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如意络

作者:晶岩 | 分类:女生 | 字数:67.1万字

第280章 云随风

书名:如意络 作者:晶岩 字数:3.6千字 更新时间:12-08 11:21

威武军驻防大营,帅帐内,年轻的大都督眉头深锁,他的右手拇指上套着犀角扳指,食指绕着那扳指来回转。

坐在下首的亲信副将蔡逍见都督这般神态,便知他在琢磨方才冷巍回禀之事。都督对奉帅派来协助他的那位龙骧军副指挥使,一直以来都抱着三分的敬仰,七分的顾忌。谁教他家世显赫又特殊呢?这也就算了,奉帅还对他青眼有加,委以重任,且他本人确非徒有其名的花架子,很有些领兵打仗的本事。他要是能长久的留在岭南安心为奉家效命自是再好不过,可他毕竟是温家人,身承老卫国公的血脉,是温皇后的弟弟,若有一日,奉家割据岭南称制,公然与洛阳朝廷对抗,他会怎么选?

蔡逍不知道温在恒会怎么选,但照目下时局推演,一旦中原大乱,社稷飘摇,礼乐崩塌,奉家应该不会再选择愚忠。从奉家三郎成为威武军统帅的那一天起,他们这些老部下就隐隐领会到主帅的长远谋划,且都督私下里早就对腐败无能的朝廷嗤之以鼻,对奉帅经年累月的臣服隐忍也颇有微词。

“冷巍所言应是不假,温将军昏厥时诸多将士在场,都看到了。属下好奇的是那女子的身份,一个商户女,又颇为精通医术,同温经略究竟是何种关系,竟让他亲自追了十几里地?都督可曾听说过温经略过去的风月之事?”蔡逍道。

奉忠回过神来,道:“风月之事?”他摇头笑笑,“温在恒比寺里的和尚还清心寡欲,从未听闻他沾染过女色。他倒是有过一段婚约,对方是右相殷长卿的孙女,有洛阳第一才女之称,后面不知为何两家退了婚。之后他就来了岭南,我父亲欲将小妹嫁与他,他也推拒了。这个人就是个铜铸的罗汉,不似凡人有七情六欲。”

“说到这,属下倒听闻一事。去年,温经略还未来福建之前,在街上偶遇几个泼皮欺辱一对卖针线绣品的母女,他替那母女解了围,可怜她们孤苦无依,生计艰难,便收留她们在宅院里做些浣洗洒扫的粗活。如此看,温经略倒也不像表面看的那般铁血无情。”蔡逍摩挲着下巴,又道,“一个人有了软肋,才好拿捏。以温经略的年纪和职权,没碰过女人实在有违常理。那个商户女,属下以为得好好查一查。”

“查,肯定是要查的。我现在想的是,不管这个女子同他是否有纠缠,他这回主动放下军务回泉州休整的真实原因是什么?是为了这个女子?是身体状况严重到不得不休养?还是有别的什么目的?”奉忠凝眉说道。

“都督的意思是,他对此次扑灭山火的调遣有所不满?”蔡逍回想起当时的情形,“都督也并未直接下命令调遣他去,而是征求他的意见,他可是当即就应下了,未见有犹豫之色。”

“你说的也是,这正是我不解的地方。”奉忠思忖片刻,交代下去,“我始终不信他会是那种因儿女私情放下军务的人,你派人去查清楚那商户女的来历。另外,悄悄安排几个身手好的,在他养病期间,盯着他的一举一动。”

“是,属下这就去办。”

蔡逍起身,方走到帐门前,又被奉忠叫住。

“再以我的名义去给温经略请个好郎中,说我过两日得了空就去瞧他。”

蔡逍会意,都督果然思虑周全。

初入泉州,看见热闹的街市上行走着来自大食、天竺的商队,舒婵的脑海里不由得浮现出瓜州街市的场景,也似这般熙熙攘攘,番商随处可见。不同的是,泉州云集了更多的番商,除了西域商人,还有来自骠国、真腊、吕宋、狮子国等南洋诸国的商人,难怪有诗赞泉州为“云山百越路,市井十洲人”。这儿货物的种类也更丰富,沿街货摊上的货品琳琅满目,空气中散发着由香料、药材、酒食混杂在一起的味道。

东根从未见过如此繁华的街市,太多新奇的玩意儿,看都看不过来,兴奋不已,惊叹连连。看到几个身材矮壮,肤色棕黑的昆仑奴,用绳索捆着连成一排,在嘈杂的吆喝声中被人围观挑选,东根的眸光霎时黯淡了下来。

注意到小男娃突然安静,温在恒问他怎么了。

东根指着那些昆仑奴,道:“他们在岛上住得好好的,一定是那些坏人把他们抓来这里的。”

想来东根是在南洋的岛上见过这类的土著,贩卖黑奴的交易固然残忍,但因昆仑奴性情温良、身强体壮,时下倒是抢手得很,官方也不禁。在洛阳,也有不少豪门贵族豢养昆仑奴,要么教授舞乐技艺培养成艺人,要么命其习武持械成为护卫。昆仑奴背井离乡,举目无亲,对主人极为忠诚。

温在恒虽未见过李光魏真人,但对他的一些事迹早有耳闻,且在送嫁途中几次三番的遭其使绊子,也算有过交手了,深知其人行事果决狠辣。当年在杨越清理门户时制造的惨案,震骇四方。就是这么个穷凶极恶的亡命狂徒,他曾掳走婵儿,又完好无损的将她放了,后又神不知鬼不觉的突破柴峻的重重封锁将婵儿从陇右救出,可见此人除了胆大心细,善于筹谋外,必然还有不为外人所知的另一面。如今,他的儿子就坐在温在恒的怀中,这小家伙长得白净可爱,性子活泼,心地纯善,完全不像他的父亲,想来应是婵儿教养有方。

舒婵正望着街市,蓦然见温在恒侧首朝她一笑,不知是他笑得太突然还是笑得太好看,她的心跳顿时有些紊乱。不过,毕竟经历过风风雨雨,她早已不是当年那个懵懂孤弱的少女了,怔了下,便回他一笑,还问他身前的东根累不累。

将这看在眼里的彩墨,心下不由唏嘘。送嫁途中,若温将军能像而今这般不吝笑颜,深情脉脉,哪能让柴峻钻了空子?那个惯会花言巧语,经常言行不一,向来独尊多疑,总是自以为是的男人,失去娘子时那般痛苦,那般悲愤,那般萎靡,好似一天都不愿独活下去的样子,可现如今呢?还不是坐享万里河山,广纳三宫六院?莺莺相伴,燕燕环绕,想必他早就把那个惨死疏勒河的苑娘子给忘了个一干二净!惟愿大难不死的娘子此生再不遇那人,彩墨在心里默默祈祷。

车马在一座红砖翘脊的大厝前停下,虞伯带领一众仆役在门前等候。东根挥手喊阿公,虞伯乐呵呵的上前迎接,注意到身穿兵袍的温在恒和若杉二人,他面上闪过愕然之色,将东根从马上抱下,又去车旁迎接舒婵。

舒婵将温在恒二人做了介绍,虞伯恭敬有礼的朝温在恒叉手作揖,心下却震惊无比。此人竟是当年声名显赫的温衙内,如今的双府经略、龙骧军副指挥使温将军!娘子初到泉州,离开他们不过一日而已,竟就遇上了他!这是什么仙缘?乍地想起主君曾对他交代过的遗言,虞伯不禁怀疑主君是不是有预见未来的本领。

主君让他们从泉州登陆,说苑娘子有段良缘未果,佛祖会给她指路。虞伯隐隐晓得主君所指,可时隔多年,于茫茫人海中重逢故人哪是那么轻巧之事?可造化弄人啊,越发觉得不可能的事,还就真那么轻巧的发生了。

从不信神佛的虞伯此刻也在心中默念上天有眼,我佛慈悲。

大厝前后三进,红砖筒瓦,出砖入石,燕脊如飞,雕梁画栋,端的是富贵奢华,大气精美。

仆人呈上热茶,虞伯客气的招待,说是请他们将就先用些粗茶,温在恒端起茶盏抿了一口就知这茶乃极品,且仆人煎茶的技艺十分高超,他看了眼垂首品茗的舒婵,心里更觉宽慰。她这些年漂泊在外,过得定然不易,但李光魏至少未曾亏待过她。

茶歇时,舒婵问起温在恒在城中的住处,方知他并无固定的落脚地。他本无在泉州长留的打算,故而平时多宿在驻地营房,进城要么在官衙空闲的值房将就下,要么随意找家客栈歇了。方才来的途中,他见附近街市上有不少客栈,准备找一家清净些的先住下再说。

虞伯闻言,笑道:“温将军有所不知,这条街巷名为明佛前街,盖因后面有座摩尼教寺院,已过世的老法师是老家主的挚友,那寺院是老家主捐资兴建的。家业传到家主这一辈,曾有一堪舆术士言此地风水极佳,家主便把这片地买了下来,建了这座大厝。温将军既然要养病,何必舍近求远?左右护厝里还有不少间空房,再者后头那寺院占地颇广,里面静谧雅致,老夫同现任院主帖木法师知会一声,温将军便可安心住下。”

“虞伯说的是,客栈人来人往,哪是养病的地方?住得近,将军的日常起居所需,咱们能照应得上,也方便娘子前去看诊。”彩墨劝道。

依偎着舒婵的东根走到温在恒身边,摇了摇他的胳膊,道:“温将军答应教我骑射的,说话可要算数。”

温在恒摸摸东根的脑袋,向虞伯和彩墨投去感激的一望,道:“如此,便劳烦虞伯同院主知会一声。”他扭头看向舒婵,解释道,“因我还担着军职,军中人员往来想是不可避免。住在这,怕给你们带来不便。”

舒婵点头,见他们行李很是简省,派了两个下人跟去,缺什么也好及时添置。

待他们走了,舒婵看着给自己添茶的彩墨,点了点她的额头,笑着嗔道:“我看你最近主意大得很。”

彩墨柔声笑道:“娘子不觉得同温将军重逢颇有些玄妙?想来天意如此,我呀是顺势而为,顺水推舟。”

舒婵摇了摇头,叹道:“给温将军治病,照顾他的起居,这些都是应当做的。至于你心中所盘算的,最好就此打住。”

彩墨和知雨对视一眼,默了片刻,彩墨道:“娘子不过双十年华,人生还长着呢!主君也不希望你把自己封闭起来,主君说你大可随心而欲,想过什么样的日子就过什么样的日子。”

“我现在只想把东根养大,勉力经营好他父亲留给他的家业。其他的,顾不上,也真没那份心思。”舒婵淡淡说道。

“唉……温将军真是可怜啊!”知雨在一旁长吁短叹,“熬得头发都白了,也是白熬。”

舒婵垂眸看着双手托腮听她们讲话的东根,把心中涌出的感伤压下去。这感伤多半是因愧疚而生,并非男女之情。她早就筑起了围墙,将情圈禁起来,此生不愿再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