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官场风云[赵景莲]

作者:赵景莲 | 分类:奇幻 | 字数:5.4万字

第10章

书名:官场风云[赵景莲] 作者:赵景莲 字数:3.4千字 更新时间:12-13 10:30

为了搞好这次活动,从上到下各级随即作了传达和部署,迅速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三讲活动。金融系统对这次活动非常重视,自上而下都分别成立了领导小组,并分派了工作小组深入到各地的下属行指导“三讲”活动的开展。作为二级分行的A行也不例外,在上级工作组的指导下,分行迅速成立了“三讲”领导小组,有幸的是这一次曹欣悦被吸收进来,因为要开展这样一项大的活动一般是少不了搞宣传的,要说搞宣传,曹欣悦是全行公认的一把好手,他们要用曹欣悦手中的那支会说话的笔为“三讲”活动鸣锣开路。

先召开的是全行全体党员动员大会。在会上各级领导都分别讲了话,对这次的“三讲”回活动作出了总体安排。一把手薛行长又特别的向大会表了一定要配合这次活动搞好“三讲”的决心。讲的人热血沸腾,个个深受鼓舞。特别是他讲到:“自己作为该行党委的一把手,一定要用诚恳的态度和健康的心理,迎接‘三讲’教育活动。本着立足于学习提高,把开展‘三讲’教育同推动当前工作结合起来。充分发扬党内**,坚持群众路线,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用进行积极的、健康的思想斗争方式,以达到党委一班人的高度统一和团结。”他的话赢得了台下党员的阵阵掌声。

会后,行党委又召开了“三讲”领导小组会,紧接着就启动了第一阶段的学习活动。每一位领导成员态度都极度认真起来,按时参加学习,认真做着学习笔记,因为按照要求,在“三讲”活动中,领导干部做笔记也成为考核的一项内容。所以,不管你愿意还是不愿意,每位领导都得装模作样地在那里做笔记。薛行长在领导班子里年龄最大。眼睛还有点近视眼,所以他看材料抄笔记的距离离的很近、很近,就越显的他的态度非常认真,这在当时对其他几位领导确实也起带了非常大的带动作用。

在活动开展的第一阶段,薛行长对宣传工作十分重视,他对此提出要求说:“一个行的活动搞的好不好,全在宣传报道上。这次宣传工作必须做到所有活动的特色、情况进展,不要听汇报,一看宣传报道就一目了然。”会后,曹欣悦根据大会召开的情况和薛行长提出的要求,一鼓作气第一篇题为《“三讲”活动的动员令》简报就发了出来,“三讲”领导小组看了后十分满意。接下来随着活动的不断深入,接着二、三、四期及更多的报道相继发了出来,均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上级行的简报上也在不断地转发着A行“三讲”活动的进展情况。

活动的第一阶段,是思想发动和学习提高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学习文件和有关报刊社论,抄抄笔记,各位领导都比较轻松。在各方面的积极配合下,活动进展的非常顺利。上级行也不断地发来简讯,表扬A行的“三讲”活动开展的有特色。

到了第二阶段自查阶段,活动就相对谨慎起来。行里的每一位领导,都在苦思敏捷地挖掘着老先人留心下来的词汇,看怎样能把自己说的得体一点,而且又能顺利过关。这个阶段曹欣悦只能根据一些表面的内容作一些相关方面的宣传报道。

第三阶段是自我剖析、听取群众意见阶段。这一阶段的工作就彻底深密起来了。因为在这一阶段,要收集一部分党员群众意见。按照要求,各位领导干部在做好自我剖析的基础上,要根据党员群众提出的意见进行对照检查,这可以说是“三讲”活动的一个关键点。在此期间,领导小组的一系列活动更加神秘起来,让人无法想象的是在“三讲”领导小组里边又产生了一个小组,那就是以米燕为首的那么两三个人成为了领导小组的中心人物。所有党员群众的意见收集、汇总,只能以米燕为首的两三个人参与,别的人都靠边站了。尤其是对曹欣悦这类边缘人物,神秘小组对她就更加严格封锁一切消息,群众提了些什么意见,汇总了多少条,她一概不知。更可笑的是在对照检查的时候,各位领导都说的得过且过。听了各位领导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曹欣悦觉得不免有点好笑,不由得使她联想到了前几天在报纸上看到的一幅漫画:几个领导都拿着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大棒在那里挥舞着,可是最后谁也没有挨着谁,就这样收场了。这不正是那样的场面吗?于是她想,报纸上既然能登出这样的漫画来,由此可见像这样走过程的单位也不是一家两家。

在这个阶段尤其让曹欣悦心不舒服的是,她虽然想是领导小组的一名成员,可到了“三讲”活动进行到关键时刻的时候,领导小组中的“小组”把她排除在外,什么情况都不让她知道。她想不通作为一个领导小组的成员。况且还是负责搞宣传的,可为什么就没有知情权?不知道内情,这叫我怎么写报道?她沉默了,失望了。心中无数,笔下无水,什么也写不出来了。一场雷声大雨点小轰轰烈烈的“三讲”活动就这样结束了。

在这次“三讲”活动以后,曹欣悦算彻底明白了一个道理,她知道了一个领导干部如何在台前做文章,在台后耍手腕。你不要看他在台上,高调唱的比谁都响,可在台下什么坏事都敢做。这就是现代社会官僚阶层的一大通病。有的人在没有得到权力的时候,表现的很像个正人君子。可当他一旦得到权力的时候就背弃公仆宗旨,私欲膨胀,贪赃枉法,把党和人民交给他的权力作为自己满足各种私欲一种工具。她想不通在台上和台下有着两张面孔的人还能叫人吗?

想一想在“三讲”开始的时候,一把手在台上慷慨陈词的讲话,她真有一种自欺欺人的感觉。在现代这个社会,可以说这种人见的多了,但她觉得以后这种有背于活动初衷的走过程活动还是尽量少搞或者不搞为好。她手里整理着那厚厚的一沓连发十六期的“三讲”活动简报,心里很不是滋味。

第十二章 米燕的春天

山不转路转。米燕的春天来的太快、太快。人常说:“三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今天,行里这颗炙热的太阳光芒终于照到了米燕的身上。这一响,米燕从来没有这样高兴过。她现在高兴的不仅是提了职,和曹欣悦平起平坐,而且是她觉得自己在行长跟前说话有了一定的分量,这是她最满意的一点。

她比别人优厚的那份“早识”资源,成了她与薛行长走近的最直接理由。加之一个行政部经理身份,最能名正言顺地和一把手接触,这是她最得意的一点。说具体一点,行政部就是为行里领导服务的,为行长上传下达,安排各种事务是她的主要职责。每天上班前,薛行长的第一杯茶,必然是米燕沏的。行里一天发生的大小事情都是她向他汇报的。可以说她现在和行长的关系很快几乎到了无话不说的地步,时间一长薛行长自然而然就把她当作自己的心腹。他的好多用意都是通过米燕的一系列运作表现出来的。

在办事方面,她虽然只是个行政部门的经理,可她手握实权,嫣然一幅副行长的样子。她上面的主管领导本来是肖行长,可她好多事情根本就不去问肖行长,而是直接请示的一把手,这样自然而然就把肖行长架在了空中。有时候她处理一些事情,还爱自己作主。因为她知道,不管是事情做错做对,在她的背后都有一个人一定会支持她的,那个人就是一把手,这是她心里非常踏实的一点。

女人在职场,最幸福的是莫过于受领导的宠爱,米燕现在就走进了这样一个佳境。在行里的一切接待事务中,他常常带着她接待外地来的一批批贵宾,出入在各个宴会之间,一幅春风得意的样子。在宴席之间,她一看薛行长的眼色,就会猜出三分用意,常常弄的外地困客人不知所措。他们之间的默契就达到这样一种地步。薛行长非常佩服她的精明能干。有了行长的信任,米燕把自己以前压抑多年的沉闷都要散发出来。她隔三差五地约自己的那一伙人不是在酒店一起吃饭,就是在歌舞厅唱歌,朋友一下之突然多了起来。当面恭维的人和隔山唱赞歌的人也多了起来。特别是那些想在一把手跟前得到好处的人,更是围着她团团转。见了面,不笑不说话。她内心感到既奇妙,又兴奋。没有想到她米燕也有被人崇拜和恭维的这一天。

在办好事方面,米燕也是一个不吃亏的人。好处也自然少不了米燕。不多时米燕的一个小妹妹被招了进来。再过了一年,婆家兄弟当兵回来又被接收进来。至于那些干临时工的照大门的、烧锅炉那更是米燕的一句话,大家都羡慕她真是到了一个呼风唤雨的时代。

米燕在一把手跟前“红”了起来,这给平时爱给她跟前凑的白三芳也有了三分荣光。一天人见不上米燕,可电话常常天跟在她屁股上。一天米燕陪行长去了那里?跟什么人在一起?干什么事情?这一切都在她的掌控之中。次年三月的一天,白三芳接到一个电话,高兴的她差点蹦起来。米燕悄悄地通知她:“今天行长夫人过生日,要她叫上平时几个能说得上话的人来参加。地点就定在单位隔壁的成胜宾馆。”

接完电话,白三芳心会神领,激动的半天说不出话来,米燕能把这样重要的工作委托给她办,真是对她太信任了。她感到太幸福了。这是接近领导天载难逢的一个好机会了,别人要使知道了还不得打破头的往来挤。她一定要把这个任务完成好。她在心里精心挑选着参加宴会的人,这些人不仅要与她和米燕的关系好,而且也要和薛行长对上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