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重生三国:大乔不想当寡妇了

作者:宣飒 | 分类:女生 | 字数:62.0万字

第53章 江东之势

书名:重生三国:大乔不想当寡妇了 作者:宣飒 字数:2.2千字 更新时间:12-08 11:08

孙权起身回之以礼,“先生所求我甚明了,只是先生所求,我不能应。”

华歆眼神一黯,“为何?”

“若江东军不入豫章,何以抵抗西边荆州之兵。”孙权眼神忧虑,语气坦诚,“如今尚在战时,以战止战,止戈为武,才能保四境以安民。

权年少,但不愿以善言诱先生献城,但江东军纪律严明,必与城中百姓秋毫无犯。大军守卫驻扎城外屯兵自守,非敌犯绝不入城。”

孙权神色持重。

华歆神色寂寥,望向城中百姓,他们有些人或许已经知道了江东军来征之事,但大多却并不知晓。

他们依旧在往来劳作,为生计口腹而兢兢业业。又远眺城外黑压压压境的大军,战旗飘扬,气势逼人,令人望而生畏。

只有经历过战乱的人,才会明白“安居乐业”这四个字是何等可贵。

天下太平、海晏河清,是他毕生之愿。

他自幼读书,也自知于武事上并无天赋,不能身披战甲替汉室平定这个纷乱的天下。

豫章之地于他而言,更像是他志向的投射,他周旋多年,才换来如今安民的局面。

他不由得泪眼朦胧。

他是个聪明人,知道以他的能力远不能保全,却又升起浓浓的不甘。

但最终,他还是选择了倒向现实的一方。

华歆顿首跪地,交出了太守的印绶,“臣,愿意跟随将军回江东吴郡。”

若不能得到他想要的承诺,他情愿眼不见为净。

孙权知道他的心志,却也无力奈何。一个时代总有它的无奈,此事公平到无论是置身事外的人,还是身处局中之人,都无法避免。

-----------------

豫章郡降后,孙策立刻任命吴景为丹阳太守,朱治为吴郡太守,周瑜担任江夏太守兼任中护军,吕范担任桂阳太守,程普担任零陵太守,孙贲为豫章太守,孙辅为庐陵太守,自己任会稽太守。

又以虞翻为功曹,以张昭、张纮、秦松、陈端等为谋士。

另外麾下还有众多武将如太史慈、孙河、徐琨、徐逸、黄盖、韩当、宋谦、贺齐、董袭、周泰、甘宁、凌操、蒋钦、陈武、全柔、邓当、吕蒙等人。

江东声名大振,继而孙策派遣正议校尉张纮前往许昌上表献捷。

这是周瑜的建议,认为占据了江东大部分版图的孙策,可以借此机会跟曹操讨封大司马。

得到此官职便可以名正言顺继续西向和南向,对荆州和交州进行征讨。

对于这个举动的用意,曹操身边的第一谋士郭嘉郭奉孝一眼便已看破,劝曹操不允其大司马之职,毕竟连曹操如今也只是司空。

曹操不由得感慨,“猘儿难与争锋也!

当年诸侯伐董,众人皆存各异心思,畏惧不前,唯有文台与吾二人奋力杀敌。文台忠烈之辈,其后人当同思汉室之恩才是。

不料竖子反袭杀严象,占据寿春,居心险恶,更胜袁本初!倒是吾心腹大患。”

郭嘉却不以为然,“孙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豪雄杰,能得人死力者也。

但孙策此人轻率而无备,臣听闻他喜出猎却又独身轻骑前往,如此之人,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也。

若刺客伏起,必死于匹夫之手。主公大可不必放在心上。”

“此话当真?”

郭嘉笑道,“主公此时尚不必担忧孙策,以姻亲相安抚,以天子之名封其弟孙权、孙翊以官,并召入许都为质。

若孙策能送其弟入许都,则主公可许之以司空,命他北上袭取袁氏之地。若孙策拒绝,待主公吞并袁绍,便可以此为由,南下讨伐孙策。”

曹操深以为然。

这便是当年荀彧所谏言,奉天子以令不臣。

但凡孙策拒绝征辟,便可以天子之令攻伐而师出有名。

即便这天下人人都知道,天子之令早已是曹操之令。

曹操以曹仁之女许配孙策幼弟孙匡为妻,选定了次年六月送嫁江东。

原本曹操是想令扬州刺史严象上表举孙权为茂才。但可笑的是,严象已被孙权所杀。

于是只能听从建议选定刘馥为扬州刺史,令吴郡太守许贡呈递人选于刘馥,再由刘馥上表。

给的好处,那就接着,至于要送自己的弟弟入许都为质,孙策又不傻,直接拒绝了朝廷的征辟,并且送了一封密信给孙权。

孙权收到信件的时候,尚在归吴的途中,拆开信件后不由得勃然大怒,“许贡小人。”

乔玮正在车内尝试组装机巧连弩,被孙权突如其来的骂声吓得一抖,手上的零配件也掉落车内。

她好不容易将零件捡回来,收纳于匣中,瞧着孙权的脸色铁青,小声问道,“怎么了这是?”

孙权没有立刻回答,只是将手中的密信递给乔玮,让她自己看。

“曹公敬上,孙策骁勇,与项藉相似。朝廷宜外示荣宠,召在京师;不可使居外镇,以为后患。”

乔玮大概看明白了,这是希望曹操下令将孙策困于许都,要收掉孙策的势力啊。

乔玮继续看下去,下面的落款是吴郡太守许贡。

而第二封信则是孙策的笔书,只有干脆利落的一个“杀”字,笔锋锐利,煞气十足,隔着信都能想象到孙策的愤怒。

乔玮略微思索,便明白了为何孙权会如此盛怒。

吴郡是孙家的大本营,孙家的老小、宗室也都居于吴郡。而许贡也是孙策举荐,甚至是引为心腹之人,毕竟能将一家老小安危都置于其眼皮子底下的,定然是极其信重之人。

但偏偏就是这样的人,竟然暗中给曹操写信,背刺他们孙家一刀,甚至于要将孙家置于死地。

孙权和孙策不生气才怪。

果然,敌人是没有办法背叛你,能背叛你的就只有朋友。

但乔玮却想的是另外一件事情,许贡这个人并不有名,但无论是大乔还是乔玮,都对这个名字格外有印象。

因为这个人就是导致孙策身死的导火索。

大乔的记忆中,孙策是被伪装成韩当麾下士兵的刺客刺中面部,后来不治身亡。

至于刺客到底是何方势力之人,一有说是广陵太守陈登麾下之人,为的是阻止孙策进军广陵,一说是许贡门客,为许贡被杀之仇。

而后世史书更是众说纷纭,但许贡门客之说还是被大多数人所认可,连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也是采纳这一说法。

那么如果许贡不死的话,会不会孙策就不会死了。

但此时的乔玮陷入了一个重大的选择,要不要阻止孙策的死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