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那时汉朝(七部精校)

作者:月望东山 | 分类:奇幻 | 字数:6.7万字

第18章

书名:那时汉朝(七部精校) 作者:月望东山 字数:3.4千字 更新时间:12-13 18:46

蒲将军不知其名,也不知为何只留下一个姓。项羽给英布和蒲将军二万兵,这两万兵不是去打炊夫王离,而是直接去捣王离那条命根子——甬道。两个烂仔搞建设不行,搞破坏还是绰绰有余,他们横冲直砍,一下子就断了王离的粮道。

果然不出项羽所料,楚军一切断甬道,章邯就分兵守护和修理。然而英布天生是个破坏大王,章邯修东墙,他就拆西墙;你修西墙,他就拆东墙。章邯头都大了,就是有三头六臂也应付不了楚军这两个捣蛋分子。

此时,项羽闻听英布破坏顺利,立即率军渡过黄河。军队刚登岸,项羽就做出了一个惊人之举:命令全军把所有船只凿沉,瓦瓦罐罐也全扔到黄河里,只许士兵带三天干粮。

很显然,项羽这招就叫置之死地而后生,三天之内,如果不击败王离,结局就只有一个死字。

巨鹿城外,项羽陈兵列阵,士兵们全都神色庄严地仰望着他。他顶天立地,神情悲壮,家仇国恨像风雨雷电般在他英雄的胸膛里激荡着。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在这个荒谬的时代里,抗争是唯一的出路。王离,你爷爷灭我爷爷,今天我爷爷的孙子也要灭你爷爷的孙子!

项羽准备痛击王离时,在巨鹿城外屯兵的各路诸侯有十来个军营,然而项羽不要诸侯一个兵,也不给任何诸侯打一个招呼,独自带着敢死队就冲出去了。

战争的意义在于为生命的尊严和光荣的梦想而战,在死亡面前,羊可能会变成狼,猛兽也可能变成任人宰割的羊。楚军气壮如山,喊杀之声惊天动地,他们如恶狼入羊群,以一当十,一狼追着十羊咬,十狼围着百羊撕,秦军一时哀号遍野,血流成河。

项羽前后与秦军大战九个回合,章邯抵挡不住,只得率军后退。这时一直作壁上观的诸侯们,有如大梦初醒,纷纷率军助战,而王离军就像一头笨重的大象,被群狼四处攻击和撕咬。

王离军,曾经是秦始皇消灭六国,北击匈奴,无往而不胜的铁军。但是此战过后,大秦的光荣和梦想将不复存在,巨鹿之战,王离二十几万大军全部覆没,王离被俘,以项羽为首的诸侯军赢得彻底胜利。

击败王离后,项羽在将军帐下召见各路诸侯。项羽高高地坐在将坛上,高傲地俯视着芸芸众生,当诸侯们走到楚军军营大门外时,无人不手脚发软,全都跪在了地上,把头贴到地面,匍匐着爬到了项羽面前磕头高呼:

将军万岁,万万岁!

在诸侯的拥护下,项羽从楚军上将军一跃当上了诸侯上将军,统率各路诸侯。

这时,张耳和赵王歇足足被围困了三个来月,他们终于走出了围城。感谢项羽和诸侯同志,你们又再次让我呼吸到城外新鲜的空气,是你们,又给了我们一次重生的机会。然而请注意,在感谢名单中,陈馀并没有被列其中,恰恰相反,张耳一见到陈馀,就劈头盖脸地骂道:你为什么不救我?

陈馀:谁说我不救您,我这不是救您来了吗?

张耳:放屁,如果不是项大将军先打过来,你还不是继续在一边凉快着,看我被活活烤死?

陈馀:大哥不要说得那么难听,我按兵不动不正是等待机会为您报仇吗?

张耳:我问你,我派张黡、陈泽来找你,他们哪去了?

陈馀:他们死了。

张耳:死了?他们是怎么死的?

陈馀:我给他们五千兵去救您,没想到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了。

张耳:鬼才相信你的话。你是不是把他们给杀了?

陈馀:我对天发誓,那是绝对没有的事。他们真的是为您战死了!

张耳:我更不信!你肯定是把他们俩给杀了!

张耳和陈馀立即吵了起来。一个说你杀了人,一个说没杀,争来争去互不相让。就在这时,陈馀突然内急,他实在忍不住了,干脆把将军印解下来丢给张耳,愤怒地说道:你以为我忍辱负重,就是为了你这颗将军印吗?既然你不信任,那我现在就还给你了!

说完,陈馀直冲茅厕而去。

陈馀愤怒也是有其道理的。当时你张耳被围之时,你儿子不也在场吗,他不也没去救你吗?你不去骂他不孝不义,凭什么只骂我陈馀一个?

看来,陈馀愤怒是真的,但他还将军印却是假的,他出此动作,不过就是想吓唬吓唬张耳。他料定,凭着他们多年的感情,张耳不会做出夺掉兄弟将军印的蠢事来。

陈馀你想得太美了,当张耳被王离围得差点儿跳楼自杀时,你死活不救,作为兄弟,你这叫忘义;作为将军,你这叫渎职,难道你不应该辞职而去吗?

就在这时,还没等张耳发话,有一个好事的门客凑上来对他说了一句话。正是这句话立即改变了张耳和陈馀的命运,使他们彻底决裂,从此走向敌对之路。

门客这样对张耳说道:天予不取,必受其咎。既然将军印都落到你手里了,就应该收下,不然,反天不祥!

好一个反天不祥!陈馀,既然你昨日不仁,就怪我今天不义!张耳当即把将军印佩上,跳出门去把陈馀的部队全部收编了下来。

一泡屎尿功夫后,陈馀走到大厅,却发现人去楼空,陈馀这下子明白了,张耳假戏真做,果然是要把他扫地出门。好呀你个张耳,亏老子辛辛苦苦救你出城,你连个谢字没有,不但要辱骂我,还要夺我将军印,兄弟做到这份上,咱们就走着瞧吧。

瞧就瞧吧,谁怕谁哟!

【四、章邯叛秦】

项羽干掉王离后,休整军队与章邯对峙,暂时不战。然而,王离战败的消息已传到了朝廷,狗皇帝秦二世闻听秦军战败,大发雷霆,他连夜派人前来骂章邯道:大秦几十万大军,竟然连个小小的赵国都拿不下,你们到底是干什么吃的?

章邯一听就郁闷了,真是站着说话不怕腰酸。你皇帝整天在后宫喝酒泡妞,都不了解实际情况,战争又不像街头斗殴,不是人多就能打赢。当初我打败周章、陈胜及项梁,你连个奖状都不发给我,一打败仗你就骂东骂西,这是什么道理嘛!

章邯满腹牢骚,但也无可奈何。没办法,打工的就是这样,领导眼里总是看不到你的好,却总是看到你的差劲之处。干得好真不如混得好,赵高在宫里凭着一张舌头就高升直上,我在外面拼死拼活的还要时时挨骂,真是同人不同命。

实践证明,发牢骚是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天下谁人不知,嬴胡亥是个只爱听好消息,不爱听坏新闻的人,如果章邯再不拼命,下一个被斩首的就是他了。

为了让秦二世了解前线战况的特殊性,章邯只好派秘书长司马欣回朝廷汇报工作。司马欣,秦朝官员,除此之外,诸多情况不详。当初,秦二世派两名政府大员前来辅助章邯打击陈胜,司马欣是其中之一,另外一位为董翳。

算起来,司马欣离开咸阳城已有一年半载了。这一年多来,他只知在前线卖命,根本就不知道秦宫里早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首先,赵高联合李斯整死蒙恬兄弟后,李斯又被赵高整得家破人亡,三族被屠。其次,赵高凭着一条巧如弹簧的舌头,把学生嬴胡亥搞得服服帖帖,言听必从,正所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是也。

对司马欣来说,朝廷里谁整谁似乎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要牵扯到他,以此保住饭碗和一条小命就得了。所以他现在唯一关心的是,赶快见到赵高本人,以便向他通报北方战况。于是司马欣就向秦宫走去,告诉守门人说要见赵丞相。然而,守门人跑了一趟,又回来告诉司马欣:请你稍等,赵丞相在宫里正忙得不可开交呢。

司马欣只好在宫外稍候,可是,一候就是三天过去了。

这就很奇怪了,我司马欣不是回来探亲的,更不是来行贿受赂的。北方战场瞬息万变,你赵丞相即使有天大的事,也要腾出时间来商讨事情呀,不然等人家打进咸阳城来了,大家都只好喝西北风去了。

于是,赵高久不见客,让司马欣顿然见疑。司马欣毕竟是在咸阳城混过的,凭着官场经验和生存的本能,他仿佛嗅出一丝不祥的气息。于是,他派人四处刺探情报,一打听这才知道,原来赵高正在酝酿一场阴谋,那就是准备谋害司马欣。

赵高这招就叫杀人灭口,推辞责任。这主要是因为嬴胡亥不喜欢听坏消息,每次听到战败,不是砍掉败将脑袋,就是责怪丞相。在赵高看来,要想保住丞相之位,只能报喜,不许报忧,既然司马欣是报忧而来,你不死,难道要叫我赵高去死吗?

再不逃就来不及了,司马欣拔腿就往城外跑,又带着等候在城外的随行队伍立即向北逃亡。果然,司马欣前面刚逃,赵高后头就派人追来了,不过他还是成功地逃脱了赵高的追杀。

司马欣之所以能逃掉,不是因为他跑得快,而是他多留了一个心眼,不走故道另择他路逃亡,赵高沿着故道狂追,于是扑了个空。

真险啊,幸亏多学了两招防身之术,不然就成了赵高的一盘菜。司马欣一回到章邯处,就对章邯哭诉:如果我不是逃得快,早就成为赵高的刀下鬼了。现在朝廷被赵高掌控,都是他一个人说了算,今天我们如果战胜了,他肯定嫉妒您;如果战败了,则必死无疑。战是死不战也是死,将军您要考虑清楚啊。

章邯看着司马欣,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他的胸膛之内仿佛有千层浪在汹涌澎湃,赵高实在太让他寒心了,狗日的太监,仗是我打的,功劳是你拿的,现在我有点闪失,你就想拿我开刀,我章邯到底哪点对不起你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