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玉梨魂

作者:徐忱亚 | 分类:奇幻 | 字数:6.8万字

第13章

书名:玉梨魂 作者:徐忱亚 字数:3.4千字 更新时间:12-13 15:44

梦霞不能舍梨娘,又乌能舍病中之梨娘而掉头竟去耶?然梨娘之病,非急切所能愈者,梨娘一日不愈,即梦霞一日不能归。日来忆念梨娘之心,与思母思兄之心,交战于胸,辘轳万状,一重愁化作两重愁,人非金石,何以堪此?呜呼梦霞,恐亦殆将病矣。

相持不决,两败俱伤。为梨娘危,又为梦霞危矣。孰知梨娘之病与前此梦霞之病同其病情,且同其病态。不数日间,梨娘已不病,梦霞且得归。如此惊波,如此危象,顷刻间烟消云散,了无痕迹。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古人不我欺也。盖届此各校放假之时,梨娘忽于鹏郎、秋儿外,多一侍疾之人。梨娘得此人,固思得一对付梦霞之法,心事已了,病亦旋愈。此侍疾者何人?梨娘病中之救星,而实梦霞眼中之劲敌也。

记者暂搁笔,先有一言报告于阅者诸君。诸君已知梦霞与梨娘为《玉梨魂》之主人翁矣,不知此外固更有一宾中之主,主中之宾在也。此人未出现以前,《玉梨魂》为一种情书。此人既出现以后,《玉梨魂》为千秋恨史,有离奇之情节,无良好之结果矣。其人何人?厥名筠倩,崔氏之少女也。

阅者诸君尚忆及《玉梨魂》第一章“葬花”一节乎?梦霞所葬者为已落之梨花,庭中不更有方开之辛夷乎?梨花为梨娘之影,而此弄姿斗艳、工妍善媚之辛夷,又为何人写照?知阅者蓄此疑问也久矣。艳哉辛夷,有美一人,遥遥相对,但此人来而梦霞与梨娘之情将愈沦于悲苦之境,记者所以迟迟不忍下笔也。

记者于此更有一疑问,欲为诸君解决。梦霞寓居崔氏已近三月,知否崔氏之眷属舍梨娘、鹏郎等以外,尚有筠倩其人?诸君试检阅第二章梦霞之诗,其咏辛夷一首末有“题红愧乏江郎笔,不称风前咏此花”之句。此诗固非借花寄兴、漫无所指者也。特筠倩肄业于鹅湖女学,每月一归省其亲,梦霞仅于初至时,一识春风之面耳。

今请先略述筠倩之历史。崔父生子女二人,长为鹏郎之父,次即筠倩也。筠倩十岁丧母,茕独无依,视梨娘若姊,梨娘亦视之若妹,时梨娘亦年仅十八耳。梨娘出自大家,素娴文字,筠倩质美而秀,慧根种自前生,于是又以梨娘为师。闺房之内,衣履易着,几案同亲,其融融泄泄之象,即求之同姓之姊妹,恐亦无此亲昵也。乃未几而梨娘遽丧所天,衔哀终古。筠倩仅此一兄,中途分手,悲恸与梨娘相等。凄凉身世,孤苦零丁,两人同嗟命薄。从此亲爱有加,相依若命,大有一日难离之势。平日间虽不无外家姊妹、邻舍娇娃,慕两人之慧美,时来闺中伴寂寞,忸怩作狎昵态,两人殊淡漠遇之,不甚与之款洽。而若辈犹相嬲不休,或招赴踏青之游,或约共斗草之戏,两人由是益厌之,竟谢绝焉。尝笑相谓曰:“此皆俗物也,胸无点墨,貌丰而肥,涂脂抹粉,丑态毕露,见之令人作十日恶,那有闲心情与若辈周旋哉!”噫,谚有之:痴人多福。若辈俗则俗矣,而命乃独隆,一生饱享家庭之幸福。彼不俗者,才清貌秀,矫矫不群,不为恶物摧残,定遭天公妒忌,负才毕世,饮泣终年,千古红颜,竟成惯例。“世间亦有痴于我,岂独伤心是小青。”呜呼,小青之言验矣,彼梨娘与筠倩,非皆小青之流哉。

筠倩年渐长,益秀丽,柔姿媚态,倾绝人寰。而一种兀傲之气,时露于眉宇间,有不可亲近之色,所谓艳如桃李而凛若冰霜者非耶。戊申之秋,肄业于鹅湖女学,得与四方贤女士交,眼界为之大扩,学术因之骤进,一泄从前禁锢深闺中无限不平之气。每归语其家人曰:“黑暗女界,今日始放光明,而环顾吾同胞,犹沉埋地狱不知觉悟。吾他无所惜,所惜者梨嫂耳。以嫂之天资颖敏,心窍玲珑,使得研究新学,与儿辈青年女子角逐于科学世界,必能横扫千人,独树一帜。惜乎生不逢辰,才尤憎命。青春负负,问谁还干净之身?墨狱沉沉,早失尽自由之福。来者纵尚可追,往者已不可谏。梨嫂,梨嫂,胡兄之死也早,而嫂之生也亦早耶?”

自筠倩就学鹅湖后,梨娘失一良伴,益复无聊。虽遇良辰佳节,恒郁郁不欢,视他人之勃发,嗟实命之不犹,中心感愤,莫可名言。幸筠倩月必一归,归必三四日始去,积匝月之离思,倾连宵之情话,尚可藉以抵偿。筠倩尤善诙谐,能解梨娘颐。两人恒彻夜不眠,拥衾待旦,别后则彼此以书代语,浃旬之间必有数函往复,鱼笺叠叠,忙煞寄书邮。梨娘孤栖半世,于世已等畸零,彼视筠倩而外,更无第二亲爱之人。孰知孽缘未了,冤债正多。筠倩去而梦霞来,恨海翻腾,情场变幻。梨娘心脑中,遽多增一亲爱者之影。然梨娘虽移其爱于梦霞,而于筠倩一方面,别时惆怅,去后思量,邮函往还,仍未尝稍形冷落也。

方梦霞之初至也,筠倩适告假归。梦霞于窗棂间望见之,虽惊其艳,而觉其妩媚中含有一种英爽气,令人不敢平视。既见之后,如浮云之过太空,脑海中不复留其影象。至筠倩之于梦霞,则更形淡漠。在家时少,在校日多,平日间但知家中有梦霞其人,而于梦霞之年貌、品性,固属茫然。即梦霞之里居姓氏,亦未能一一详悉。彼性本落落,素不作小儿女之喋喋。此时方专肆志于学问,校课以外,不问他事,非遇事忽略,实未暇旁骛也。即归家后,除与梨娘谈话时间外,辄终日兀兀,伏案如老儒,或温习旧课,或翻阅新籍,家中事概置不理。故梨娘与梦霞交涉史,彼竟纤毫未悉。而梨娘亦深自隐密,心中事不敢轻遗小姑知也。

入门带笑,见面含愁。鹊报檐前,了无喜意。鹦迎窗下,亦少欢声。筠倩久别梨娘,怀思颇切。两星期来,又为预备试验,未暇作书问讯。考试事竣,即鼓棹还乡。自念得与久别之梨娘,携手碧窗,谈衷深夜,红灯双影,笑语喁喁。此后迟迟夏日,家庭之乐事正多,可以追昔时联榻之欢,而偿数月分襟之苦。帆影如飞,家门在望。风花片片,烟草离离。昔日见之,以为牵愁惹恨之媒者,此时乐意在心,接触于目者,无不足以增加其愉快。彼梨娘之相念,当与余同,今日见我归来,更不知当若何欢慰也。

炊烟四起,柔橹数声,一船傍岸歇。一女郎登岸,淡装革履,手携书籍数册,翩翩若迎风之燕。一舟子负装随其后,望而知为由校还家之女学生也。此女学生即筠倩。筠倩登岸后,望家门而疾趋,履声橐橐,容色匆匆,顿失其平日娴静之态度。盖其别绪如云,归心似火,仓皇急遽,有流露于不自觉者也。无何而入门矣,入其门不闻人声。无何而入庭矣,入其庭不见人影。咄,离家仅三月耳,而门庭之冷落,至于如此,我其梦耶?门以外之所见,无物不助欢情;门以内之所见,到处皆呈惨状。十分欢喜,化成一种凄凉,感触之来,转移其捷,斯时筠倩如痴如醉,木立不动,逡巡廊下,不遽入室。须臾,门内有一人出,见筠倩即呼曰:“女公子归矣,我报老主人去也。”筠倩识为秋儿,乃入室,则鹏郎已迎面至,牵筠倩之衣而呼曰:“阿姑归来矣,市得何物以饷余也?”筠倩笑应之曰:“有,有。”语时,抱鹏郎于膝,摩抚其顶,复问之曰:“汝母安在?”鹏郎忽惨然曰:“阿母卧病已多日矣。姑归大好,阿母得姑为伴,其病当即有起色也。”筠倩闻言大惊,遽舍鹏郎,入内往朝其父讫,急趋步入梨娘病室。

玉梨魂徐枕亚 著

第十三章 心药

病到旬余,人归天末,未语离衷,先看病态。瘦减丰姿,非复别时面目;惊残春梦,尚余枕上生涯。梨娘自卧病以来,日与药灶为邻,夜共兰结伴。愁帐一幕,被冷半床。室中惟鹏郎、秋儿二人,为之进汤药、报晨昏,而来去无常,亦非终日相伴不去者。冷清清境地,寂恻恻时光,一枕幽栖,大有夜台风味。深深庭院,黯黯帘栊,久不闻笑语之声矣。

筠倩归来,鹏郎已奔入报告梨娘,须臾筠倩直入室中,揭帐视梨娘,见其状不觉失惊,几欲泣下,呼曰:“嫂、妹归矣。”梨娘喘息言曰:“我病甚,不能起,妹其恕我。”筠倩泫然曰:“梨嫂,梨嫂,一月不见,病至于此耶?睹嫂容颜,令妹肝肠寸断矣。”梨娘叹曰:“薄命之身,朝不保暮;葳蕤弱质,至易摧残。自怜孤影,未尝倾国倾城,剩此残躯,真个多愁多病。抚床心死,对镜容灰,天公安在?我命如何?筠姑,筠姑,汝所爱之梨嫂,将不久于人世也矣。命薄如侬,生何足恋?与其闷闷沉沉,生埋愁坑,不若干干净净,死返恨天。转念及斯,万恨皆空。一身何有?日惟僵卧待死而已,我他无所恋,所不能忘者,姑耳。深恐不及姑归,遽然奄忽,数年来亲爱如同胞之好姊妹,临死不得一面,则虽死犹多遗恨。今幸矣,我病已深,汝归正好,六尺孤儿,敬以相托。春秋佳日,如不忘往日之情,以冷饭一盂、鲜花一朵,相饷于白杨荒草之间,嫂身受之矣。”筠倩闻言,涕不可抑,拭泪言曰:“嫂勿作此不详语,上帝,上帝,我为嫂祈祷。上帝勿使嫂痛苦,勿使嫂烦恼,为嫂驱病魔,为嫂求幸福。”言次,趺坐床沿,俯其首、合其眼,喃喃作默祷状。良久,忽张目视梨娘而言曰:“嫂病愈矣。”梨娘睹状,不觉为之破颜一笑,谓之曰:“姑其癫耶,胡作此态?姑入校读书,乃学得师婆子术归耶?”筠倩与梨娘相居甚久,素念梨娘之心情,知此次之病,必系积郁所致,而不知其实为情伤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