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朗凯蒂的分析也由于他不相信黑手党是一个歃血为盟的秘密组织而具有其局限性。
《西西里岛的政治形势》出版后,受到敌视和漠视,许多西西里评论家痛斥作者的无知偏见。这种恶劣的反响一部分是弗朗凯蒂自己造成的过失。首先,他提出的解决黑手党问题的建议既奇怪又武断:西西里人在如何治理自己的岛屿上毫无发言权。弗朗凯蒂甚至认为,西西里人的世界观是扭曲的,因为他们赋予暴力一种“道德价值”,并视诚实为不道德的行为。他似乎没有意识到,人们之所以姑息黑手党分子只不过是因为受到了恐吓,不知道该信任谁而已。
于是在弗朗凯蒂有生之年,这篇关于“暴力产业”的先锋之作并没有引起巨大反响。发表了他在西西里的研究成果之后,他回去继续做一名普通议员,但是他并没有在政治上飞黄腾达。驱使他于1876年调查黑手党的那种阴郁的爱国主义情感导致了他最终的死亡(甚至他的朋友也觉得他对祖国的热爱有种阴暗和偏激的色彩)。一战期间,他由于觉得自己没在祖国需要的时刻被任命要职而备受煎熬。1917年10月,意大利在卡波雷托战役〔※1917年10月24日至11月19日,在第一次世界的奥地利一意大利战线科巴里德小镇附近爆发了卡波雷托(卡波雷托是科巴里德小镇的意大利名字)战役,最后意大利军队被德国和奥匈军队打败,损失惨重。一万一千人死亡,两万人受伤,二十六万五千人被投入监狱。〕中惨败的消息传来时,他心灰意冷,开枪自杀。
“黑手党”一名从何而来
在巴勒莫方言中,形容词“mafioso”原意为“美丽”、“勇敢”、“自信”。因此任何有资格称作“mafioso”的人必须有点不同之处,有“mafia”的特质。“酷”大概是现代英语中与之最接近的词了;“mafioso”用来指那些自以为是的人。后来,“mafia”被用来指黑手党,“mafioso”指黑手党分子。
“mafioso”一词与秘密犯罪组织联系在一起是从一部叫做《维卡瑞亚的美丽人群》(I mafiusi di la Vicaria)舞台剧的演出开始的。该剧于1863年首次演出,剧本是用西西里方言写成的。“mafiusi”是一群囚犯,现在回想起来他们的习惯看起来很熟悉,他们有老板,有入会仪式,剧中人物谈话中也常提到“尊重”和“谦恭”。他们和今天的黑手党分子一样用“pizzu”一词指保护费——这个词在西西里语中是“鸟喙”的意思。付了保护费就意味着允许某些人“弄湿他们的鸟喙”。如果说“pizzu”一词始于监狱俚语,那几乎可以确定地说这部戏演出之后,该词开始被人们广泛使用;1857年版的西西里语词典只收录了“鸟喙”一种解释;而1868年的词典则给出了“索取保护费”的另一种释义。
《维卡瑞亚的美丽人群》以巴勒莫监狱为其故事背景,这所监狱与我们了解到的监狱情况相符合。监狱后来被证实为西西里岛上有组织犯罪的培训学校、智囊团、语言实验室和联络站,当时的一名观察员称之为犯罪团伙的“政权”。
《维卡瑞亚的美丽人群》本质上是一个和罪犯赎罪有关的伤感的故事。这是关于黑手党的第一部文学作品,也是第一部描写善良的黑手党神话的作品。他们声誉卓著,保护弱者。这帮人的老板制止他的人向那些手无寸铁的囚犯找茬,并且在一个向警察告密的人似乎被误杀之后,跪着祷告,祈求得到原谅。结局令人难以相信的是,黑帮头目退出犯罪团伙,加入了工人自助小组。
人们除了知道《维卡瑞亚的美丽人群》的两名作者是一个巡回剧团的成员之外,对他们几乎一无所知。在西西里流传的一个戏剧性说法是,他们以巴勒莫一个和有组织犯罪有联系的酒馆老板向他们提供的内部消息为基础,创作了《维卡瑞亚的美丽人群》,而剧中黑帮头子一角则以这位现实生活中的匪徒为原型。这种说法的真假无从证实,《维卡瑞亚的美丽人群》注定将成为一份充满神秘色彩的历史文件。
“mafioso”一词只在剧名《维卡瑞亚的美丽人群》(I mafiusi di la Vicaria)中出现过一次,或许还是在最后一刻为了迎合巴勒莫观众的期待才给作品加入了一点当地风味,而“mafia”一词则压根儿就没出现过。尽管这样,正是随着《维卡瑞亚的美丽人群》的巨大成功,“mafia”和“mafioso”开始用于指那些和剧中人物有着同样犯罪手段的罪犯,这个单词的新含义从舞台渗透到了大街小巷。
可是单凭一部戏剧还不足以使黑手党就此得名。男爵图里西·科隆纳在1864年底撰写报告时肯定知道《维卡瑞亚的美丽人群》,意大利国王的儿子兼继承人甚至还在同年春天到巴勒莫观看晚会演出。但是图里西·科隆纳只是使用了“帮派”一词,并没有使用“mafia”或是“mafiosi"他所知道的罪犯和杀手从不称呼自己为“mafiosi”,也不称自己的帮派为“mafia"。
事实上,只是在意大利官方了解“mafia”一词之后,这一词语才被普遍使用,并成为特定帮派的故事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尽管自从《维卡瑞亚的美丽人群》上演之后“mafia”一词在巴勒莫一带才有了“犯罪”这一层含义,但是真正使这个单词成为全民争论的对象的却是意大利政府。
意大利政府又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这背后有个故事,这一故事揭露了1860年加里波第远征壮举随后的那些岁月里,西西里的统治是多么狡猾、多么暴力。许多西西里人认为统治他们的岛屿极具挑战性,导致意大利政府完全放弃了自由原则。政府的批评者们特别指出两个例子:“刺客门”阴谋事件和安东尼奥·卡佩洛酷刑事件。正是这样的例子使得国家完全丧失信誉,许多西西里人在任何事情上都不愿意相信政府,更别提它现在对黑手党牢骚满腹。
或许在巴勒莫长期的犯罪历史中,最怪异的罪行要算得上新闻界提到的“刺客门”阴谋事件。1862年10月1日傍晚,在巴勒莫同一地区,刺客们显然按照事先安排好的行动计划,分别从暗处蹿出来,用刀子肆意砍杀13名居民,其中一人受伤死亡。警方现场只抓获一名犯人。这名犯人以修鞋和贩卖东西为生,有记录证明在旧波旁王朝时期曾做过警方密探。他的供词使其他11名拿人钱财的“刺客”全都被缉拿归案。
这次袭击事件在巴勒莫掀起轩然大波。1863年初,对于这些刺客的审判引起了公众的强烈兴趣。只有那12名杀人嫌疑犯站在了被告席上。法官判决3名头目死刑,其他9名监禁劳役。
但是奇怪的是,法院对查清谁是幕后指使以及作案动机是什么似乎缺乏兴趣。一个叫做圣迪·埃利亚、与意大利王室关系密切的西西里贵族被一名刺客指证为幕后指使人,而他居然没有受到审问。反对派报纸对此极为轻蔑:证据足以把三名可怜的倒霉蛋定死罪,却不足以对一名意大利政府官员展开预审(圣迪·埃利亚碰巧还是共济会分会领导人)。
和1862年10月1日事件相似的零星刺杀事件时有发生。不管策划阴谋的人是谁,显然他还没有达到目标。第二轮调查展开,这次贵族圣迪·埃利亚被列为首要嫌疑犯,他的豪华住所也被搜查。官方随即互相勾结,沆瀣一气,国王特意指派圣迪·埃利亚代表他前往巴勒莫出席复活节庆典。这样,这个案件就丧失了调查的动力,暗杀停止了,调查员也离开了西西里岛。
究竟圣迪·埃利亚是不是“刺客门”阴谋事件的幕后主使至今仍然是一个谜,尽管目前权衡各项证据似乎表明他不是主使人。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个阴谋是由政府机构内部的人所策划。这个阴谋或许是巴勒莫的一些利益团体凭空杜撰出来的,以此说服国家政府赋予他们手中更多的权力;再或者,这是国家政府在使用恐怖手段制造混乱,借以指责反对方犯下了种种罪行,为镇压反对势力创造条件。后来在意大利历史上这种做法被称为“紧张战略”。
第一起刺杀事件发生一年后,另一起事件使人们对当局又多了一层怀疑。当时的政治气候——1863年末——即使按照统一后的西西里标准来看也是紧张的。一场残酷的运动正在展开,他们要围捕岛上大约26000名逃兵和逃避兵役者。十月末,一名反对派记者去追踪报道工人安东尼奥·卡佩洛的遭遇。卡佩洛被强制关押在巴勒莫军事医院,卧床不起,浑身上下有150多处圆状烧伤痕迹。医生称,这些烧伤痕迹是治疗造成的结果,这种令人难以置信的说法后来居然得到一项司法调查的支持。
事实的真相是,卡佩洛住进医院的时候身上完好无损。来自意大利北部的军医不让卡佩洛进食,对其暴力相加,还把炽热的金属扣按在他的背上折磨他。他们的目的就是逼他承认他是个逃兵。
最后,卡佩洛设法使医生相信他天生聋哑,并非编造谎言逃避兵役。在他1864年1月1日被释放之后不久,他被拷打的身体的照片就在巴勒莫街头流传开来,照片还附有记者的文字说明,谴责政府的粗暴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