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那时汉朝(七部精校)

作者:月望东山 | 分类:奇幻 | 字数:6.7万字

第8章

书名:那时汉朝(七部精校) 作者:月望东山 字数:3.3千字 更新时间:12-13 12:37

陈兵列阵,一切准备就绪,开打。

但项羽错了,他和之前的刘邦一样,都犯了乐观主义的错误。襄城简直就是另外一个丰邑,易守难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不堪一击。

果然,项羽发起无数次的进攻,就收获了无数次的反击,以英勇作战出名的项羽,终于碰上了一颗难拔的硬钉子。

项羽愤怒了。力拔山兮气盖世,难道连一颗钉子都拔不出来吗?我不是刘三,不用请外援,就算是只剩下我一个也要把襄城丢到锅里煮了!

在准备最后一次进攻前,项羽策马阵前,仰望城墙上的袅袅烟火,这一幕对项羽的刺激太大了,只见他猛挥宝剑,下达了一个铁命令:给我打进城去,一个都不能留!

这道铁命令如风雨雷电摧残着襄城,战士们有如神助,快速地攻下了襄城。愤怒像魔鬼般牢牢地控制着项羽,他拿下襄城之后,下令把城里剩下的活人统统坑杀!

襄城之内,哭声震天,成堆成堆的活人被推进了火坑。这就是所谓的革命,逆我者死,顺我者未必昌。然而,杀降不祥,古已有训,此次屠城作为项羽军事生涯中第一个不良纪录,不但暴露了他的残忍性格,也为他的命运埋下了一颗危险的地雷。

让我们回到项梁这里看一幕好戏。半年前,陈胜王被干掉,半年后,项梁才证实这是真的。真楚王和假楚王都没了,至少得重新立一个王。王就是一面旗帜,没有旗帜,战争还能以什么名义进行到底?

于是项梁决定把各诸侯召来议事,刘邦也应邀而来了。

如果不出意外,新一届楚王将是项梁。

可偏偏出了意外,有人拦住项梁,劝他不要自封楚王成为众矢之的,这个人正是老不死的家伙范增。

范增,居巢(今安徽省巢湖市居巢区亚父乡)人,后来项羽又尊他为“亚父”。所谓尊号“亚父”,其实是尊敬他老人家而给的一个称号,俗称干爹,地位仅次于父亲。范增出道时,年已七十,差不多是项羽加上他父亲的岁数,所以叫他干爹是项羽抬举他,按辈分项羽应该叫他干爷爷也一点都不过分。

范增这位爷爷级人物,平时深居简出,不喜欢养鸟喂虾,不爱喝老爸茶,也不喜欢玩彩票。他只有一个爱好,那就是研究兵法。老家伙几十年如一日的修炼,没有炼成一只狐狸精,反而修成了一个人精。范人精一肚子奇谋妙计,恰值天下大乱,正是走出家门为国家发挥余热的好时候,于是他来投奔项梁了。

范增给项梁简述了不立他为王的几条理由:

第一,陈胜举事失败完全是咎由自取。当初楚怀王被骗到秦国,后秦又灭楚,楚最无辜,所以楚人到现在还可怜楚王。而陈胜没有立楚王之后而自立为楚王,民望不归,理所当然失败。

第二,如今楚人争先恐后地归附你项梁,不是因为你能力过人,而是因为你项家祖上世世代代为楚将。

综合以上两点得出结论:唯有立六国时楚王后代为王,方可实至名归凝聚人心。楚南公曾说过,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如果楚国人都团结反秦,必胜无疑。

姜还是老的辣。此言有理有据,不服还不行,项梁深以为然,决定立楚国之后为王。

可难题又来了,楚灭国多年,皇室贵族早各奔东西不知所归,如今天下大乱,恐怕楚国后人早死于匪兵之手,去哪里能寻一个活人来当这傀儡楚王?

项梁你不要担心,范老爷子早就替你想好了,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广而告之,贴出寻人启事找人。

于是,项梁只好贴出广告,派人四处寻找楚王后裔。功夫不负有心人,项梁果然寻到了在民间替人放羊为生的楚怀王孙子芈心。

六月,项梁选了一个良辰吉日,芈心被正式立为楚王。为迎合民意,尊他为楚怀王,定都盱眙(今江苏省盱眙县),项梁自号为武信君。

在中国古代,国家元首我们称他为君主。而其他的什么武信君呀,文信君啦,都是一种地位的象征,这种称呼往往都是由君主,即国王给那些功多劳高的人赐封的一个高级别的雅号。项梁没有通过楚怀王赐封而敢于自号为武信君,这也就等于说,项梁明尊楚怀王,其实暗地里是把他当成了一个空壳摆设,项梁本人才是楚国真正的老总。

此时,张良看着项梁重组楚国,他也想搭改革的顺风车,把韩国那个破烂的小公司推向市场。于是,张良对项梁游说,意思大约是,目前秦朝这个对手还很厉害,仅凭楚国一家公司是无法与他竞争分割市场的。韩诸公子横阳君韩成最贤,您可立他为韩王,这样您就多了一位合作伙伴,那样就可以与秦国争锋天下了。

张良确实没有白读《太史兵法》,说得一点都不比范增差。项梁亦深以为然,让张良去找韩成,立他为韩王,张良为宰相(司徒)。张良祖父二代辅佐过五世韩王,张良师承祖制,合情合理。

多年以来,张良倾家荡产流亡异国他乡,为的就是有朝一天重归故国重现祖上荣光,他终于等来了这一天。但是,张良想真正重现祖上荣光,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项梁给他们的不过是一顶官帽,他们的手中,不要说土地,就是兵也没有几个。

所以,韩王成和张良要想当真正的王及宰相,就要勇敢地打回韩国,从秦军手里夺回属于他们的城市,只有这样,才算是实至名归。

当然了,没有兵无所谓,反正刘邦开了借兵的先例,况且项梁是个大地主,借他个几千兵也是绰绰有余。果然,张良主动向项梁提出要借兵。然而,项梁一听就笑了,借兵可以,不过我只能借你一千余兵。不管你以后是输还是赢,都得还我的本。

项梁一笑,韩王成就想哭了,开什么玩笑,一千余兵就想从章邯几十万虎狼之师的嘴里夺食,那不是比登天还难?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把地球撬起来。

张良说:给我一千兵,我也能把韩国的土地夺回来。

张良安慰韩王成道,没关系,现在兵荒马乱的,能借到这一千士兵已经很不错了。相信我,只要我们努力奋斗,终有一天,我们肯定能够全都把韩国的土地夺回来。

刀不试试,还真不知道它的利害。果然,张良带着这一千余兵打回了老家,他马上就从秦兵手里抢回了几个城市。

可不幸的是,秦军也不是吃白食的,他们还没等张良把屁股坐热,又把张良到手的城市夺回去了,打来打去,张良根本没占到什么便宜,搞到最后,他只能带着兄弟们潜伏在颍川(今河南省禹州市)一带打游击。

真是流年不利啊,张良好不容易摇身一变,成为韩字号公司总经理,却一不留神就被人家打成了游击队。但是,张良还是告诉自己,一定要忍耐,忍耐,再忍耐,相信自己,机会一定会再次降临的!

是的,张良,你就再等等吧,你的好朋友刘三会来帮你的!

【二、章邯,你真的很牛气】

现在,战国时期被秦国灭掉的六家诸侯,全部成功挂牌上市。北有赵王歇、燕王韩广,中原有魏王魏咎、韩王韩成,东有齐王田儋,楚有傀儡楚怀王芈心、后台老板项梁。六家上市公司,数项梁实力最强,其属下名将贤相灿若星辰,项羽、范增、英布、刘邦、萧何、曹参、樊哙等等,个个都非等闲之辈。

辛辛苦苦奋斗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如果秦始皇在地下知道他毕生的心血,竟是换得这个无法收拾的局面,他不知有没有后悔当初不应该修那么多政绩工程,或者恨自己不早立太子。如果少修几座皇宫,或者早立扶苏为太子,再加上李斯及蒙恬蒙毅两兄弟辅佐,秦字号跨国公司可能还可以苦撑几年。

可如今,一切都晚了,太晚了。

说来也奇怪,当初天下诸侯已如星火燎原到处焚烧之时,秦二世还在阿房宫悠闲自在地养鸟溜狗。秦朝文臣纷纷上奏,建议胡亥出兵镇压起义军,他却把上奏的大臣全部送上了断头台,因为他们都犯了欺君之罪:在胡亥眼里,那些根本就不是起义军,不过是一群盗贼罢了。

佩服啊,佩服。都快死到临头了,还自我感觉良好,叫秦二世为畜生实在太抬举他了,应该叫他“狗不理”。这般无知加禽兽的行为,连狗都不屑与他为伍。

可怜的“狗不理”秦二世并不知道,那些反秦的起义军就算是群盗,也是一群特殊的盗。他们不但抢你的粮食,军火,人口,还要抢你的地图,劫你的老婆和土地,夺你的皇位,要你的命。只可惜了这婀娜多姿的万里江山了,秦朝嬴氏多少代祖宗披荆斩棘,以尺寸之地好不容易才打下来,如今就要眼睁睁地被撕裂分割再次沦入他人之手。

“狗不理”糊涂,秦二世的老师赵高同志及左丞相李斯可不糊涂。不过就算打起义军,也得需要大量兵力,可当初秦朝除了蒙恬留在西北打匈奴和修长城的兵力之外,秦朝的铁锅已底朝天了。如今,蒙恬被他们害死,军队由副将王离率领,打来打去,刚灭了东边的火,北边的火又烧起来了。所以说,秦朝土地如此之大,只靠王离一个当救火队长是远远不够的。

大秦如此之大,除了王离外,难道就再没有一个能救秦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忠贤之士吗?答案是肯定的,这个人就是章邯。

章邯,字少荣。出生年月及籍贯统统不详,但有一点还是挺详的,那就是他的工作及职务,时任宫廷后勤部长(少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