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海盗王宝藏

作者:怀旧船长 | 分类:奇幻 | 字数:6.5万字

第4章

书名:海盗王宝藏 作者:怀旧船长 字数:3.3千字 更新时间:12-13 13:04

还是几伙人?或是一个秘密组织?目前尚不明朗。具体的表现为:犯罪团伙在最近两年利用各种地下手段,搜罗甘、陕、豫一带的国宝级文物,企图运往海外。这些文物有一半是被偷偷发掘的,文物部门和文物专家往往事后方知,只能发掘一些残品。各地公安部门联合侦查,但罪犯作案手段极高,反侦查能力极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名疑犯落网。”

萧邦问:“老首长是要我追踪这些国宝的下落?”

灰衣人摇摇头:“如果仅仅是这些文物,我怎么舍得派你出马?目前失踪的文物,估计价值不足十亿,无须你这样的得力干将动手。据各地警方提供的信息,这批文物有向南方海域移动的迹象,看来犯罪团伙是想通过海上偷渡,销往国外。但是,到今年春节前,就是你完成‘12.21’海难调查前夕,这批文物的移动迹象突然彻底消失,一切都好像风平浪静了。然而就在一个月前,美国纽约方面传来线报,提及有多国文物贩卖团伙在曼哈顿举行秘密会议,目标直指中国南方海域,目的是寻找一个惊世大宝藏。”

萧邦不禁动容,忙问:“南方海域有大宝藏?”

“看来确有其事。”灰衣人点了点头,“在找你来之前,我们的专家组召开过秘密会议,其中包括海洋、海事、交通、军事等方面的专家,都认为我国南方海域有存在大批宝藏的可能,而且最有可能的是明代宝藏。我国明代中叶,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航海大国,郑和七下西洋,震古烁今,影响世界。史家通常认为,郑和下西洋,是为了传播文明,彰显国威,但也有一种说法是朝廷让郑和遍寻各国奇珍异宝。你想,郑和近三十年的海上航行,历国无数,加上郑和水师当世无敌,不可能没搜集到珍宝。这些珍宝历代书籍记载并不多,因此可能的情况是:郑和将一部分珍宝献给皇室,自己藏匿了一部分。他虽然是太监,但马氏家族香火未断,又有养子,特别是到了晚年,器重他的成祖已死,朝廷反航派呼声日盛,郑和深知国家大规模的航海活动充满变数,于情于理都会考虑后路,最好就是将珍宝藏匿起来,为后世子孙继续航海事业做准备。当然,这是一些可能的推测,还没有实据。”

萧邦点了点头。不过,老首长一席话让他血液涌动。如果郑和真的藏了宝藏,那么,一旦被国际犯罪集团发掘掠走,其后果不堪设想!

灰衣人继续说道:“郑和宝藏之说,目前无从定论,但另一处宝藏,确有其事,就是明嘉靖至万历年间的大海盗林道乾的宝藏。林道乾战败逃往暹罗时,无法带走巨额宝藏,将其秘密藏在经常活动的海域,以图日后东山再起。林是个绝顶聪明的人物,不仅精通海战和精于造船铸炮,而且对古代奇门之术也颇有研究。他之前的大海盗王直,被诱骗致死,为他提供了前车之鉴,因此他从盗从商,都未雨绸缪,如履薄冰,四处搜罗能工巧匠,陆续将财宝藏匿起来。据传,这些宝物来路有三:一是以前王直义子毛海峰逃亡海上时藏下的,辗转到了林道乾手里;二是林道乾挖空心思从郑和后人手里或交换、或骗取的珍宝;三是他长期掠夺官府、商船以及自己从商得来的财物。据林道乾的后人传说,这笔宝藏富可敌国,能够影响国运兴衰。有资料记载,林道乾战败后率众数千,逃到暹罗即现在的泰国后,在北大年定居,一面拓殖领地,一面训练水勇,称霸一方为王,试图反攻朝廷。当时,经林道乾改良铸造的大炮,其性能已远非明廷能敌。然而不幸的是,林道乾力图雄霸大洋,屡屡试铸威力更强的大炮,一次试炮,竟被炸死,回师犯境顿时成了云烟。当然,这些都有待证实,不过确切的消息是,林道乾藏宝图已惊现美国纽约。”

“什么?”萧邦一惊,“难道美国人拿了林道乾的藏宝图,要到中国来寻宝吗?”

“是,也不是。”灰衣人摆了摆手,“林道乾死得突然,但由于他为人精细,早就绘制了藏宝图藏于家中,其后人自然就拥有了寻宝的线索。不过,他的后人并无这位海盗王的雄心,加上在北大年休生养息,渐渐失去了斗志。斗转星移,历经四百年的变迁,林的后人迁居美国纽约,到现在已是第十四代,其十二代孙是一位环境学学者,女性,叫林东珠。林东珠清静无为,居住在纽约长岛,只有一个外孙女为伴。她的外孙女名叫林一姝,曾在北京东方语言大学学习,还拜过少林派的岑献武为师。”

“岑献武?”萧邦又一怔,“就是隐居洛阳邙山的那位武术大师?”

“看来你对当今武林之事,倒也十分清楚。”灰衣人赞许地点了点头,继续讲述林家的事,“这个林一姝先前并不知道她的祖先就是林道乾,可能林东珠教授不希望她的外孙女涉险吧。可是,这个对林家人来说可谓惊天动地的消息,毕竟还是让林一姝知道了……”

“这又是怎么回事?”萧邦有些糊涂了。

“其实,这事说来说去,都跟这个宝藏有关。”灰衣人说,“就在前天上午,林东珠被人谋杀了。”

“那……那凶手一定拿走了藏宝图。”萧邦说,“事情有些严重了。”

“是这样。”灰衣人道,“但据我方内线情报得知,林东珠在临死前单独在病房里见了外孙女,因此我怀疑林一姝有更重要的寻宝线索。依我看来,林道乾一代枭雄,决不会将宝藏随便埋藏,而且四百余年来不断有人寻找,至今没有发现宝藏,一定有更深层的原因。但是,从林东珠的死来看,国际上的黑恶势力开始动手了。联系到我国三省文物被盗之事,我想他们正在将目标锁定在发掘林道乾宝藏上。当然,也有可能包括传说中的郑和宝藏。”

萧邦点点头:“是。现在海关把关很严,我国海防力量和沿海海上执法能力已今非昔比,他们想要像以前的走私、偷渡那样大摇大摆,已完全不可能。因此,他们会尽量减少活动次数,将这最大的一笔宝藏发掘后,再设法一次性逃逸。”

“正是如此。”灰衣人又投以赞许的目光,“不过从三省文物被盗却毫无迹象可以判断,作案团伙不仅手段极高,而且有可能已渗透进各种渠道和组织,包括政府部门、商业集团和学术组织。”

“学术组织?”萧邦一愣。因为从他办案的经验来看,在政府部门和商业集团中,的确存在个别人参与作案的可能,但学术组织尚未发生过。

“萧邦,别忘了现在是高科技时代。”灰衣人微微一笑,“政府有国界,而学术无国界。因此,我认为你执行的这次任务,会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第一,你不能划定范围,它不像‘12.21’海难是区域性的案件,其范围广阔得就像大海一样;第二,你不易锁定疑犯,他们可能是商人,可能是政府官员,也可能是学者,甚至有可能是熟人;第三,你不好确定线索,因为这是个正在发生的案件,不是让你从犯罪现场寻找蛛丝马迹,而是要创造线索。”

“创造线索?”萧邦皱了一下眉头,被老首长这句话弄懵了。

“对,创造线索。”灰衣人强调,“其实这没有什么难的,创造线索,屡被我党在解放战争前后成功运用,就是抓住矛盾,直奔主题,主动出击,而不是被敌人牵着鼻子走。你明白吗?”

萧邦思索了一下,说道:“老首长的意思,是要我也去寻找宝藏?”

“你说对了。”灰衣人第一次咧嘴笑了,“据美国方面的情报显示,林一姝会很快来到中国。”

“她是来寻宝的。”萧邦说,“如何才能接近她?”

“这就是你的问题了。”灰衣人又恢复了严肃的表情,“不过我可以给你提供两条线索:一个是北京东方语言大学的费龙潜教授,一个是隐居在邙山的岑献武。林一姝来北京后,第一件事就是要到岑献武那里送一部经书。当然,最重要的是,她想请费龙潜教授为她解开一些谜团。至于你如何与她合作,你也不用担心,因为林一姝除了跟你合作,别无选择!”

“明白了。”萧邦站起身。

“这是一次绝密任务!”灰衣人提高了嗓音,“萧邦,你肩膀上承担的使命,并不是为了阻止罪犯掠走宝藏这么简单,因为他们一旦得逞,国际社会将出现爆炸性的新闻,更多的黑手将继续伸向我们。我作为你的老领导,需要强调一个问题:现在的中国,早已不是任由国际强盗掠夺瓜分财宝的时代了!”

“萧邦谨记老首长教诲!”萧邦立正敬礼。

当他正准备转身离开时,灰衣人站了起来,绕过办公桌,紧握他的手说:“记住,这次也只有你一人露面,而且不会有太多的配合,但我们不可能只让你一个人去战斗!我唯一能向你保证的,就是你家人的安全。”

“谢谢老首长!”萧邦的眼睛亮了一下,如同流星闪过漆黑的夜空。

然后,他转身拉开沉重的门,走了出去。

第五章 武林名宿

林一姝在北京首都机场下了飞机,便打车直奔费龙潜教授位于市中心张自忠路的家。

教授家是一个古朴的北京小院。在高楼林立的北京城,能拥有这种小院已是十分难得了。

费教授与一姝的姥姥极有渊源。当年,费龙潜在美国留学时,曾得到一姝姥姥的资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