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那时汉朝(七部精校)

作者:月望东山 | 分类:奇幻 | 字数:6.7万字

第14章

书名:那时汉朝(七部精校) 作者:月望东山 字数:3.3千字 更新时间:12-13 18:45

在燕国这块土地上,曾经有过多么光荣伟大的历史,当年嬴政统一六国时,如果不是燕子丹派荆轲刺秦,估计他还可以多活几年。如今燕地苍劲仍旧,土地仍旧,只要肯扎根下来垦殖,完全可以重振战国雄风,敢问诸侯路在何方。

韩广也深深地被豪杰们的游说打动了,生在这种乱世,只要是个男人,谁不想穿黄袍加冠冕。正所谓历史造诸侯,人生能有几个大机会,如果让机遇擦肩而过,到时替自己遗憾的就不仅是自己了。

称王之见是没错的,可问题又来了,此时韩广的母亲还留在赵国,没有足够准备就仓促上阵,到时赵国不但要杀掉老母,还要发兵攻打燕国,那不是太得不偿失了吗?

豪杰们笑了,韩将军您真是多虑啦。赵国也是仓促称王,连脚跟还没站稳,西边忧秦,南边忧楚,真可谓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哪还有力量和心情跟我们斗。再说了,以陈胜之强都不敢杀武臣一家,以武臣之力又岂敢动你母亲一根毫毛?

豪杰们说得也没错哦,我韩广抢的土地又不是你赵国的,给赵国是情,不给是理,如果你赵国要杀我母亲,凭的又是哪门子理由?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是陈胜王教我们的,你武臣称得了王,为什么我韩广就做不得呢?

豪杰们这么一吆喝,韩广果然打消顾虑,另起山头,这座山头的名字就叫燕国。燕国,多么苍劲而美丽的名字。

如果说韩广是武臣的翻版,那么武臣就是陈胜的翻版了。武臣一听说韩广分兵裂土,当即也怒得跳了起来,我负陈胜王是合理的,你韩广凭什么要背叛我?打,不打你狗日的,老子还真无法泄掉心头这口闷气。

这时候,张耳和陈馀也出来说话了,他们可不像陈胜的相国蔡赐那样好言相劝,他们的看法和武臣相当一致:打,一定要好好教训教训韩广这小子。

张耳和陈馀为什么要主张打?道理是很显然的,之前陈胜如果要打赵国,他还得兼顾章邯,两头作战,这可是战争之忌。但是现在的赵国可没有这种顾虑,陈胜和秦兵正在交缠,根本就没空理睬赵国,而赵国正可以集中兵力一心一意打燕国,让韩广知道什么叫作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使天下人负我!

于是张耳和陈馀同时出击,沿着燕国的边界抢夺土地。但是,就在这关键时刻,武臣不知哪根筋出了毛病,竟然独自骑马出来玩耍,没想到正耍到得意忘形之际,被巡防的燕军给逮了个正着。

这下子轮到韩广牛气了,他给张耳及陈馀放出风声,你们赵王就在我这里,想要人就立即把赵国土地割一半给我,不然你们就等着喝人肉汤吧。

韩广这招真不是一般的狠毒,这年头,什么东西都好说,就是土地不能乱割。土地是诸侯的立业之本,没有赵王,可以再立一个,可是没有土地,再抢回来就难得多了。不过,张耳和陈馀不能因为可以立别人为赵王,就要放弃武臣,至少先得动用外交手段去解决。再说了,赵国也不是没有谈判的筹码,韩广的母亲还在赵国手里呢。

于是,张耳和陈馀派出使者,出使燕国谈判。韩广一看到赵国使者就冷笑不已,你张耳和陈馀就别想只用我老娘就换回赵王,没有那么便宜的事。我还是那句话,想要人,就得拿一半土地来。

更毒的还在后面,韩广为了断绝张耳和陈馀的谈判念头,赵国使者只要来一个就杀一个,来来回回杀了十来个。这下张耳和陈馀可是一点辄都没了,碰上这等只要江山不要老母的无赖,那是神仙见了都要让路的。

然而,就在张耳和陈馀焦头烂额之际,赵国的救星出现了。让人倍觉惊讶的是,这个救星不是什么外星人,更不是什么纵横家,而是一个无名小卒,赵国的炊事兵(养卒)。

这名炊事兵听说赵王被擒,就对舍友说:我想要替张丞相和陈将军去游说燕国,你们觉得怎么样?

炊事兵舍友一听,哄室全笑,你真是想升官想疯了吧,燕国都砍掉赵国十几个使者了,除非派神仙去,不然谁去都要送死,你这不是自我寻死吗?

炊事兵笑了,这倒未必,不信你们就等着瞧。

炊事兵就去找张耳和陈馀,要求主动出使燕国。有人主动请缨,这当然是他们所乐意的。你就去吧,路上小心一点,游说的时候也要多多察言观色,如果形势不对,能跑就跑,跑不掉就是自杀也比被他们砍了强。

炊事兵又笑了,看来张耳和陈馀还是不太相信他的能力。不过没问题,结果马上就要揭晓,他们将会看到我和赵王一起乘着马车回到赵国。

炊事兵带着万分自信出发了,他见到了韩广。炊事兵一看到韩广就问:请问大王,你知道此时张耳和陈馀在赵国想着什么吗?

韩广:当然是想让我尽快还他赵王啦。

炊事兵:错!你根本就不了解张耳和陈馀的为人,其实他们现在最想的不是得到武臣王,而是自立称王。

韩广:他们敢吗?

炊事兵笑,你以为他们真的不敢吗?你以为张耳和陈馀会甘心一辈子就做那个丞相和将军吗?我还是明白地告诉你吧,其实他们早就想称王了,只不过赵国初定,不敢三分赵国罢了,况且武臣王比他们年长,所以只能按辈分来扶他称王。

现在,赵王落在你的手里,他们表面上看希望得回赵王,其实他们早就想让你杀掉赵王了。可是请你注意,一旦你杀掉赵王,后果将会更严重,因为到那时,张耳和陈馀趁机把赵国的土地各分一半,各自称王,并且挂着替赵王报仇的名义来征伐你,到时你真能受得了吗?

韩广一听,神经突然紧张起来。炊事兵分析得没错,像张耳和陈馀这等老江湖,丞相和将军之位哪能满足他们的胃口,不要说一个赵国,就算把十个燕国填进他们肚子也不见得就饱了。

看来索地的事还是算了吧,把赵王还回去,把老母要回来,两国之间算是两清,正所谓小心使得万年船,至于将来形势怎么发展,那就走一步看一步吧。

果然不出炊事员所料,韩广答应放赵王回国,而炊事员也实现了出使前的诺言:驾着马车,和赵王一起回到了赵国。

韩广的闹剧,就此平息了下来。

然而,历史剧从来都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就当韩广刚走下台去时,李良就接着登台了。其实,李良这哪止是唱戏,他简直就是玩命。

李良,也是诸多情况不详,只是从后来秦军送来的一封信中,看出他大约在秦朝任过小官。

那时,李良搞定常山后,回到邯郸城复命,武臣又命令他去攻打太原。太原,就是今天的山西太原市。然而,当李良走到石邑(今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南)时,有一支秦国军队挡住了他的去路,这支军队的首领不是什么陌生人,而是曾经在秦朝蒙恬大将属下任过副将的王离。

王离,秦国名将王翦之孙,王贲之子。他之所以能当上秦朝驻守西北的三十万边防军的大将军,完全是托赵高同志的福。嬴政驾崩后,赵高假诏秦始皇遗诏,逼蒙恬自杀,并且把军权交给副将王离,于是王离一夜之间便成了秦朝最大的将军。可是,后来章邯带着二十几万军队杀出咸阳城,也是一夜成名,甚至人气和能量都盖过了王离,成为胡亥最信得过的将军杀手。

不管怎么说,王离对秦朝还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的。王离本着为赵高服务到底的报恩精神,率军从西北出发,准备进攻赵国,于是就在路上碰上了李良。王离一看到李良就乐了,李良算是老相识,不要急着动手,还是先赶快给他写封信问好。

王离的这封信不是以他的名义问候李良,而是以胡亥的名义写的,很显然,这是一封诈降书。

这封信的大概意思是这样的:

阿良呀,你曾经事奉过我,是我提拔你才显贵的。可没想到你竟然背叛我,这也太不厚道了吧。不过你现在后悔还来得及,只要你真心背叛赵国,归附大秦,那么以前做过的一切都一笔勾销,并且从此让你更加显贵。

落款处:嬴胡亥。

更可怕的还有,此信没有封口。这真是一个诡计,此信真假姑且不论,李良本无反意,万一有人偷看此信后向赵王告密,那真是跳进黄河都洗不清了。

看来,王离这招可不是一般的狠毒,它的用意非常明显,那就是逼良为娼。

此时,李良那颗七上八下的心,真是有说不出的难受。向前退后,都是很要人命的,怎么办呢?权衡利弊,李良决定回邯郸向赵王复命请兵。

但是,李良还没回到邯郸,就在半路上反了。

事情来得实在突然。当李良回到邯郸城时,突然遥遥地看见有一百多个随从的仪仗队向赵国方向奔驰而来,排场这么大,肯定是大王出游或是赴宴归来,李良来不及多想,急忙下马,在道旁伏地拜谒。

李良这一拜,可是拜错神了。因为当仪仗队走到跟前时,他才发现坐在皇车里的不是赵王武臣,而是赵王那喝得烂醉如泥的姐姐。更让人郁闷的是,这个出门搞腐败活动的女人,竟然没有认出李良,以为跪拜在地上的只是一般将领,便懒得下车还礼,只派一骑兵过来叫一声请起,马上就奔驰而去了。

这下面子可丢大了,将军膝上长黄金,上跪天,下跪地;出则跪君主,入则跪父母。如今不明不白地对一个醉酒的女人家下跪,竟然还不亲自请起就扬长而去,教我怎么搁得下这张老脸?

可跪都跪了,有什么办法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