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重生爸铺路,位极人臣不是梦

作者:钱升 | 分类:都市 | 字数:3.4万字

第5章

书名:重生爸铺路,位极人臣不是梦 作者:钱升 字数:3.3千字 更新时间:12-13 18:35

鲍叔牙连忙解释说,当初管仲是公子纠的臣,他射你是正常的,不射才不正常呢,如果现在他当你的臣子,他也会帮你射别人的。

齐桓公沉默,鲍叔牙说得是没错,但他心中实在咽不下这口气。

鲍叔牙接着表示:“君将治齐,即高傒与叔牙足也。君且欲霸,则非管夷吾不可。夷吾所居国国重,不可失也。”鲍叔牙认为自己和高傒都属于守成型干部,而管仲才是开拓型干部,他才能帮助齐国获得霸业。

接着鲍叔牙又狠狠地夸了管仲一通,还说自己有五个方面(政治、军事、礼义、宽民、信民)不如管仲,这个管仲,就是天下奇才,就是社稷之宝。如果主公你有称霸天下之志,就该尽弃前嫌,重用仇雠;但如果你心无大志,只想当个太平君主,那么就当我鲍叔牙啥都没说。

齐桓公终于点头了,他毕竟是个有远略有大志的人。既然老师鲍叔牙把管仲说得这么玄乎,那么寡人就当管仲从来没有射过那一箭吧。所谓贤君无私怨,为了齐国的大业,寡人可以选择忘记。

这里,齐桓公又表现出他的一个优点了,那就是忘记。

别小看了这个优点,它非常难得,它需要大智慧大气度才能做到。齐桓公差点死在管仲的箭下,如此深仇大恨,问天下有几人能轻松释怀,然而齐桓公竟然说忘就忘了,而且终其一世,都再也没有提起过,仿佛这件事儿从来没有发生过一般。譬如古希腊七哲之首泰勒斯有一次夜观星象,不慎跌落井内。一个美丽的色雷斯女侍取笑他说:“你只记得头上的东西,而忘记了身边的一切。”泰勒斯摇摇头回答:“我忘记了大地的不平,但却获得了整个星空。”

由此可见,忘记不一定是坏事儿。战国时代信陵君窃符救赵,力退强秦,意骄矜而有自功之色,魏国名士唐雎就劝他说:“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吾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有些事情不可忘记,有些事情却不可不忘,不明白这一点的人,永远成不了大事儿。

正因为如此,所以管仲囚车一进入齐境,齐桓公就立刻派人解其桎梏,以朝车(指的是朝廷重臣朝见君主所乘的车)迎接回都,并点起火把祛除不祥,杀纯色公猪进行祭祀,又斋戒十日,为管仲举行消灾祈福的仪式。如此大的阵仗,从前通常只有大军凯旋才会这么折腾,但齐桓公为的却是一个曾差点杀死自己的齐国“狗盗、庸夫、逃兵”,群臣闻之无不骇然。

等到管仲快到临淄,齐桓公又亲自出郊迎接,与他共乘一车,大张旗鼓地回朝。

路上,临淄城万人空巷,都来瞻仰国君如此重礼请来的贤人到底是谁,结果发现竟是国之大仇管仲,百姓无不骇然。

大家没法儿不骇然,春秋初期不像战国时代,士阶层尚未崛起,治理天下都是诸侯大夫们的事儿,像管仲这样的底层士人,能力再强也不可能碰触国家大器,何况他还劣迹斑斑,有过谋杀国君未遂的罪名,而齐桓公却如此尊贤欲以之大用,的确有些惊世骇俗了。

外举不避仇,齐桓重用管仲,比之唐太宗重用魏徵,如何?

到得朝中,鲍叔牙见了管仲,老友重逢,悲喜交集,两人抱头痛哭,从此“管鲍之交”名扬天下。后世不知多少人欲求管鲍这样的生平知己,可惜知己难遇。战国时代的孙膑引庞涓为生平知己,庞涓却残忍地断其双足;楚汉时代韩信引萧何为生平知己,萧何最后却将其诱杀。人心如此难测,“管鲍之交”也就变成了高不可攀的传奇,变成了千古绝唱。

唐朝诗人杜甫曾叹:“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李白也叹:“管鲍久已死,何人继其踪?”李杜二人关系算是不错了,但比起管鲍来,他们还是差得很远。

唉,我这一生若是能遇上管鲍这样的知己,我死而无憾。

接下来,大家在朝堂上坐定,齐桓公便开始毕恭毕敬地请教管仲如何才能安定国家。

确实,齐国经过这次内乱,人心不稳,元气大伤。如何拨乱反正,重建齐国和谐社会,此乃当务之急。

管仲举起四个指头,回答了四个字——礼义廉耻。

他接着又发表了一句名言,这句话在后世经常被人提起,引为士大夫的座右铭:“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也!”但管仲接着话锋一转,又道:“然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也。”他这叫做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但以物质文明调动精神文明发展。此思想非常先进,至今仍有重大借鉴意义,后人称之为管仲的“富治思想”。

齐桓公点头称是,接着又请教管仲如何成就霸业。

管仲举起一个指头,回答了一个字——天。

他接着详细说道:“夫霸者何所贵?贵天也。”齐桓公奇怪地抬头看天,管仲笑道:“所谓之天者,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君人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故君欲霸,举大事,则必从其本。夫齐国百姓,公之本也。”

简单来讲,就是要齐桓公以民为天。

据《管子》一书记载,管仲“入国四旬,五行九惠之教,一曰老老、二曰慈幼、三曰恤孤、四曰养疾、五曰合独、六曰问病、七曰通穷、八曰振困、九曰接绝。”他如此关注民间疾苦与弱势群体,俨然是一位社会保险制度与福利制度的创始人。如果此记载真实可信,则管仲的“以民为天”是真正落到实处而绝非空言矣。

当然,这也有可能只是管仲的一个政治理想罢了,并没有在齐国深入执行下去,但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以民为天”思想的政治家,光这一点,管仲就足够称得上“圣人”。所以齐桓公听了后不由肃然起敬,鼓掌惊叹,但是鼓到一半,他的脸色又沉了下来,原来,他想起了自己的缺点,自己那死也改不了的坏毛病。

齐桓公说:“寡人有疾,寡人好色,且常使爵腐于酒,肉腐于俎,得无害于霸乎?”

此言一出,群臣皆惊。天哪,主公说话未免也太实诚了吧,我们大家也都知道你有些风流好色、嗜酒如命、贪爱美味、奢侈浪费等坏毛病,但也不用当着群臣的面不加掩饰地说出来吧,如此坦率,如此直白,如此不知维护自己的领导形象,这不是很傻很天真吗?

然而管仲却笑了,他感觉自己开始有些喜欢这个可爱的君主了,一个人不怕有毛病,就怕死不承认自己有毛病,甚至压根就不认为自己这是毛病,那样的人才最讨厌。其实,“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个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一点儿毛病都没有的人。

于是管仲微笑着回答道:“此极非其贵者耳;然亦无害于霸也。”管仲认为“食、色,性也。”贪爱享受是人之常情,这些小节跟事业成功与否没啥太大的关系。

齐桓公顿时深感理解万岁,忙又问:“何如而害霸?”那么什么对霸业有害呢?

管仲伸出了五个指头,道:“不知贤,害霸;知而不用,害霸;用而不任,害霸;任而不信,害霸;信而复使小人参之,害霸。”

这次群臣和齐桓公一起站起来鼓掌了:“善!善乎哉!”齐桓公当时并没想到,他后来前四点都处理得很好,只有第五点的失误,最终竟让齐国霸业毁于一旦。

接下来,管仲又开始立足齐国,放眼世界,大侃特侃他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诸多方面的独特见解,一时间,殿内惊叹敬佩之声不绝,那气势,美国总统奥巴马的竞选演讲也不过如此。

演讲结束,殿内鸦雀无声,然后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齐桓公郑重宣布:“寡人欲使管仲治国,何如?”

群臣表示都没有意见,但管仲却摇头道:“不可!”

这下子大家都感觉奇怪了,你管仲不想为公子纠殉葬,不就是为了回齐国一展所长吗?这会儿怎么又谦虚起来了。

其实管仲哪里是谦虚,他在提条件呢!只见他举起五个手指头,说了五个字:“贱不能临贵。”

齐桓公顿时明白了,于是他宣布,管仲即日起为齐国上卿,地位不仅在群臣之上,且在国高二子之上。

把一个囚徒瞬间从草民提拔为上卿,而且地位超过有拥立之功的世袭上卿国高二氏,此真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也,这下管仲该满意了吧,但是不,管仲仍然不满意。

只见管仲又举起了五个手指头,说了五个字:“贫不能使富。”

齐桓公立刻宣布,封给管仲三处封邑,并将齐国一年的市租赐给他作为奖金。这下管仲该满意了吧!

然而管仲再次举起了那天杀的五个手指头,缓缓说出五个字:“疏不能制亲。”

管仲这小子太过分了,要这要那,有完没完哪,群臣们听了直冒汗,包括鲍叔牙在内。

然而,齐桓公却一点儿不冒汗,他立刻宣布,管仲即日起为寡人仲父,也就是二叔或干爹的意思。这件事儿是学周武王,他曾尊齐国的先祖姜尚姜太公为“尚父”,另外再比如四百多年后的秦王嬴政,他也有个仲父叫吕不韦。

齐桓公还命令,从此以后所有齐国人都要避讳,不许说“夷吾”这两个字,因为这是寡人干爹管仲的名字。

从古到今,只有避君王的讳,从来没有避臣子讳的,齐桓公此举,不仅惊世骇俗,而且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真是太超过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