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玉梨魂

作者:徐忱亚 | 分类:奇幻 | 字数:6.8万字

第17章

书名:玉梨魂 作者:徐忱亚 字数:3.3千字 更新时间:12-13 15:44

梦霞对此可怜之夜景,不觉触动离思,潸然泪下,大有赤壁舟中客所歌“渺渺兮余怀,望美人兮天一方”之慨。虽镜地不同,寄情各别,所以兴怀,其致一也。俯仰之余,口占一律以抒悲感:

日暮扁舟何处依,云山回首已全非。

流萤粘草秋先到,宿鸟惊人夜尚飞。

寒觉露垂篷背重,静看月上树梢微。

茫茫前路真如梦,万里沧波愿尽违。

月光之下,冷气袭人,微风起于末,砭肤欲栗。夜深矣,人静矣,梦霞以病后之躯忍寒露坐,至此不可复耐,旋入舱睡时,渡头行柝,正连敲三下也。就枕后,觉衾寒似铁,瑟缩不能成寐,离乡之感,怀旧之意,均于此时奔赴脑际。无目不鳏,有身非蝶,所谓求之不得辗转反侧者,此夜之睡况,庶几近之。至村鸡乱唱,一线曙光自篷隙透入,始觅得睡魔,遽然化去。而舟子已于此时起,解缆行。时风势已转,大好扬帆,橹声咿哑,载梦而去。舟行良久,梦霞殊未觉,时未及午,已达目的地。泊既定,舟子呼梦霞醒,曰:“至矣。”推枕而起,盥洗毕,摄衣登岸,命舟子荷装相随,径造崔氏庐。嘉宾贤主,相见欢然,重启旧舍,下榻其中。舟子得金,解维自去。崔父略询梦霞别后情状,有顷,出盛肴款客。午餐既竟,梦霞即独行赴校。

人来前度,秋闹今宵。梦霞一路行来,旧地重经,觉此冷落之街市忽地十分热闹,迥异从前。十里彩棚,悬灯错落,红男绿女,点缀其间,笙歌隐隐,响遏云表。咄,此何为者?询之野老。云:“每岁节届初秋,丰收可望,乡之人必联结秋社,悬灯敬神,幸五谷之丰登,竭三日之诚敬,春祈秋报,惯例使然,今日乃第一日也。”梦霞闻言,虽笑乡人之迷信,然其不忘报本,犹存醇厚之风;含哺而嬉,如见太平之象,不先不后,适于我来校之初,逢兹佳节,眼福不浅哉。无何,行至校门,则见门首高悬国旗,红灯三四,荡漾檐前,乡人媚神,与学校何与?乃亦从而附和之,不其亻真乎?然是乡风气未开,迷信未能破除,教育难于普及,不如是不足以取信于乡人,该校前途将大受影响。梦霞任职半载,洞悉此种情弊,亦不为怪。既入校,先见李某,继见秦翁亦在,坐谈良久,知已于前日行开校礼,今日起放灯节假三日。秦翁邀梦霞至家中晚膳,有石痴书相示,李某约梦霞晚膳后同游灯市,梦霞两诺之。

征尘甫息,乐事偶逢。梦霞与李某携手出门,同赴灯市。时则璧月初升,金风不起,行人杂沓,雅乐悠扬。顷刻间万灯齐放,灿若明星,照耀通衢如白昼。乡人虽朴陋,亦知出奇斗胜、竞巧争妍,灯之形式种种不同,足炫游人之眼。时非元夜,地非锦城,而灯火之纷繁,人声之腾沸,亦居然有万丈光明,十分喜气。抛却无数金钱付之一炬,乡人视之亦不甚惜,则迷信之过也。两人环行一周,全市胜处,探索殆遍。偶至一处,露台之上,游女如云,鸿影翩翩,莺声呖呖,意必大家眷属也。梦霞偶一注目,衣香鬓影之间,仿佛有若梨娘者,掩映于灯光之下。时以李某在旁,不便驻足注视,过眼昙花,一现便无踪影。梦霞固神驰于台上之人,而无心征逐于游人队里赏此秋灯矣。李某兴犹未阑,梦霞辞以倦,乃分道而归。

梦霞台上所见者,其果为梨娘乎?曰:是也。梨娘前得梦霞病讯,心电交驰,今闻其来,知其病已愈,而急欲一见以为慰。明知梦霞赴校后,晚间必为同人等邀往游观。故藉观灯为名,倩妆偕鹏郎出。其实意不在于灯,而专盼夫意中人之来,得售其倾城之一顾也。方梦霞瞥见之时,正梨娘盼望之际。灯影与人影齐明,灯光与目光互射。昔人诗云:“看灯兼看看灯人。”若两人此时之情,则不仅兼看之谓矣。梦霞回寓后,梨娘亦即乘舆归。盖既见君子,中心已慰。良宵美景,可让与一般行乐客作长夜游耳。夜阑人倦,梦霞犹不遽睡,拨灯拈管,赋诗数章,以记观灯情事:

寻乐追欢我未曾,强扶残病且携朋。

愁心受尽煎熬苦,何忍今宵再看灯。

繁华过眼早相忘,今日偏来热闹场。

不为意中人怅望,客窗我惯耐凄凉。

万灯一例放光明,逐队游人喜气迎。

满耳笙歌听不尽,谁知都作断肠声。

叮咛千万早登程,犹记当时别尔行。

盼到相逢难一语,最无聊是此时情。

韶华到眼轻消遣,过后思量才可怜。景在秋宵,本无一刻千金之价值;人为病客,尤少及时行乐之精神。转瞬而三日之期已悠然而逝,收拾繁华之景,依然寂寞之乡。从此梦霞朝朝暮暮,理不清教育生涯;冷冷清清,尝不了相思滋味。在家卧病时,愁乱于丝,心急如火。眼盼征云,不知去路。魂随夜月,直到深闺。惘惘出门,皇皇就道,视家庭若传舍,以逆旅为安居。一若得为前度之刘郎,便可偿问津之夙愿者。洎乎旧游重历,回首一惊。苔碧叶丹,又易一番惨象;春风秋月,空教两度消魂。望美人兮何处?咫尺天涯;问相见以何时?等闲秋半。

梦霞冒险服猛药,病魔虽暂退避,病根实未铲除。加以船头看月,又为风露所欺。到校后晨夕奔波,曾未稍事休养,未几而病态依然,药缘再结。幸疟势尚轻,两日中有一日可以强起,不欲旷课以贻误学童。日日扶病登坛,不堪其苦,而病且益深。梨娘不时遣鹏郎探询病状,欲为之医。梦霞却之,但嘱觅金鸡那粉。无如此药来自西土,乡中人鲜有知者,无以报命,则亦已耳。顾梨娘夙闻人言,久疟不愈,将成痨瘵,以是深为梦霞忧。遣鹏郎谓之曰:“先生病若此,不医不药将坐以待毙耶?此间无良药,不能治先生病,且乏人侍奉,重苦先生。吾母欲于明日买舟送先生归去,先生之意若何?”梦霞连摇其首曰:“我不归,我不愿归。我当病死此间耳。”鹏郎闻言大悲,呜呜而泣。梦霞悔以重言惊孺子,乃慰之曰:“鹏郎毋哭,我虽病,那便遽死?去语阿母,勿为我虑,我病行且愈矣,不必去去来来,多费一番跋涉也。”言已,更起书一纸交鹏郎。所书乃病中吟四首也。

用情深处尺难量,病中新秋瘦沈郎。

悔把当时肠尽断,而今欲断更无肠。

带病登坛漫讨论,胸前还渍泪双痕。

人生此苦谁禁得,口欲言时眼又昏。

鳏鱼照影梦难成,莫恨吟虫诉不清。

便使虫声都寂寂,何曾合眼到天明。

病骨朝来渐不支,为伊憔悴至于斯。

西风落叶萧萧夜,恐是羁魂欲化时。

玉梨魂徐枕亚 著

第十七章 魔劫

好梦不成,奸谋忽中。彼苍者天,颠倒之,播弄之,离以苦之,病以困之,种种摧残,犹以为未足。特再加一恶魔为之谗构其间,俾常处于千荆万棘中,不得一日宁贴。命宫磨蝎,而此悲痛之惨剧,且连续演出,靡有穷期,获罪于天,无所祷也。以是知两人之结果,盖有难言者矣。梦霞养疴寓舍,犹间日一赴校。梨娘止之不可,乃代为之请假。李某时于课余之暇,来视梦霞,状至殷勤。梦霞平日与之冰炭,顾未尝形诸词色,一堂问答,虚作周旋,虽非深交,并无恶感。今者繁重之校课,彼一人服其劳,复偷得余闲,时来存问先生之无恙。梦霞于此,固当易其厌恶之心,为感激之私,谓此人亦多情者,前误以轻薄少年视之矣。然而奸人之交接,蓄其阴贼险狠之心,必饰以谦恭肫挚之行,虚示其诚,潜行其诈,发于人之所不觉。李某来而梦霞纳之,直不啻引狼入室、揖盗开门。一来再来,不数日而祸事起矣。

一日薄暮,李复来,梦霞方卧,移坐床前,琐琐作无谓谈。梦霞殊厌其唠叨,闭目不答,耳聒矣,而彼终无去意。鹏郎忽入,手持一物,状若缄札,大呼曰:“先生!阿母……”梦霞大惊,急作咳嗽以止之。鹏郎急回首见李,乃不语。梦霞庄容谓鹏郎曰:“汝年长矣,犹顽憨如许,此李先生,余之好友,长者在前,作此狂呼跳踯之态,不令人笑汝为失教之儿耶?”鹏郎受责默然,双睛炯炯,目李不少瞬。梦霞复顾谓李曰:“是儿名鹏郎,舍亲之幼孙也。椿庭早萎,遗此孤雏,乃祖嘱余善督教之。今半稔矣,轻浮若此,适足以见余训导之无方耳。”李笑曰:“君言过矣,吾观鹏郎,貌聪慧而态活泼,佳儿也。”言时,鹏郎已将手中函乘间掷于枕旁,欲行不行之际,李某故作不见,欠伸而起曰:“日暝矣,吾其去休。霞君珍重,明晚当再来视君也。”又呼鹏郎曰:“鹏郎同我至门外游耍去,勿在此扰先生清睡也。”言毕,牵其手与之俱出。

李挈鹏郎至门外,时斜阳一角,掩映林梢。倦还之归鸟,方载飞载止,扑速投其故巢。长堤十里,暮色犹未深也。可怜之鹏郎,不知此时与彼同行之人,实为神奸巨慝,将以至剧烈之惨痛,加之于其母。顾与之携手出门,作嬉游之伴侣,此真危境也。两人且行且语,李先以不急之语询鹏郎曰:“汝读何书?先生待汝好否?”鹏郎一一具答。有顷,李忽止不行,陡谓鹏郎曰:“余思得一事问汝,汝勿诳余。”鹏郎请其说。李曰:“汝适间手中所持之书函,非汝母遣汝交与先生者乎?”鹏郎蓦闻是语,目瞪口呆,面色骤变为白,嫩弱之神经,若受非常之激刺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