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迷徒:最后一位潜伏在大陆的国民党将军

作者:何晓 | 分类:奇幻 | 字数:6.4万字

第9章

书名:迷徒:最后一位潜伏在大陆的国民党将军 作者:何晓 字数:3.3千字 更新时间:12-13 11:33

李涵章掂量了一下,炒米有十来斤,于是,他叫来江辉琦和周云刚,分成三份各自装好。泡菜和老姜被周云刚抓过去装进了自己口袋:“我虽然脚趾头伤了,但昨晚洗了洗,换了药,不疼了。再说了,我人年轻,虽然个头儿没你俩高,多背些东西,还是没问题的。”说完,还做了两个原地弹跳动作,以证明他所言不虚。李涵章看他生龙活虎的样子,转头问江辉琦:“你咋样?”

“一夜安睡,没有起来蹲坑。”江辉琦笑着回答。他昨晚喝了一肚子热粥,又吃了一次药,肚子已经没问题了。人年轻,患的又是急性腹泻,病来得急,去得也快。

三人收拾停当,谢过店家,继续往碧山方向走。

经过一夜的休整,再加上他们带了十来斤干粮,所以第三天的路途便走得快多了。但让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三人辛辛苦苦过了碧山赶到大足之后,得到的消息却是:王金鹏和姜生元的两个游击纵队已经开往永川去了。

李涵章一听这个消息,大惊失色!他望着大足县的城门,呆呆地站立在那里:半年多之前的往事,如在眼前。

5

随着南京和上海相继被共军占领,大西南又一次成了国民政府“复兴”的基地和希望。一时间,白崇禧集团和胡宗南集团所部的主力全部集结于川东、川北一带,准备以重庆这个“战时首都”为据点,固守西南。重庆绥署易名为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后不久,国防部在此组建了新编第一军,黄埔出身的资深中统特务李涵章被任命为政治部少将主任。然而,李涵章在这个新的职位上还没有把屁股坐热,就接到了杨森的一个重要电话。

作为重庆市市长兼警备司令部卫戍司令,杨森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他的部队包括内政部9个步兵团,宪兵二十四团,范绍增旧部罗君彤的三六一师,二十军的一三三、一三四和七十九师。因为重庆市及附近巴县、江北、涪陵、长寿、南川、武隆、丰都、合川、璧山、铜梁、永川、江津、荣昌、武胜、广安、綦江、大足、北碚等县都属于“卫戍区”,所以,他还筹划组编成几个游击纵队,并在巴县、江北各组织一个独立支队。他的这个方案已经得到了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张群、钱大钧等长官的批准,这个消息,经常进出渝舍的人都知道。

李涵章在重庆党部社会服务总队任职时,就常被杨森叫到渝舍密谈,杨森对他非常赏识。正因为这个原因,这次接到谕令,李涵章心里有数,没有多想,就直接从政治部到了渝舍。

杨森一见李涵章,开口就问:“我那个方案,之前报给了西南军政长官公署,你是很清楚的。说说吧,在人员组织方面,你有啥打算?”

“点兵先点将,目前这二十个县里,有两个人可用,一是王金鹏,此人出身保定军官学堂;二为姜生元,此人和我算同门,也出身黄埔军校。这两个人都有长期带兵打仗的经验,而且拥护总裁、对党国忠诚。如以大足县为根据地,建立两支游击纵队,由这两人统领,一来可以截断成渝路永昌荣昌段,阻挡共军西下东上;二来可以与遂宁、潼南、合川一线的部队联合阻击华蓥山游击队。”尽管李涵章在中统和党部呆得时间久了,对上上下下的情况了解得非常透彻,很明白党国目前的大局势、知道面前坐的这个人已经作了多手准备,但以他的性格,却只能这样做,不会有第二个选择。

“好。你以最快的速度前往大足,筹建这两支游击纵队。需要啥,马上理出清单,我叫人去办。”杨森听了李涵章的这番分析之后,当即拍板。

就这样,三天后,李涵章留下江辉琦在家处理政治部的日常事务,自己带着周云刚赶去了大足县。

因为事先杨森在电话里对大足方面有过交代,大足县党部、县政府、县参议会一帮要员都到城门外去迎接这位“特使”,场面相当热闹。虽然大家心里都清楚,这热闹就像是元宵节的烟花,象征着最后那一瞬间的灿烂,但谁都没有说破,大家见了面,依然彼此客气地说着恭维话,表面上好像仍然对党国大业满怀信心,但人人都心知肚明,心里早已经打好了各自的小算盘。

接风宴上,酒是自然少不了的。不过,酒过三巡,李涵章就切入主题,说明了来意:“兄弟不才,奉司令之命前来执行一项特殊的任务,还望在座的各位为了党国大业竭尽全力,誓死效命。想来,诸位都已经接到了司令的口谕,兄弟也不在这里浪费时间了,就此宣布张长官、杨司令对王金鹏和姜生元两位仁兄的任命书。二位自此刻起,即分别为东、西山游击纵队司令。三天后,兄弟回重庆复命。这期间,还请各位通力协作,完成组建任务。各位,现在让我们举杯,为王司令、江司令的高升,干杯!”说完要说的话,李涵章率先将手里高脚杯中的小半杯红酒,一饮而尽。

一阵丁丁当当的碰杯声之后,接着是一阵噼里啪啦的掌声。

将这帮政界、军界的老爷们打发了之后,按照中统一向的行事传统,李涵章当天下午便去拜会的大足县的袍哥舵把子秦五爷。见了面之后,他依然是那些话,希望对方率手下所有的兄弟,全部参加游击纵队,同时答应,只要他们加盟游击纵队,就会得到枪炮医药等大量的“见面礼”。这些东西在当时都是紧俏物资,袍哥舵把子秦五爷掂量了一番之后,痛快地答应了。

得到这两拨人的肯定答复后,李涵章当晚便在电话里给杨森汇报了进展情况。于是,第二天下午,这支部队所需要的军械、弹药、服装就非常及时地从重庆运来了。

带着这些物资,李涵章在第三天清晨应约上山去做三件事情:和王金鹏、姜生元拜把子,交割物资和检阅部队。

拜把子的仪式由头发花白的舵把子秦五爷主持。他亲自走上来,左手提着鸡、右手拿着刀,手起鸡头落。鸡血从鸡脖子里喷到了酒缸里,然后左三圈、右三圈,搅拌均匀。李涵章、王金鹏、姜生元三个人一起走过去,拿起碗从酒缸里舀起一碗血酒,一饮而尽——按江湖规矩,在舵把子的主持下,李涵章和王金鹏、姜生元这就算是歃血为盟了。

然后,李涵章代表张群长官和杨森司令移交物资:第一批是他们各自的军旗、委任状和关防;第二批是每人一把中正剑和杨森赠送的左轮手枪;第三批是装有密电码、旗语手册、对空联络手册等的小铁箱;第四批便是武器,其中包括多门八二迫击炮、六零迫击炮,多挺重机枪、轻机枪,两外还有几箱子铜号。

在轰隆隆的礼炮声中,李涵章代表张群和杨森检阅了这支仓促间成立起来的游击纵队。看到队伍里站的有袍哥、有土匪还有团丁,不仅衣冠不整,而且基本上没有一个经过正规的军事训练,连站姿都是七歪八斜的,李涵章当时心就冷了。他已经没有其他奢望了,只盼着两位科班出身的司令治军有方、指挥若定,能在共军打到大西南之前,把这支临时拼凑的部队训练出来。

现在,不过才过去大半年的时间,部队能训练成什么样姑且不说,但就两位司令把部队带往永川而言,已经说明形势严重不妙了。

站在大足城外的山坡上,周云刚见李涵章脸色大变,问道:“主任,他们去堵截由江津过来的共军,有啥不妥吗?”

李涵章铁青着脸,没有吭声。

江辉琦给周云刚解释说:“根据我们一路上得来的情报,两天前,二十军和第一军就已经过去了。他们现在孤军深入,正面遭遇共军四野主力,两侧没有掩护、后面没有援军,只不过是一去送命、二去送弹药罢了。”

江辉琦话音刚落,就听耳边“嘭”地一声响。他侧头一看,是李涵章一掌击打在了身边的柏树杆上。

“这两人,说来也是身经百战,咋事到临头这么糊涂!四野是啥军队?岂是他们那群乌合之众可以挡得住的?如果避实就虚,保存实力,也许还有一线生机。但现在,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被共军正规军和游击队包饺子吃掉!”李涵章叹息一声,无力地靠在树干上说,“我们赶紧撤!一定要争取追上二十军和第一军!”

第三章 成都

1

到大足获得援助的愿望落空了,三个人只得继续徒步往成都方向急行军,想要追上二十军和第一军。

好在江辉琦的腹泻,在吃了药和那位店家给的老姜之后,病好了,体力也基本恢复了;周云刚的脚伤虽然还在疼,但对于走路,并无大碍。于是,为了赶上部队,也为了避免和共军地下党策动的地方组织遭遇,他们专选偏远的捷径走。虽然山高坡陡,路况不好,但却安全得多。一路上没有阻力,进展得自然也很迅速,他们很快就把大足县城甩在了身后。

原来以为,店家卖给他们的十多斤炒米和咸菜,足以让他们支撑到大足,然后再得到补给,甚至能够再弄辆汽车,但现在,情况已经发生突变,干粮眼看就被消耗完了,他们必须在中午十分,赶到安岳境内的一个小场镇补充给养。

然而,就在他们紧赶慢赶,在黄昏时疲惫不堪地接近那个名叫清油铺的小场镇时,却迎面碰到了两个全副武装的军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