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如意络

作者:晶岩 | 分类:女生 | 字数:67.1万字

第111章 麦积山

书名:如意络 作者:晶岩 字数:2.1千字 更新时间:12-08 11:20

“野寺残僧少,山园细路高。麝香眼石竹,鹦鹉啄金桃。乱水穿人过,悬崖置屋牢。上方重阁晚,百里见纤毫。”

诸葛子获在马上吟的这首诗,出自杜工部的《山寺》,是于唐肃宗乾元二年杜工部流寓秦州时游历麦积山石窟所作。

车队经过一天的行进,抵达了位于天水郡的麦积山下。《玉堂闲话》中有载:“麦积山者,北跨清渭,南渐两当,五百里冈峦,麦积处其半,崛起一石块,高百丈寻,望之团团,如民间积麦之状,故有此名。”

耸立如麦垛的山崖上,凌空雕凿了万龛千窟,密如蜂巢,诞生于不同朝代的诸佛、菩萨、天王、力士的雕像各具特色,形态生动,壁画色彩艳丽,精美绝伦,让人叹为观止。

“在悬崖峭壁上雕凿如此之多的佛像,这是怎么办到的?”温乐公主问柴峻。她原本坐车累得不想动,被柴峻强行抱上马来看这石窟,远看不觉得有什么,近观才发现这石窟的惊人之处。果然不虚此行!

“据说开凿石窟时,把南山的树都砍尽了,从山脚往上垒木材,一直垒到崖顶。再从上往下开凿,一层一层的拆木材。当地有伐尽南山木,修起麦积崖一说。”柴峻解释道。

“公主你看那边!”知雨指着东边崖壁叫道。

温乐公主转身,只见崖壁上整整齐齐雕凿了上下四层的小佛像,柴峻道:“那是千佛廊。西边悬立的三尊大佛,分别是佛祖、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离远了看视角才好。”

“那大佛的眼珠是黑色的,被阳光一照,还闪闪发亮呢!”温乐公主惊奇的发现。

“那是产自吐蕃的神眼黑曜石,是一种珍贵的琉璃,因在阳光下泛出七彩光芒,又叫彩虹眼黑曜石。”柴峻道,“我们这一路看来,许多佛像的眼珠便都是用这种材料做成的。”说到这,他忽然一顿,“不对……”

“怎么了?”温乐公主问道。

“我们看过的佛像,你可曾留意过眼部?”

温乐公主想了想,恍然道:“并未见过你说的黑曜石,若是有的话我肯定早注意到了。我们看过的佛像的眼睛许多是被黄泥给封住了。我还以为这就是原先的样子呢。”

“不是的。”柴峻的神色忽变得凝重起来,“一月前我去洛阳经过这里时,佛像的眼珠还是好好的!”他方才全部的心思都放在温乐公主身上了,加之他之前游过一次,这次便没太留心观察。上回是李申和诸葛军师陪同他一起来的,这次跟来的强波,强波也是第一次近观佛像。

“谁会做这样的事?不怕遭报应?”温乐公主心中泛起一阵恶寒,这世上竟然还有人敢抠佛眼!

“三尊大佛的眼珠还在,兴许是悬壁取珠难度太大,未得手。”强波道,“可麦积山这一带不是有官兵巡防吗?谁会如此大胆?况且眼珠被抠的不止几座佛像,而是几百座,闹出这么大动静,官兵应该早就发现了。”

柴峻望着烟云下的三尊静谧庄严的大佛,眉头皱成一团。温乐公主全然没了游玩之心,扶着彩墨默默走下栈道。经过一石窟,窟内有一尊佛家女弟子雕像。女子面相圆润,笑容温和,神态安详,可惜眼珠被抠,空的地方被两滩黄泥封上,在昏暗的夕光下看,有些瘆人。

太阳落山,夜幕四拢,柴峻和温乐公主回到了山脚的应乾寺。寺外的空地上灯火通明,几十名手持火把的骑兵占满了场地,而后面的应乾寺却大门紧闭。这是何阵势?莫不是要攻占寺院?柴峻的面色又沉了几分。

“死秃驴!见爷爷来了,把门关上是何意?信不信爷爷把你们这座破寺一把火烧了?”应乾寺正门前,一个锦衣玉冠的郎君一边叫骂,一边踹门。他的随从上前提醒了他一句,他龇牙咧嘴气呼呼的转过身,看见柴峻,叫了声“表哥”就跑了过来。

柴峻按了按额头,来人不是别人,正是秦州刺史耿荣的次子耿烁,他的表弟。说是表弟,其实血缘关系还远着呢,都快出五服了。柴峻的祖母曾是吐谷浑的长公主,而耿烁的祖母是吐谷浑亲王之女,他们的外曾祖父是一母同胞的兄弟。耿烁的祖母下嫁时任陇右道节度使的耿效,耿效是个短命的,不到三十就病故了,留下孤儿寡母相依为命。柴家对耿家多有照拂。二十年前,突厥和吐蕃同时作乱犯华,耿荣作为柴宗理的部下,随之南征北战,立下了汗马功劳。柴宗理被封四镇节度使后,也大力提拔了耿荣,一路保他坐到了秦州刺史之位。

耿荣的正室育有二子,长子耿煜,先天不足,早夭。次子耿烁,比柴峻小半岁,自幼娇生惯养,养成了霸道乖戾的性情,在家中除了对他父亲尚存两分敬畏,这小子谁都管不住。

“你怎么才下来啊?我都等你半天了!”耿烁跑过来撒娇似的嚷道。

温乐公主看清了这厮的长相,圆眼圆脸,虎头虎脑,长得和柴峻没有半分相似之处。他瞧着年纪不大,十七八岁,却操着一口破锣嗓,兴许是平常大声叫骂得多了,坏了嗓子。

耿烁也注意到了柴峻身侧的温乐公主,双眼登时一亮,“呀”的叫了声,道:“这妞长得不赖,比鸽奴也不差!表哥她叫……”

“住嘴!”柴峻厉声打断了他。

耿烁震了下,眨眨眼,不明所以的看着柴峻。

“公主在此,还不速速跪迎?”柴峻沉声喝道。

“公主?”耿烁指着温乐公主,瞪大了眼,“她?公主?温乐公主?”

柴峻剑眉冷蹙,温乐公主抬起下巴眸色平静的看着他,于无声处现出高贵的气质来。耿烁这才后知后觉,慢吞吞单膝跪下参拜。他一跪,他带来的几十号骑兵“哗哗”也都下马跪下了。

“他便是我的表弟耿烁,秦州刺史耿荣之子。”柴峻道。

温乐公主在出嫁前,就详细了解了柴家,知道柴耿两家的关系。只是没想到铁骨铮铮的耿荣竟然养出这么一个浑货来。她本来想斥他一句“佛门净地,怎可喧闹”的,可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她还是忍住了,叫起平身,多余的字一个都没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