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玉梨魂

作者:徐忱亚 | 分类:奇幻 | 字数:6.8万字

第10章

书名:玉梨魂 作者:徐忱亚 字数:3.4千字 更新时间:12-13 10:52

送来欢喜十分,卸却离愁一担。唐贯休有句云:“绵绵远念近来多,喜鹊随函到绿萝。”梦霞此时之情景,其殆似之。

朝阳皎皎,含笑出门。一路和风拂袖,娇鸟唤晴;两旁麦浪翻黄,秧针刺绿。晓山迎面,爽气扑人,远水连天,寒光映树,晓行风景,别具一种清新之致。烟消日出不见人,非身处江乡,亦不能领略此天然佳趣。梦霞半月以来,蛰伏斗室中,久不吸野外新鲜空气,闷苦莫可名状,今日破晓独行,野情骀荡,傍堤行去,一路鲜明。喜事尚在心头,好景尽来眼底,殊觉心胸皆爽,耳目一新。同一景也,失意时遇之,则见其可怜;快意时遇之,则觉其可乐。心理因时变易,而外物之感情,遂因之大异。梦霞此行,若非适当欣洽之余,则草草劳人,茫茫前路,重衾辜负,行色匆匆,正不知其道左惶,当如何懊丧耳。

既入校,校中人咸来问讯,学生均趋前致敬欢呼,面有喜色,此可见与梦霞平日感情之厚矣。是校共有教员二人,一即李某也。石痴未行时,每日亦授课一、二小时,去后所遗钟点均归梦霞独认。梦霞病假,全班课程由李一人庖代。李为新学界人物,颇染时习,与梦霞不甚相洽。且喜自炫己长,捏人之短。梦霞亦不与之较,特心鄙其人而已。李闻梦霞至,欣然就见。梦霞谢之曰:“小病数日,遂致旷职,劳君独任,我心何安?”李谦逊毕,且曰:“幸君病愈,近日天气和燠,风日晴朗,大好旅行之时,闻鹅湖各校成绩甚佳,弟意拟于明日星期,率学生赴该处旅行,调查其成绩之优劣,藉收观摩之效。且时值初夏,万绿丛生,随地观察,对景留连,亦可增进实物上之知识。特恐君新病之后,不禁跋涉,如许同行,实所深愿。”梦霞诺之,散课后通知学生,约期于明日辰刻齐集。

鹅湖,锡属一重镇也。其地虽一村落,而户居之栉比、商贾之辐辏,不啻具一都会之缩影。土著多华姓,族中人才辈出,多有名于时。盖所谓山明水秀之区,人杰地灵之域也。是乡风气开通较早,已办各校,有果育学校,有鹅湖女学,有私塾改良之小学,蕞尔一乡,而各校林立,学务至为发达。且办理无不合法,成绩无不优美,求之锡金各属,固不可再得,即求之全国各地,亦乌容数觏。其地与梦霞所任之校,相距约二十余里,舟行半日始达,梦霞来锡后,久欲一览鹅湖之胜,而苦无闲日,可鼓游兴,今假旅行之便,得以一偿其宿愿,故平日与李某意见不甚相合,今日提议旅行,颇赞成其说也。

次晨,梦霞早起到校,学生五十余人已各新其衣冠,麇集以待。李某方饬校役,预备旅行所需之物。时已八时许,舟子亦来相催。梦霞曰:“往返四十余里需时间甚多,到后又须延搁,若不及早就道,恐误归期也。”乃与李先率学生至操场,列队报数,将平日所授旅行之种种规则及仪制,重加申述,令各坚忆。训练毕,即整队出。舟泊半里外,计共二艘。既至,两人各挈学生二十余人乘其一,旋解缆行。幸好风相助,帆饱舟轻,速率骤加,约十一时许,舟已双泊于鹅湖之滨,时岸上人家正炊烟四起也。乃各率学生舍舟登岸,拟先赴果育参观,问道以往。时正日高风小,路不扬尘。履声橐橐,旗影翩翩,进退有序,步伐有章。道旁观者,咸啧啧叹曰:“此蓉湖某校学生也,其精神之活泼,行列之整齐,非受良教师之教育,曷克臻此!”

果育为鹅湖最初之校,开办有年,成效夙著。其中任事者,多学界名流、富于学识经验之人。梦霞此行,得与彼都人士握手,心窃为之愉快。既至该校,学生整队出迎,行礼毕,一面唱欢迎歌,一面唱参观歌,以表敬爱之诚。旋散队入室参观。日已亭午,由该校留膳,饮馔甚精,学生群歌醉饱。膳毕略憩片时,即由该校学生列队前导,赴各校参观。一路军乐悠扬,歌声宛转,蜿蜒如常山蛇,随路几折不绝,随而观者,途为之塞,呜呼,盛矣!参观既讫,时已薄暮,果育校长请同赴旷野,作抛球之戏。梦霞辞以时晏,遽起兴辞,学生亦各兴尽思返。各校学生复联队至江干,欢送如仪。落日归舟,中流容与,一帆风送,双桨如飞,然到校时,亦已万家灯火闹黄昏矣。

学生各散归其家,梦霞亦疲甚,乃别李归寓。方入门,灯光中鹏郎迎面问曰:“今日星期,先生却往何处寻乐,教人盼煞。”梦霞语以故,鹏郎不待言毕,即狂奔以去。梦霞入室亦不遑检点各物,即向榻上和衣而倒,盖终日劳顿,亟资休养矣。乃甫就枕,觉衾中有物,突触胸际,冷如泼水。大惊,急以手抚之,黑暗中不辨为何物。移烛注视,乃镜架一具,中贮影片。其触肤生冷者,乃镜面之玻璃也。再审视镜中人,不觉心花怒放,肺叶大张,盖镜中非他人,即梨娘之影也。梦霞喜生望外,私念梨娘今日必独自来馆,留小影于衾中,以慰我相思之苦,何其用情之深而寄意之远也。继又念梨娘既来,以此相遗,此外必更有遗迹可寻。此时梦霞已尽忘困倦,遽起携灯就案,详细检视。启匣则墨渖犹存,拈管则毫尖尚湿,而遍案穷搜,未遗只字。乃烛之地上,则见纸灰零乱,遍地皆是。拨之得未烬之纸角一,取而阅之,得七字曰:“悠悠人亦去如潮。”异哉!梨娘既就案作书,胡为而又焚之耶?既焚之矣,复于乱灰中留此七字,又何意耶?此闷葫芦一时殊难以打破也。

倩影不留,余踪可玩。梦霞对此一角烬余之纸,摩挲者良久,思索者又良久,终不得梨娘命意之所在。一天欢喜,化成一块疑团,横梗胸臆,不能放下。晚膳虽具,粒食不能下咽,而冥搜力索又久之。忽若豁然有悟曰:“今日休课,梨娘知我决不赴校,故特有心过访,或别有所商,而不虞我有旅行之举也。其所留之句,殊有人迩人遥之感,意若怨我不先告以行踪者,而我亦深悔从李生之言,随同人之兴,临行又默不一声,悠然而逝,致梨娘虚此一行。”思至此,不禁拍案狂呼曰:“大误!大误!不先不后,一去一来,大好良缘,轻轻错过矣。”

阅者诸君,梨娘系出大家,今为孀妇,非荡检逾闲者可比。虽与梦霞谊属姻亲,不妨相见以礼,然亲疏有别,内外有嫌,况于青天白日之中,效密约幽期之举,纵不羞自献,宁不畏人言乎?梨娘虽恋爱梦霞,亦断不致轻率至此。其来也,固先探知梦霞之不在也。然梦霞此时,方如痴如醉,决知梨娘有就见之心,而恨为旅行所误,短叹长吁,若不胜其懊恼者,因赋诗二首以寄意。诗曰:

鹅湖泛棹偶从行,负却殷勤访我情。

湘管题诗痕宛在,纸灰剩字意难明。

室中坐久余兰气,窗隙风过想声。

我正来时卿已去,可堪一样冷清清。

暂驻芳踪独自看,入门如见步珊珊。

更劳寄语悲人远,为觅余香待漏残。

命薄如侬今若此,情真到尔占应难。

青衫红袖同无主,恨不胜销死也拼。

梦霞吟毕,复取梨娘赠影,端详审视。画作西洋女子装,花冠长裙,手西籍一册,风致嫣然。把玩之余,目不旁瞬。画中爱宠,呼之不出,心忽忽若有所失,旋拓开镜背,取出影片,又题二诗于其后:

意中人是镜中人,伴我灯前瘦病身。

好与幽兰存素质,定从明月借精神。

含情欲证三生约,不语平添一段春。

未敢题词写裙角,毫端为恐有纤尘。

真真画里唤如何,镜架生寒漫费呵。

一点愁心攒眼底,二分红晕透腮涡。

深情邈邈抵瑶赠,密意重重覆锦窝。

除是焚香朝夕共,于今见面更无多。

玉梨魂徐枕亚 著

第一十章 情耗

眼前无恙,心上难抛;一着思量,曷胜惆怅。梨娘得诗后,即作书复梦霞,有曰:“我来,君不在,君若在,我亦不来。留诗一句,出自无心,君勿介意。至以小影相遗,实出于情之不得已,致不避瓜李之嫌,亦不望琼瑶之报。盖梨影以君为知己,君亦不弃梨影,引为同病。然自问此生,恐不能再见君子,种玉无缘,还珠有泪,不敢负君,亦不敢误君。浮萍断梗,聚散何常,此日重墙间隔,几同万里迢遥,一面之缘,千金难买。异日君归远道,妾处深闺,更何从再接霞光,重圆诗梦?赠君此物,固以寄一时爱恋之深情,即以留后日诀别之纪念。”

梦霞读此书,如受当头之棒,如闻警梦之钟。其情正在热度最高之时,不觉渐渐由热而温、而凉、而冷、冷且死,黯然魂销,掩面而泣,泪簌簌下如贯珠,良久叹曰:“相见不相亲,何如不相见。说是无缘,何以无端邂逅?说是有缘,何以颠倒若斯?情之误耶,命之厄耶,孽之深耶,造化弄人抑何其虐耶!茫茫人海中,似此知音,何可再得,亦何惜此沦落之余生,不为琅琊之情死耶!”因立挥二绝答梨娘,诗中有“来生愿果坚如铁,我誓孤栖过此生”之句。梨娘读之,心大不安,复答书劝慰,委曲陈词,情至义尽,字字从肺腑流出,一幅书成,芳心寸断矣。此数日中密缄往还,倍形忙碌,而碧纱窗外,埋香冢前,泪雨凄迷,愁云笼罩,触耳皆断肠之声,举目尽伤心之景。此黑暗之愁城中,几不复有一丝天日之光矣。

大凡爱情之作用,其发也至迅捷,其中也至剧烈,其吸引力至强,其膨胀力至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