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崔氏玉华

作者:沈芳好 | 分类:奇幻 | 字数:6.9万字

13 永嘉坊

书名:崔氏玉华 作者:沈芳好 字数:3.9千字 更新时间:12-13 15:06

王嬷嬷惩戒了芸娘,却也不敢大意,当日傍晚,便大概将事情的前因后果报于了夫人王氏知道,言语间却只说那芸娘大约是小孩子心生妒忌,想要出言讥讽五娘几句,却差点牵扯了二娘进来,自己因怕她今后言语都这样随意,所以就借故吓吓她,让她今后更谨言慎行些。

这王嬷嬷是个老道成精的,她若是将芸娘的心思统统点破,说的那么不堪,为着面子,为着要把五娘压下去,王氏都会不肯的,必要反过来再给芸娘撑腰,可王嬷嬷只说小孩不懂事,却又把二娘点了出来,王氏如今一门心思最怕二娘因五娘而委屈,这一听之下,果然大怒起来,愤愤然骂道:

“一个一个的,都不是省心的东西,这些姨娘养出来的,能有什么好教养,都是惹事生非的贱胚子。”这话一说,是把自己的庶妹也迁怒在内了,芸娘虽是商户出生,却也是正宗的嫡女。

王嬷嬷此时却反过来劝说着:“想来都是小孩子眼皮子浅,没见过什么好东西罢了,表小姐还是十分受教的,虽然有些委屈,倒也是乖乖认错了,这说起来还是咱们二娘真真好气度,不愧是嫡长小姐啊,小小年纪便如此明事理,又懂的体谅大人的难处,比较起来,那五娘在二娘面前,真是一句话也不敢说的。”

这话顿时说到了王氏的心眼里,她并不知当时有五娘一语道破芸娘心思的功劳,只觉得二娘不受挑拨,越发懂事了,心里很是欣慰,如今被王嬷嬷一吹捧,主仆两个顿时又将二娘好一顿夸赞,王氏这才神清气爽起来。

第二日芸娘照常来姨母房里请安,原本她还存了些告状的侥幸心思,早起偷偷把自己的左手在床沿上敲打了几下,本已好了的掌心,看着又略微有些红肿了,她计划着等会儿到了姨母房里,便抢着给王氏端茶送水,好顺便露出些端倪来。

谁知王氏一早脸色便阴沉沉的,还没等芸娘做些什么呢,便肃然将她教训了一顿,倒也没说她昨日受罚之事,只叮嘱她切不可偷懒,一定要好好跟着王嬷嬷学规矩,并强调了王嬷嬷是自己身边最得力的人,要芸娘没事多听她的教导。

这下顿时叫芸娘慌了手脚,她这人最大的长处便是识时务,她心里很清楚自己眼下最大的依仗就是王氏,要是失了她的欢心,别说去永嘉坊,连这安邑坊也要呆不下去的,告状什么的小心思顿时被抛到了九霄云外,芸娘急忙站起身恭听王氏的教诲,等王氏说完,又掏心挖肺的说了许多自贬和感激的话,总算才让王氏的脸色好看了些。

自此之后,这芸娘明显老实了许多,王嬷嬷也松了口气,更加加紧了对二人的教导,待到五娘待人接物上基本没问题了,便禀告了王氏,王氏片刻也没耽误,马上向崔泽观报了喜,过了两日,崔泽观去了趟永嘉坊后,便嘱咐王氏择日去趟永嘉坊,拜访一下三嫂顾氏。

一想到要去应酬顾氏,王氏便暗暗叹了口气,虽然不愿,还是早早命人递了消息到永嘉坊去,得了顾氏的回音后,当日便带着二娘去了永嘉坊,正好二娘最近心境颇好,脸上的热痘也好了七八成,已经能出去见人了。

永嘉坊紧挨着兴庆坊,原还住着郑太后的亲族,自六年前那场大乱之后,便成了国舅崔泽厚一家的府邸,作为宗族皇亲的宅子,其精致气派自然不同一般,若不是如今皇后崔泽芳地位超然,断不可能由崔泽厚一家独占此坊的。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王氏来永嘉坊,便很难直接就见到顾氏了,总要由仆妇们陪着,在偏厅里候上那么一小会儿,才能被领着到正厅去。

“让弟妹久等了,妹妹可别怪我。”顾氏一见到王氏进来,就满脸带笑着表示着歉意,只不过动作永远比话语慢半拍,等王氏已经快行完了全礼,她才伸手扶住了。

顾氏虽然衣着颜色特意穿的暗沉,装饰也十分简单,神态举止都是一副端庄慈祥长者的姿态,但一张容长脸上五官端丽清秀,气色也是极好的,看着犹然是一位绰约佳人,她待人十分和气,不笑不说话,熟悉崔泽厚夫妇的人都觉得,如今他们夫妇两人是越发的相像了。

顾氏和王氏寒暄了两句,便将二娘拉到了身边,拿了两块琥珀核桃喂到了她嘴里,见她吃了,才笑着问道:“味道如何,你最爱吃这个,知道你要来,我特意叫她们做的,是不是吃着甜而不腻,格外好些呢。”

二娘倚在顾氏身边细细尝着,满意的点了点头,又抬头冲着顾氏爱娇的一笑,她一直仰慕三伯母,三伯母仪容风度出众,言语文雅。对自己又一贯和蔼关切,并不像其他长辈,看见自己只会胡乱夸赞一些容貌服饰,让人厌烦。哪里像三伯母,很清楚自己的喜好,还常常和自己探讨琴艺,和她相处,简直如沐春风。

不一会儿,元娘崔玉林和嫡妹崔玉媛也赶了过来,姐妹三个相见,又是一番寒暄,虽然二娘崔玉珍极力掩饰,但看向堂姐妹两人的眼神里,还是难免露出了些许艳羡之色。

崔玉林今年刚满十三,容貌肖母,身形比同龄的小娘子都要高挑些,长颈细腰,身姿挺拔,尤其是神态总是淡定自若,气质出众,是长安城有名的才女。而她嫡妹崔玉媛,比玉华还小一岁,却是个厉害的,口舌伶俐,聪颖过人,容貌生的比姐姐还要出众些,可说的上眉目如画。

崔玉林拉着二娘问起了崔泽观给的那本古琴谱,两人都是喜欢这个的,聊得甚是热闹,而崔玉媛则站在两人旁边,一双黑白分明的眸子,却只盯着二娘的两颊上来回瞧个不停,神情捉挟。

二娘被她盯的,脸上都微微泛起了红潮,心里知道这个妹妹是个任性不肯让人的,自己在三伯家又不敢造次,便只好装作没看到她的样子,硬撑着继续和元娘说话。

谁知崔玉媛看她这样,竟嗤的一声笑了出来,这下崔玉珍再也忍不住了,不敢过于发作,只是脸色微愠的问道:“七娘笑什么?”

没成想这一声七娘叫出来,却反先叫恼了崔玉媛,她小脸一板,眉头一皱,瞪着眼睛说道:“谁是七娘,哪个在这里乱叫,也不知道从哪里弄来的香的臭的都敢往我前面放,真真笑死人。”

崔玉媛这话说的声音不小,王氏也听的清清楚楚,却只能装没听到,继续和顾氏应酬着,脸孔却难免有些发僵,顾氏也是一副没听到的样子,只和王氏继续说着具体什么时候送玉华她们进来好些。

王氏可以装着没听到,崔玉珍站在崔玉媛眼跟前,却是怎么也没办法装听不到的,她刚才也只是一时嘴快,因为不喜欢崔玉媛,觉得因为多了个五娘,把崔玉媛从六娘给挤成七娘还挺可笑的,便在自己府里这么先叫开了,本也没想当着崔玉媛的面叫出来的,可现在崔玉媛说话不但毫不给自己留面子,连带着连自己爹娘都一起给辱骂了,实在是太过了些。

眼见崔玉珍涨红了脸就要发火,崔玉林连忙上前一把揽过了她的肩膀,柔声说道:“二娘快别和这个小疯子计较,也不知道这阵子是怎么了,天天跟吃了枪药一般,连我都莫名吃了她几顿排揎,咱们别搭理她,去我房里坐坐吧。”

说完,崔玉林又瞪了七娘崔玉媛一眼,崔玉媛见姐姐眼神严厉,也不敢再造次,扁了扁嘴巴,扭身到一边玩去了,不再理她们二人。

二娘被元娘挽着往外走,心中却不由松了一口气,说实话,她刚才虽然气的要命,其实一时间也并不知道该怎么应对。她一直和七娘合不来,上次两人也是言语间争执的厉害,被崔泽观知道了,差点要动家法,说她太不懂事,身为姐姐,却和七娘这样的小娃娃计较,还跑去永嘉坊失礼丢人,要不是被母亲硬拦下了,那次她就要吃大苦头了,最后还是害的母亲被父亲当着几个姨娘的面前训斥了一通,又病了一场。

若光是父亲严厉也就算了,崔玉珍本是个倔强的,虽然害怕,可心里还是极不服气的,可是在永嘉坊要小心行事这个事情,母亲也是再三叮嘱过的,而且话语间说的很明白,若是自己只图一时嘴巴痛快,就会白白连累父母上门去赔罪受折辱,这话让崔玉珍委实难受,所以对着崔玉媛时都一直格外隐忍的。

这会儿得了元娘解围,二娘心里好受了不少,她心里想着,无论如何,三伯母和元娘姐姐对自己都是很好的,想那七娘也是人小不懂事,自己是不应该和她计较,这般想来,便强打精神露出一个乖巧的笑容来回应着崔玉林。

王氏那边和顾氏说话,却一直极为留心看着女儿的动静,先时她们争吵时她倒还冷静,此时看到二娘这样一笑,胸口顿时闷的慌。

见她脸上神色有变,顾氏柔声问道:“妹妹可是不舒服?”

王氏心里一紧,连忙说道:“早起便有些头晕,许是昨晚睡的有些不安稳,没甚大事,这会子已经好多了。”

“若是身子不舒服,便早些回去吧,我本还想多留二娘玩会呢,我就喜欢这孩子的娇憨劲,比我家这两个可省心多了。”

听顾氏这么说,王氏连忙打起十二分精神来,笑容满面的说道:“唉,她哪里比的上林儿和媛儿呢,别说元娘,光是媛儿这利索能干,我都羡慕的很,也就是嫂子你偏疼她罢了,可不说你们娘俩个投缘呢,二娘在家里可没少和我念叨多喜欢您,一会儿说三伯母喜欢这个,一会子说三伯母会弄那个的,弄的我这个做娘的,都难免要不时吃些飞醋呢。”

王氏说到这里,连着一旁伺候的下人都一起凑趣的笑了起来,顾氏自然也是笑语盈盈的,两人又说了一下玉华她们两个的情形,王氏便以身子不适为由告辞出来了。

娘两个坐上马车,王氏才重重的叹了一口气,按着她的本心,是一万个不愿意这样常带着二娘来永嘉坊的,可她也知道这是万万不可能的,在别人面前她还能端着崔氏夫人的架子,但在顾氏前面,她如今只能夹着尾巴做人,其实她自己倒无所谓,只是实在不想二娘受委屈,尤其是在元娘崔玉林跟前,看着二娘被她唬弄的团团转,委实让王氏心里难受的紧。

二娘总觉得顾氏与元娘待她是极好的,却没想过,她们若是真对二娘好,又怎会放任崔玉媛那小娘一再的放肆,却从不管教一句呢,崔玉媛今日这般的举动言辞,已可说是毫无礼数可言了,哪里还把自己这个婶婶和崔泽观这个堂叔放在了眼里,若是二娘敢说出这样的浑话,莫说崔泽观,连自己这个当母亲的也绝不会姑息的。

可是,王氏又并不敢把这些都与女儿一一挑明了,她是个精明的,早就看清了崔氏一族如今的形式,今后崔氏满门恐怕都是要依附于永嘉坊过日子的,不管真相如何,女儿如今面子上总算与顾氏和那元娘十分亲昵,今后二娘的前途,还要多多依仗她们两个的,二娘这样子懵懂些,大家都还好过些,真要撕破了脸,只有对自己府上更不利。

不管如何,王氏这趟总算敲定了送两个小娘去永嘉坊的日子,说是要等下月顾氏做寿辰时,与其他几家的另几个小娘子一并进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