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仙侠修真 仙侠:仙人抚我顶,我授仙人长生
仙侠:仙人抚我顶,我授仙人长生
连载

仙侠:仙人抚我顶,我授仙人长生

风起重山 著
5万  字
5  人气
20  章
0  评论
免费阅读 加入书架 下载
APP阅读
作品简介 目录(20章) 作品评论区

本书作者

风起重山
作品数 1
粉丝数 0
收藏数 0

《仙侠:仙人抚我顶,我授仙人长生》是由风起重山所著的一部武侠仙侠,转载网络,本站提供的仙侠:仙人抚我顶,我授仙人长生txt全集仅供预览及交流学习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和出版社所有,请在下载后的24小时之内删除,如果喜欢。请支持正版!    意外穿越,顾宁安落于荒山石窟。

    窟中有一尸,观是大虫噬......

    尸旁有一锈柴刀,一“道途”修仙术!

    顾宁安凭刀觅食安身,凭术习仙法!

    五年后,巨虎再临石窟,顾宁安惊觉大限将至,仓皇际御石以斩虎,遂自觉有安生之力,故下山一游五载。

    游历至某处时,顾宁安忽见一书贩,书贩手中亦有三本“道途”。

    打听才知,他所修之术竟是一本被戏称为“话本小说”的假术!

    突觉真相,顾宁安不信邪,买下三本道途,回山一观。

    这一观,二十载岁月匆匆而逝,陷入“归寂”之态的顾宁安身躯虚幻透明,眼看烟消云散之际。

    五载游历所见之人,化作缕缕红尘气,将他从那“归寂”之态中抽离......

    重回天地,顾宁安“故地重游”,一见老友,二觅红尘......

第一章 1 故地重游

 暴雨将至,狭长官道前头有不少步履匆匆的行脚商,他们或三三两两,或成群结队走着。
 装载着厚重货物的驴车在地上留下了一条条或浅或深的辙痕。
 此条官道名为暮云道,以此地的特殊气候现象而命名,走这条道就要分外小心那突如其来的骤雨,这雨说来也稀奇,明明看着云彩都不堪重负了,却也许能酝酿好几个时辰都没法彻底落下来。
 顾宁安未有携带雨具的习惯,一来是他本就喜欢轻装出行,带上冗重的雨具总是不那么方便。
 二来,下雨了寻摸个避雨之处,听听雨声,看看雨润万物的场景,倒也算是他的一大乐趣。
 “后生!骤雨要来了,你莫楞在这道上!”
 “紧着步子朝前走!”
 “染了风寒,可有你好受的!”
 一辆驴车经过顾宁安身侧时,驾驭着驴车的中年人边挥动着手中的皮鞭抽打驴子,边朝着顾宁安叫喊道。
 顾宁安瞧了瞧那驾车的中年人,约莫四十刚出头的样子,这般年纪的人,叫他后生,倒是让他脸上的表情变得有些古怪。
 毕竟他虽现在看上去只有二十左右,可在三十三年前,他初来此方存在仙魔魑魅的世界亦是这般长相,三十三栽的岁月未曾在他身上留下片刻的痕迹。
 “多谢提醒!”
 对方话语粗糙,但终是善意提醒,顾宁安拱手冲着远去的驴车道了声谢后,将肩头略微滑落的行囊提了提,继续迈步朝前走去。
 当年,顾宁安初至此界,便身处一座荒山顶部的洞窟之中,洞窟内有人居住过的痕迹,亦有干涸发黑的血迹和一些大虫留下的毛发。
 洞窟有人住过,应是被这荒山中的猛兽给吞吃了。
 这洞窟的上一代居住者,给他留下了一把生锈的柴刀,一本名为“道途”的书册。
 凭着柴刀,他觅食野果小兽,凭着书册,他学会了一些奇异术法。
 在荒山中修行五载之后的某日,一头身长三米,口中腥风凛凛的巨虎突破了顾宁安在洞窟前设下的陷阱,将正在熟睡的他堵在了洞窟之中。
 本以为是大限将至,结果顾宁安只是御动窟中碎石,随手一指,那吃了上一任洞窟主的猛虎当即被贯穿额头,气绝身亡!
 意识到自己略有自保之力,顾宁安次日便是轻装出行,下山一游。
 花费了五年的时间,他走了很多地方,听了许多事,愈发了解了这方世界的危险。
 直到某天,他在一书贩手中,看到了一本与自己所修炼的“道途”一模一样的书册。
 书贩言:此书广为流传,早年有人修,发现无用之后,就成了一本话本小说之类的存在。
 不信邪的顾宁安花一文钱,将书贩手中的三本“道途”全部买下。
 翻阅之后,他才意识到,自己所修的术法,竟不过是古早时期,一本可以戏称为“话本小说”的假术。
 意识到不对劲的他,再度回到那荒山洞窟之中,钻研四本“道途”究竟有何不一致。
 发现自己修得术法竟是假的,愈是钻研推演的他,愈是神情寂寥......从他坐地观想“道途”术法起,直至再度苏醒,便是二十载!
 枯坐二十年,他恍若神游天地,只觉万物寂寥......在他醒来前的那一刻,身形几乎完全虚幻透明,仿佛随时都要烟消云散。
 弥留之际,他的脑海中浮现了江湖游历五载中,遇到的人兽精怪,那些“人”化作了一缕缕红丝线,交织在他那虚幻的身躯之上,让其再度凝实。
 醒来后,思来想去不知自己如何会陷入“归寂”之态的顾宁安索性不再多想。
 他将救了自己一命的红丝线命名为“红尘气”——取意蕴含其中“人间烟火”......
 故而,再度下山之后的他打算“故地重游”。
 一来是见见曾经老友,二来则是探寻那陡然出现的“红尘气”,究竟有何特殊,又与有何“道途”关联......
 顾宁安前行了数里左右,就见官道右侧草地处横立着一座座连成了片的平房,房檐飞翘,其正门屋檐上,悬挂着一块斗大的正形红木板。
 红木板上,撰着一个苍劲有力的“茶”字。
 顾宁安看着那字,不由得记起了许多年前遇到的一个青年和一些往事……
 早年间,这茶舍还不如今日这般“繁华”,那时候此地不过是有一座用茅草和土墙搭建而成的茶棚。
 当时这茶棚的主人,是一位憨实青年和一位怀胎八月的女子。
 这对夫妇的年纪在二十五出头的样子。
 顾宁安走过这条官道时,也像是今日一般,为了避雨而来。
 那时的茶棚虽简陋,却处处体现着质朴的烟火气。
 憨实青年总是因为炒茶忙得满头大汗,那怀胎八月的女子亦然心疼自家夫君,即使行动不便,也非要替自家夫君打打下手。
 当时茶棚内倒是不像如今这般站在门外,就能感受到里头的热闹非凡,那时更多的是恬静寂寥的氛围。
 憨实青年见顾宁安孤身一人,硬是不肯收茶钱,非要说什么:“鲜有书生来此地饮茶,先生是第一个,请先生喝杯茶,也是想给自家孩子沾沾文气。”
 憨实的丈夫,体贴的妻子,一个即将出世的孩子。
 这一家,本应是享那朴实幸福的。
 谁曾想,这天不遂人愿!
 暮云道骤雨来袭的那一刻,怀胎女子早产了……
 无论是哪朝哪代,早产若是一个不慎,那下场便是一尸两命!
 憨实青年拢着自家气若游丝的娘子,绝望的看着那隔绝了周遭一切视线的层层雨幕。
 顾宁安略通术法,但那时的他,也只有一个办法,能保住那女子怀中的胎儿……代价是用其母亲自身元气真灵,灌入其腹中胎儿的体内,反之亦然……简单点说,一大一小,他只能保其一。
 得知了这个消息,憨实青年不停地冲着的顾宁安磕头,乞求他保大人……然而,顾宁安没想到的是,那怀胎女子竟在对着他道了句谢后,心神一松,掐灭了自身的生机。
 这女子乃是凡人,在生命的尽头,竟用出了近乎术法之类的手段,来“挽救”自己的孩子……
 最终,孩子保住了,是个女娃娃,奶名小三花,取自其母特爱的三花猫……
 “先生,外头骤雨将落,您还是先进屋来吧……此地不好找大夫,染了风寒,可是难受得紧。”一声温婉轻唤,“打破”了顾宁安的追忆。
 渐渐地,记忆中那坚毅母亲的身形与眼前之人缓缓重合在一起…… 

同类作品推荐

作品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