫁为人妇,是该把头发挽成髻的,可一早匆匆忙忙,她和琉璃都未想到这事,现在她依旧梳着当姑娘时的发髻,两条小辫子搭在胸前,才刚子离说她黄毛丫头,倒是一点也不为过。络之看着文抒,心中苦笑:大约这位才是他们认的二少奶奶吧。无论如何,这文姨太算是这大屋子里唯一向她示好的人,她也只好点头一笑。一旁的嬷嬷指了大少奶奶旁边的位子给她坐,她坐下听他们又说了些闲话,这次请安方才结束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