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那时汉朝(七部精校)

作者:月望东山 | 分类:奇幻 | 字数:6.7万字

第15章

书名:那时汉朝(七部精校) 作者:月望东山 字数:3.3千字 更新时间:12-13 18:45

李良站起身来,无比惭愧地看着从官。这时,有一个军官站出来,愤怒地对李良说道:天下背叛秦国的人当中,有能力的都纷纷自立称王了。赵王的地位曾经都在将军之下,现在连个女人家都不肯下车为将军还礼,她算个什么东西,还是让我追上去把她杀了吧。

这话仿若一石激起千层浪,从官们个个义愤填膺,全都吵着要杀掉那个醉酒女人,以报怠慢将军之仇。亏军官们想得出来,杀一个醉酒的女人实在太简单了,可问题是她是赵王的姐姐,砍她就等于砍赵王的心,那不就是造反吗?

其实,从官们想做的就是造反之事。正如前面那个军官所说的,那些有能力的都纷纷称王了,就我们跟着你李将军混得没出息。这下子,真是搞得李良脑袋都大了,前有秦军招降书,后有妇人之辱,现在从官们又都跳着发牢骚,莫非反赵乃天意耶?

韩广都敢反,我为什么不能反?现在就是不反,将来也要反,晚反早反一个样,不如现在就反了。李良又一阵脑热,他突然发出一个指令,既然大家想替我报仇,那都听好了,给我追上去把那个女人杀了,准备血洗邯郸!

果然,李良快兵追上前面那个女人,一刀斩首。紧接着,李良率军袭击邯郸城。这一切就像做梦一样,武臣还来不及明白是怎么回事,就被李良攻下邯郸,一刀剁掉。

或许有人说,这个武臣同志,死得实在是太冤了。但是在我看来,这个赵王可是死得一点都不冤。之前,武臣就有类似其姐姐出门腐败的习惯,才落到韩广手里,韩广和李良都曾经是他的人,他没死在韩广手里,却倒在李良的刀下,这不是莫大的讽刺吗?

李良这次突袭行动,张耳和陈馀却幸运地逃过了一劫。这主要是他们俩的耳目多,一闻听李良造反,腿底就像抹油似的,从墙角溜出邯郸城外去了。

张耳和陈馀站在城外,远远地望着疮痍满目的故城,他们满腔愤怒,却无处发作。这时说什么和骂什么都是没用的,唯有暂时接受这残酷的现实。李良,你等着,你做初一,我们不信就做不了十五。苍天作证,如果我们不让你从邯郸城里爬出来,天打雷劈,灭子绝孙!

第五章 项羽崛起

【一、秦狼入室】

为了东山再起,莫名地沦为逃难者的张耳和陈馀,带着无比悲愤的心情收拾散兵,竟然还有数万人。报仇是合理的,雪耻是必然的,李良,你的死期到了。

然而,就在陈馀准备攻打李良时,有一个门客登门给他们出了一个好主意,这个主意及时地敲醒了张耳和陈馀冲动的大脑。

门客认为,张耳和陈馀都是客居在赵国的外乡人,想让赵国百姓依附他们成大事,那是很难的。但是,如果他们舍得腾出赵王之位,扶立赵国后裔,那么事情肯定成功。

张耳和陈馀立即明白了,门客这招就是要他们立一个傀儡,这不是他们曾经教陈胜使用过的绝招吗?

又是一个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态势,门客说得一点没错,立赵国后裔对张耳和陈馀大有益处。李良之所以反叛,不就是想称王吗?就算他在邯郸自封赵王,只要张耳和陈馀扶赵国后裔上台,李良自然就成了假赵王。真王杀假王,那可是理直气壮多了,赵国士兵和百姓自然会站在真王的立场上,为故国家园而奋起杀敌。

妙,实在太妙了。

张耳和陈馀立即动手寻找赵国后裔,果然找到了一个理想中人。这个传说中的傀儡,就是我们前面说过的赵王歇。

当身在邯郸城的李良听说赵国突然冒出一个赵王时,气得七窍生烟。你张耳和陈馀下手可真快,我还没称王,你们就抢我名号去了,那我无名无实地还怎么混下去?没办法了,一山不能容两虎,不把你们打个稀巴烂,我在赵国哪能睡得好觉,你们先下手为强,那我也来个后发制人,开打。

于是,李良率兵气势汹汹地向信都杀将过来。张耳和陈馀一看李良这副架式,都乐坏了。小样的,我们不发飙就已经很不错了,你还敢主动送上门来?既然来了就好好招待你一下吧,我们新账旧恨一起算,让你知道什么叫君子报仇,血债血还。

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杀气,一个是为了抢王,一个是为了守王,成王败寇,就在今日。

信都城外,不知是哪方先叫了一声杀,立即厮杀之声漫山遍野。早就憋了一肚子怒火的陈馀,像火山爆发一般把所有的怒气和郁闷统统撒向李良,主动出击的李良却像一只丧家之犬,一路被陈馀追着打,连邯郸都回不去了,只好直接向章邯投奔而去。

章邯当然欢迎李良投奔,这个年头,多一个朋友少一个敌人,那可是比什么都强。既然你来了就是客,以前背叛秦朝的事,过去了就算了,重要的是目光要朝前看,诚心合作才是彼此最需要的。

我们绕了一大圈,终于看清楚了,章邯北伐攻打赵国,跟李良的投奔无不有着极大关系。但是,千万不要以为章邯真的是为李良出气才去打赵国的,李良不过是个诱因,而章邯攻打赵国,则是偶然中的必然。因为诸侯六国,章邯唯独没有跟燕赵两国交锋过,况且王离正统率着二十几万正规军准备大肆进攻赵国,章邯北上也是配合王离作战,这也是符合秦军的军事利益的。甚至从更长远的目光看,只要扫平燕赵,其他的牛鬼蛇神自然不在话下,那么大秦就可以僵尸附魂,东山再起。

这下该轮到陈馀叫一声惨了,没想到打跑李良这条恶狗,却引来章邯这头恶狼。可怜的赵国根本就顶不住章邯的进攻,章邯以凌厉之势渡过黄河,一路斩杀,势如破竹地攻入了邯郸城。

章邯打下邯郸之后,做了两件让张耳和陈馀伤心欲绝之事:

第一,抢民。把赵国的百姓迁到了黄河北岸,以绝赵国人力资源。

第二,毁城。把邯郸城夷为平地,彻底打烂赵国招牌,使之无处经营。

赵王歇真是个苦命的人,好不容易被人扶上王位,却被人家一锅端了去。剩下的任务只有逃命了,张耳带着他一起逃入了巨鹿城。

但对付章邯这等人,抵抗和逃命永远都不是最好的办法,魏咎和田荣就是最好的说明。在他看来,赵王歇像一只无助的肥羊,注定成为下一个魏王咎,你逃到哪,他就咬到哪,不咬得你鬼哭狼嚎,决不罢休。

可是赵王歇和张耳都逃进城里去了,这还怎么咬?咬不了可以重兵包围,架锅点火,一起蒸煮。章邯已经想好了,既然王离是先到赵国的,他也不想抢这个功劳了,那就把机会让给王离,自己就暂时当王离的后勤部长,随时支援他。

章邯真不愧是孙子兵法的忠诚实践者,十倍围之,三倍攻之,这是孙武先生教我们的。章邯和王离的军队加起来,至少有四五十万,而赵国才有区区几万人,难道他不应该围打你张耳吗?

张耳做梦都想不到会有今天,真是刚逃出狗爪,又陷入狼嘴,王离大军彻底围死巨鹿,除非孙悟空附身,不然就休想翻出这座地狱之城。

但是,张耳也不是完全没有希望活着出去,他还有一根救命稻草正在城外,那个人就是他的刎颈之交兄弟陈馀。

陈馀的运气还不算坏到绝顶,他被章邯打得狼狈不堪,转身逃去常山,很快又凑了一支几万人的军队,立即开往巨鹿。但是,当陈馀看着巨鹿城前王离那黑压压的大军,后面章邯那虎视眈眈的雄兵,他根本就不敢靠近城一步,只得在安全距离之外驻军观望,这时张耳呼救的声音就从城里传到他的耳里来了。

张耳带着无比悲怆的声音对陈馀高喊:兄弟,快来救救我!

陈馀是听得一脸的痛苦无奈,兄弟有难,当然不能袖手旁观。问题是,章邯和王离实在太强大了,我这几万人就像一群肥羊,而章邯和王离却像两头贪欲无度的饿狼,如果我真的胆敢打上去,几万兵还真不够他们打一次牙祭的!

陈馀保持着一种惊人的奇特的冷静,任张耳在城里要死要活地呼救,就是不肯出兵。明知山有虎,何苦向山行,这是世间所有聪明人特有的处事方式。大哥你就算是被打得再痛,也要学会忍一忍吧,你千万别忘了,这是当初我被鞭笞时你告诉我的做人之道啊。

陈馀这个答复,让张耳听得哭笑不得。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今天之忍非昨天之忍,那时你只受一个小吏打屁股,多忍一会都没问题的,可今天王离二十几万人围着我打,试问我能受得了吗?

人生就像强奸,不能反抗,那就学会享受吧。张耳第一次体验到此话的深刻内涵,他一边面对着王离野蛮暴力的军队,一边忍受着陈馀见死不救的痛苦。没办法了,兄弟靠不住,只能靠自己了。对死的畏惧和对生的渴望,使他爆发出无穷的顽强的毅力,顶住了王离一次又一次的进攻。

这下子,又轮到王离郁闷了。真是活见鬼了,无论怎么努力进攻,却就是打不进巨鹿城,而更让他郁闷的还有,他的军队缺粮了。

王离远远地望着巨鹿城,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打也打累了,粮食也快没了,然而前煎后煎就是煎不死张耳,这下怎么办呢?

王离只好向章邯求助,他派人对章邯说道,大哥你上吧,我的粮食完了。

章邯一听就笑了,兄弟你别担心,功劳注定是属于你的,你就放开打吧,我给你输粮!

于是,章邯从黄河渡口修了一条甬道直抵巨鹿城,源源不断地为王离送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