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崔氏玉华

作者:沈芳好 | 分类:奇幻 | 字数:6.9万字

15 义 女

书名:崔氏玉华 作者:沈芳好 字数:2.9千字 更新时间:12-13 15:06

从进府开始,玉华的小脑袋里便一直有个疑惑,那就是这府里的人为什么要接自己进来,为什么要派了王嬷嬷来每日悉心教导,等芸娘被接进来和自己一起学规矩后,这疑惑就越发强烈了,而这几日来,这西跨院里更是弥漫着一股说不清楚的热闹欢快,夫人专门给她和芸娘又做了几身衣裳,还赏了首饰,王嬷嬷带着碧痕几个大丫鬟没事就给她们两个梳妆打扮、评头论足一番,还有芸娘,虽然比以往缄默了许多,但言谈神色间都掩饰不住带着一丝喜气。

越是这样,玉华越觉得不安,她思来想去,便想到了一个人,这几日王嬷嬷不再每日过来教导她们规矩,只偶尔过来看看她们的起居,这天她又送了些据说是宫里娘娘赏的绢花过来,玉华谢恩过后,请碧痕帮自己收好哦,见屋里没人,便细声细气的说道:“嬷嬷,玉华有事请教你。”

这似乎是五娘第一次主动和王嬷嬷说话,王嬷嬷愣了愣,便也和气的说道:“不知五娘有何事要问?”

玉华看着有些不好意思的样子说道:“上次老爷赏了玉华那把很名贵的古琴,可玉华不会弹琴,实在觉得有愧于老爷和这宝物,前几日寿宴上听珍姐姐弹的那么好,玉华就更无地自容了,玉华想把这琴还给珍姐姐,可玉华什么都不懂,不知道该怎么做才好,生怕自己做错了事反惹珍姐姐生气,所以便想来请教嬷嬷您了。”

王嬷嬷听她说着,脸上不动声色,心里却不由感叹,果然是个机灵的,这个好,算是卖到夫人心里去了,要知道二娘心里确实对那玉涧鸣泉念念不忘呢,要不王氏怎会让人直接把琴收进了库房,五娘走时能不能带走那可很难说呢,现在她竟能主动提出来,岂不是大家省事。

而且更聪明的是,并没有莽莽撞撞的直接跑去和夫人或二娘胡说什么,知道先来和自己商量,要知道这给别人送东西也并不都能落到一个好的,二娘心里对崔泽观把琴赏了五娘本就极不服气,五娘此时再转赠她,也许反倒火上浇油,现在五娘把这个面子卖给了自己,自己又知道这琴对二娘的重要性,可不要替五娘把这个礼漂漂亮亮的送出去。

想到此处,王嬷嬷也难得露出了一个慈祥的模样,说道:“五娘如此懂的谦让,倒也实在难得,那就让奴婢帮你想想,怎样讨了夫人和二娘的欢心,可好?”

见王嬷嬷把话全部都点透了,玉华也并没露出不好意思的神色,大大方方的谢过了,心想自己果然没看错,这王嬷嬷果然是个明白人,并不是刘婆子那种愚蠢的恶奴,既然如此,玉华也就不再犹豫,又轻声问道:

“嬷嬷,我这两日怎么听芸娘姐姐话里话外的意思,好像她是要去什么极好的地方,夫人又给我们做了这许多的衣服,莫不是连我也要跟着一起去吗?又是要去哪里呢?”

听了玉华这话,王嬷嬷并未恼怒,反倒放下心来,她本就对五娘心存着些疑虑,对她今天突然间卖好,心里还是略有些不安的,现在知道她原是因为想打探消息才如此的,倒是说的通了,她沉吟了片刻,就开口说道:

“这事呢,过两天夫人也会亲自和五娘说的,不过今天五娘你既然问起了,老奴便先告诉你一二也无妨的,五娘你的堂伯母,也就是安国郡公的夫人顾氏,是个厚德心善的,又极喜欢女儿,便兴起了要在族里收些聪明可爱的小娘子做义女的念头,五娘运气好,一回来便被你堂伯母看中了,过些天,五娘就要被送进永嘉坊里了,那永嘉坊可不是一般的所在,乃是郡公府,我们府上虽也算富贵人家,和永嘉坊却又是不能比的,五娘听了,可开心吗?”

原来如此啊,是要把自己送到别人家去,这其中的好坏玉华并来不及细想,只是终于解了心里长久的疑惑,她松了口气,一双眼睛一弯,不由自主就露出一个浅浅的笑意来。

王嬷嬷却是从未见过这孩子真心笑过的,此时倒是一愣,以为她是为了能去永嘉坊开心,不由想到,无论如何聪颖,毕竟还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孩子,今后如何也只能看她自己的造化了。

又过了两日,王氏果然将芸娘与五娘两人叫到了自己房里,这还是玉华第一次来正房,她仍是一副怯懦安静的样子,王氏也不以为意,便将要送她们去永嘉坊的事情详细说了,虽玉华已经知晓,还是微微露出了些惊讶的表情,至于柳云姿,是来安邑坊前便知道此事的,此时便十分乖巧的说了好些铭谢感恩的话,越发衬的玉华木讷稚弱了。

等都详细交代完了,王氏让芸娘先回去准备,却单独把玉华留了下来,并将身边的人都全数遣了出去,连王嬷嬷也未曾留下,弄的玉华站在王氏跟前也有些忐忑起来,因这位嫡母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心思实在是太过明显,两人其实没有见过几面,玉华只记得她是个神情严肃的妇人,此时很想偷偷打量她两眼,终于还是硬忍住了。

而王氏也在凝神打量着站在自己面前的小人,因在家中,并没有换上见客的大衣裳,五娘穿的单薄,越发显得娇娇弱弱的一个,五官却不似稚子,已然是一张精致的美人脸了,王氏看着,越发的不喜。

“五娘,你来府里之前的事情,可还记得?”王氏终于开口了,声音寒浸浸的犹如冰水里出来一般。

玉华垂着头,心思转了一转,再开口时,声音便带上了点颤音:“五娘......不...不太记得了......”

“那你亲娘是谁?可还记得?”王氏继续逼问,声音越发的狠戾。

“不记得了...全不记得了...”玉华好似已经快被吓哭了。

王氏见她这样,才满意的点了点头,脸上泛起一丝笑,神色却依然冰冷:“既然五娘都忘了,我今天就详细和五娘说说,从这个屋里出去,五娘便要牢牢的记住了,一个字也不能记差了,若是弄错了,五娘应该知道会怎样吧?”

王氏说完了,便将她与崔泽观给玉华编纂的身世详细说了一遍,又督促着玉华牢牢的背住了,还反复考问了几遍,见基本无差才罢休。原本话说到这里也就无事了,可王氏见玉华记东西很快,又想起王嬷嬷也说过她资质尚可的话来,便又起了点其他心思,她又换上一副笑脸,将玉华拉到了身前,尽量和气的说道:

“五娘,你父亲将你送到永嘉坊,都是为了你好,不管你到了哪里,终究是你父亲的亲生女儿,今后不管遇到什么事,总有我们帮你,只要我和你父亲还在,你便总有一份依仗,但你也要记住了,虽然你父亲看重你,但若是你哪一天不能容于永嘉坊,这世上第一个容不下你的,便也是你父亲,我们一家子总是衰荣一体的,你可明白?”

玉华忙不迭的点头应了,因为偷偷的憋了一会气,脸色看着便有些发白,王氏见状颇为满意,这才放她回去了。

等到了去永嘉坊的前一日,崔泽观特令在家摆了晚宴,也算众人送送两个小娘子,在宴席上,玉华便提出要讲父亲赏赐的玉涧鸣泉赠送给二娘崔玉珍做纪念,而其他人等,她也均有亲手做的荷包与璎珞送上。玉华此举一出,除了把芸娘气歪了鼻子,竟是皆大欢喜的。

不但被崔泽观好好夸赞了一番,连那王氏也甚是满意,她虽也不喜玉华出风头,但玉华赠琴时将自己说的十分谦卑,只说如此好琴,唯有珍姐姐才配得上,看着女儿眼中难掩的喜欢,王氏看玉华也顺眼了几分。

第二日一早,玉华便被叫了起来,王嬷嬷亲自过来替她们两个梳洗打扮,等都收拾齐整了,简单用了早膳,两人便被带到了主院给王氏请安,王氏又将两人上下仔细检视了一番,才让她们出去侯着,自己便开始用早膳,而此时二娘也由鹅黄陪着来请安了,见玉华两个盛装打扮的坐在外间等候,不由微微一愣。

两人急忙起身与她见礼,碧痕特意扶着五娘略微避在芸娘的后面一些,二娘只与二人微微点头,便往内室去了,可等快进去的时候突然停了一下,扭头说了一句:“那个...七娘脾气不是很好,你们去了以后...记得多让着她些......”

说完,二娘便头也不回的走了,玉华与芸娘都愣了愣,等回过神来,二娘已经进去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