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崔氏玉华

作者:沈芳好 | 分类:奇幻 | 字数:6.9万字

3 膏 肓

书名:崔氏玉华 作者:沈芳好 字数:3.6千字 更新时间:12-13 10:27

等刘嬷嬷出来的时候,玉华敏感的从她脸上察觉出一点压抑不住的喜色,没等玉华开口,刘嬷嬷便说到:“你娘并无大碍,你要是不放心,我等会叫张药师进来给她瞧瞧……”

玉华还想说能否给她娘叫个正经的医师来,刘嬷嬷已经拿起空篮子,急匆忙色的就走了。

张药师来的时候,还带着点疑惑,虽然他一直没断了往这个院子里来,但这样正经的被刘嬷嬷请进来,已经是几年前才有的事情了,那时赵蜜儿还是个碧眼棕发、艳光逼人的胡姬,吓的他连头都不敢抬一下下。

进了院子,见玉华早已准备好草药等在那里,院子里看似也一切正常,张药师才暗暗的松了口气,看来是自己想多了。

查看着玉华采摘好的白沉香,张药师忍不住再次感叹,真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啊。

当初他给玉华那株带根的白沉香,纯粹是看这娘俩实在可怜,尽一点人事,骗骗那孩子罢了,这白沉香本是南方潮湿肮脏的水洼边才能长出的野草,长安城的药师们并没有一个能种成功的,都说是水土的问题,大家一般也用干的白沉香代替,只不过效果没那么好而已。

张药师也没成想,这东西竟然真的给玉华种活了,到了现在,自己倒要反过来向她收白沉香了。

张药师也问过玉华是如何种的,玉华只说是就按他的说法来的,知道这白沉香喜水、喜肥,便每过三四个时辰就给那药草少浇点水,隔段时间给它淋点人粪尿而已。

见她说的简单,张药师也回去让徒弟试着种种,却是一直没能种的好,就算有活的,也只是零星几棵,且没有玉华种的那么肥壮茂盛。

他责问徒弟不尽心,小徒弟却也委屈,吸溜着两条鼻涕哭诉道,这药草实在太娇气,稍微少浇几次水肥,就很难长的好,再说又不是什么值钱的药材,不过能用于外伤消炎罢了,风干的也一样可用,实在没必要花这许多功夫去栽种啊,自己又要忙铺子里的事,又要帮师傅买酒,还要帮师娘洗尿布,哪有那么多空去伺候这玩意儿,不停的浇屎浇尿,臭都臭死了。

张药师被徒弟问的哑口无言,他老人家身子强健,到了四十岁上,刚又得了一个大胖儿子,排行老八,这家里家外的事情,还真多靠两个小徒弟帮衬呢。而且这白沉香确实只是一般的外伤药,新鲜的也只比干的多卖几个大钱而已,他干脆放弃了自己家种的念头,直接从玉华那里买就是了,反正她在后院里种了不少,她娘一个人也用不完,而且玉华还常常不要钱,只要他拿些简单的吃食和旧衣物来换就行,倒也两下便宜。

照常给赵蜜儿看完伤之后,因这次是刘嬷嬷请他过来的,药钱可以挂在崔府的账上,张药师便给开了一些价格便宜的补气补身的药,吩咐玉华除了给母亲吃外,自己也多少吃点,这孩子实在太瘦小了,虽然身子还算康健。

“先生,我娘她最近不大吃得下饭,还老是在睡觉,有时一睡就睡一天,吃了这些药,是不是就能全好了呀......”,玉华捧着那几包药,眼里满是欢喜的问道。

张药师却暗暗叹了口气,他自知医术一般,可赵蜜儿的情况却并不复杂,按照医理来说,这人早已经是油尽灯枯,死也死了好几回的,哪里还吃的下什么饭啊。

实在是不知道该如何回答眼巴巴望着他的小玉华,张药师只好咧开嘴冲她笑笑,想了想,又从怀里摸出一个油纸包,塞到了她手上,便逃也似的走了。

夜里,煎好药伺候着娘喝了,玉华自己也按着张药师的嘱咐,拿着个破了口的大海碗,咕咚咕咚几口就把补药喝了个底朝天,然后满足的叹了一口气。

赵蜜儿斜眼看着,忍不住嗤的冷笑了一声,玉华丝毫不觉,还砸吧了两下嘴,然后仰着头看着赵蜜儿说:“娘,这药真神,喝了身上马上热呼呼的,张药师说这可是补药呢,娘,你喝了药,是不是也觉得好多了啊?”

赵蜜儿习惯性的想刺挞女儿几句,话都到了嘴边,却又咽了回去,反倒伸手在玉华的头顶上揉了揉,轻轻嗯了一声。

看到娘好像心情不错,玉华转了转眼睛,娇声问道:“娘~~~你今天和刘嬷嬷说的是什么东西啊,你和她说啥了些呀,她好像有狗追似的就跑了......”

“喝了药,身子觉得很强壮了是吧?那去打旋吧,打上五十个。”赵蜜儿冷冷的说完,就闭着眼睛靠回了床上。

“娘~~~”玉华一声惨叫过后,还是乖乖的去打旋了。

再说那刘嬷嬷,一路着急忙慌回到了家里,推开木门便直愣愣的往自己房里走去,砰地一声关上了房门。

她进来时,大儿媳正撅在那里喂鸡,直到婆婆进了房门才回过神来,唬的连忙跳了起来,却一句话也没来得及说,房门已经在她面前砸上了。

她先是白着脸呆站了半天,回过神来马上觉得事有蹊跷。

这婆婆性子刻薄的紧,前些年家里不知道怎么发了笔横财,花钱找门路求了主子恩典,拿银子给小叔子赎了身,又送他去学馆识字,这钱像水一般的流出去,心更野的没边了,关起门,竟说起什么要供小叔子去考科举的话来,既然要考举人,那是要给全家脱贱籍的,又从哪里来这么些钱呢?

这样也就罢了,自己这男人是个憨实的,也愿意家里能飞出只凤凰来挣门面,赚来的月钱都全数交到婆婆手里,可反过来,这婆子却百般嫌弃起自己两口子来,又是嫌大儿子只是外院赶车的月钱少,又是嫌自己粗笨的连府里都进不去,还只生了两个丫头,对儿子还好,最多燥起来骂两句,对自己,待到生了二丫头后,那巴掌棍子真是没少挨。

这老婆子最会挑理,像今天自己这样没瞅见她进来,没能及时招呼见礼的,在平日,早就被一脚揣在自己腚上了,今天却不知道搞什么鬼。

这刘婆子的大儿媳捏着围裙在院子里打了好几圈,直想趴到那门上去听壁脚,终是被婆婆打骂怕了的,没敢动作。

到了晚间一家人坐下来吃饭的时候,这媳妇眼睛快忙死了,来回偷偷打量着公婆,果然两人神色都有些古怪,公公是个阴沉脾气,倒还看不大明显,那婆婆显然心里有事,连大丫头偷拿半个馒头都没发现。这媳妇一腔的疑惑,也没个人可诉说,连夜里都没睡好。

那刘嬷嬷房里,虽早早熄了灯,两口子却也是几乎整夜没睡。

“要不......你明日去偷偷瞧一眼,那小娘长的真是一丝丝也没有番人的模样,和三......和那位几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越大是越明显了,我今儿见了,都唬了一跳呢.”刘嬷嬷低声的在说话。

“混说什么,我现在跑去那个院里算怎么回事,这事儿可是敢让别人知晓的吗?你今天这副火烧了屁股的样子,连老大家里的都瞅出不对劲了。”

“她瞅出来又有何相干,她还敢反了天不成.....”

“你这蠢婆娘,别说是她,这事连老大老二也断断不能透漏一丝半点,小心惹得大祸上身,你哭都来不及。”

这刘嬷嬷虽凶悍,但平日里家里拿主意的还是这老头子,被他骂了一通,也不敢再多说什么,只是低声追问道:“这事恐怕要早做个决断,那胡女子眼看就不好了,这次是真真要咽气的样子。”

半响,老头子才阴仄仄的说:

“那胡女子......这是想把那小娘子送进去呢,可是她,又怎能知道我们到底有没有按她说的做了?我就是把那小娘带出去卖了,再骗她说送进府里了,她又能奈我何?”

“她...她有一句话,让我告诉那位爷,还要让我带回话,那好像是一句什么诗啊词的,她说不怕我能编的出那爷的回话,另外......她也说了,她说...说...我们应该知道什么叫崔氏女,知道自己的小命值几个钱... ”

刘婆子这几句话越说越低,说完了,屋里便陷入一片安静,那老头子忍不住伸手摸了摸自己的眼角,那里有一条细疤堪堪从眼角划过,一直斜到太阳穴边上,那胡女子的厉害,他也是知道的。

那次为了给那小娘子看病买药,她从一根金簪上取下一颗红宝石给了刘嬷嬷,因为并不是玉石翡翠等常见的宝物,老婆子开始并不知道这东西的价钱,还是他再三打听了才知道竟值那许多的银子,因为东西来的不光明,他最后拿到手的最多只有三成,可对他家而言,还是一笔巨款,小二能赎身,能读书,全靠那笔钱了。

所以,后来老婆子说那簪子上还有一颗蓝宝石的时候,他才动了心,才跟老婆子找机会偷偷去了那院子里一趟,想威逼着那胡女子把东西拿出来,那胡女哭哭啼啼一副害怕的样子,却等骗他近了身,一簪子差点戳瞎自己的眼睛。然后狂笑着说自己的命不值钱,谁要敢来惹她,就等着陪她一起死。笑的跟个疯子一般,还用胡语连串的念着什么,听着跟恶咒似的,那场面实在唬人,他们两口子只得落荒而逃。

后来他也不是没有想过用其他办法要了那女子的命,可老婆子找了各种借口搜遍了那女子的东西,也没再看到那簪子,再加上胡女子很快就病倒了,病的很重,一副随时就要毙命的样子,他们也就一直没拿定主意。

这两年,他们是一阵子只盼着那赵蜜儿早点死了,好彻底搜检一番,一阵子又生怕她要是真死了,就再也找不到那东西,刘嬷嬷一直放任张药师进出那院子,也是为了这个缘故,偏偏那女人硬是撑了这么长时间,两口子时时为了这个纠结,真真是连阳寿也折损了几年。

思前想后,老头子终于开口说道:

“这些时日,三爷隔几日都要去一趟永嘉坊的,要想和他碰上一面,却也不难,只是,这事还要再好好谋划一番,虽说府里一直还留着那小娘子,但主子们的心思哪是你我能猜得到的,贸然带她出去,总要找个上好的借口,另外,你千万小心着点,不要让那胡女给耍了,毕竟那东西我们连影儿还没看到呢,你这两天只管把那院子盯的牢牢的,其他事情我来安排......”

两人又嘀咕了好一阵,才渐渐没了声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