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穿越三年后,我嫁给了未婚夫的死对头

作者:景五 | 分类:都市 | 字数:3.3万字

第5章

书名:穿越三年后,我嫁给了未婚夫的死对头 作者:景五 字数:3.4千字 更新时间:12-13 18:02

这时,车子停了下来,老头儿下车,对我们挥挥手,到了,到了。

我左右看了看,这条小路上,哪儿有博物馆的影子?我问老头儿,这里真是是博物馆?他伸出手,让我们付车费。然后,他拿了车费,调头,车子“突突突”地开走了……

我默了默,掏出手机,打开百度地图,看到地图上显示,此地离博物馆12公里……他把我们带向了反!方!向!

我简直哭笑不得。

老爷子,您听不懂为啥要点头啊,点头就算了,还那么坚定为哪般啊!我们四个人站在灰尘扑扑的路边,面面相觑,苦笑,又拦下了一辆小三轮。嗯,这次都懒得问了,反正这边车都是直接到巴扎的,坐到终点站就是了。

罢了,就当是坐坐车,吹吹风,看一看和田的街巷吧,这样想来,小小的郁闷瞬间也就被午后的风吹散了。

我爱喀什的理由

不到喀什,不算到过新疆。

听到这句话时,我是有点不以为然的。这种口号似的广告语,在很多旅游景点都曾看到过。

在我的计划里,喀什是南疆的最后一站,之后就转北疆。在我的计划里,南疆只打算花十二天左右的。在我的计划里,到喀什后顺便去国土最西边与巴基斯坦接壤的红其拉甫口岸,来回给自己三天时间。在我的计划里……嗯,事实证明,计划就是用来打破的。最后我在喀什待了一周,占据整个旅途的四分之一。

从和田到喀什的这段火车旅程,我最喜欢,窗外风光无限。很多时候,美好的风景不在那些声名在外的收费景点,而是不经意间你偏头掠过窗外,忽然撞入眼帘的惊喜。在南疆辽阔的土地上,这样一闪而过的惊喜,真的太多了。所以不管汽车火车,我都喜爱靠窗的位置。

南疆全线的火车票价,算得上目前国内最便宜的吧,超级适合穷游。从和田到喀什,一路上停靠的站名,每一个念出来都是一段历史呀,墨玉、叶城、莎车、英吉沙……听到广播里的站名提示,每一次,我都有下车一路玩过去的冲动。无奈时间问题,不得不放弃很多地方。

下了火车,阿以要去火车站买回程乌鲁木齐的车票,还不知道要排多久的队,看着明晃晃的太阳,下午四点,九月的喀什很热。我们三个决定先去旅馆,是一早就预定好的青旅,在著名的艾提尕尔清真寺旁边,这么显著的地方,应该很好找的,可是我们却傻傻地坐过了站,一路到了终点站,拖着沉重的行李,又热又累,实在无力再折腾,拦了辆出租车。结果,那个悲催的司机,把我们载到了一个同名的小宾馆……又是一翻折腾,途中接到阿以的电话,他竟然已经到了旅馆!

热,累,饿,焦躁,这些情绪一下子就把我击中了。随之而来的,便是对喀什的淡淡的意兴阑珊。

入住的青旅叫帕米尔,正面对便是著名的艾提尕尔清真寺,它是新疆规模最大的清真寺,我在网上看过万人齐跪广场上祷告的照片,清晨薄暮里,淡淡的金光下,那画面,壮观又震撼,唯有信仰的力量,才如此强大。

我不信奉任何宗教,但寺庙教堂在我心里,都是神圣与敬畏的地方,也因此,在喀什的几天里,多少次从清真寺广场穿过,却终究没有走进去一睹风采。

相对于著名景点,我更爱街头巷尾的热闹。旅馆楼下的那条街,不长,却热闹繁华,各类店铺林立,从小吃到进口食品店到英吉沙小刀专卖店甚至斜刺巷子里还有一个规模不小的黄金交易市场,我跟苍苍最爱逛的却是各种古董店,饰品琳琅满目,还有许多中东来的披肩与地毯,最最适合淘货。

我们在一个古董店看中了两条羊毛披肩,但老板开价偏高,又因为语言不通,我俩讨价还价的功力毫无用武之处,想了想,忍下冲动,晚上回到旅馆问前台小哥,这边披肩的大致价位。心里有了底,第二次再去,嗯,拖过计算器,直接按价格!老板是个花白胡子的老头儿,戴着一顶白色的陈旧毡帽,看不出年龄,精神却很好,双眼炯炯有神。他看着那个价格犹豫了下,拿过计算器,按了个比我们高的价位。我拖过来,又按回原来的价位,然后伸出两个手指头,买两条!他一笑,点头。

宛如默剧般的讨价还价体验,真是头一遭啊,别致又有趣。

旅馆在三楼,楼梯入口处摆了个烤羊肉串的摊子,火辣辣的阳光下,大风扇一吹,烟雾缭绕,直窜楼上旅馆的天台花园,每次上楼下楼,我们低着头从那片烟雾中迅速逃窜。多住了两天,算是发现了,楼下那个烤肉串的摊子,不分昼夜地烟雾缭绕,呛人的烟火味与浓浓肉香味随风飘上旅馆的花园里,可渐渐地,住客们也都习惯了,尤其到了夜晚,浓烈烟火中,大家该干嘛干嘛,上网的,聊天的,喝酒的,吹拉弹唱的,热热闹闹,那烟火反倒成了一种奇妙的背景,衬在夜色灯火里,一夜的迷离。

我坐在天台边缘的长椅上,也不嫌弃那烟火沾在衣服与头发上的味儿了,看着不远处灯火通明的夜市,对面安静的清真寺广场,初秋的风徐徐吹着,凉却不冷,耳畔有人声,琴声,欢笑声,以及花洒浇在植物上的水流声。

夜,渐渐深了。心,变得安宁静谧。

是在这一刻,我爱上了喀什。

我爱喀什的夜色,我更爱它的夜市。

不管去哪里旅行,当地的早市与夜市都对我有着莫大的吸引。像我这种瞌睡虫,逛早市的兴致总是被睡意无情扼杀掉,为数不多的几次早市印象里,大理的蔬果市场最令我喜欢,在清晨的阳光里,那些沾染着露珠水汽的鲜花、蔬菜、水果,令人心里感到无比温暖与欢喜。如果说早市给人温暖静美,那么热热闹闹的夜市,更多了几分喧哗的人间烟火气。

从南疆一路下来,几乎每到一个城镇,我们都不放过当地特色的夜市,在我看来,大大小小各有不同,却也无比类似,不同的是氛围,类似的是食物。水果、烤肉与面食,是南疆夜市上不变的内容。但喀什的夜市,却是更为地道的南疆特色,在吐鲁番库尔勒的时候,夜市上还会有很多四川人的摊位,在喀什,却全是本地风味。

每晚九点,我们趿拉着拖鞋穿过清真寺广场前面的地下通道,出了通道口,便是扑面而来的热闹。也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晃了几个晚上,我们吃东西的顺序非常固定――通道口一个卖水果的摊位前站定,西瓜一瓣,哈密瓜一瓣,站在摊位前吃完,擦嘴,付钱。然后再转到卖烤肉串的摊位,吃完,擦嘴,付钱。再然后,围到一个麻辣烫的摊位,挑选,吃完,擦嘴,付钱……这个夜市不大,摊位之间紧紧相邻,也基本没有座位供客人坐下来慢慢品尝。于是来觅食的人,游客与本地人拥挤在一起,围在摊位前,取了食物也不拿走,吃完,擦嘴,付钱。我对这种感觉非常着迷,从一个摊位晃到另一个摊位时,我竟生出一种诡异却浪漫的错觉来,我们不像是在吃夜宵,更像是在跳一支圆舞曲,围绕着这不大的夜市广场,舞伴是身边来来往往的陌生人,并肩而立,再擦肩而过。

也因为这一点点的独特,喀什的夜市,成为南疆我最爱的夜市。

阿以是个巴扎控。

他的行程在到喀什的第二天便与我们分开了,他决定先去塔县,回头赶喀什的周末巴扎,见他这么郑重其事的,我跟苍苍也被勾起了兴趣。我们到的时候是周一,如果要赶周末巴扎,必须待一个礼拜,原本以为要擦肩而过了,但最后我们从塔县返回喀什,正是周日,如此巧,更没有不去的理由。

喀什的巴扎,是中西亚最大的贸易市集,比起和田的质朴原始,这里占地更大,规划更现代化,干果区、纪念品区、地毯区等等,真正是琳琅满目,却分门别类划分得很清晰,跟很多地方的商业街没有很大区别。虽然它已经很商业,但依旧不减我先后去逛了两次的兴趣,我对那些小商品没甚兴趣,吸引我的,是那些精致好看的羊毛地毯!

市场里的地毯店众多,一路逛过去,眼花缭乱,每一家堆积如山的毯子,一捆捆就搁在地上,看起来就跟做廉价批发一样,但一问,随便一张小毯子的价格,都令人咋舌。除了新疆本地的老毯子,更多是中东来的,伊朗与土耳其的羊毛地毯,远近闻名,但价格也昂贵。好看的毯子太多了,心里欢喜,爱不释手,但时刻不忘提醒自己,这是穷游,穷游,穷游。挑来挑去,最后只舍得买下一张小小的,跟老板讨价还价很久,成交价格依旧令我心疼。羊毛毯厚重,我一个背包自然没法背回去,在这个市场里,不管你买干果还是纪念品,嫌东西重不方便携带?没关系,帮你叫快递。

等快递的间歇,有人找老板来买蜜蜡,那个人是由熟人介绍过来的,所以老板从保险柜里取出一个黑色的小塑料袋,打开,给他挑。我一见他竟然开保险柜,哇哦,东西一定不差!也凑过去看,一眼就看中一串绿色的手串,那绿色,实在美。问过价格,也实在贵。但心里的喜欢已经占了上风,又担心蜜蜡这个东西嘛,自己又不认识,转头问苍苍,她对玉石略知一些,但蜜蜡也是不懂看的。我犹豫地问老板,这个东西,你卖这么贵,是真的哦?

老板跟我急眼,说,当然真!他又指着外面的玻璃柜子,我从不骗人的,外面柜子里的便宜,是假的,我就告诉你是假的。我是伊斯兰,我有信仰的,我从不骗人的!

他虽是新疆人,但做生意多年,一口普通话说得流畅,却还是有很重的新疆口音,急迫着辩解时,腔调显得很好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