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玉虫

作者:唐大伟 | 分类:奇幻 | 字数:6.8万字

第15章

书名:玉虫 作者:唐大伟 字数:3.4千字 更新时间:12-13 17:01

人想人的滋味不好受,要是告诉爹妈,两位老人家肯定又是一夜不眠。腊月二十四,天擦了黑,佟一琮程小瑜俩人拎着包到家,整个巷子都睡着了,远远却见到佟家门口的两只大红灯笼。佟一琮和程小瑜当时惊住了,爹妈这也太隆重了。小北风一吹,佟一琮鼻子一酸,眼泪涌了出来。程小瑜心里也叮嘱自己,这次一定好好表现,过去的掀过去,一家人和和美美,除了回岫岩,什么都答应,什么都同意。

程小瑜看到佟一琮的泪,抬手擦去了,问:“虫虫,还生我气不?”

佟一琮知道她指的是这几年没陪他回岫岩过春节的事,说:“傻样儿,我记一辈子?”说完俩人都笑了。

笑得更开心的是佟瑞国,刚听到敲门声,他还有些懒得动。岫岩的冬天冷,老两口早早上炕,边说话边逗可心玩。可心和韩家人不亲,就愿意呆在姥姥家,佟瑞国说她,“外孙外女是狗,吃完就走。”小丫头反应快,“外孙外女是客(音且),吃完就乐。”每天晚上和可心逗嘴取乐是佟瑞国一天最快乐的时光。

“好像是门响。”安玉尘放下手里剥的花生,仔细辨听着。

“风吹的。”佟瑞国没当真。

“不是,你听,好像是儿子的声音。”安玉尘“嗖”地下去,两脚塞进棉鞋,儿子的声音她不会听错。

佟瑞国也听出来了,“真是儿子的声音,臭小子提前回来啦!”

可心安静下来,两老一小一起跑向大门。

“我们回来啦!”佟一琮语气平淡,听着就像早上出去晚上回来。他看得出爹妈的激动,刻意装作平静。

安玉尘伸出胳膊,紧紧抱住佟一琮,用力地拍几下,一句话都没说出来。这几下看似狠歹歹的动作,佟一琮一下明白了,老娘想自己了,真想了,想到揪着心。

“快进屋,你们穿得少,别冻着了。”佟一琮注意到爹妈没顾上披件棉衣。进了家,他才知道,爹妈早把他的房间整理好了,从知道他们要回来过春节那天开始,每天晚上都把火炕烧得热热的。房间里还添了不少新物件,新化妆柜、新衣柜、新被褥。还有两束艳丽的假花,墙上贴着胖小子抱着大鲤鱼的年画。

刚坐到炕上,佟瑞国端出了两只大茶盘,一只装着各种干果,一只装着各种水果。可心怯生生地看着佟一琮和程小瑜,伸向香蕉的手在空中抽了回去。

程小瑜聪明,拿起香蕉放到可心手里,“可心,吃香蕉。”

可心看看佟瑞国、安玉尘,对着程小瑜一脸灿烂,接了过去。

佟一琮逗她,“可心,不认识舅舅、舅妈了?咋还不说话了?”

可心咬了一口香蕉,“认识,舅舅,还有鲤鱼舅妈!”

佟一琮心说这丫头的小嘴还真随了佟一琪,上次见程小瑜时还不会说话呢,现在一张口就说认识,难怪哄得老爹老娘围着她团团转了。

“鲤鱼舅妈?”程小瑜看了眼佟一琮,眼神里写着责怪。佟一琮哈哈一乐,“不是鲤鱼舅妈,是小瑜舅妈。”

可心回答,“小鱼没有鲤鱼好,小鱼长得太小了,你们瞧胖娃娃抱的鲤鱼又大又好看,小瑜舅妈你肚子里装着胖娃娃吗?一定是个小弟弟。”可心早就从大人的话里听出了一些意思,只是她后来那句一定是个小弟弟,听得佟瑞国心花怒放。

自从佟一琮和程小瑜进屋,安玉尘的话就没说几句,又说了一会儿,便催佟一琮,“早点儿歇了吧,一直赶路,累坏了。”

程小瑜如同大赦一样,跟在佟一琮身后钻进了房间,两人钻进被窝。“火炕真硬。”“硬归硬,睡得舒服,这后腰挨热真好受。”“不好受,硌得骨头疼。”“你是城里人,娇气。”“你是农村人行了吧!”……说着说着,俩人睡着了。

正屋里,佟瑞国和安玉尘的话还在继续,“你说,儿媳妇怀的是带把的不?”

安玉尘回答,“才怀上,哪能看出来。”她一直搂着可心,小姑娘睡觉不老实,一会儿屁股朝上,一会儿脸朝上,一会儿两条小白腿扔到了姥姥身上,被子刚盖好蹬到一边。

“我估摸着是带把的,你没发现她犯懒?进屋就奔炕上使劲儿。”惦记起未来的孙子,佟瑞国不觉得累。

“那是累的,坐那么长时间的车,身子骨单薄,禁不起折腾。我瞧着她比原来更瘦了,倒是儿子没啥变化。”

“可不,我瞅程小瑜那张小脸跟刀条子似的,明天让她多吃点萨其马,那玩意热量大,让她补一补。”

“人家不一定爱吃,现在哪儿都有卖的,不比咱这土法儿做得好?”

“卖的能和你做得比?味道差远了。都不知道里面放了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别再吃坏了,现在可是非常时期。”佟瑞国对于市场上的玩意始终心存敌意。

萨其马是满族的传统糕点,原意是“狗奶子蘸糖”。关于萨其马有着种种的传说,最靠谱的说法是萨其马源于满语的音译,在满语里,萨其是萨是非、马拉本壁的缩音,相当于汉语的切。因为萨其马属于一种切糕,再加上码的工序,所以清朝时便直接将满语音译。佟家的萨其马是安玉尘亲手做的,里面加了桂花蜂蜜,吃起来酥松绵软。可心盯住了就不停口,安玉尘经常是给一点儿藏点儿,可心精灵,总能找到藏的地方,回头问她咋发现的,她说是小猫馋了告诉她的。

第二天早上,看到整盘的萨其马摆在桌上,可心的眼睛顿时亮了,顾不上在刚刚认识的舅妈面前装什么淑女风范,五齿耙子直接伸了过去,一块吃完了,舔舔手指,说,“舅舅,鲤鱼……不,小瑜舅妈,你们也吃点儿,我姥做的最好吃了。”

全家都在一边笑,安玉尘客客气气,“小瑜,尝尝。”

佟瑞国拿起一块,放到程小瑜手里,“你妈亲手做的,多吃点儿,长点儿肉,营养得跟上。”

佟一琮不客气,拿起一块,塞进嘴里,含混不清地说着,“好吃,妈妈牌的,小瑜,快尝尝,我妈做这个是一绝。”

程小瑜一尝,果然好吃,桂花的淡淡香甜直接触到了舌尖上。这个婆婆太能干,做出的味道比徐福记的还要好。她瞧向安玉尘,安玉尘原本盯着她的眼睛一下转到了旁处,这让她隐隐觉得有些失落。程小瑜以为这一次怀着孩子回来,婆婆会改变对自己的态度。

表面看,是改变了。佟一琮说,“我妈对你多好!”佟一琮说得也在理儿,婆婆对程小瑜是好。比如会在饭桌上夹菜给她,会在她拿着抹布时抢过去,会把她的鞋垫取出来放到火炕上烘干……都是些小事,让她感动。可婆婆不和她说话,确切地说,不是不说,是少说,是只当着佟一琮的面才和她说。这让她憋屈的要命,婆婆这不是做给佟一琮看的吗?那她程小瑜算什么?佟一琮的附属?!若是没有佟一琮,估计婆婆连理都不会理自己。越是这样想,程小瑜越觉得心里不得劲儿,堵得难受。

其实不得劲儿不是一天了。从见到第一眼开始,程小瑜始终觉得这个婆婆怎么看都和别人不一样,第一次来岫岩时那个模样,现在还是当年的模样,除了眼角有些小细纹就不见老。还有那身板儿,直直挺挺的,腰是腰,屁股是屁股,脖子挺得像是练过芭蕾舞。要不是穿得太朴素,太老气,衣服松松垮垮,谁能猜出是做了姥姥的人?还有她身上那股子冷冰冰的劲儿,天生的还是后练的?是光对自己那样还是对别人也那样。原本程小瑜对自己充满自信,可到了安玉尘这儿,自信心愣是不见了一多半,好像对着婆婆就矮了三分,婆婆是个农村妇女,自己是个白领丽人,有啥好自卑的?难道说婆媳注定是天生的对头,因为俩人同时爱着一个男人,都觉得是对方抢走了心爱的男人?还是结婚时系在心里的结打不开呢?

关于心结,程小瑜真的没打开。当年草草举行的婚事,是她的心病。以前她不懂满族的婚礼规矩,后来听佟一琮讲,知道岫岩婚礼正常要举行三天。头一天称“柜箱日”,也叫“过柜箱”。第二天才是婚礼正日,双方的迎亲车和送亲车午夜相向出发,新娘由自家哥哥同车护送。第三天,新郎新娘早起,拜完先祖,双手捧着长方形枕头,依次拜见族中长者,俗称“认大小”。婚后第七天回娘家,俗称“回门”。婚后一个月,新娘回娘家住一个月,俗称“住对月”。婚礼过程中,还有抱宝瓶求富贵,抱栗子求早生贵子,坐福求一生不受颠簸……这些规矩,到程小瑜身上全部简化了。这种事除了安玉尘谁能做得出来?婆婆就佟一琮一个儿子,隆重婚礼成为传说的原因还不是因为不喜欢自己?为了不让佟一琮难过,程小瑜嘴上说不在意那个婚礼,谁让当年自己坚持要带着佟一琮去上海呢?她和佟一琮说,再隆重的婚礼也不如俩人过得和和美美。可她心里在意,有时还会恨恨的想,要是再披一次婚纱,一定要嫁得风风光光,让全世界人羡慕嫉妒恨。

佟一琮不是程小瑜肚里的蛔虫,不知她心里的想法。见老娘和程小瑜相处愉快,心里踏实。跟着老爹选年货,贴对联、窗花、福字、挂笺,佟家是镶黄旗,笺自然是黄色。满族人都喜欢戴荷包,有皇上的时候,春节节前宫廷要例行赏赐王公大臣“岁岁平安”荷包。佟家想着这事的人是佟一琪,她早准备好了,腊月二十八就送到了佟一琮和程小瑜的手上,上面绣着并蒂莲。程小瑜感动,她看出来这个大姑姐刀子嘴豆腐心,率真得可爱,她把这份感动传递到了可心身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