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如意络

作者:晶岩 | 分类:女生 | 字数:67.1万字

第282章 绣花枕

书名:如意络 作者:晶岩 字数:3.0千字 更新时间:12-08 11:22

之后的几日,戴怀山按照计划将福建商事向舒婵一一汇报,陪同她查账,巡铺,会见各路掌柜和管事,几日相处下来,戴怀山有些明白主君的安排了。

舒娘子对下态度谦和,不轻易显山露水,加之她又是个美人,底下的账房、掌柜们起初都以为她不过是走过场,是个绣花枕,后面慢慢的才领会到她的厉害之处。那些厚重的账簿,品类繁杂的记载,戴怀山看了都头皮发麻,然而不止舒娘子就连她身边的侍女彩墨也看得懂里面的勾稽,摸得清门道。

问账时,有的账房能对答如流,有的还要翻看账簿仔细核对才能给出解释。涉及数额较大的疑账,那负责的账房和掌柜都吓出了满头汗,万万没想到一个侍女都如此精通。他们捉急忙慌时,舒娘子坐在上首喝着茶,微微笑着,让他们慢慢核对,不急,还让厨房准备他们的晌午饭。

戴怀山摇着扇子在一旁观得真切,如他这样的大掌柜,在账目上向来是抓大放小,只要盈利符合预期,很少去究细账。若管得太细太死,让底下的人一点油水也捞不着,谁愿意跟着他干呢?不过舒娘子问账,也非问细账,问题落点都还在大面上,对答如流的是那些对经营有全面透彻了解的人,答不上来的要么是那些只会记死账的榆木账房,要么是平时对经营不怎么上心的摸鱼掌柜。

经此一问,还别说,戴怀山心里更有谱了。让他更为惊讶的是,福建海外贸易发达,诸如香料、木材、药材等舶来品众多,他手底下的掌柜能精通其中一个门类就不错了,便是他自个也做不到万事皆通,面面俱到。但舒娘子却能信手拈来,不管什么品类,都能说到点子上,一张口便知是行家。尤其在药材方面,可谓无所不知,品鉴之术让那些老资历的掌柜都瞠目结舌。

曾经只有一人能做到这般博闻广识,行行懂行行精,便是主君本人。这舒娘子莫非得了主君的真传?戴怀山问虞伯,虞伯捋着胡须笑呵呵的告诉他,这些年事无巨细手把手教的,可不就是真传?主君恨不得把脑子抠出来装进舒娘子的脑袋里。

一个女子能优秀到让男子为之信服汗颜的地步,除了天生聪慧,更需得心性坚韧,吃得了苦中苦,且持之以恒方可。戴怀山心下唏嘘感慨时,不禁又想起了一直想知又探听不得的问题,主君是怎么捡到这个宝的呢?虞伯肯定是知晓内情的,但戴怀山跟随主君多年,深知主君的行事风格,不该你知道的,就别瞎问。

戴怀山主管福建商事,手底下的各路掌柜、管事少说也有几十个,近日陆陆续续从各地赶来汇聚泉州,会馆客房里都快住不下了。这晚,他宴请几位早年就跟着他,后被他派到外地做掌柜的心腹下属,席间觥筹交错,宾主尽欢。

许是喝大了,胆子也壮了,有个叫庞泰的下属竟大着舌头说起了荤话,“小弟今日在后头站着,偷瞧了几眼舒娘子,啧啧啧!真是个天仙般的美人啊!说是东家的义妹,这义妹……咂摸起来可就有些耐人寻味……美人谁不喜欢?要是能讨来做媳妇,还做什么虚头巴脑的义妹啊?大掌柜的你说,是也不是?”

座上有人跟着附和,庞泰越说越起劲了,“大掌柜的待咱们兄弟不薄,兄弟们都盼着大掌柜好。小弟斗胆说句僭越的话,女人嘛,身份再尊贵再有能耐也终究是水做纸糊的玩意儿,经不起什么风浪,还得靠男人为她遮风挡雨,开山拓海!大掌柜对她恭敬,那是大掌柜仁义,咱们兄弟都是听从大掌柜吩咐的。那舒娘子把持李家这么大一份家业,年轻貌美,大掌柜昂藏英伟,才干卓绝,小弟瞧着与那舒娘子郎才女貌很是相配。这些年大掌柜身边连个可心的人都没,何不试一试?”

听庞泰一番虎狼之言,座上诸人先是沉默,面面相觑,不知该作何反应,后见大掌柜的脸色未改,笑意也未消,便一个个的争相起哄,拍起马屁。

戴怀山敲了敲扇子,示意他们安静下来,道:“你们既已领略了舒娘子的风采,便知她……不简单。东家是何等厉害的人物,他选中的接班人岂是平庸之辈?试问在座的各位有谁了解舒娘子的背景?她是何方人士?是何出身?既然做妇人打扮,想来先前嫁过人,她的夫家底细如何?她的夫君何在?都不清楚……这是个谜一样的女子,贸贸然对她不敬,怕会栽大跟头。”

戴怀山指了指庞泰,郑重叮嘱诸人道:“席间所言,皆为玩笑,切勿外传。”

宴席散后,戴怀山漫步来到会馆附近的湖边散酒气。月色下,树影幢幢,秋蝉高鸣,他负手立在亭下,望着在暗波里荡漾的月影,出起了神。

舒婵这几日事务繁忙,无暇照看冬根,留知雨形影不离的伴随他,陪他玩耍。晚间闲下来,舒婵翻看东根这几日的练字帖,发现进步不少,问知雨方知这小家伙一天到晚都待在寺院里。上午温将军教他念书识字,下午教他弹弓射箭,让若杉陪他练童子功,一日下来,学了不老少东西。

“我看呀,也甭找夫子了,温将军就是现成的好师傅,文武全能,教授有方,咱东根欢喜得不得了。”知雨笑道。

舒婵看着呼呼酣眠的东根,疲惫的面上也露出了笑容。小孩子活力大,以往总说无聊,入夜迟迟不睡,非缠着她玩了游戏聊了闲话才睡下。这几日她从外归来时,东根已经睡熟了,无需她操一点心。

“温将军身体恢复如何了?”彩墨问知雨,朝她挤了下眼睛。

“呃……”知雨顿了下,迅速反应过来,“他有按时服药,气色瞧着比前几日好了些,就是……就是胃口不太好,饭量还不及若杉的一半。人是真的很瘦啊,我瞧着那寺院里的沙弥都比他要胖些。”知雨说完,看了眼彩墨。

彩墨微微颔首,两人都看向舒婵。

“胃口不好……”舒婵喃喃道,“之前开的方子确有几味药对脾胃有损,我原想着先帮他把肝气调理好……”

“许是寺院的饭菜不合口味吧?”彩墨道,“温将军有病在身,寺院的粗茶淡饭怎能将养好身体?”

一语提醒舒婵,她眸色一亮,道:“明早我去趟寺院,给温将军把把脉,把方子调一下。另外,我再写几种药膳的食谱,让灶上做了每日给温将军送去。”

彩墨和知雨点头称好,二人相视一笑。

翌日清早,寺院西南角一处幽静小院内,温在恒手持利刃正专心的削着木杈,忽听见一声清脆的呼喊。

“师傅!我来啦!”

温在恒抬头,见东根蹦蹦跳跳的朝他跑来,片刻后,从月洞门外走进来三个女子,正是舒婵主仆三人。

这几日不是忙碌得很吗?怎有空过来?温在恒正诧异着,东根取走他手中的木杈,高举着对舒婵道:“姑姑你看,师傅要给我做一把新弹弓。”

舒婵瞥见温在恒手指上有少许红褐色干掉的血迹,便道:“这弹弓又不是什么稀奇玩意儿,在街市上买一个就是了,何必费劲动手做?不是嘱咐你要多休息的吗?”

温在恒听出她话里责怪的意味,搓着手指道:“一个弹弓不费多少力,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权当打发时间了。”他转了半圈,指着木凳,“你坐,生意上的事可还顺利?”

舒婵坐下,道:“目前来看,还算顺利。福建每年贡献的利润超过三成,把这儿的事梳理清楚了,其他的就好办多了。”

温在恒点点头,视线停在她间色的裙裾上。她的样貌并无太大变化,只是通身的气度完全不一样了,变得沉稳、通透、自信,言行举止中隐含威势。他不知自己是心虚还是咋的了,竟有些不敢直视她的眼睛。

把脉时,温在恒盯着搭在他手腕上的三根葱段般的细指,记忆一下子拉回到送嫁途径兰州的那一晚。兰州刺史宴请,席间喝得稍多,他有了三分醉意,在花园里寻见她,破天荒的絮絮叨叨说了好些话,拐弯抹角的想让她明白他的心意。可她却只顾着好笑,抓起他的手腕给他诊脉,嬉皮笑脸的说他得了婚前焦躁症……

他那时确实焦躁,即便他直白的告诉她,令他焦躁的不是他的婚约,而是她,她也一脸懵懂。而后像是为了安慰他,她掏出他给她备用的如意络,那里面藏着一颗七息绝命丹,她说有了这个就不怕,大不了一死,痛痛快快的……

她不知那时他心有多痛,多纠结,多躁郁!郁气伤肝,他伤了这么些年,都伤麻木了。老天可怜,又让她来给他诊脉治病。

她是他的因果,是他命理的轮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