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重生三国:大乔不想当寡妇了

作者:宣飒 | 分类:女生 | 字数:62.0万字

第156章 暗潮涌动

书名:重生三国:大乔不想当寡妇了 作者:宣飒 字数:2.1千字 更新时间:12-08 11:09

一劳永逸的办法?张昭看着孙权,不得不说孙权真的很敢想,但张昭不太敢想。

孙权笑着道,“那就劳烦张公再想想,至于先前所呈诸陈条,皆可按张公所言而行,诸贤士也可按公之意做安排授官。”

“是。”张昭领命去思考对策了。

孙权桌案上还有不少的案牍需要处理,张昭同孙权汇报完自己分内的工作便退下了。

只是张昭走后不久,张纮便急求请见,“君侯,庐陵郡功曹吕呈传来密信,庐陵太守密与许昌通信,恐已生反意。”

如今的庐陵太守是孙辅,也是孙权的堂兄,官渡之战后,孙策在诸兄弟中选了孙辅为庐陵太守,也是将此必争之地交给这个堂弟。为的就是占据此进退皆可攻守之地,为周瑜和广陵提供兵力和粮草供应。

孙策将庐陵这片咽喉之地交给孙辅镇守,也是出于对宗族兄弟的信任,孙权延续此安排,也是出于信任。

然而孙辅一向就看不上孙权,认为他年少无知,如今江东之位落入孙权之手,孙辅多少也是有些不满和担忧。

因此当曹操听从郭嘉的计策,暗派使者前来游说孙辅之时,孙辅也没有拒绝。他也得为自己和家人谋求退路和打算。

孙权听到孙辅暗通曹操的消息,顿时怒火中烧,纵然孙权也清楚孙辅一向是轻视自己的,但到底是宗族,冷声问道,“那吕呈以属告主,乃是大罪!”

“以下告上既然是大罪,自然是证据确凿才敢上报。何况吕呈虽为太守属官,却是江东之臣,君侯之眼目,如何敢欺主而与孙辅”张纮立刻将密信奉上,“君侯可过目。”

孙权虽然生气,但还是接过了书信,里头一共有三封书信,两封是孙辅写给曹操的,一封是曹操的回信。

从时间上来看,孙策身死之后,孙辅就已经和许昌之地暗通书信了,而这一次,孙辅在书信之中还写了关于宛城粮草的补给情况。宛城的部分粮草是要从丹杨和庐陵出去的。

而如此情报真的落入到曹操的手中,势必会引动对宛城的征讨。

好在吕呈及时发觉有异,将书信拦截了下来,送到孙权面前。

孙权冷着脸将书信反扣在桌案之上,“孤已经知晓,此事先不必声张,半点风声也不要走漏。让吕呈状若寻常,不要露出任何异常。”

张纮点头道是,“那君侯准备如何处置?”

“叔父的生辰快到了,孤也想念诸位兄弟了。”

孙权的确是气狠了,但他还没有被气昏了头,他他很快就调整好自己的情绪,露出一个寻常的浅笑,“便是寻常盗贼,也需得给一个辩解之机,何况若是有心之人离间我孙家手足,伪造书信借吕功曹之口令孤屠杀兄弟,岂非反使亲者痛而陷不义之名?”

张纮点头道是,“主公思虑周全,可要令臣发公文而令?”

“既是家中叔父私事,自然是以孤的私文而发。”

张纮道是,“只是驻地尚人心不定,此时召回驻地宗亲,恐宗族拒不归吴而有损君侯之威仪。”

那些宗族将军们手上可都是握有兵权的。

但孙权也就是想看看,孙家的宗族兄弟之中,到底有多少人还包藏祸心,意图以代之!

孙翊、孙辅……很好,本为兄弟手足,却于为难之际想着取而代之或是明哲保身。

“不若以奋武校尉的私信邀孙家晚辈而来。”

明面上看,是孙静的意思,但孙静久居于吴郡而少有理事,何以过个生辰便如此大费周章。

如此,明眼人一看便知是孙权的诏令。

孙权思索片刻后,也同意了张纮的建议。

很快,各驻地的孙家兄弟便都收到了孙静的信件。

孙辅的近臣毛英先觉出不对劲的意思来,“此信恐是出自张子纲之手。”

这就意味着,不是孙静的意思,而是孙权想借此机会召孙辅回吴。

孙辅却不以为然,“叔父一向喜欢热闹,从前过寿辰的时候,也都会让人写信来给我们兄弟。如今是年岁大了,更喜欢热闹。”

父辈之中,如今也就剩下孙静一个长辈了,自然也是盼着家族子弟繁昌。

“何况,叔父与仲谋又不是亲父子,哪能他说什么,叔父就言听计从?”

孙静疼爱他们这些晚辈是不假,但谁能疼爱一个侄子更胜过自己的儿子呢!

那孙暠、孙瑜可都没有这个待遇。

毛英想了想,仍旧心里不安,孙辅背着孙权与北方往来通信他是知道的,书信送出不过数日时间,吴郡就忽然来了一封家书。

毛英不得不多几分小心。

但孙辅却道,“黄口孺子罢了,如今也只是仗着他父兄的余威,才算是有几个人肯听从他罢了,还真以为是什么江东之主,能做我们众兄弟的头呢!”

“那将军要回去吗?”

“自然。”孙辅是未必要听孙权的话,但是孙静为长辈,他还是要给几分面子的。

何况他自幼丧父,由兄长孙贲抚养长大,可孙贲自己本身也没大孙辅几岁,哪里能真的照顾好孙辅。

许多大小之事,也还是孙静这个做叔父的多番照看周全,视若亲子一般对待。

而另一边,孙静长子孙暠捏着信件却有些坐立不安。

他获孙策之封为定武中郎将,奉命屯兵乌程,然而孙策死后,他的心思却开始摇动起来。

在孙家众兄弟之中,孙暠最为年长,比孙策还大了数月,当初孙坚身亡之时,孙暠也曾动过心思想将孙坚旧部纳入麾下。

但他智谋不足,也没有那么大的魄力敢从袁术的手里抢人,便生生错了过机会。

后来孙策起事,他追随左右,虽然孙策英勇果敢,有雄主之象,但毕竟是弟弟,要他对孙策低头,他多少也还是有些赧然。

如今孙策去了,又轮到了孙权,要说孙策还有几分令人信服的威望,但孙权在他的心里便远不如自己了。

既然孙权可以为江东之主,为何自己不可?

自从有了这样的心思,孙暠便借镇守乌程为由,大量招兵买马,而孙权也并没有因此察觉出什么,反倒默许了孙暠的行径。

可此时,阿父又忽然要他回吴郡,孙暠是有些不愿意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