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活到天年:秘传全中国的养生祛病大法

作者:武国忠 | 分类:奇幻 | 字数:4.2万字

第6章

书名:活到天年:秘传全中国的养生祛病大法 作者:武国忠 字数:3.3千字 更新时间:12-13 13:02

所以,练习这个养生方法,就是先通过上下门牙的相合端正面容,在通过"真阳聚顶"后提升阳气,最后通过"玉液还宫"来滋阴。这样,已经端正的面容就在阴阳二气的交互濡养下慢慢固定下来了。

几年前,我去南方看望一位中医同修。这位同修在那一带颇有医名,他的诊室外面,总排着长长的队。在他那里,我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他每次对病人进行完望闻问切后,会对病人说:"我看看你的牙齿。"病人当然要照办,于是呲着牙让他检查。"嗯,好,你现在把上下门牙对上,对齐,然后把嘴唇合上,嘴唇两角上翘,做出微笑的样子我看看。"病人照办。他看了看,高兴地点了点头,说:"好啦!"然后开方子。

这是什么检查?我从没见过,也从没听说过。到了晚上,我就问他。他笑了,说:"这不属于诊断,这是我的一个小试验。我是想证实一种说法。你瞧,我这样是不是更好看?"说着,他把自己的上下门牙对齐,抿嘴一笑,嘴角翘起。我一瞧,觉得还真好看一点了。他的脸本来是圆中带扁的,这下略微长一点,也略微方一点了,因为下颌骨稍微突出了一些,就弥补了他面部一些小小的缺陷。

朋友说,这是他从中医古籍里找到的一个改变面貌的诀窍儿。人有上牙和下牙,古人云"上牙是天,下牙是地"。平时,我们上下牙相合的时候,要么是上牙包住下牙,这叫天包地;要么是下牙包住上牙,这叫地包天。一般来说,天包地的人比较多,地包天的人比较少。如果我们用上门牙顶着下门牙,让它们对齐,这就叫"天地相合"。这个动作,会调整人的下颌骨,使人面容的下部端正饱满,达到人们常说的"地角方圆"。

天地相合的时候,我们把舌头抵住上齿的齿龈,嘴呈抿嘴微笑状,两个嘴角翘起,连带头两侧肌肉上提,用意念感受有一股气汇集到头顶百会穴,这叫"真阳聚顶"。这样我们的面容就呈现出最佳状态了。只要我们在没事的时候经常这样做,保持这种状态,久而久之,面容就会改变,变得饱满、方正。由于头是诸阳之会,嘴角提起来后,全身的阳气也会随着被提起来,汇聚到百会穴,这又可以迅速提升人的阳气,使人变得有精神。由于舌头一直是抵着上齿内齿龈的,所以过不久就会产生很多津液,等津液积累到一定量的时候,徐徐咽下,体会津液灌溉五脏六腑并一直滋润到丹田的感觉,这叫"玉液还宫"。于是,这个动作在生阳的同时,又有补阴之功了。

相由心生,说得具体一些,可以说,人的面容是头面上各条经络的相互牵引、相互妥协的最终结果。说得更明白一些,面容是一身之阴阳作用的产物,其中阳占主导,因为头上以阳经为主,阴为其次。所以,练习这个养生方法,就是先通过上下门牙的相合端正面容,再通过"真阳聚顶"后提升阳气,最后通过"玉液还宫"来滋阴。这样,已经端正的面容就在阴阳二气的交互濡养下慢慢固定下来了。

"从你观察的那些人来看,是否所有的人只要把上门牙和下门牙一对,天地相合,脸就会变端正吗?"我问。

"基本上都是的。"朋友高兴地说,"这种观察,我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了,只有极少数人不行。因为脸型主要取决于下颌骨嘛。南方人的脸,普遍比较小,尤其是男性,脸小了就不太好看了,只要下颌骨这里稍微调整一下,脸型就变了。所以我每看到一个人符合这个规律,就会非常高兴。如果有些人照这样做后面部改观非常大,我就把这一招教给他,让他变好看一点。结果有人打电话给我说,他忍着两腮的酸胀,才坚持了3天,就觉得自己变帅了,你说神不神?"

那一夜我高兴得几乎睡不着,几次从梦中醒来都发现自己的上门牙和下门牙是对着的。倒不是因为学会了这么点中医的不传之秘,而是因为今天的经历让我更坚定了这样一个信念:人,是能改变自己的健康、命运、面容的,只要他有缘,只要他用心!1. 胃口好,活得就好--然谷是开胃的大功臣

推拿然谷后,我们会很快感到嘴里唾液腺兴奋,唾液分泌得多了。20分钟后,人会产生饥饿感。这时候,可以吃东西了。不过这时千万不要暴饮暴食,吃到七分饱就可以了。

生活中,我们很多人在伤心、生气、紧张或者生病的时候都不想吃东西,感觉不到一点饿,这是一种病理反应,因为这个时候,人的脾胃功能很弱,胃气消耗也往往比平时更大。越不吃,脾胃更没有东西可以运化成气血,身体就会更受损,这时怎么办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开胃,让人产生饥饿感。有了饥饿感,就说明肠胃已开始恢复了正常功能。

很多上班族没有饥饿感,他们早饭一般不吃,中午12点吃午饭,晚上要么在家里要么去餐馆跟朋友同事大吃一顿。饮食如此不规律,久而久之,脾胃不出问题才怪。如何改变这种习惯呢?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人产生饥饿感,使人到了该吃饭的时间就马上想吃饭。只有让饥饿感正常,肠胃才能恢复应有的敏感。

此外,还有很多类似的问题:暴饮暴食,吃多了,撑得不行,怎么办?老人有病,小孩挑食,这也不吃,那也不吃,怎么办?回答都是一样的:要赶紧想办法让他们的身体产生饥饿感!

然谷穴是人体产生饥饿感的要穴。在我们的脚内侧,足弓弓背中部靠前的位置,可以摸到一个骨节缝隙,这就是然谷穴。 "然"字就是"燃"的本字;"谷"表示这个穴的位置在足内踝前起大骨间,这个位置精气埋藏得特别深。之所以叫"然谷",也就是有火在人体深深的溪谷中燃烧的意思。这是前人的解释,我认为是非常正确的,但我觉得还没能解释完全。因为,穴位的名称具有多义性,应该把其所有的意义加起来,才能完美地使用这个穴。

在我看来,然谷,也就是"燃谷",还有"燃烧谷物"的意思。谷物就是我们吃进胃里的食物,燃烧就是消化。然谷穴就是增强脾胃功能、促进胃里食物更好消化的一个穴。推拿然谷,可以让人很快产生饥饿感,同时还能治疗过度饮食后的不适,具有双向调节的功能。总之,每天坚持推拿然谷,能让人的胃口长开、肠道常清。

推拿然谷是很有讲究的:首先要准确地找到然谷穴,用大拇指用力往下按,按下去后马上放松。当大拇指按下去的时候,穴位周围乃至整个腿部的肾经上都会有强烈的酸胀感,但随着手指的放松,酸胀感会马上消退。等酸胀感消退后,再按上面的方法按,如此重复10~20次。双脚上的然谷穴都要按。如果是自己给自己做,则两个穴位可以同时进行。

为什么要用这种手法?我告诉您,针灸里有"补"和"泻"的手法,推拿也一样。一般来说,快速的、强烈的刺激为泻法,柔和的、缓慢的刺激为补法。一个穴位,用补法与用泻法进行推拿,效果是不一样的,甚至相反。我们对然谷这个穴,用的是泻法。要把这个手法做对,才有明显的效果,不然,如果只是随便按一按、揉一揉,效果虽说仍然会有,但就要大打折扣了。

还有朋友要问了,重复按10~20次,到底是10次还是20次呢?那就要看您是否按到火候了。当您感觉酸胀感越来越难以退去,最后再也不退的时候,火候就算到了。这也是检测您这套开胃推拿动作做得是否到位的一个标准,做得到位,10次就足够了,做得不到位,20次以上恐怕也不行。当然,即使没到火候,效果总还是会有一些的。

推拿然谷后,我们会很快感到嘴里唾液腺兴奋,唾液分泌得多了。20分钟后,人会产生饥饿感。这时候,可以吃东西了。不过这时千万不要暴饮暴食,吃到八分饱就可以了。平常体弱多病的中老年人和素来胃口不好的孩子尤其要注意,"物壮则老",任何事情都不可过度,人生如此,养生亦如斯!

2. 颈椎、腰椎有病,后溪穴百用百灵

坚持一天这样做下来,肯定到了下班的时候腰不会酸、脖子不会累,眼睛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缓解。每天坚持这么做下去,首先是腰椎、颈椎轻松挺直,同时,你会发现眼睛也比以前好使了。

以前,颈椎病是40岁之后人的专利,但现在不是了,20~30岁的颈椎病患者到处都是,我甚至见过得颈椎病的小学生!原因很简单:伏案久了,压力大了,自己又不懂得怎么调理,所以颈椎病提前光临了。

阳气不足,人就会未老先衰,这是当今生活中多数人面临的一个特别严重的问题。

当长期保持同一姿势伏案工作或学习的时候,上体前倾,颈椎紧张了,首先压抑了督脉,督脉总督一身的阳气,压抑了督脉也就是压抑了全身的阳气,于是,久而久之,整个脊柱就容易变弯,人的精神也差了。

人的精神,不是被脑力劳动所消耗掉的,而是被错误的姿势消耗掉的。

这一系列问题,都出于同一原因,那么,通过一个穴,也就可以全部解决,这个穴就是后溪。后溪是小肠经上的一个穴,把手握成拳,掌指关节后横纹的尽头就是该穴。这个穴是奇经八脉的交会穴,通督脉,能泻心火、壮阳气、调颈椎、利眼目、正脊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