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重生三国:大乔不想当寡妇了

作者:宣飒 | 分类:女生 | 字数:62.0万字

第95章 不斩来使

书名:重生三国:大乔不想当寡妇了 作者:宣飒 字数:2.0千字 更新时间:12-08 11:09

朱治想听听乔玮的办法。

“两条路子,一条文明一点,一条简单粗暴一些。”乔玮道,“文明点,就是寻一批有经验的冶铁工匠,去丹杨寻矿开采。”

乔玮高中时候的地理学得还不错,记得国内的大型铁矿,有一处就在马鞍山,也就在这个时代的丹杨境内,但这座铁矿因为技术和勘测原因,在20世纪初才开始有少量开采。

但马鞍山的矿产储备量相当可观,如果能够发掘出来,乔玮想,供应江东军的装备所需还是绰绰有余的。

“另外一条简单粗暴的路子就是去攻占宛城,夺南阳宛城的矿。”

孙策已经打下汝南了,那和南阳宛城就不过是邻郡相望而已。

而且这条路子相比起上一个办法,其优点除了简单粗暴,那就是顺带还可以接盘南阳宛城的整个司金场和先进的冶铁、锻造等技术,将那些技术人员一并纳入麾下。

毕竟人才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是真正的战略储备。不然商场上干嘛老喜欢搞企业收购,购的就是成熟的人才、成熟的管理运作和成熟的技术体系。

乔玮虽然对武器的制作有些研究,但对于冶铁真的就是隔行如隔山了。

“所以夫人是打算让君侯去抢宛城,然后夺矿又抢人?”

乔玮点头,旋即又摇头纠正道,“不是抢,是接手辖管,是‘招贤纳士’,‘选贤举能’,都尉方才用‘抢’这个字,听起来就很不正派,好似是什么山贼做派。

咱们孙家可是汉臣,忠心耿耿的汉臣,怎么会做这般小人行径。”

朱治能怎么办呢?总不能说乔玮说的不对吧,只能附和道,“夫人所言极是。”

咱们江东乃是扶汉之臣,咱们江东乃是扶汉之臣。

默念十遍后,朱治觉得自己的气质都变得纯净了不少。

“那夫人可有什么计划?”

“没有。”乔玮也很坦白,“打仗的事情也不归我管啊。”

她也没权利干涉江东军的军事策略方向,唯一能做的,就是写封信汇报一些工作进度,然后给出自己的一点小小的建议。

孙策接到大乔的来信时,他已经攻下了颍阳,虽然过程并不容易,曹仁想到断粮草之计,派人奇袭了孙策的后方,联合刘表,派兵截断孙策的粮草。

亏得周瑜机警,察觉到了南方一路的异动,及时做了防备,但还是不得不断了几日的粮草。

此事也算是彻底激怒了孙策,他为免动摇军心,拼尽全力攻打颍阳,以孙翊、太史慈为先锋,破釜沉舟、一鼓作气,攻下曹仁。

许都便已是近在眼前,曹军顿时军心大乱,虽曹操已经连续解袁军白马之围,但袁绍实力、粮草仍远超曹军。而袁绍亦在此时派兵进军阳武,并且颜良等大将进驻官渡,南下攻打许昌。

曹操已然陷入两面受敌之境遇,不得不写信给荀彧,商议是否该退守许都。

而荀彧给出的答案是,求和于孙策,决胜于官渡。

“绍悉众聚官渡,欲与公决胜败。公以至弱当至强,若不能制,必为所乘,是天下之大机也。且绍,布衣之雄耳,能聚人而不能用。

以公之神武明哲而辅以大顺,何向而不济!今谷食虽少,未若楚、汉在荥阳、成皋间也。是时刘、项莫肯先退者,以为先退则势屈也。

公以十分居一之众,画地而守之,扼其喉而不得进,已半年矣。情见势竭,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不可失也。

然策领江东之众孤军入兖,背恐荆州掣肘,必不能久战,求和以泄其愤,可退之。”

同时派遣使者前往颍阳,以天子名义册孙策为大司马,封骠骑将军、领扬州牧,并以礼征召孙权和孙翊入许昌。

并且许诺半月之内,送嫁曹仁之女,并聘孙贲之女为曹彰之妇。

孙策看着带着求和书的使者,嘴角只是带着些许不屑的笑意,“你家曹公倒是明哲通达,运筹演谋,难怪能为天下之雄,汉廷之臣。”

每个词都是夸奖,但配合上孙策的语调,有耳朵的都能听出这是一句反讽句。

使者冷汗淋淋,来的时候,孙翊已经带他见识过江东军的军容肃穆了。

先是以细作之嫌直接将使者拿下,刀斧加身,送到校场,差点就手起刀落要了人的性命。

好在孙策来得“及时”,将人从孙翊的手里“救下”,这才算有性命还能听见孙策对曹操的这番“评价”。

孙策虽十分看似恭敬地称呼使者为“天使”,但当使者拿出天子诏令之时,却也只是随意地行了一个礼,然后就十分安然自若地坐在了上首之位。

听到诏令之后,也并没有口称谢恩之语,更没有起身接诏令。

使者只好清了清嗓子,再读了一遍诏令,小声提醒道,“吴侯可起身接旨了。”

“不急。”孙策依旧没有起身,反而不紧不慢地问道,“此诏令是天子之意还是司空之意呢?”

这许都之中如今为尚书令的可是人称荀令君的荀彧,拟招的怕也是这位王佐之才,而此人究竟是汉帝之臣还是他曹司空之臣,天下也都是心知肚明。

使者连忙道,“某即为天子之使,自然宣的是天子之诏令。”

“是嘛。”孙策盯着使者的眼睛,“可方才孤弟在校场以刀架脖颈的时候,你喊的分明是,‘某乃司空府曹掾’。”

使者不由得咽了一下口水,嘴唇紧抿,不敢多说一句。

孙策继续道,“此人前言不搭后语,如此反复无常,定然是来窥察我军军情的细作,季弼,推下去!”

孙翊立刻上前,一把抓住使者的衣领,刀刃直接上脖,划出一道伤来。

使者连连喊冤枉,“君侯明鉴,某的确是司空府曹掾,今日是奉天子之名来宣天子之诏的!”

都说两军交战,不斩来使。但其实真的斩杀来使的也不少。孙策喜怒无常,使者也不敢赌孙策的底线。

“那你说说看,到底这诏书是天子之令,还是曹司空之令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