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奇幻神史 迷徒:最后一位潜伏在大陆的国民党将军
迷徒:最后一位潜伏在大陆的国民党将军
完结

迷徒:最后一位潜伏在大陆的国民党将军

何晓 著
7万  字
155  人气
20  章
0  评论
免费阅读 加入书架 下载
APP阅读
作品简介 目录(20章) 作品评论区

本书作者

何晓
作品数 1
粉丝数 0
收藏数 0

《迷徒:最后一位潜伏在大陆的国民党将军》是由何晓所著的一部历史军事,转载网络,本站提供的迷徒:最后一位潜伏在大陆的国民党将军txt全集仅供预览及交流学习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和出版社所有,请在下载后的24小时之内删除,如果喜欢。请支持正版!
 《迷徒:最后一位潜伏在大陆的国民党将军》是一本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描写谍战潜伏内容的小说,其主人公是国民党将军,由于错过飞机而只能踏实潜伏的旅程,同时也是重新认识自我的救赎旅程。其故事情节精彩曲折,对人性在关键时刻的复杂性描写得十分到位,相信会继续引领谍战小说的阅读销售热潮。
 1949年冬天,国民政府国防部新编第一军政治部少将主任、中统特务李涵章,在仓皇逃离重庆的途中,因故没能赶上去台湾的最后一趟航班。
 因为长期身居中统局本部和国民党重庆党部,具体参与了大西南“反共救国”活动的策划和军队组建,掌握有太多机密,国民党不容许他脱离组织孤身留在大陆;因为他曾经参与指挥殴打李公朴、恐吓周恩来、捣毁《新华日报》社,提供“清匪”名单等反共活动,共产党军警高层将其重点列入《四川匪特调查》通缉名单,意欲将他逮捕归案。
 看起来,这个新中国成立后仍流窜在大陆的国民党少将特务,危机四伏,只有死路一条。
 然而,生存是人的本能。凭借其优秀的专业素质,李涵章孤身一人在人民政府公安干警、“反共救国军”残部、以及伪装投诚的国民党特务之间,展开了长达6年、辗转西南数千里的“逃亡之战”……

最新章节
第20章 2024-12-13
第19章 2024-12-13
第18章 2024-12-13
第17章 2024-12-13
第16章 2024-12-13
第15章 2024-12-13
查看全部章节

第1章

 书名:迷徒:最后一位潜伏在大陆的国民党将军
 作者:何晓
 声明:本书由零五电子书(txt.02405.com)网友分享,仅供预览,请在下载后的24小时内删除,版权归原作者和出版社所有,如果喜欢,请支持正版。
 【作品简介】
 他是一个特务,重庆中统特战系统一把手。
 他是较场口惨案的主凶,他是破坏革命运动、暗杀革命领袖的血腥刽子手。
 逃亡台湾时,他错过了最后一次航班,于是深陷迷途。
 一帆风顺的人生,让他从未低下头来打量未来的路。
 而逃亡之旅让他疲于奔命,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迷徒。
 长达数年的潜伏,伪装、逃亡、噩梦……他必须寻找自我救赎之路。
 他是最后一位在大陆被捕的国民党将军。
 1949年冬天,国民政府国防部新编第一军政治部少将主任、中统特务李涵章,在仓皇逃离重庆的途中,因故没能赶上去台湾的最后一趟航班。
 因为长期身居中统局本部和国民党重庆党部,具体参与了大西南“反共救国”活动的策划和军队组建,掌握有太多机密,国民党不容许他脱离组织孤身留在大陆;因为他曾经参与指挥殴打李公朴、恐吓周恩来、捣毁《新华日报》社,提供“清匪”名单等反共活动,共产党军警高层将其重点列入《四川匪特调查》通缉名单,意欲将他逮捕归案。
 看起来,这个新中国成立后仍流窜在大陆的国民党少将特务,危机四伏,只有死路一条。
 然而,生存是人的本能。凭借其优秀的专业素质,李涵章孤身一人在人民政府公安干警、“反共救国军”残部、以及伪装投诚的国民党特务之间,展开了长达七年、辗转西南数千里的“逃亡之战”……
 本书是一部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描写谍战潜伏内容的小说,其主人公是国民党将军,由于错过飞机而只能踏实潜伏的旅程,同时也是重新认识自我的救赎旅程。其故事情节精彩曲折,对人性在关键时刻的复杂性描写得十分到位。
 【题记】
 在部队大院长大的孩子,即使他长大以后学了和军事基本上无关的专业、有了更广泛的兴趣,但那些经历却依然像空气一样,滋养着他的生命,会在他人生的每一个十字路口,不知不觉中左右他的选择。
 如果碰巧这个孩子的军人父亲工作性质特殊,不仅给他讲看得见的硝烟,还常常给他讲看不见的战线,那么,这个孩子对战争的理解就不会只停留在两军对垒时,对特务的理解也不会只停留在“永不消逝的电波”和“潜伏”上。
 我便是无数个“他”中的一个。
 这就是我能满怀激情写作《迷徒》的重要原因。
 感谢我的父亲。
 【人物简介】
 李涵章:中统特务、国民政府国防部新编第一军政治部少将主任
 王素芬:李涵章的妻子
 李可贞:李涵章的儿子
 江辉琦:李涵章的副官
 周云刚:李涵章的卫兵
 吴茂东:李涵章的司机
 苟培德:李涵章的旧同僚
 周春生:国民党内政部调查局(中统)成都调查处副处长
 袁 庚:国民党内政部调查局(中统)重庆调查处副处长
 章庆恩:国民党内政部调查局(中统)局长
 鲜大齐:国民党内政部调查局(中统)四川调查处处长
 王金鹏:杨森所辖大足东山游击纵队司令
 姜生元:杨森所辖大足西山游击纵队司令
 王世奇:李涵章的远亲,国民党中将
 于老爹、于大妈:李涵章成都锦江河边老宅子的邻居
 张振中:四川省公安厅副厅长,自成都开始追捕李涵章,直至将其抓获
 王新发:旧警察,银元贩子,李涵章在衣冠庙学习时的小组长
 春 爷:龙泉驿哥老会舵把子
 李转运:龙泉驿客栈店小二,原春爷手下,后投靠国民党军残部
 胡 凤:苟培德的小老婆、龙泉驿客栈的老板娘、毛栗坪张司令的表妹、古城保健站副站长
 霍金寿、朱彪、陈家财、王大福、臧黄毛:铜鼓山土匪,国军残部
 李 橖:国民政府云南省人民反共救国军总指挥、国民政府云南省政府主席兼云南绥靖公署主任
 陆大哥、胡二哥:张振中手下干警
 黄老爹:叙永县山民,女婿为解放军李德生部团长,女儿为解放军卫生员
 张司令、大鼻子:毛栗坪土匪,国军残部
 程汉松:殉国于台儿庄大战的抗日名将,古城人
 秦五爷:大足舵把子,后逃至青杠坡藏匿
 秦素珍:秦五爷的女儿
 老 商:国民党国防部保密局(军统)潜伏特务
 李大勇:进步大学生,张振中派往涪陵政府工作的年轻干部
 大富、大贵:由涪陵往宜昌运送榨菜的船工
 田文清、张小凤:张子强(李涵章)的“表姐夫”、“表姐”
 陈幺妹:张子强(李涵章)的妻子
 李大爷:原古城袍哥舵把子,解放后,主动解散了当地袍哥组织,安心在家经营客栈、铁铺和茶馆
 李大妈:李大爷的妻子
 李来玉:李大爷的大儿子,铁匠
 孙春花:李来玉的妻子
 李来宝:李大爷的二儿子,李大勇的大学同学,张振中派往古城青龙镇政府工作的年轻干部
 刘 兰:来宝的妻子、大学同学,古城妇幼保健站站长
 【作者简介】
 何晓,笔名赵晓霜,女,回族,1966年出生,四川阆中人。巴金文学院第一届青年作家班学员。现为北京某文化传播公司副总编、“薪小说”书系执行主编,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1985年开始发表作品,已出版长篇小说《迷徒》、《佛心》、《售楼小姐》(合),小说集《等一个人》、《路在手下延伸》、《锅盔西施》、《华珍》等。曾获第四届全国微型小说年度一等奖、第三届四川少数民族文学优秀作品奖(短篇小说),另有儿歌被录入作家出版社《中国当代最佳儿歌选》、有小说入选“冰心文学奖”获奖作品集。
 楔子
 从鸡鸣寺看下去,团团浓荫间的飞檐翘角,像素装女子的鸡血镯子,惹人的眼;又像闭关老僧的空谷传音,牵人的魂。
 此刻,人称“戴古董”的考试院院长戴季陶,就在那飞檐翘角下的考试院里,由一个远道而来的年轻人陪着,安闲地欣赏一块石碑。石碑在考试院西大门内侧,上面部分,高不足半米,宽半米有余,刻着一幅图,两人驾车、多人恭迎,左边有一行字:永明二年,孔子在鲁人周门礼周流。下面部分,是基座,和上面同宽,但却有一人多高,密密麻麻地写着碑记,落款是“中华民国二十二年十月十日”。
 戴季陶左手定定地扶着石碑背面,右手上下摩挲着石碑边上的云纹,眼睛却盯着年轻人问:“知道这是什么图吗?”
 “孔子问礼图。”年轻人先弯腰鞠了一躬,然后回答。他鞠躬的时候,长衫的前摆拂到了锃亮的皮鞋上。
 “嗯,继续说。”戴季陶的右手停在云纹上,侧头看着年轻人。
 “这尊石碑刻于南朝齐永明二年,也就是公元484年,记载的是夫子从家乡曲阜去周王城洛阳考察典章制度的经历。”虽然穿着长衫,但年轻人答话的时候,背挺得笔直,始终目视前方。
 “涵章,我和你父亲是多年的老朋友,你不要这么紧张。”戴季陶把双手从石碑上收回来,举在胸前,慢慢来回搓着往碑亭外面走,边走边继续说,“涵章,你看啊,从河南来的原碑已经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和这本地造的碑座不过是几天前才组合到一起,但看起来却那么吻合。”
 年轻人等戴季陶从自己面前走过,这才跟在后面,说:“就像这考试院,几年前还是一座清代武庙的旧址,您这样一扩建,东到珍珠河边、西到鸡鸣山下、北到玄武湖边的城墙、南到北京东路,完全成了这座城市的一部分,哪里看得出生分?”
 戴季陶停下脚步,等年轻人走到自己身边,笑吟吟地说:“你才从上海来南京几天?怎么就知道得这么清楚?”
 “第一届考试的时候,我就想来,可父亲不允许,逼着我把法学院的课程读完。那时候,我就留意着您和这考试院呢。”年轻人个子很高,低下头来,正好让面前的人看到了他满脸的得意之情。
 “也是不赶巧,你从黄埔出来早了一年……不过,涵章,你去读黄埔,已经把李老夫子惹急了,后来能答应去读上海法学院,也算是主动修复父子俩的感情。 

同类作品推荐

作品评论区