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重生三国:大乔不想当寡妇了

作者:宣飒 | 分类:女生 | 字数:62.0万字

第97章 择师教导

书名:重生三国:大乔不想当寡妇了 作者:宣飒 字数:2.0千字 更新时间:12-08 11:09

孙翊对宛城之事并不熟悉,但他不熟悉,边鸿却知道一些,“宛城太守名为东里衮,守将都尉姓侯名音,也都是宛城本城之人。”

东里衮、侯音。

孙翊念着这两人的名字,觉得挺陌生的,“也没听说过此二人啊。可有过什么战功不?”

边鸿摇头,建安四年张绣再降曹操之后,宛城就成了曹操的军械供仓,东里衮和侯音也是新任于宛城,并不曾听说有何战功。

孙翊听完,不由得大笑起来,“既无战功也无建树,沐猴而冠,草包而已。对付这样的草包,兄长竟是杀鸡用牛刀,待我三日之内,定下此城。

公鹄,随我点兵,出发攻城!”

孙翊仅带了三百士兵就出发,听孙策听说此事的时候,急忙召来建义校尉徐逸,吩咐他带领五百士兵,驰援孙翊。

轻视敌手,乃是军事大忌,即便宛城并无重兵镇守,但城中军械甚多,亦不能小觑。

孙策原本的打算是让张昭和虞翻先写一份檄文,令孙翊送往宛城,以江东之势威慑宛城太守东里衮献城,然后让孙翊带兵入城接管宛城,为宛城太守。

孙翊好工匠之道,接管宛城,最是合理。

只是这檄文尚未写完,孙翊就已经点兵出发了,孙策气得想把孙翊的头拧下来割开来看看,里头到底装的是什么玩意。

周瑜只能尽力安抚,孙策扶额长叹,“有这样的兄弟,真的寿数都能少一半,孤就盼着能寿终正寝,就算是上天待孤不薄了。”

战场上讨生活的人,最是忌讳言说生死之事,可见孙策是真的被气急了。

“当日就不该允他出来,就该在吴郡让阿母看死他才好。”

周瑜连忙打圆场,“这就是在说气话了,不至于不至于。”

孙翊性子倨傲难驯,但论起打仗来,也的确勇武无比。

孙策一脸地困惑,“明明都是同胞的兄弟,仲谋已然能独当一面,也不知是真的祖坟冒青烟了还是冒黑烟。”

周瑜心里暗道,也可以是一边冒青烟,一边冒黑烟。

孙策一看见周瑜的眼神,就知道他又在琢磨什么坏话了,一拳打在他的胸口,“你就这般看孤的笑话!”

“不是看笑话。季弼到底年纪还小,心性还有些不定,又是初入军中,一连打的又都是胜仗,难免养得心气高傲些。

如今身边也少有人可以规劝教导。”

先前他还无意中听见孙翊身边的人都在捧他,也无人敢说一句不好。

说起此事,孙策倒觉得周瑜的话很有道理,“依公瑾之见,派何人在季弼身边教导规劝着,更为合适呢?”

“此事我如何能知?”

孙策眼神微眯,在周瑜身上来回打转,显然是准备把主意打到周瑜本人的身上去。

周瑜连连摆手,“伯符可放过我吧,季弼本就对我甚为不满,我说的话,他如何肯听?”

这倒也是,孙翊这小子也不知是谁养出来的炮仗性子,书没读明白,嘴巴上倒是不饶人。有事儿没事,但凡周瑜谏言,他非得要说出个一二三来将人驳得毫无脸面。

这也就是周瑜雅量,没同他太过计较。换了自己,都非得拉去暴打一顿才能解气。

“子布如何?”孙策问道。

张昭容貌严正,敢于直言谏诤,别说是一个孙翊了,便是孙策和孙权都被他指着鼻子骂过。

这可是个硬骨头。

也不知道孙翊碰上他,这俩到底谁的骨头能更硬一点。

周瑜一脸看热闹的样子,“你确定?”

“战事一了,让季弼镇守宛城,令子布以长史之名规劝教导。”

孙策身边诸位谋士,二张为翘楚。张纮自许都归来后,便跟在孙权身边为谋士。

而张昭无论是才华和德行,都是声名远扬,便是连祢衡这般的狂士也都能认同张昭的才华,便可见一斑。

“可子布性子如此刚直,你确定季弼不会一怒之下将人砍了?”

孙策在脑海中又过了一遍身边可用之人,选出了原豫章太守华歆,“那就再加上华子鱼,一刚一柔,总能制得住了吧!”

周瑜不置可否。

孙策继续道,“季弼到底是孤兄弟,有时候便是管教起来,念及血脉之情,想到阿父阿母的教导,总是心有不忍。不若放手,由得子布和子鱼辅佐。

子布聪哲不阿,绝不会因季弼为孤弟而奉承,子鱼圆滑而仁德,季弼有此二人为师,近朱者赤,总能学到些吧。”

孙策本也只是这么随口一说,但如今却越想越合适。反正再差,也不能比现在这般任意妄为的性子更差了。

而且孙策也有一点小小的私心。

张昭此人性子刚正敢谏言是出了名的,但是追着屁股后面要他纳谏,使孙策也是深为苦恼。而且张昭谏诤是真的毫不给面子,有时候也真的让孙策下不来台。

有时候孙策一早上起来,听见张昭有事要来汇报,他都觉得头疼,想再躺回去,睡个回笼觉。

孙策暗戳戳地动了一点坏心思,还是让孙翊也尝尝这天下名士的厉害吧。

是兄弟,那就谁也别落下。

“那此事就这么定了,公瑾你有空写封信,同子布说一说。”

周瑜指着自己,一脸不可思议,“汝且听,人言否?”

自个儿不想去面对张昭,却让自己去,合着让他挡在前面去挨张昭的骂呗。

“说得好似我写了信,长史就能看在我的面上,不写信骂你了?”

孙策点头,“反正信都得过一遍仲翔的手,他也不敢把这骂人的信直接送到孤面前来。”

好家伙,想得倒挺明白的。

“这是不是就是传说中失传已久的‘盗钟掩耳’之术啊!”周瑜简直无语至极,忍不住调侃道,“要不然,你也教教我呗。”

“这招你学了也没用。”孙策一句回绝,“行了,别跟我说这有的没的,有这空闲功夫,赶紧去写信吧。”

他还要想一想,等孙翊被追回来,他要用点什么手段,好治一治这小子冲动的毛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