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穿越三年后,我嫁给了未婚夫的死对头

作者:景五 | 分类:都市 | 字数:3.3万字

第9章

书名:穿越三年后,我嫁给了未婚夫的死对头 作者:景五 字数:3.3千字 更新时间:12-13 18:02

忽然心思一动,我想,我要把这个院子写进故事里。

那时候,我正刚刚开始写新书《南风知我意》,后来故事里暮云古镇的那个有花草有果树有院墙阮阮很喜爱的风家院子,原型就是来自那拉提的哈萨克牧民之家。

故事是虚构,但很多细节,确是来自于生活。

花草树木,鸽子飞翔,阳光与露珠,花香与清风,再养几只慵懒的猫狗,有爱人相伴,这样的小小院落,不仅仅是阮阮的梦,它也是我的梦。

因为苍苍的感冒,我们决定在那拉提多待一天,吃过午饭,再纠结了一翻,最终还是放弃去伊犁,看来草原、赛里木湖以及薰衣草花田,都只能留待下次的夏天了。之后果断买了那拉提直飞乌鲁木齐的机票,穷游到最后几天,竟然奢侈地飞了一把,但苍苍的感冒愈加严重,不能舟车劳顿,这个时候,也就顾不上省钱了。

来的时候,一路上看到田野里有许多毡房,写着住宿的字样,我们从青旅退房,决定去体验一把哈萨克的毡房。其实也没有目的地,上了路边待客的一辆面的,对司机说,往前开吧,我们见哪儿喜欢就哪儿下。

虽然不可预知,但我很喜欢这种随性。

哪知车子一路到了终点站,也没见到之前看到过的提供住宿的毡房,实则那些地方离那拉提镇还有很远,司机不肯再走,把我们载到一户牧民家前,让我们去问一问,也许人家愿意收留。

运气不错,这家牧民虽然没有挂“住宿”牌,但他们家有空闲的毡房,还有两个大房间,平日里也提供给游客住宿。不用考虑了,自然是选择毡房,我跟苍苍去看了看,收拾得很干净,铺位上铺着花毛毯,上面摆着一张小茶几,花花绿绿的棉被绕着圆形毡房排列一圈,看起来好隆重。空间很大,睡十个人都毫无压力。五十元每人的价格,不算贵,我跟苍苍去谈了谈,让阿妈包我们晚餐,这地方连商店都没有,更别说餐馆了。阿妈是爽快人,让我们跟他们一起吃。阿妈不会汉语,就让女儿跟我们沟通。小姑娘念初中了,汉语说得也不是特别流利,但交流没问题。我从背包里翻了翻,拿了一个香梨与两个月饼递给她,她有点羞涩,最后还是接了过去,低声说谢谢。

这一块地方,我不知道是否可以称之为村落,居住的牧民并不多,公路两旁只有几处房子,以及零散的一些毡房。公路下面,清澈的伊犁河婉转而过。河堤两岸,是密密麻麻的树木与乔木,初秋季节,树叶已渐渐变黄,却还未到金黄一片,青黄交接,别有风味。

我们沿着河堤散步,抬头,对面遥遥相望是那拉提茂密的原始森林,山峦寂静,层林尽染。脚下,河水清澈见底,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来,将潺潺水波折射成一片成晶莹微光。

公路另一侧,是一片高高的山坡,我缓慢地爬上去,攀到至高点,微喘着气在一块岩石上坐下歇息。我俯览脚下,河流变得好遥远,一群晚归的羊群悠悠地走在小路上,骑在马上的牧民从前头蹿到尾,又从尾蹿到前,挥着鞭子,维持着羊群的秩序。抬头,天边夕阳正缓缓地落下去。

我脑海里忽然就蹿出一句话来――

我想和你生活在一个小镇,共享无尽的黄昏,和绵绵不绝的钟声。

我此刻目之所及的地方,多么符合傅先森与南风心中的小镇啊。

无比的静美,无比的安宁,轻盈得像梦。

而这个黄昏,我也总是怀疑,是不是在梦中,看了一场温柔的日落。

天黑的时候,我们住的地方又来了一拨客人,开着一辆大面包车,十来个人,像个团队。一问,果然是单位出行,他们是乌鲁木齐某家医院的医生。

过了一会,我出来,看到他们竟然已经开始生火做饭了!他们找阿妈买了十公斤羊肉,打算烤肉串,做羊排手抓饭!见他们那大阵仗,我也被勾起了兴趣,跑去问阿妈,还有羊肉吗,我们也要烤肉串!羊肉是有的,阿妈家刚宰了一头羊。只是,阿妈家的小姑娘疑虑地看着我,烤羊肉,你真行吗?

呃……虽然没烤过,但是!我瞅了瞅那几个忙得热火朝天的医生们,可以现学嘛!

阿妈切了一公斤羊肉,拿了铁签子给我们,让我们自己串。别以为串肉简单,这可是个技术活,小姑娘打着手电蹲在旁边教我们技巧,先串一块瘦肉,再一块肥肉,再来两块瘦肉,肥肉有油,这样搭配才不会烤糊掉。我信心满满,欲大展身手,结果出师不利,肉没穿串进去,直戳痛了指尖。二十来串肉,我串得磕磕碰碰,最后还是阿妈看不下去,过来帮我们。

这家没通电,照明的电都是太阳能供应,草原入冬早,有阳光的日子太难得,因此电来之不易,自然不会有路灯。我们一群人在外头露天烤肉,一切行动,全靠一只手电筒,以及大炉子里红彤彤的柴火。

医生队伍里有个大厨,烤肉与手抓饭都由他操持,他脱掉外套,只穿一件T恤,高高挽起袖子,烤肉时手指翻飞,一甩一吹的架势,一看就专业十足啊!我蹲在烤架边,吸着鼻子说好香啊好香,一边猛吞口水,一边偷师。

几分钟后,第一炉烤肉出炉!大厨请我们一起品尝,吃第一口,就朝他竖起大拇指!一路吃过不少烤肉,便宜的贵的,但都比不上这晚的羊肉串。

医生们烤完,终于轮到了我们。我第一次烤肉,又新鲜又激动,照着先前偷师来的做法,手指翻啊翻的,大厨站在旁边给我做指导,直夸,小姑娘,像模像样呢!

信心满满地把烤肉端到毡房里,献宝似地拿给苍苍与南瓜君,等着他们夸我呢,结果我自己刚吃第一口,就想吐出来,天呐,怎么这么咸!没法吃啊!可我没有放盐呀,我明明跟医生一样的程序烤的!

我跑出去一问,才知道,原来阿妈腌肉的时候放了很多盐,医生们先后用水洗了四次,所以他们的肉咸淡适中。

我:……都没有人告诉我这个呀……

偷师不成功,欲哭无泪啊欲哭无泪。

医生大厨安抚我,把他们的烤肉分享给我们一些,又装了一大盘刚刚起锅的羊排手抓饭给我。真不愧是大厨,饭也香气四溢,看起来就很有食欲。

有人在我身后忽然“哇”了声,月亮出来了!

我转头,天边一轮圆月正从乌云背后缓缓爬出来,明亮皎洁,照亮了整个夜空。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我左手拿着羊肉串,右手端着手抓饭,在月色照耀下,走向我们的毡房,食物的香气随着夜风一丝丝飘到鼻端,满满都是温暖。

我抬头看了看圆圆的月亮,总觉得,今晚,才更像中秋夜。

喀纳斯的星空

我对喀纳斯的第一印象不好,很不好,甚至可以说是失望。

我们下车吃的第一顿饭,在贾登峪,一碗普通的肉丝面卖到68块,加个鸡蛋加十元。同车的男孩子想吃羊肉,花一百多点了一份葱爆羊肉,端上来一看,羊肉屈指可数。

这堪比机场的食物价格,令我为接下来的三天担忧。

230块的昂贵门票再一次刷新了我对喀纳斯物价的看法,这还只是喀纳斯三个大景点其中一个的门票费,去白哈巴村还需要再花280块,去禾木,再掏门票……

因为季节原因,喀纳斯景区只开放三个月,到十月初,便要因大雪封山。在这边做生意,时间太短,门租贵,又因为运输不便,东西自然就贵得离谱。想到这一层,昂贵的物价令我理解。

但当不管是乘坐区间车还是去洗手间时,长长的队伍人龙,以及嘈杂的导游喇叭声,手中小红旗飘啊飘,令我觉得,这个地方,太像太像菜市场。

它的风景依旧是美的,秋色盎然,层林尽染,但那美,却被染得如此喧闹,浮躁。

刚抵达,我便意兴阑珊。

多年前,我梦中那个安静的喀纳斯,去了哪儿?

我陪苍苍去喀纳斯湖,她感冒不见好,又因为忽然的失恋,心情低落至谷底。其实从那拉提开始,我就知道她很不好,她的生病,多半是忧思所致。我不知怎么安慰,便打趣她是林妹妹。

其实我有点怕见到与我朝夕相处的朋友情绪低落,因为我不知道该怎样安慰,我感情内敛,当面说不出肉麻的话,也别扭给对方一个拥抱,实在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所以就只能傻傻地冷然地看着,为她担忧,却也毫无办法。

喀纳斯湖曾在我的故事里出现过,它美得如梦似幻,而一切美景,当你身临其境,就会发现,现实与想象,是有些差距的。也许是幻想太美好,亲眼所见时,再美的景致,也美不过梦中。

喀纳斯的丛林与湖泊,在我心里,都没有泛起涟漪。

而我最想去的禾木,因为修路,无法正常通车,只能徒步或者骑马前往。我是考虑过骑马的,可大姨妈的忽然造访,哪儿都去不了了。

我的心情变得无比沮丧,若不是定好了机票,我甚至想提前离开。

我们住的小木屋,没有火炉,入夜后特别冷,被子倒是厚,却不够柔软温暖。我躺在狭窄冷硬的床上,久久无法入眠,我忍不住想,为什么要来喀纳斯?如此翻山越岭,舟车劳顿的。这里的感受,比之之前任何一个地方,都要糟糕。

半夜的时候,我起床去外面上厕所,我知道山上凌晨的气温有多低,我把抓绒羽绒都套上,又缠了厚厚的围巾,才敢跑出去。

当我推开门的瞬间,我整个人一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