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那时汉朝(七部精校)

作者:月望东山 | 分类:奇幻 | 字数:6.7万字

第7章

书名:那时汉朝(七部精校) 作者:月望东山 字数:3.3千字 更新时间:12-13 12:37

张良遇上的第二个男人,是项伯。前面说过了,项伯曾经杀过人,很巧他是跟随张良躲藏起来的。大家都是亡命之徒,张良很讲义气,于是把项伯收留了下来。

从此,项伯欠下了张良一个人情。做人情就像用余钱投资,它终有一天会有用的,事实也是如此,后来的鸿门宴事件中,项伯不但救了张良一命,还把刘邦也救了过来。

那时,刘邦去留县(江苏省沛县东南)投奔楚王景驹,张良恰好也带着一百多名青年仔投奔景驹,于是他俩在半路上相遇了。

彼此三言两语之后,知道原来都是为复仇而来的。张良向刘邦讲《太公兵法》,刘邦听得津津有味,还采用了张良的计策。顿时,张良对刘邦有了一种相识恨晚的感觉,他不无感叹地对别人说道:我给很多人讲过《太公兵法》,都没人听得懂,没想到沛公真是天纵奇才啊。

因为沛公能听得懂《太公兵法》,张良决定放弃追随景驹而与刘邦为伍。刘邦也顺便给张良封了一个小官:厩将。这是一个管理马匹及骑兵的官名。如果你读过《西游记》那肯定对这个官名不会陌生,孙悟空就曾经在天宫中当过类似的官,只不过他的官名叫“弼马温”。

孙悟空因为这个芝麻小官远远配不上他,所以还发脾气大闹天宫。刘邦竟然好意思把这样的官名赐给一代奇士,真亏他想得出来。若换成是别人,可能连衣袖都不想挥,直接拿棒槌就朝刘叔叔砸过去了。

但是,张良还是心平气和地接受了。既来之,则安之,张良留在了刘邦的身边。或许苍天已作好了安排,刘邦,就是那个让张良实现人生价值的伟男人!

【五、复仇,复仇】

刘邦结识张良后,两人一起去见景驹请兵还攻丰邑。景驹果然是个爽快之人,立即拨了一批人马给刘邦。可恨的是,刘邦还来不及拨马回丰邑报仇,这时秦军却杀过来了。

章邯的部将司马夷血洗相县后,一直杀到了砀县。时势危急,楚王景驹命令刘邦一起带兵向西攻打秦军,收拾秦军后,怎么宰雍齿都是你的事。

拿人家手软,不打是不行的。再说了,砀山曾经是刘邦的活动中心,算是半个革命根据地,拿下砀山也等于给自己打扫一回后院。

于是刘邦立即带兵向西出发,在萧县(今安徽省萧县)西面跟秦军干了一架,没想到没打着秦军,还反过来被对方追着屁股一路赶回了留县。

二月。春暖乍寒。

前干不掉司马夷,后报复不了雍齿,刘邦火大了,他再次引兵从留地出发攻打砀山。丰邑已经丢了,如果砀县还要丢,那天下哪里还有我刘三的根据地?这次一定要打下砀县。

打下司马夷,下一个目标就是雍齿。所有从我手里丢去的,我统统都要收回来。

攻找砀县,刘邦只有三千兵。而砀县的秦军却有六千。守城容易攻城难,你要打下砀县,就得鼓励手下拿出以一当十的勇气和杀气。

事实上,刘三做到了。攻了三天三夜,终于打下了砀县。这场胜利连本带利全部还回来了,收编了秦军六千人,连上原来的三千人,总共有九千人。够了,三千都能打掉六千人,我不信我九千人打不掉你区区的丰邑?

三月,刘邦率军回到了丰邑。

丰邑城下,春意融融,芳草连绵。雍齿,我刘三又回来了。我说过,你要为你做过的事负责到底。你等着瞧吧,明年的今日就是你的祭日!

兵临丰邑城下,刘邦志在必得。小小的丰邑城,九千兵对一两千兵,就是不打死你也要踩死你。雍齿,让我一次打你个够吧。

开打。

然而,这场本以为没有悬念的战争却出乎刘邦意料之外。雍齿守城有术,使丰邑像一把熊熊烈火,而刘邦的九千兵却如一群群飞蛾扑火纷纷落在城下。不消几天,本来极壮观的军队却像一根被火力融化的冰棍,差不多就只剩下刘邦这个光杆司令了。

九千兵啊,少半是借来的,多半是抢来的,好不容易攒来的一批人,竟然又被雍齿打得溃不成军,对于刘邦来说这真是个天大的耻辱。

况且在攻打雍齿之前,刘邦可是一路上拔掉砀县和下邑,打了两场胜仗才过来的。两次磨刀实地演习还不能宰掉这豆腐块大的丰邑,这真是太叫人惊讶了。

刘邦抬头望着固若金汤的丰邑城,心里不禁涌起一股豪迈之气:不,我绝不能认输!终有一天,我一定会拿下丰邑。

战争就像残酷的赌博,只要有足够的资本就不怕翻不了本。尽管刘邦又输掉了老本,但他之前有过三千兵翻回两倍兵力的好成绩,所以还是非常有信心再次翻盘。

要想翻本,只能再次借兵。借兵,景驹当然是个好说话的人。然而,当刘邦回头向支持他的景驹老板再次借兵时,却悲哀地发现他输得比自己还惨:他已经死在了梁地。

景驹的死,一半是因为自己愚蠢无知,一半是因为自不量力。他愚蠢地自封为楚王,已成为秦朝一大攻击的敌人,却又不自量力地要屯军在彭城东拒绝项梁。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相反,如果连自己几斤几两都弄不清的人,肯定是必死无疑。

项梁早就想干掉景驹了。如今景驹自己要把脑袋提到战刀前,那是不得不砍了。项梁对属下军吏说道:陈胜王是第一个起事的人,如今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秦嘉竟胆敢背叛陈王立景驹为王,这是大逆不道的行为,杀无赦!

景驹是必须死的。不死,项梁头顶上这个大将军的名衔怎么解释?他是以陈胜王的名义封的,又不是以你景驹王的名义封的。不过,景驹如果稍微了解一下项梁属下的部将,他也应该心满意足了。因为他不是败给别的什么人,而是输给了超公斤级的项家军。

项梁收编了秦嘉的军队,驻在胡陵,准备引兵向西。

这时,章邯的部队开过来了。对章邯来说,项梁灭掉景驹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因为项梁让他少了一个对手,那么接下来打项梁就可省了不少麻烦。

章邯高兴得太早了。项梁的目标是咸阳,他根本就不把章邯放在眼里,既然你章邯胆敢挡道,那就让血肉开路吧!

于是,项梁把部队分成两路。一路以朱鸡石和馀樊君为将带兵迎战章邯的部队,一路是以项羽为将率军攻打襄城。他分别给两路军下了死命令,不拿掉秦军,就提着自己的人头回来挨刀。

军令如山,气壮江河。章邯,你尽管放马过河吧,你敢过来,不砍你个落花流水决不罢休。

项梁信心十足地等待着前方传来的好消息,然而他却马上等来了一个坏消息:秦军生猛,馀樊君战死,朱鸡石军败逃胡陵。

项梁火了,军令状之下岂容逃将?项梁闻听朱鸡石败逃,立即引兵奔入薛(今山东省滕县东南)地,一刀斩了朱鸡石。

这时,刘邦来了。饭要吃,仗要打。没了景驹王,还有项家军,刘邦只好厚着脸皮赶到薛地向项梁借兵。

项梁看着刘邦这可怜样真是哭笑不得。曾经九千人的将领,如今带着一百随从来投奔,你这打的是什么仗?不过,项梁马上向刘邦提出一个要求,借兵可以,但你必须听我的指挥。

事到如今,报仇雪恨事大,听谁的指挥都不重要了,刘邦同意了。那好吧。项梁立即拨给刘邦五千大兵,并且派了十名高级军官配合指导刘邦作战。

刘三,你这次不能再输了,项梁刚砍掉败逃的朱鸡石,想成功还是失败,你自己看着办吧。

刘邦心潮澎湃地带着几千个新家伙回到了丰邑。丰邑就像一块试金石,三番五次地试验着刘邦的忍耐力和斗志。然而,丰邑教会了他如何成长成一个著名的男人,在这几场战争中,他深深地懂得了,屡败屡战,永远都不能放弃战斗,是他生命中的唯一选择。

如果说,前两次刘邦是怀着十分的愤怒兵临丰邑城下的。那么,这次刘邦可是怀着无比的悲愤攻打雍齿。没有大死就没有大生,刘邦没有辜负项梁的期望,再加上生猛过人的项家军,这次他终于攻下了丰邑。

刘邦进城的第一件事就是找雍齿。然而善于守城的雍齿也练得一腿好跑功,早弃城投奔魏国去了。

刘邦站在城墙之上俯视着丰邑城的断垣残壁,心中不禁百感交集。今日之丰邑非昨日之丰邑,过去的丰邑懂得什么叫爱,如今的丰邑却教他懂得了什么叫恨。他恨雍齿,恨丰邑的父老乡亲。

丰邑曾经是我打下的,当我在前线冲锋陷阵为你们清路时,为什么这些人统统背叛我?你们死守丰邑难道就是为了一辈子待在这种小地方吗?

现在,我打回来不是要挖你们的祖坟,而是要以血与铁的事实告诉你们,其实丰邑城很小,外面的世界很大,只有打出去,大家才会真正地有肉吃!

既然如此,刘三,我们就跟定你了,一起打出去,一起抢肉吃!

第三章 可怕的章邯

【一、傀儡出世】

刘邦千辛万苦地打败雍齿后,总算了却一大心事。然而此时另外一个城市——襄城,世界末日正在降临到这座小城的上空。

五月,夏天的阳光融融,照在骚动的襄城之上。襄城之下,项羽仰望城上,灿烂的阳光射入双瞳之中,显得特别的刺眼。

项梁之前要所有将领立军令状出征各地,项羽是其中一个。其实不用项梁下死命令,这区区之城太小儿科了,只要项羽一声令下,襄城立马就可被夷为平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